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技金融的中国式面目

2016-09-22 寇建平 融中传媒

导读


Lending Club董事、原美国财政萨默斯说,在人类金融史上,能够配得上创新这个词的变革寥寥无几,在近几十年狂飙突进的金融发展过程中,依靠遵循金融逻辑为人们带来普惠价值的是P2P,而不是颠覆了金融价值根本的衍生品。网贷行业虽然乱象丛生,但迄今为止,它依然是中国最好的普惠金融的代表。这个依靠互联网科技发展起来的行业,虽然步履瞒珊,但它走的是一条正确的路。


来源:融资中国  作者:寇建平



融中传媒:thecapital

《融资中国》杂志官方微信,整合十年报道资源,用心传递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人与事


在中国,很多行业从发轫到蛮荒生长,再到丛林生态,以至于凋敝都在倏忽之间。


相较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每一个个体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并不存在“你的江湖险恶,我的世界阳光”,都是被自己的飞去来器所杀伤。


2016年8月17日,被负面新闻压得喘不过气的互金人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虽然其中有哀叹和失落的成分。宜人贷股价的狂跌也为这种失落表明了注脚,就在那天,四部委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大刀阔斧的砍掉了网贷行业的想象空间,网贷行业的江湖从此进入理性。


“解决了P2P网贷长期面临的“三缺”问题(缺门槛、缺规则、缺监管),将P2P网贷纳入了法治化建设和依法监管的轨道,今后网贷平台从业者有了标准的尺度来指导自己企业行为,整体上于行业是利好”。


这个打着普惠金融良好愿景的行业,千曲百折之后,终于开始回归。一改粗放经营的模式,真正进入精耕细作的时代。


网贷行业的涅槃式成长


9月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方网站正式上线运营,与此同时,协会微信平台也一同亮相。值得一提的是,协会公布了《入会申请指南》。其中包罗了金融机构、支付机构、互联网金融业务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研究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都一并揽入协会入会的成员。


紧跟其后的是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调解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自此种种,网贷行业规范尘埃落定。而对于其中的企业来说,这才是开始。


细则出台一周后,不少P2P平台动作频频,资金存管、ICP证办理等等。有资金存管或ICP证的借机宣传自己的合规性,没有的则四处办证忙。还有些大额的平台则是转型忙,新上线的标的统统都变成了100万。


首当其中的是ICP证办理。


理论上ICP去通信主管部门通信局办理就行,但难点在于需要地方金融办同意。此前多家曾尝试申请ICP经营许可证的平台透露,目前通信主管部门对P2P的申请基本都通不过,主要都是卡在了“金融监管部门批文”这一关。


相比于ICP经营许可,银行存管也许是更大的一道“坎”。


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5日,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的平台有130家,其中上线直接存管系统的平台有39家。而与银行签订联合存管的平台有46家,其中上线联合存管系统的平台有24家。以此来算,已经完成银行资金存管、符合监管要求的平台不足6%,94%的平台面临转型或出局。


当然,ICP、资金存管,这只是合规路上的两只拦路虎。对于不少P2P企业而言,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借款上限。截止7月底,P2P的贷款存量余额为6500多亿,大量的存量借款超过了借款余额,有行业人士撰稿称,P2P行业目前沉淀着3000亿-5000亿的大额信贷资产,主要是以企业贷款、房屋抵押贷款、保理等业务为主,新规一出,且不说新增业务,现有存量业务怎么消化,就是个关乎平台生死的问题,这意味着在未来一年内,P2P行业需要从中小企业抽回3000亿-5000亿的贷款。 


存量借款问题尚未有权威说法,而监管细则也没有给出实际操作指导,让业界普遍惶惑到底要不要处理存量项目以及怎么处理。


收紧网贷之后除了处理遗留问题,转型就是网贷企业最迫切的问题,而且时不我待,规定整改合规的时间只有12个月。而大单资产在网贷平台消失后,将考验网贷平台的资产挖掘能力。


据专家介绍,P2P网贷平台的转型路径主要有四条,P2P网贷平台或选择退出,或转型做汽车金融、垂直电商、消费金融或小贷等牌照,或与金融资产交易所合作。甚至通过“联合放贷”、拆分平台等继续从事大额标的。


资产端切入产业链是转型的一个方向,P2P网贷此前更擅长于资金端业务,转型倒逼其关注资产端。


“汽车贷款和汽车融资租赁是一个方向准备与汽车4S店合作,切入汽车贷款和汽车融资租赁。”


“垂直电商平台也是方向,电商平台上做中高端农产品销售等业务,P2P网贷客户除了做小额贷款,也引流到电商平台上。”


记者采访中,两家平台的负责人如此说,对于转型业务,谁心里也没有底,毕竟无论是汽车贷款还是垂直电商,都不是自己熟悉的领域,杀将进去前途未卜,所以他们对此都显得有点意兴阑珊。


对于新规的出台,行内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自己的产品给出了看法,深圳互联网协会秘书长曾光接受融资中国记者采访时说:“《办法》在定位上,对网贷行业和传统银行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网贷行业服务了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群体和领域,而且两者不构成过于激烈的直接竞争”。


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朱明春认为,在当前监管大势下,各平台应对《暂行办法》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规范运营。协会也将积极协调和引导,为平台合规建设提供更有效的信息。他同时表示:《暂行办法》的出台为解决网贷行业长期存在的“三缺”问题(缺门槛、缺监管、缺规则)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在采访中,大多数平台对于暂行办法都持赞成的态度。也表示《暂行办法》的出台是在意料之中。团贷网创始人兼CEO唐军表示“目前看来,我们完全能够达到标准。如果有小部分内容增减,我们也会尽快地去整改,快速地跟监管意见吻合。所以,政策的正式出台,对我们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只会增强我们的公信力”。


而对于大多数平台来说,是需要直面问题而不是歌功颂德。


拍拍贷负责人在回应融资中国杂志的访问时说,新规可能导致网贷平台集中转型,转向更小额分散的资产。小额抵押贷、消费金融等具有小额特点的资产市场势必会迎来激烈的抢滩与竞争。同时经营方向错误甚至违规违法,或者实力较弱的平台相继会出现经营问题被迫退出,而优质的平台则会在政策调整期间进行相应的合规性的调整,进而在资本寒冬下也能获得资本的青睐,为平台自身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积木盒子CEO谢群认为,对于转型,“一是还没有明确指导性文件,比如说怎样对接到银行,怎样获取ICP以及怎样在当地的金融局做备案。第二就是怎样消化超限产品。第三,怎样能够更有效的来使用征信数据。谢群表示,央行的征信数据虽然有效,但是现在只能间接使用,而且还要承担被人修改信息的风险。


最大的争议是关于借款限额的问题。


e路同心总经理闫梓强调,暂行办法在大方向上已经指明了行业的方向,在细节的落实上还有待更加细化的监管规定落定,其中强调暂行,是不是也给行业一个发声的机会,如果是,我们希望能帮行业呼吁一下,20万的个人借款限额和100万的企业借款限额会影响P2P行业的创新脚步,我们期待一个百花齐放的P2P行业,期待一个有创新精神的P2P行业。


人人聚财创始人兼CEO许建文称,大量的网贷平台要为符合细则做出较大的转型努力,承担的压力较大,首先受影响的就是平台数据缩水,在短期内或影响一部分投资人的投资信心;其次,平台需要尽力去挖掘大量的20万或者说100万以下融资需求的客户,行业将进入精细化竞争的阶段,一些小平台很可能无力承担这样的成本,无法满足细则要求,退出行业。


正勤金融总经理廖耀辉认为,第17条的限额会使平台面临业务调整和结构优化问题,对平台运营会有较大影响;而要求存管,审计,信息安全等保等要求会大大增加企业合规成本。


 纵然问题多多,但转型箭在弦上,而且能发现行业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预见了行业的未来。P2P前景依然值得期待。有数据为证:在P2P不断倒闭、跑路的暴风雨中,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机构共2349家、借贷余额6212.61亿元,两项数据比2014年末分别增长了49.1%、499.7%。


对于P2P的存在价值,银监会负责人给予了高度概括,“拓宽了金融服务的目标群体和范围,有助于为社会大多数阶层和群体提供可得、便利的普惠金融服务,进一步实现了小额投融资活动低成本、高效率、大众化,对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P2P的后天依然美好,是由其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所决定的,主要体现在普惠。正如蚂蚁金服CEO彭蕾所言,“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就得让融资变得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精神的驱动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就是要让金融变得更市场化和平民化,要让小客户也能享受到如大客户一样的金融服务。


科技金融的普惠梦想


网贷行业虽然乱象丛生,但迄今为止,它依然是中国最好的普惠金融的代表。这个依靠互联网科技发展起来的行业,虽然步履瞒珊,但他走的是一条正确的路。


就在前几天,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整理提交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得到了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国内外金融界、财经界的高度赞扬和极力支持。此项原则的提出,将为国内外互联网金融行业提供新的规范,同时也为互金企业的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对此,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发表专稿称,数字普惠金融就是每个人身边随时随地可享受的金融,《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这个名字或许略显高冷,但是它的内容是温暖善意的,它的意义是重大的。


而“如何将数字普惠金融这一名词对外解释,让我犯愁许久”。陈龙说。


 “但是如果提到通过手机里的移动支付,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缴费、转账、购物、买电影票、做旅行安排、甚至在医院挂号看病,再提到这就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典型案例,这对消费者而言就有切身感受了。今天,以移动支付为基础的数字普惠金融已经在中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将这一生活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让所有的人在需要时都能够获得平等、优质、可负担的金融服务,这就是高级原则的初心”。


诺贝尔奖获得者Robert J. Shiller曾经说过:“金融并非为了赚钱而赚钱,它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实现社会的目标。一个好的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平等,人人相互尊重和欣赏,面对全球不断增长的人口及伴生而来的对生活富足的要求,金融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推动力。”   


更准确地说,普惠金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而数字技术的革命,则为这样的使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数字普惠金融就是科技金融,而对于希望借科技金融风口的企业而言,基于科技金融的移动支付、大数据、征信、网贷、众筹,互金各领域的衔接和互动将是科技金融的下一个趋势。


积木盒子CEO谢群说,科技金融在中国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在中国对FinTech(科技金融)的理解,核心实际上是智能化,就是从大量的、海量的数据中,找到你想要的信息,不管是你的风险识别能力还是你投资需求,还有损失承担的能力和意愿等等,这都是通过技术来做的。


FinTech是流行于美国的金融科技名词,全称是finance technology,与航天科技、电子科技涵盖的范围一样,是一个专门针对金融领域的科技创新的统称。


在中国,金融创新似乎就等于互联网金融,而互联网实际上是一个很狭窄的长廊概念,它是互联网在本世纪狂飙突进发展中渗透到金融领域的一种现象。它与互联网金融联系紧密,在于都能够以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地解决金融发展的社会需求问题。


“解决金融发展的根本问题恰恰需要FinTech包含的核心成分——科技创新的深度切入,这也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症结的解药,即以科技创新为前提,实现金融模式创新的可持续良性运营”。


“普惠金融”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方亮表示,互联网金融的科技成分是当今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就是被实践验证的精湛风控技术、卓越的风控手段以及良好的风控效果。


“FinTech革命体现的是科技对金融业需求的多层次满足,信息技术引领了各行各业的革命性开创,同时也包括金融业。当下这一波以信息技术为驱动力的FinTech革新通过去中心化和对信息的透明化处理两个渠道,实现了金融业普惠大众的发展模式,即以更低的价格和更广泛的受众推动金融业的深远发展,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风险控制的成败与否,就是普惠金融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和核心枢纽。”


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的科技金融的发展会走在美国之前。方亮预言说。


“中国有非常多的数据信息可以应用,而美国可获取并用于风控的数据信息远远不足。为了做信用模型,在中国,可以对一个借款人的上万数据项进行分析,比如所有的信用卡、帐单、银行流水等等,这些都是提供数据处理和模型设计的很好的判断信息”。


在美国,传统金融势力对FinTech的有着巨大反作用,成为是阻碍FinTech自身独立发展的一堵墙,而中国则有FinTech发展的更广泛的空间。


“中国的银行业大多是国有企业,政府有着很强的管控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精神推进下,中国政府对新技术新手段带来的行业变革持积极的开放性态度”。


中国对创新包容的直接效果之一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这为FinTech企业的技术拓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中国FinTech企业领先于美国同行,走在移动互联的前端。有数据显示,94%的中国网民使用智能手机,其中19%的人只依靠移动互联终端,而这两个数据在美国则是70%和5%。


“一方面,中国消费者行为习惯改变不断促使中国FinTech企业深耕移动互联网端的服务,另一方面,美国FinTech企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一直没有更多的作为。例如在我现在的公司,同时为用户提供有6种App以满足各类人群的投融需求,而直到现在,我依然没有在IOS应用商店中看到Lending Club的移动端App。”方亮说。


在美国,想要获得更多的个人数据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中国则提供了多样化风控手段应用和风控模型设计的大数据支持,这是FinTech得以持续深入发展的基础。 


中国的FinTech企业可以更多样的数据采集、更高效的模式设计、更智能化的数据集成分析。


“我曾经在美国硅谷做过一次演讲,当谈到在中国通过信用卡账单、手机详单、网购交易记录等分析借款人的信用情况时,硅谷的同仁在台下窃笑。”方亮说:“我认为他们的笑不是因为其他什么,而是因为嫉妒,因为在美国他们根本拿不到这些数据。”


美国依托信用卡普及的优势已经实现金融服务的全覆盖,而中国的征信体系很不完善,金融服务渗透率非常低,为FinTech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地,拥有广阔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市场。


据报道,中国有70%以上的中小企业主和个人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这张“待画的白纸”为FinTech企业提供了施展才艺的广阔空间,其潜在市场预计可以达到万亿级。


在美国,FinTech企业间的实力对决已经基本定型,短短几年时间,P2P行业便从异军突起的七、八家迅速发展成Lending Club一家独大。行业竞争形成的相对垄断虽然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糟糕的是很多公司成为真正的大公司前就得了“大公司病”,创意虽然很多都是最早出现在大公司的,但结果往往是中小公司却更快地采用了这些创意,这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规律。


“而中国的FinTech企业却处在百舸争流的阶段,任何新经济业态,除非你是阿里或百度,否则就必须不断创新产品和扩大市场规模,以便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Lending Club董事、原美国财政萨默斯说,在人类金融史上,能够配得上创新这个词的变革寥寥无几,在近几十年狂飙突进的金融发展过程中,依靠遵循金融逻辑为人们带来普惠价值的是P2P,而不是颠覆了金融价值根本的衍生品。


在可预见的未来,互联网通过信息透明和去中心化将促使传统金融获得凤凰涅槃的新生,通过FinTech改造的P2P只是一个火种,它将从常规借贷业务向金融业的各个领域去渗透,不断推进到保险、信托、银行业、证券业等领域。

参会报名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