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穿”大萧条
1937年12月,纽约市14街和第八大道,擦鞋的男子(像是年纪不大的男童)和顾客。墙壁上贴着一家银行的标语:“成功的秘诀是要能够及时把握到机遇。”然而,追求大萧条时期的“成功”比往日的确要困难很多。从1929年10月开始,美国的股价陡降80%,制造业陷于停顿,汽车业生产量只有原来的20%,钢铁产业只有原来的12%。大量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人们纷纷四处找工作。纽约城的街道上,人们排队等待领取面包,随处可见失业的人们摆着临时摊卖苹果。一名作家后来描述当时的情形说:“经济危机爆发前,纽约市几乎看不到擦皮鞋的小男孩,但现在却有数以千计的擦鞋童……即使许多有工作的人,也由于工作时间锐减,薪水微薄,只够勉强维持生活。”《时代》杂志报道说,医院里挤满了为挣到微薄的薪水而劳累过度病倒的人,美国从未面临过如此令人绝望的局面。
这项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是名副其实的大型摄影工程。1935年,它最初由美国联邦农业局(两年后更名为美国联邦农业安全管理局,简称FSA)负责。二战爆发后,该工程改组为美国战况报道办公室,到1943年一共派遣摄影师拍摄了27万张底片,其中17万张收入国会图书馆档案室。
1936年3月,肯塔基州城市路易维尔,照片无题,疑似是俄亥俄河的洪水涌入这座城市的街巷。路易维尔坐落于俄亥俄河的下游,这座城市位于大河之畔,常年遭受洪水的威胁。1937年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历史上最严重之一的水灾使将近100万人无家可归,数百人死亡。美国出台防洪法之时,适逢经济大萧条。为了刺激经济,罗斯福实施的“新政”掀起了大规模水利建设的高潮。著名的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承担建设防洪的水库与大坝,而堤防维护仍交给地方政府负责。历次重大水灾也逼迫路易维尔在大河两岸兴建城市防洪工程。照片中有几人疑似这座城市的防洪工作者,正在视察洪水情况。
大萧条期间的拍摄成就了一批知名摄影师及摄影作品,也影响了一个时代。当局组织了一批来自全美各地的摄影师,针对不同人的专业背景,布置不同的任务,分工拍摄。美国社会纪实摄影也因此迎来历史上绝佳的发展机遇。这些纪实照片记录了当时美国的灾害、灾民、失业情况,以协助政府的改革和救灾工作。它们现在成为直击那段艰难岁月的珍贵史料。
1936年8月,佛蒙特州城市海德帕克,一场拍卖会。站在人群中心的拍卖主持人像是捧着一些瓷器。当然,他也可能是在拍卖身后的房屋、农场。从现场人们的神态和动作来看,叫价的人似乎并不是太多,更多的是围观打酱油的角色。拍卖活动从17世纪欧洲移民到达美洲时就开始了,而且在整个欧洲殖民期间持续兴旺发展。从一开始拍卖的拍品就非常广泛,包括粮食、进口产品、建材、家畜、工具、烟草、奴隶、甚至整个农庄等。拍卖被视为是最快和最有效的财产变现方式。到了1929年经济大萧条开始之后,全美各地出现了大量的破产财产拍卖,这使得大萧条期间拍卖业也很兴旺——这大概是经济形势影响下处境最微妙的行业。
摄影师多罗茜娅·兰格1936年拍摄的《移民工母亲》——FSA作品中最著名的照片之一,定格了一个饥饿沧桑而绝望的母亲身边,依偎着亟待果腹孩子的一幕,照片曝光后引起全美报纸广泛转载,成为大萧条时期贫困生活的象征。但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有好运,在留下的数以万计的底片中,有一批照片命运离奇,堪称悲惨:它们都打上了神秘的孔洞,遭到破坏。有的照片挂着一个孔,有的挂着好几个;有的孔让照片上人物的脸孔缺失了一块,有的孔挤在一起,抹掉一整块拍摄背景。
1935年8月,阿肯色州,像是佃农的一家,母亲和她的三个孩子。这个家庭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包括躺在床上的宝宝,孩子们的面容此刻都呈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凝重。这是一个艰辛苦涩的年代,这是美国历史上的沉重一页。佃农们的经济处境本来就已经十分艰难,大萧条对他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这些没有土地的佃农必须将收成的三分之一上缴给土地主,作为承租土地的租金。生活迫使他们从一个农场迁往另一个农场,从一个地区迁往另一个地区。这一时期,美国南部的黑人和白人佃农发起的佃农工会就是从阿肯色州开始,工会日后逐渐遍及美国其他地区。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改善这些农业劳动者的境遇,设立了现在美国农场管理局的前身——安置管理局,用来帮助农民和佃农。
这些孔洞是当时纪实摄影项目的负责人——美国农业安全管理局局长罗伊·斯特莱克的手工杰作。他雇佣了多罗茜娅·兰格、沃克·伊文思、阿瑟·罗斯坦和戈登·帕克斯等出色的摄影师,派遣他们前往全美各地记录民众的艰辛和挣扎。也是这位局长,将摄影师们带回的底片无情地用打孔机在上面钉孔,“咔嚓!”
1937年1月,佛罗里达州波克县,罐头工厂的工人正在换班,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来自外地的迁徙者。这些人被称为“移民工人”,他们乘坐破旧不堪的车,为了生计,为了寻得工作,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值得一提的是,大萧条时期有很多迁徙者都选择涌向了加利福尼亚州。这些奔走在路上的人漂泊无依,但都盼念着移居到那块“流着奶与蜜之地”——加利福尼亚州谷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贝克在他关于大萧条时期的著作中描述了当时发生的一切:无家可归者、移民纷纷涌向加利福尼亚,一次就有25万乃至30万人。土地承包商紧随其后,佃农们被迫离去。而这时新一轮的浪潮已经上路,那是新一轮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新一轮的艰辛,新一轮的期望,新一轮的危险。
这批刺穿大萧条时期社会真相的作品,就这样被斯特莱克局长“刺穿”了。没有人清楚,斯特莱克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或方法,来决定哪些照片应该被“咔嚓”掉。也许是这张照片在同一批中显得多余,也许是认为摄影师拍摄得不够好,也许未能如他所愿传达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也许是斯特莱克希望鞭策他的摄影师们更深思熟虑。当然,也可能是他心情不好。总之,没有一个摄影师在斯特莱克手下幸免于难。
1936年8月,新泽西州城市海茨敦,照片无题,很可能是服饰厂商的开业走秀,舞台周边观众甚多。服装业的复兴是个好迹象。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候,平常人家连添置新衣物的能力都没有,他们更倾向于自己动手,缝衣制帽。T台上的模特们这次走秀穿着长裙大衣,似乎暗示了这一点。经济学家乔治·泰勒(George Taylor)在1926年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经济好的时候,女人们的裙子往往会变短,反之,经济不好时女人们的裙子就会变长,裙长由此被当作衡量经济好坏的一个信号,后来被称为“裙摆指数”。从照片中这一点上看,美国的经济形势当时的确仍不容乐观。直到1940年,美国虽然在这十多年间经历了从萧条到萧条谷底,再到复苏,但仍未回归到1929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
斯特莱克是一个“残暴”的图片编辑,所以才会多年来坚持毁掉他认为不好或者不需要的照片。但也许正是这种严苛要求才成就了多罗茜娅·兰格、沃克·伊文思这样的优秀摄影师,因为只有非常优秀的作品才得以被通过、传播。事实上,斯特莱克一手组织了大萧条时期的摄影师团队。他本人既是政府官员,也是经济学家、摄影师。他善于发掘摄影师的长处并激励他们。派遣摄影师到一个地方去之前,他会为拍摄任务提供大量的研究信息,确保他们熟悉当地民众的生活、经济状况。他还鼓励他们以新的、不同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委派任务。
1937年12月,纽约市曼哈顿第六大道,人们在一间职业介绍所外查看招聘信息。关于找工作,大萧条时期前后流传的故事很多,有些听来离奇,但终归是想反映那时的困难程度。激烈的就业竞争场景随处可见:很多人通宵守候在底特律的一家职业介绍所门口,有人为了找工作步行900英里,却发现职业介绍所已经排起了长队。一则招募750人到阿拉巴马州伯明翰挖沟渠、报酬极低的广告,吸引了1200多名应聘者。纽约曼哈顿第六大道的一家职业介绍所招聘300人,却有5000人来应聘。尽管纽约本市的失业人口已经多达百万之众,但是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谋生饭碗。大萧条时期,失业人数一度占到美国总人口的三成,这还没有将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囊括在内,否则数据要更加难看。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被打孔机“咔嚓”掉的照片,多少还是可惜了。这种破坏性的做法,致使这些照片再也不适合出版。何况,多名摄影师都曾经抱怨,其中有一些他们认为非常重要、非常有价值的照片。摄影师们实在是太难以接受了,这实在是个噩梦,被破坏的胶片成了废片,大概就像辛苦烹饪端上来的饭菜被人吐了一口唾沫一样。摄影师们因此强烈抗议,在不断增强的反对声下,斯特莱克后来终于停止了他在底片上打孔的做法,允许那些他没有相中的照片毫发无损地保存下来。
这些被破坏的带孔照片因此记录到1939年就戛然而止了。现在,成千上万张被打孔破坏的“废片”保存在美国国家图书馆的档案室里,数字化后被“打捞”出来。现在看来,这些照片基本上信息缺失,譬如只有拍摄时间和地点,连标题都没有,只能根据照片中的背景情况,猜测当时可能正在发生的事情。但即使是被打上4个孔的照片,它们中依旧不乏杰作,依旧是大萧条时期宝贵的影像资料。
文/曾鼎
本文刊载于《凤凰周刊》2016年第13期总第578期
点击“阅读原文”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