“互联网嘴替”刷屏,什么是理想化的交流?
5G冲浪的网络达人或许已经发现,一个新兴的热词如今正高频率地出现在社交媒体的评论区。
“谢谢姐妹,我的互联网嘴替终于出现了。”
“会说话就多说点!互联网嘴替说出了我的心声。”
......
人们开始用“互联网嘴替”来形容那些能够帮助大家直接流畅地表达出相应观点的网友。
他们对待大事小情总是愿意激情开麦,用天衣无缝的话术输出自己的态度与想法,也使得不少“哑巴网友”直言找到了救星。
一般而言,“互联网嘴替”出现在两种情境中:其一,当我们想要表达却言语匮乏时,“嘴替”总是能够直击重点、头头是道;其二,当我们试图提起一些敏感话题却又害怕让人尴尬时,果断利索的“互联网嘴替”们也能够不顾颜面,帮我们说出那些可能会让人难为情的话。
在娱乐明星常年霸榜的热搜上,我们似乎可以发现,“互联网嘴替”已经成为了最新的凹人设利器。在不同平台输入“嘴替”,分分钟能发现包括但不限于“乔欣嘴替”“孙怡不愧是我的互联网嘴替”等热门话题。
综艺节目中,当男嘉宾说出缓解失恋的最快方法是认识新的女生时,孙怡不留情面地利索回怼:“去哪儿认识这么多新的女生?除非你之前就有备胎。”
当主持人问到“女生会喜欢白痴帅哥吗?”的时候,乔欣则活泼轻快地回答道:“这么帅,还无脑,刚好!”
在朋友问及自己的日常生活是如何度过之时,毛不易也一反常态、以摆烂的心态说出了“等死”两个字。
不难发现,成为一名“互联网嘴替”的门槛其实并不算高。它并不要求我们在涉及一定学科门槛的话题中头头是道——这是专家和学者应该做的事情,其受众范围也往往有限。
在大家都能感同身受的家长里短和鸡毛蒜皮中,直白大胆地回应自己的爱与恨,一名“互联网嘴替”便诞生了。
在“嘴替”还没有成为网络热词之前,说出这些内容的明星往往被冠以“人间清醒”之名,当“互联网嘴替”成为了新的人设标签,我们在惊讶于有人“带上了我们的嘴”之余,或许还有一份欣喜,来自于陌生人之间的心有灵犀。
他可以是在封闭式对话中突然闯入、把握方向的第三人;可以是评论区疯狂开麦、直击重点的热心网友;也可以是在节目中敢想敢说、直言不讳的流量明星。
当我们尚未组织好语言与措辞时,当我们面对互动性强的话题却无法开口时,“互联网嘴替”的大胆开麦确实节省了不少普通网友思考话术、敲字回应的精力与时间。
而我们对“互联网嘴替”的追捧,则更多地来自于群体认同,以及在其观点中对你我情绪的照顾与顺应。这使得我们无需动脑与开口,就能舒出郁结之气。
“互联网嘴替”的出现,或许也进一步加快了我们网络冲浪的速度。一次次的点赞献给了这些金句频出的陌生人,我们不必再煞费苦心、遣词造句,将自己好不容易琢磨出的评论投入汹涌泛滥的电子海洋。
然而,在享受由“互联网嘴替”带来的方便之余,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网络失语症”的患者队伍正在变得更加庞大,也更加透明。
闪亮登场的“互联网嘴替”,已经早早将此前层出不穷的各类互联网文学抛在了脑后。
无论是以漫不经心的方式秀出自己优越感的凡尔赛文学;让话说了就像没说一样的废话文学;还是试图打破枷锁的不被定义文学和在爱情中卑微的舔狗文学......
尽管这些互联网文学在逐渐泛滥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了抖机灵、找乐子的产物。但创作它们的本质,还是需要网友们结合自身所思独立造句。唯有大家一同参与进来,才能够为互联网文学的繁荣添砖加瓦。
然而,横空出世的“互联网嘴替”,却让我们发现,如今网络冲浪的成本一降再降,甚至连连独立创作的行为也不再必要——毕竟,总有热心的“替身网友”来帮助我们思考与表达。
随意点开一条博文,面对获得高赞的评论,我们只需要承担起“歌颂者”的角色。
“真是绝绝子啊!”
“怎么又带上了我的嘴说话!”
诸如此类的评论成为了大多数网友表达的方式。手指划过屏幕时点出的赞,则代表了我们的态度。
网络冲浪时,比起成为参与者,我们更像是一个围观者。
可能是因为害怕在公共空间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也可能是因为单纯地不想在输出观点上浪费时间,倾听与旁观成为了我们最普遍也最常用冲浪方式。而“互联网嘴替”的出现,则更进一步地简化了我们在网络上交流的过程。
毕竟,沟通意味着双向表达,遇到意见相左的对象也是常有的事。而选择拥护“互联网嘴替”,则意味着所有指向明确的观点与发言全权由“嘴替”本人负责,不再需要点赞的你我去多做解释。
然而,长久的沉默不仅让渡了我们的表达权利,也使得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种惯性懒惰。
文字失语,从“懒得说”演变为了“说不出”。
在豆瓣“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中,有30多万人正在尝试通过练习摆脱自己的文字失语症。
(豆瓣“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
而表达的核心诉求,其实并不是说出的内容需要多么的精彩绝伦,也不是在自己的文字中想方设法堆砌辞藻。
我们的每一次发声,只是为了能够说出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而这些表达,既不同于固定框架下的“互联网文学”,也不同于沉溺于他人金句的“互联网嘴替”。
事实上,当“互联网嘴替”的梗逐渐出圈,其含义也在网友的普遍应用中更加泛化。
有理有据、清醒扎心的发言不再是成为“嘴替”的条件。能将人怼出花样来,也成为了“互联网嘴替”的特征。
(从“嘴替”到“互怼”)
说话的艺术逐渐演变为了怼人的艺术。
我们不再要求“互联网嘴替”们能够头头是道、以理服人。同样是顺应情绪,一场直截了当的骂战反而更加简单粗暴,可以快速释放积压已久的不满。
“嘴替侠”的出现,本是为了帮助在交流沟通中患上“文字失语症”的人。然而,越来越多以吵架、对骂为主要内容的“金句”,成为了“互联网嘴替”们所不断输出的新内容。
(网友评论)
原本只因“路见不平”而“拔刀相助”的侠义之情,在“正义”的旗号却逐渐成为了言语暴力的“免死金牌”。
在一声声“怼得好啊”的喝彩中,我们得以抱团、情绪互相感染。在“嘴替侠”的英雄光环下,宣泄愤怒的行为也不再受到阻拦。参与者开始口无遮拦,围观者也迷失在情绪释放的快感中,逐渐忘记了我们之所以需要“互联网嘴替”的初心。
事实上,在一声声“互联网嘴替”的夸赞中,我们看不见键盘背后活生生的人,取而代之的,则是那些或犀利或无厘头的评论与观点。
在无需遵循现实社交规则的虚拟世界,试图让人们跳过活生生的人,而直接去尊重由人所写下的观点与评论,或许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而这,也正是为何“互联网嘴替”会从金句频出逐渐变得“口吐芬芳”的原因。
陌生的昵称难以赢得素昧谋面的网友的尊重,说出发泄情绪的话也再不需要多加思索。
(网友评论)
在不少“互联网嘴替”的输出内容中,火药味儿越来越浓。这也让本就稀缺的真诚沟通更加可贵。
理想的交流,或许并不要求对情绪的绝对释放、对立场的完全认同。我们所渴求的,并不是在内容中绞尽脑汁、引经据典,也不是一言不合、怼天怼地。
表达,是为了让自己和对方都能听见互相的心声。
就算“互联网嘴替”能将我们的想法诉说得多么天衣无缝,这终究不是我们渴望看见的表达。
而盲目地去追随“互联网嘴替”的发言,就如同追逐一阵风。看似让我们在点头称赞之余收获颇丰,但又会一次次在需要沟通时陷入文字失语的死循环。
当一次次真挚的发言只能得到充斥着网络热梗的回应时,理想化的沟通并不成立,心与心的距离也随之拉远。
唯有发出声音,也包容每一种声音,才有可能找寻到一种平衡的交流方式。
而这些声音,可以笨拙,却不需小心翼翼。
▼点击下方文字链接,了解详细订阅方式▼
投稿请登录https://xwxz.cbpt.cnki.net/
订阅纸质刊物请致电010-85201321
商务与广告合作请致电010-6559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