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伟:3分钟看清国庆全球要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赵伟宏观探索 Author 赵伟团队


作者:赵伟、杨飞、曹金丘(赵伟为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报告要点

国庆假期期间,外盘宽幅震荡。前半周,在英央行宣布启动临时购债等影响下,市场开始对英央行“转向”等进行定价,外盘纷纷反弹;下半周,美国部分数据超预期、美联储官员坚持鹰派论、OPEC+超预期减产等,带动外盘出现调整。

大类资产:国庆假期期间,10Y美债利率、美元指数上行,主要股指略涨

全球股市:主要股指先涨后跌。全周来看,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上涨1.99%1.51%0.73%亚欧股指方面,日经225、恒生指数、英国富时100和德国DAX分别上涨4.55%3.00%1.41%1.31%

全球债市:主要国债利率先下后上。全周来看,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下行26.5bp3.57%,随后重新上行,截至107日,录得3.88%10年期英、德、日债收益率分别变动7.4bp7.4bp-2.5bp4.24%2.19%0.25%

外汇市场:美元指数先跌后涨。全周来看,美元指数一度在10月4日下至110.18,随后再度上行,全周累计上涨0.54%至112.76。其他货币,欧元、英镑、日元兑美元分别下跌0.68%、0.69%和0.34%,至0.97、1.11和 145.24。

大宗商品:原油一路上涨,黄金先涨后跌。全周来看,WTI、Brent原油分别上涨至88.5美元/桶和94.4美元/桶。黄金方面,COMEX黄金一度在10月4日涨至1734.7美元/盎司,随后回吐部分涨幅,全周上涨2.5%至1701.8 美元/盎司。

海外事件&数据:欧洲再起“风波”,OPEC+减产,美联储官员坚持鹰派论

英国养老金危机、瑞信破产“风波”等发酵,考虑到未来不确定性比较多,后续演绎仍有待观察。作为较早启动加息的主流央行,英央行意外宣布“无限量”临时购债,市场开始对英央行“转向”等进行定价。不过,英央行临时购债意在维稳英债市场秩序、缓解养老金流动性危机,并非政策转向。此外,瑞信破产“风波”持续发酵,尽管与2008年雷曼危机有诸多不同,相关风险仍有待观察。

经济韧性、通胀压力下,美联储坚持“以我为主”、“鹰派”加息抗通胀。尽管制造业景气出现走弱,但美国服务消费与就业良性循环仍在持续。同时,OPEC+超预期减产等,反映能源供给问题长期化风险显著,或导致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抬升通胀风险。就业韧性、通胀粘性未现扭转迹象,再考虑到美联储官员表示外围风险难以掣肘加息进程,加息预期剧烈波动下,外围市场高波动或将持续。

国内事件&数据:旅游走弱、餐饮边际好转,稳地产信号加强、效果待观察

假期出行和消费总体弱于去年同期,旅游收入继续走弱、线下餐饮边际好转。10月1日至7日,全国发送旅客同比下降36.4%、降幅较中秋假期收窄1.3个百分点,国内旅游人次同比下降18.2%、降幅较中秋假期扩大1.5个百分点;旅游收入同比下降26.2%,为2019年同期的44.2%、低于中秋假期的60.6%。10月1日至2日,代表餐饮连锁品牌流水为去年同期的78%,好于中秋假期的61%。

稳地产信号进一步加强,重在激发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效果有待观察。9月底以来部委密集出台稳地产措施,主要包括降低房贷利率和出售住房交纳的个人所得税退还,前者侧重首套房,其中,70大中城中23个城市符合阶段性放宽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要求、2020年销售占全国比重约11.4%,下调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后者侧重改善性需求,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或受益。

风险提示:俄乌战争持续时长超预期;稳增长效果不及预期;疫情反复。



报告正文

1、大类资产回溯:国庆假期期间,10Y美债利率、美元指数上行,主要股指略涨

十一假期前后(9月30日-10月7日),美元先下后上,欧元、英镑、日元兑美元均下跌。美元指数一度在10月4日下至110.18,随后重新上行,全周累计上涨0.54%至112.76;欧元、英镑、日元兑美元分别下跌0.68%、0.69%和0.34%,兑美元汇率分别录得0.97、1.11和145.24。

十一假期前后(9月30日-10月7日),主要发达国家的长期国债收益率多数上行。10Y美债收益率在10月4日一度下行26.5bp至3.57%,随后重新上行,截至10月7日,10Y美债收益率全周上行5.1bp至 3.88%。其他债市方面,10Y英国、德国和法国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7.4bp、7.4bp和7.8bp至4.24%、2.19%和2.80%。仅日债收益率小幅下行2.5bp至0.25%。

十一假期前后(9月30日-10月7日),全球主要股指先涨后跌。美股方面,前3个交易日,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一度分别上涨5.39%、5.51%、5.42%,随后连跌两日,全周分别收涨1.99%、1.51%和0.73%。亚洲方面,日经225上涨4.55%,恒生指数上涨3.00%。欧洲方面,英国富时100、德国DAX和法国CAC40分别上涨1.41%、1.31%和1.82%。

十一假期前后(9月30日-10月7日),油价一路上行,金价先涨后跌。原油方面,WTI、Brent原油分别上涨16.54%和11.32%至92.64和97.92美元/桶。黄金方面,COMEX黄金一度在10月4日涨至1734.7美元/盎司,随后回吐部分涨幅,全周上涨2.49%至1701.8 美元/盎司。

2、美国事件&经济数据:居民景气度高企,美联储坚持“鹰派”论

国庆假期前后,尽管制造业景气出现走弱,但美国服务消费与就业良性循环仍在持续。就业韧性、通胀粘性未现扭转迹象,再考虑到美联储官员表示外围风险难以掣肘加息进程,加息预期剧烈波动下,外围市场高波动或将持续。

2.1美国制造业PMI不及预期,“需求偏弱”下“被动补库”

要闻:103日,美国公布9ISM制造业PMI数据。9ISM制造业PMI录得50.9%,创20205月以来新低,低于预期52.9%

来源:ISMWind


简评:美国9月ISM制造业PMI数据不及预期,回落幅度超过季节性。9月ISM制造业PMI录得50.9%,较8月回落1.9个百分点,创2020年5月以来新低,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52.9%。从环比走势来看,9月制造业PMI存在季节性回落规律,但1.9个百分点的环比降幅远超历史同期,表明制造业景气正在加速下滑,未来走势仍有待跟踪。

最核心的5个分项指标中,除了库存指数维持高位,其余均延续回落或低位运行。新订单指数47.1%,环比下降接近5个百分点,降幅远超季节性;产出指数50.6%,较前值略有上升0.2个百分点;就业指数48.7%,较前值大幅下降5.5个百分点;供应商交付指数52.4%,较前值下降2.7个百分点。但是,库存指数高达55.5%,较前值上升2.4个百分点,且连续多月维持高位。

整体来看,美国制造业或将延续“需求偏弱”下的“被动补库”,对经济的拖累或将进一步显现。历史经验显示,历史经验显示新订单指数领先实际GDP同比3个季度左右;新订单指数自高位持续回落约1年,近期已经累计3个月(近4个月以来)跌破50%的荣枯线。考虑到美国私人库存水平整体处于历史高位,生产好于需求的“被动补库”持续性或较差,未来库存行为逆转或成为制造业景气下滑的“加速器”。

2.2美国服务业PMI继续超预期,相关就业与消费仍处于良性循环

要闻:105日,美国公布9ISM服务业PMI数据。9ISM非制造业指数降至56.7%,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56%

来源:ISM、Wind


简评:美国9月ISM服务业PMI继续超预期,其中就业指数表现突出。9月ISM非制造业指数降至56.7%,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56%。主要分项中,商业活动指数、新订单指数分别下滑至59.1%、60.6%,但双双维持高位;供应商交付指数录得53.9%,比8月54.5低0.6个百分点;就业指数则增加2.8个百分点至53%,是服务业PMI超预期的主要支撑。

观点重申:美国服务消费与就业良性循环仍在持续。展望未来,美国消费结构再平衡的趋势仍有望延续。疫后服务消费的修复仍在延续,考虑到劳动力供给受到的中长期制约,就业供需矛盾或将持续,使得薪资通胀压力难以出现有效缓解。考虑到就业韧性及通胀粘性均未看到扭转迹象,加息预期的剧烈波动下,外围市场高波动或将持续。

2.3、美国9月非农仍超预期,供需紧张未实质性改善,薪资通胀继续高企

要闻:10月7日,美国公布9月非农数据。其中,美国9月非农新增就业26.3万人,低于前值的31.5万人,但好于预期的25.5万人。

来源:BLS、Wind


简评:美国就业市场仍强,服务业就业进一步“挑大梁”。具体来看,美国9月非农新增就业26.3万人,为20214月以来的最小增幅,但好于预期的25.5万人。劳动力参与率降至62.3%,失业率降至3.5%。同时,9月时薪同比5%,每周工时维持34.6小时,共同指向供需矛盾犹在,在岗劳动力强度较大。分行业来看,制造业就业新增2.2万人,服务业就业新增24.4万人。进一步来看,作为“主力军”的教育保健业、休闲酒店业分别新增就业98.3万人。

观点重申:就业供需矛盾未实质性改善,薪资通胀继续高企,使得美联储高强度加息仍是必要选择,加剧外围波动。尽管就业供给有所放量,但旺盛的需求推动薪资通胀压力依然高企,使得紧缩担忧继续升温。9月非农就业、服务业PMI等数据均显示,美国居民端指标依然强劲,可以继续承受货币紧缩。同时,通胀目标优先的背景下,美联储对经济放缓的容忍度明显提升,重申将持续加息直至实现通胀目标。对于市场而言,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高企,或预示外围不稳定性或将延续。

2.4、美国8月PCE、核心PCE物价同比双双超预期,显露通胀粘性仍强

要闻:9月30日,美国公布8月PCE数据。其中,8月PCE物价同比6.2%,高于预期的6%;8月核心PCE物价同比4.9%,高于预期的4.7%。

来源:Wind


简评:美国8PCE物价同比6.2%,高于市场预期的6%,前值上修至6.4%8PCE物价环比0.3%,高于预期的0.1%8月核心PCE物价同比4.9%,高于预期的4.7%8月核心PCE物价环比0.6%,高于预期的0.5%,仍接近历史高位。观点重申:本轮通胀形成机理与过往大为不同,流动性过于宽松导致起势较急、供给端主导决定落势较慢。欧美货币政策转紧慢了一拍,重回宽松大概率也将慢一拍,进而导致全球“硬着陆”风险明显上升。

2.5、美联储官员重申“以我为主”,坚持加息直至实现抗通胀目标

要闻:10月4日以来,面对英国养老金、瑞信“破产”风波等,美联储官员重申以国内抗通胀目标为导向,坚持加息直至“大功告成”。


简评:纽约联储主席(常任理事)威廉姆斯表示,美联储政策还没达到限制经济增长的程度,距离4.6%的终点利率“仍有一段路要走”。另一个核心官员沃勒(常任理事)称,“解决其他国家的问题不是美联储的工作”,并认为“明年年初还会加息”。受此影响,市场对终点利率水平的预测由104日的低点4.3%左右回升至4.6%附近,对2023年的降息预期也从35bp回落至25bp附近。

3、欧日及新兴市场:欧洲金融再起“风波”,OPEC+超预期减产

国庆假期期间,英国养老金危机、瑞信破产“风波”等持续发酵,考虑到未来不确定性比较多,后续演绎仍有待观察。OPEC+超预期减产等,反映能源供给问题的长期化风险显著,或导致能源价格居高不下、抬升通胀风险。

3.1、英央行宣布“无限量”临时购债,属于应急式维稳并非政策转向

要闻:9月28日,英国央行发布声明称,将“以任何必要的规模”临时购买英国长期国债直至10月14日,以恢复英国债券市场秩序。

来源:BBC、BOE


简评:9月23日,英国政府宣布了自1972年以来最激进的初步减税草案,包括取消将公司税税率上调至25%的计划、取消45%的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大幅削减印花税等,减税规模合计约450亿英镑。为筹款支持其刺激计划,英国本财年计划发行1939亿英镑的国债,比原计划多出600亿英镑。再考虑到英央行已经将基准利率连续上调7次、共计215bp至2.25%,且即将启动缩表,英国国债供需情况恶化,减税草案推升中长期通胀预期,10Y、30Y英债收益率分别在3个交易日内快速上行90bp、120bp。

英央行宣布“无限量”临时购债意在平抑英债波动、缓解养老金流动性危机,并非政策转向。英债利率的快速上行,使得负债驱动型投资策略(LDI)的养老金蒙受巨亏,被迫抛售英债补充追缴保证金,进而陷入“死亡螺旋”。对于英央行而言,临时购债抑制英债利率飙升的势头,属于应急式维稳,并非从紧缩转向宽松。英央行原定于10月初启动的缩表计划,暂且将推迟至10月31日,每年减持800亿英镑的目标“未受影响和不变”,但后续演绎仍需关注。

① 英国养老金以DB计划为主,DB又称“最终薪金养老金计划”(Final Salary Schemes),养老金的管理者承诺在员工退休时支付一笔固定的钱,所以客户退休后能拿到多少只取决于客户现在支付多少,与管理者的投资表现无关。

② 英国养老金通过利率互换策略对负债端进行了高杠杆对冲,以匹配资产端对名义利率和通胀的敏感度。

③ 在一个规模10亿的英国养老金中,利率互换策略里1bp的利率上行产生的损失约为200万。

3.2、瑞信“破产”风波持续发酵,但相关影响仍需持续关注

要闻:9月中旬以来,瑞信“破产”风波持续发酵,股价从5美元附近一度跌至3.6美元,衡量违约风险的5年期CDS报价最高逼近380bp。

来源:Bloomberg


简评:瑞信破产“风波”持续发酵,尽管与2008年雷曼危机有诸多不同,但相关风险仍有待观察。不同点体现为:1、雷曼背后是美国次贷危机,瑞信更多是公司的经营问题(例如受2021年Archegos爆仓连累等亏损);2、雷曼破产前夕的政策应对相对滞后;当前金融监管体系更为严格,政策当局兜底的经验也远超2008年;3、雷曼破产前夕的债务价值/股本高达30倍,瑞信最新债务价值/股本仅为6倍。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能源危机、地缘冲突等,让经济问题的演绎更为复杂,后续可关注10月27日瑞信财报公布的“自救”计划等。

3.3、断供风险并未解除的背景下,欧盟能源体系的真正考验仍在冬季

要闻:9月26日至29日,北溪1号和2号天然气管道先后出现两处泄漏。

来源:BBC,Bruegel


简评:8月底,欧盟宣布提前1个月实现囤气目标,最新天然气库存利用率进一步升至90%,远超2021年同期;但是,进口数据显示,1-9月,欧盟整体进口量相较2021年无明显变化,从美国等进口的LNG更多是填补俄气造成的缺口,累库主要依靠压缩需求大约15%。

俄气断供风险抬升、美国LNG难见增量等背景下,欧洲能源体系的真正考验或将在冬季需求高峰期。往后来看,俄气断供风险趋于上行。无论是生产或出口,美国LNG的实际增量空间都相对有限,叠加全球LNG运力趋于饱和、增量有限,欧洲天然气供给风险远未消失。对于欧洲而言,提前实现囤气目标并不意味着能源危机的解除,更大的考验或出现在欧洲供暖季(详情参见《欧洲能源之殇系列二—美国LNG能否救欧洲?》。

3.4、OPEC+超预期减产,进一步强化原油“定价权”

要闻:2022年11月起,OPEC+从8月的产量水平下调200万桶/日。

来源:OPEC


简评:OPEC+自11月起超预期减产200万桶/日,进一步强化原油“定价权”。同时,OPEC+将部长级联合监督委员会月度会议的频率,调整为每两个月一次,并将补偿期延长至2023年3月31日。往后看,美国页岩油增产不利的背景下,OPEC+作为原油市场的“头号玩家”,石油财政主导下高油价诉求较强,控制产量或将是常态。再考虑到衰退交易下原油需求预期基本“Price in”,原油重回供给驱动,价格或将维持高位。

3.5、欧元区9月经济景气指数、德国9月IFO商业景气指数双双走弱

要闻:国庆假期期间,欧元区、德国相继公布9月经济景气指数、9月IFO商业景气指数,其中欧元区9月经济景气指数(ESI)下滑至93.7%;德国9月IFO商业景气指数84.3%,低于市场预期的86%、前值的88.5%。

来源:欧盟官网、德国统计局

4、国内数据&事件:假期出行和消费总体偏弱,稳地产信号加强

假期出行和消费总体弱于去年同期,旅游收入继续走弱、线下餐饮边际好转;稳地产信号进一步加强,重在激发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效果待观察。

4.1、假期出行和消费总体偏弱,旅游收入继续走弱、线下餐饮边际改善

要闻:10月1日至7日,全国预计发送旅客2.56亿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36.4%;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3.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64.6%。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灯塔电影


简评:庆假期出行人次同比下降、但相对好于中秋,部分地区长途出行有所好转。10月1日至7日,全国预计发送旅客2.56亿人次、同比下降36.4%,同比降幅较中秋假期收窄1.3个百分点;其中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808万人次,同比下降42.6%、降幅较中秋假期收窄11.9个百分点,公路预计发送旅客同比下降34.5%、降幅较中秋收窄2.6个百分点。10月1日至6日,海口美兰机场执行航班同比下降59%、好于中秋假期的-65.7%和端午假期的-79.7%。

国内旅游出行人次和收入同比回落、弱于中秋假期表现,但部分热门景点人流较大。10月1日至7日,国内旅游人次4.2亿、同比下降18.2%、同比降幅较中秋扩大1.5个百分点,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7%、低于中秋的72.6%;实现旅游收入2872亿元、同比下降26.2%、同比降幅较中秋扩大3.4个百分点,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4.2%、低于中秋的60.6%。但热门景点旅行情况表现相对较好,比如黄山景区2日至4日平均日接待游客数为2.46万人,已接近景区日接待游客最大承载量2.5万人。

代表餐饮连锁流水边际改善、总体仍低于去年同期,电影院线票房、人次较去年同期明显回落。10月1日至2日,代表餐饮连锁品牌流水为去年同期78%,好于中秋假期的61%。10月1日至6日,全国电影院线票房13.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4.6%,总出票次3326万次、较去年同期下降59.9%;国庆档院线票房表现不佳或受排片减少和影片实际票房减少两方面影响,其中,1日至3日,国庆主旋律片《万里归途》票房5.96亿元,票房明显低于2021年同期《长津湖》和2019年同期《我和我的祖国》的15.28亿元、13.65亿元。

4.2、城市商品房成交季节性回落幅度大于过往,二手房成交有所分化

要闻:10月1日至5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52.3万平方米、同比回落40.9%。上周(9月25日至10月1日),全国代表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1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4%。

数据来源:Wind


简评:庆假期全国商品房季节性回落幅度大于过往,各城市二手房成交有所分化。10月1日至5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较上周回落86.7%、同比下降40.9%,商品房成交远低于过往国庆同期水平、或指向地产销售依然低迷;其中一线城市回落幅度最大、同比减少63.8%,二线、三线城市分别回落15.9%、29.2%。9月25日至10月1日当周,全国代表城市二手房成交有所好转、同比增长53.4%,但不同城市间增幅分化较大,其中二线城市增幅较大、同比增长72%,一线、三线城市分别同比增长26%、5%。

4.3、9月底水泥、沥青等需求持续提升,指向基建和地产等施工改善

要闻:9月25日至10月1日,高炉开工率为82.1%、周环比持平、明显高于2019、2021年的同期水平;水泥出货率为72%、周环比提升2.6个百分点,沥青开工率为47.9%、周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Wind


简评:9月底数据显示,钢铁库存持续去化,指向稳增长落地的水泥、沥青需求持续提升。9月25日至10月1日当周,高炉开工率逆季节性持续提升、较前周的82.1%持平、已超过2019、2021年的同期水平;钢材社会库存总量延续回落、较前一周回落4%,开工维持高位、库存持续去化指向钢材需求延续恢复。与此同时,水泥出货率延续提升、较前一周提升2.6个百分点至72%,沥青开工率持续上行、较前一周提升1.3个百分点至47.9%,水泥、沥青的需求恢复或指向稳增长落地效果持续显现;9月中旬以来,玻璃库存持续去化,近两周下降8%、指向基建、地产施工有所改善。

4.4、制造业PMI超预期回升,但出口增长动能或趋于减弱

要闻:9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PMI指数,制造业PMI指数录得50.1%、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Wind、国家统计局


简评:制造业PMI回到临界值上方,经济转向内需驱动的特征更加凸显。9月,制造业PMI录得50.1%、好于市场预期的49.7%和前值的49.4%;多数分项指标改善,生产回升1.7个百分点至51.5%,新订单回升0.6个百分点至49.8%。9月,产、需改善,一方面缘于高温、缺电等影响消退,另一方面也体现稳增长效果的加快显现和疫后修复;新订单增加的同时,新出口订单回落1.1个百分点至47%,为年内除4月和5月疫情期间外最低,或指向外需走弱对出口拉动趋于减弱,与高频指示类似。

疫情反复下,服务业拖累非制造业PMI回落,但稳增长“加力”效果继续显现。9月,非制造业PMI录得50.6%、较上月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PMI较上月回落3个百分点至48.9%,而建筑业PMI较上月回升3.7个百分点至60.2%、创2021年4月以来新高。建筑业新订单和活动预期虽小幅回落、仍处于高位;与高频指标透露的信息类似,稳增长“加力”措施的落地在持续加快,沥青开工率持续回升、钢材成交量8月以来也明显放量。

4.5、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总基调不变、注重政策落实,稳地产信号强化

要闻:9月29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三季度例会。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简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对海内外经济形势研判总体仍偏谨慎,“稳字当头”、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的政策基调延续。相较二季度,三季度例会继续强调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高位通胀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对国内的经济形势研判边际略偏乐观,由原先的“任务仍然艰巨”转变为“国内经济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然面临“三重压力”。总体形势研判偏谨慎下,例会维持货币政策基调不变,强调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着力稳就业和稳物价。

会议并未透露新的增量工具,强调政策落实,聚焦基建、制造业等领域。相较于二季度例会,本次在提及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时,直接指出重点发力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并创设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等。同时,优化大宗消费品和社会服务领域消费金融服务,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等。

稳地产信号进一步强化,激发购房需求和推动“保交楼”。延续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态,三季度例会继续强调“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明确表示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或包括房贷利率的下降推动;同时,要求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并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稳地产信号明显加强,与9月底部委稳地产措施密集发布相印证。

4.6、地产政策:稳地产信号加强,重在激发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要闻: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9月30日,人民银行公告,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9月30日,财政部发布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


简评:稳地产信号进一步加强,重在激发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9月底,央行、银保监会、财政部等陆续发布三项措施,包括:6-8月房价同环比均负增长的城市可在2022年底前放宽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央行下调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财政部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退税的政策。地方层面,9月房地产政策放松城市数量和频次有所增多,其中宁波、济南等城市加大需求政策放松力度;最近一周(9月24日至10月1日),浙江金华、杭州出台政策加大购房补贴力度,湖北下调土地增值税预征率。

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时隔7年首降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均重在激发刚需。对于6-8月房价同环比均负增长的城市可在2022年底前放宽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的措施,70大中城中23个城市符合要求、2020年销售占全国比重约11.4%,规模相对有限、且只有一个季度的有效期,信号作用更强。同时,央行自2015年以来的首次下调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15BP,政策效果有待观察;在此之前,5年LPR今年已下调35BP,叠加各地政策放松,推动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较去年底下降超100BP。

居民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重在支持二手房交易的改善性需求,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或相对受益。按照现行二手房交易规则,若房屋不满足“满五唯一”,出售自有住房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纳税额按照房屋交易总额乘以核定征税率(例如,上海1%,不同城市有所不同),或按照两次交易增值部分的20%征收。9月30日财政部出台的政策,在2023年底之前出售自有住房后1年内重新购买住房、出售住房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还。考虑到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二手房成交较多、成交总额较大,本次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退税政策,或对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二手房影响更为明显。

多措并举的组合效力下,稳地产政策效果仍需进一步跟踪。不同于传统周期,当前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但地产销售依然低迷,与居民收入、房价预期以及对项目“烂尾”担忧等紧密相关。央行调查数据显示,二季度预期未来房价下跌的占比已创新高至16%。(详情参见《房屋“断贷”的几个要点》

4.7、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推动政策举措全面落地

要闻: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会议,对稳经济大盘四季度工作再部署、推进再落实。

来源:新华社


简评:会议强调四季度经济在全年份量最重,要推动政策举措全面落地、充分显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当前,项目资金及落地堵点已通过使用专项债结存限额、新增金融工具等方式基本解决;政策重点在于推动措施“全面落地、充分显效”。8月底以来,政策多次强调要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四季度工作推进会议延续这一思路,强调“实物工作量”与“现实需求”。

会议重点部署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两项重要政策工具。一是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资金使用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二是用好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业、社会服务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尽早形成现实需求。

4.8、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提速,向交通水利、市政产业园倾斜

要闻:9月28日,进银基础设施基金完成500亿元资金投放任务,共支持了106个重大项目。

来源:新华社


简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放再提速,向交通水利、经济大省倾斜。政策性开发性金融首批3000亿元已于8月26日投放完毕;第二批金融工具也于9月28日基本投完;交通水利、市政和产业园等是其重点支持领域;农发行第二批1000亿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中,投向市政及产业园、交通水利资金占比分别为43%、36%;进出口银行50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中,约66%投向交通项目、12%投向能源水利项目。

“准财政”资金,或成为新一轮稳增长“加力”的重要来源。随着第二批金融工具的加速落地,项目资本金堵点进一步打通,将推动项目加速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可根据实际需要扩大规模,不排除后续加力可能。高质量项目基础上,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配合金融工具共同发力,或对后续稳增长形成重要支撑。(详情参见《“财政”稳增长,驱动切换》

4.9、专项债结存限额加快落地:经济大省额度较多、支持项目领域扩大

要闻:近日,财政部在今年已下达福建省新增政府债务限额1640亿元的基础上,再次增加福建省专项债券发行额度359亿元,用于支持促投资、补短板项目建设。

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简评:近日,21个省市披露其新增专项债发行额度或四季度发行计划;数据显示,专项债结存限额集中在经济大省,而债务压力较大地区额度较低。河北、山东、福建、四川、河南经济大省核准使用的专项债结存限额均超300亿元,合计规模占总额度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河北、山东等10省核准使用的专项债结存限额占2021年剩余限额的比例超50%。而债务压力较大的辽宁、贵州和吉林核准使用的专项债结存限额较低、且占2021年剩余限额的比例低于20%,未使用的剩余限额可能用于地方发行再融资券、债务置换等。

核准使用的专项债结存限额支持范围扩大。在铁路、收费公路、干线机场等10个领域基础上,专项债资金可用作项目资本金领域,增加新能源项目、煤炭储备设施、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领域;在交通、能源、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9领域基础上,专项债资金可投向领域,增加新能源项目和新型基础设施领域。


风险提示

1、俄乌战争持续时长超预期。俄乌双方陷入持久战,美欧对俄制裁力度只增不减,滞胀压力加速累积下,货币政策抉择陷入两难境地。

2、稳增长效果不及预期。债务压制、项目质量等拖累稳增长需求释放,资金滞留在金融体系;疫情反复超预期,进一步抑制项目开工、生产活动等。

3、疫情反复。国内疫情反复,对项目开工、线下消费等抑制加强;海外疫情反复,导致全球经济活动、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压制延续,出口替代衰减慢。

——————


赵伟:美联储缩表三大“疑云”

赵伟:再次非对称降息,释放的信号?

赵伟:平淡数据中的三条线索

赵伟:繁荣的顶点?商品市场的信号(二)

赵伟:美国“经济弱+就业强”,如何理解?

赵伟:政策性金融发力,有哪些期待?

赵伟:稳增长的微观线索

赵伟:地方“账本”盘点,变化与挑战?

赵伟:繁荣的顶点?“衰退交易”的历史启示


合作、版权请联系华老师:1364170555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