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碰胡四方,截胡六城,武汉如何从中部霸主进化为王者?

2018-04-29 罗天昊 罗天昊国与城


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 

公众号    ID: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龙奋中游。

 

近日,国家领袖视察长江流域,在武汉作了长久停留,引起无限遐想。

 

长期以来,武汉作为中部最大城市,一直成为超然的存在。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与长三角的上海,珠三角的广深不一样,它既独霸一方,同时,对于周边诸省的经济重镇,却难以起到引领作用。霸而不王,遗恨悠远。

 

所谓王者,不仅要有超强的实力,而且要有带动和辐射作用,并且在制度和文化领域,能够引领风潮。当下,武汉虽强,但是,与长沙,南昌、合肥、郑州等却处于竞争关系之中。众心未服,争心竞起。

 

武汉何时从中国的中部之霸,进化为中部之王?

 

    

(1)天元之城,碰胡四方

 

       武汉是一座两江汇流的城市。九派横流,南北交汇。沉雄大气。

 

    武汉居中国经济的天元之地。连接南北,扼控东西,襟带山河,雄视天下,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实乃中国最核心的枢纽城市。以武汉为圆心,其半径1000公里左右,几乎囊括了中国主要的经济区,北至北京,东至上海、南至广深,西至成渝与西安,均在其视野之内。

 

    自近代以来,武汉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四大名镇之首。在成为对外通商口岸,以及张之洞督鄂以后,武汉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城市,武昌首义,民国肇造于此。孙中山《建国方略》称“要把武汉建成纽约、伦敦之大,建成东方的芝加哥”。建国后,武汉是全国第四大城市。美国着名学者麦金利·康韦在1999年发表《未来的超级城市》一文,将武汉列入“21世纪全球十大超级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奉行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沿海率先崛起,中部相对塌陷,至谷底之时,武汉的经济总量一度排名全国十名之外。短暂沉寂。

 

低潮期的守望,也是为未来蓄力。

 

  近年来,国家大势渐变,武汉地位逐步凸显。2005年,武汉被纳入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2007年,武汉成为两型社会试验区,2009年,东湖高新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6年,武汉正式加冕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已成腾飞之势。

 

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两大撬板,一为雄安新区,一为长江流域。雄安新区为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而长江流域,则被赋予了经济冲刺,做大中国最强经济区的使命。

 

目前武汉的经济总量全国第九,照目前的增速持续下去,20年左右,武汉就可以冲刺国内经济中心之一,更长期来看,武汉成为国内第五大甚至第三大城市,也并非虚妄。事实上,晚清和民国时期,武汉曾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城市。武汉2049远景规划中,武汉定位为洲际区域中心城市,世界性城市。

 

北上广深武,已经成为流行语。足见武汉未来潜力巨大。

 

武汉被称为“东方芝加哥”,但是,芝加哥的亦经过长期等待,并借助了两大时势。其一是国内市场的统一。19世纪后半期,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芝加哥的大陆枢纽作用才能得到发挥。否则,若美国内部关卡重重,其中心作用必将削弱。其二是美国从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转变。芝加哥得以成为美国内陆商业交往的中转地,其“大陆枢纽”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改革四十年,武汉等待的两大时势,终于如期而至。当下,内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大动力,国内统一市场,亦逐步形成。武汉大器,即将晚成。

 

如果把武汉看做一张麻将牌,武汉将是中国最独特的一张牌,九省通衢,哪个方向都可以碰胡。堪称中国最大的碰胡之城。

 

(2)  截胡六城,霸而不王

 

中部五城,群雄竟起。

武汉在经济实力方面,独占鳌头,成为无可争议的霸主。2017年,武汉GDP达到13410亿,与第二名的长沙差距超过3000亿。与郑州的差距超过4000亿,与合肥的差距超过6000亿。是南昌的2.5倍以上。

 

但是,与长江下游的上海不同,武汉纵使雄霸长江中游,长沙、南昌和合肥,却并不以武汉为领袖,而在中原争霸中,郑州也对武汉并不认输。在长江中游与成渝竞争中,重庆和成都,亦均超然于武汉之外。

 

深层原因,在于武汉还只是霸者,对周边经济强镇,更多竞争关系,而非互补关系。

 

武汉是中国最大的“截胡之城”,杀六城。

中部的南昌、合肥、长沙和郑州。西南的成都和重庆。

 

东方,南昌和合肥西进的势头被武汉阻挡。

南方:长沙北进的势头被武汉阻挡。

西方:成都、重庆东进的势头被武汉阻挡。

北方:郑州南下的势头被武汉阻挡。

 

武汉是中国阻挡周边经济重镇最强烈的城市。

 

六大城市,均因为武汉的存在,辐射能力受到严重制约。

 

超越一点,招人嫉恨,超越天际,令人仰望。

 

武汉是一个受到广泛竞争,而没有形成广泛合作的城市。

 

核心原因,中国的大陆中部腹地,在产业结构,市场消费结构方面,同构严重。

 

看数据。

 

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最高的两大区域,一为东北,一为中部大陆腹地。东北是因为经济总量止步导致的统计异常,真正经济发展与消费增长同步迅猛发展的,就是中部大陆腹地。

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为0.462。郑州0.444。长沙0.432,南昌41.9。合肥0.264.成都0.461,重庆0.414。

 

武汉的市场容量和消费能力,在中部五大城市中居首。但是,除合肥离南京和上海太近,消费能力被削弱外,其它三个城市,与武汉的差距并不太大。

 

成渝则可与武汉抗衡。成都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6400亿,重庆超过8000亿,就总量而言,还要超过武汉。

 

在产业方面,尤其是工业方面,武汉与中部四大城市,以及西南两大城市之间,有经济总量的差别,但是结构性差别不大。武汉第二产业占比为43.7%,合肥为50.5%,长沙47.4%,郑州为46.5%,南昌为53.2%。成都在43%,重庆为44.1.

 

绝大多数,都在40%以上,相差不到三个百分点。仅南昌、合肥超过50%。制造业均处于中低端水平。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都大搞工业。

 

产业同构,发展阶段接近,是其它六个城市与武汉竞争多于合作的本质原因,中四角迟迟难以落地,根源也在于此。

 

结构接近,同类相杀,截胡六城,大势使然。

 

(3)产业高地与改革高地双剑合璧,武汉才能加冕中部之王

 

王者之望,软硬兼备。

 

硬实力,很简单,经济。软实力,制度与文化。

经济两个方面,总量,结构。武汉经济总量强势,未来也将更进一步,关键是产业结构。形成产业梯度,才能实现互补。

 

中部三省均处于工业化中期,都需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先发地区的产业转移。同类相争,更为残酷激烈。在具体的产业方面,湘鄂赣三省都是主要以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等为主要产业,产业相似度超过了90%,尤其是在汽车产业领域,更是产生直接竞争。武汉、长沙未来均计划成为中部车都。武汉的东风,神龙、本田为扛鼎品牌,是中国五大车都之一,而长沙则是北汽福田、广汽、大众等在中部的重要基地,未来亦将晋身中国车都之一,两地汽车产业,均已过千亿。南昌的江铃汽车产值也逼近千亿。

 

长沙的战略重点是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合肥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南昌兼而有之。

 

武汉没有形成与长江中下游其它城市的产业梯度,长江中游城市群提出来后,几个省的态度不一,这是最根本的原因。江西、安徽长期徘徊,东向长三角则省内各自为战,西向武汉也没指望。近年来南昌、合肥的战略摇摆,武汉作为中部领袖,难辞大责。

 

未来武汉需要率先完成产业升级,形成产业落差,方才可以整合中四角。

 

武汉为中国传统工业基地,基础雄厚,近年来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强大,工业倍增计划效果超过预期。同时,武汉的智力资源雄厚,大学生在校生人数全球数一数二,应成为中国最富有创新和创造精神的城市之一。与北京、深圳比肩。

 

就工业总量而言,武汉独步中部,而且其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强势。2017年,武汉高新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仅次于深圳等国内少数城市,超过了成渝,也超过了南昌、合肥、郑州等中部诸镇,研发强度达到了3%,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也超过了成渝。前十年的工业倍增计划,初见成效。后十年需要调整计划,高端制造逐步成为主导。

 

  武汉若成为中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龙头。打破与南昌、合肥、长沙等的平行竞争关系,形成互补。这样长江中游城市群最终才能形成合力。

 

当下武汉上百亿的高新技术制造业,达到了13个,南昌的百亿高技术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武汉近年崛起了众多的千亿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规模已成,大器渐显,未来需要惠及南昌等其他城市,让他们从东向发展,改为东西兼顾,武汉也将最终扩大战略腹地。

 

武汉与郑州、以及成渝的竞争,也有赖于武汉在产业升级方面占据先机。

 

杀六城,还是旺六城。战略关键在武汉,核心在产业升级。

 

此外,软实力方面,武汉也需要有所作为。作为天下之中,武汉最有天赋成为中国的内陆改革高地。但是重庆率先提出建成内陆开放高地,武汉、郑州等更有天赋的城市反没有及时意识到内陆改革高地这一旗帜的重要性。

 

未来需要加大力度。武汉推出两百工程,抢人大战赢得先机,是个良好开端,昨日,武汉率先废除计生条例,开全国先河。内陆改革高地,既需在硬件方面成为全国资源交换的枢纽,又需要在软件方面成为全国制度变革的源起。

 

南深圳,中武汉,北雄安。

武汉能否成为内陆改革之胆?





附著名书法家王清风先生作品


        壮哉武汉  九派横流



——往期经典回顾——


中国城市产业战略的五大迷局


中国最重要的十大战略城市(组)


中国十大城市创新能力排名


广东VS江苏:谁能胜在未来 ?


留下不走的13亿人,出路在哪里?




罗天昊国与城

 ————————

微信ID:luotianhao99

洞察国家战略  关注城市竞争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