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丨这个女人太疯狂,用10万本禁书垒成帕提农神庙
2017年“书之帕提农”
你知道帕提农神庙,
但你知道最近有一位老艺术家
大胆复刻了它吗?
而且是 完美的 1:1
厉害了我的天:
2017年“书之帕提农”
要不是我从网上反复核对照片,
很难相信这是真的。
原来,国外也会山寨嘛——
相似度高达 99%
正面是这样的:
2017年“书之帕提农”和“帕提农神庙遗址”
侧身是这样的:
2017年“书之帕提农”和“帕提农神庙遗址”
鸟瞰是这样的:
2017年“书之帕提农”和“帕提农神庙遗址”
不要以为它是违章建筑或恶搞作品。
其实它是阿根廷艺术家
玛塔·米努欣(Marta Minujín)
在德国卡塞尔用10万本禁书
搭建的装置艺术。
Marta Minujín 和她的模型
这件艺术装置出现在第14届卡塞尔文献展上,
并在希腊雅典设立第二展区,
这也是文献展首次设立异地主会场。
同时因为这项艺术品的特殊意义,
德国和希腊总统都出席了开幕活动。
“书之帕特农”
(The Parthenon of Books)
装置艺术利用了10万本书,
组成了比例1:1的帕提农神庙,
主体结构由钢筋、塑料膜和书组成。
先用钢筋搭建神庙外形,
再用塑料膜将书缠绕在钢结构上。
艺术家的装置艺术多以书本构成,
这也成为了她个人专属符号。
从2016年10月开始,
团队开始接受世界各地的捐赠。
捐赠者需填写简单资料,
说明这本书的信息和被禁的时间。
竟募集到了6万余本图书。
艺术家希望大家了解书的历史。
在不同时代的文化审查制度下,
很多书籍甚至世界名著都被禁,
其中就包括了畅销书
《哈里波特》《达芬奇的密码》等等。
展览位于弗里德里希广场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就在这里有2000多本书被纳粹烧毁,
30余万册书籍失踪。
米努欣却在书籍消逝的地方,
重新竖立起了这座神庙。
在文献展结束之后,
观众们可以把神庙上的书带回去。
她希望人们因为艺术而交流,
并且把“书之帕提农”带往世界各地。
帕特农神庙历史悠久,
在公元前447年到公元前38年建造。
它10米高、70米长、30米宽。
最初是为一座金色雅典娜雕像而建。
后来它被作为金库,
也曾作为天主教堂、清真寺,
甚至还在1687年成为军火库,
并因此而发生爆炸,
导致南端的永久性摧毁。
月夜下的帕提农神庙遗址
艺术家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意向,
来表达对于民主的追求。
其实,早在1983年,
米努欣就发起过第一次“书之帕特农”,
只不过在家乡布宜诺斯艾利斯。
1983年12月19日,
2万多本在阿根廷军事独裁期(1976–1983年)
被禁的图书从地窖中拿出来,
搭建成了“帕特农神庙”。
当这件作品落成之时,
阿根廷恢复民主仅仅过去了一周。
1983年的“书之帕特农”
另外,米努欣又在2011年
用3万多本书搭建成了“书之巴别塔”
(Babel Tower of books)。
这些书来自她个人、图书馆、
50多个大使馆捐赠的各国图书。
在《圣经》故事中,
人类想造出通天塔以接近天神,
却被上帝惩罚,
让人类从此无法轻易交流。
2011年“书之巴别塔”
不同国家的语言需要翻译,
这是上帝对人实施的惩罚。
但米努欣却用“书的艺术”,
让不同肤色、语言、地域的人沟通起来。
书成了米努欣最重要的创作元素。
来源:AssBook设计食堂
责编:卫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