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永端 2018-06-09


央视《舌尖3》中介绍的胶东摔面,让西海岸新区的“竹青胶东摔面”火了一把。这碗名不见经传的面走入更多人视线的同时,店老板孙竹青也因此成了“网红”。


尽管孙竹青等一家人曾为自己的摔面手艺登上“舌尖3”而“兴奋”,但两个月来,因食客的猎奇心态和过高期待,他已“兴奋”不再。



偶然成为“网红”


201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一名中年男子带着孩子走进竹青胶东摔面馆吃面,发现这里的面条与众不同。一番闲谈后,孙竹青才知道吃面的是一家媒体的记者。很快,“胶东摔面”登上了美食栏目。


同时,一家视频自媒体也对孙竹青摔面的制作场面很感兴趣,孙竹青如舞蹈般摔面的过程,被拍成了视频。孙竹青和他的面开始了“网红之路”。


2017年,央视记者也来了,并告诉他,要向“舌尖3”推荐。


9月中旬的一天,一个北京的电话打给了孙竹青,“胶东摔面”列入“舌尖”拍摄选题,让他做好出镜拍摄的准备。孙竹青说,直到央视摄制组一行七八人扛着设备走进他的面馆,他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摄制组在孙竹青的面馆拍了整整一周时间,今年2月中旬,胶东摔面通过“舌尖3”在央视的播出而广为人知。


《舌尖3》视频截图



“火爆”之后备感尴尬


一个只有百平方米的身边小店,竟然也能登上“舌尖3”,这着实让附近的百姓大乎不可思议。我们上班就从‘胶东摔面’馆旁边走过。”一名女士告诉半岛记者,同事告诉她楼下的一个面馆上了“舌尖3”之后,她和同事才去排队品尝摔面。


孙竹青告诉半岛记者,在上“舌尖3”之前,他每天能卖150~200碗面,上了舌尖3之后的三四天内,最多时一天能卖600碗面


 “那时候我和妻子都沉浸在兴奋中。”孙竹青说,“当时绝大多数食客都是奔着尝鲜和看摔面制作的猎奇心态来的。”


孙竹青的妻子告诉记者,“舌尖3”播出后,食客吃面的队伍要排出几十米,门前一大片人,还有食客因排队时间过长而产生埋怨。


▲当时排长队的情景(资料图片)


实际上,这样的场景只维持了大约10天时间,如今面馆门前已经没有了先前的火爆


“从当时最多的600碗面,到现在两个月了,尽管吃面的仍很多,但已经跌到了平均每天300碗,少时才200碗。现在归于平淡了。”

▲现在每天来店里吃面的人数两三百人。


 “涨价吧,涨价吧……”胶东摔面随着“舌尖3”播出不久,民间传来一片涨价声。


除了到店里尝鲜的食客之外,还有商家联系孙竹青将摔面推广到网上进行订售。


但网上订餐业务开展之后,一些食客评价说“竹青胶东摔面没有想象的口味”“一般般”“没什么大不了”,更有甚者直评“竹青的面简直是在骗人”“这样的面怎么就上了‘舌尖3’”……这些评论,让孙竹青备感尴尬。


面对这些评论,孙竹青向半岛记者表示,他做的就是一份家常面,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的良心面


“我只不过是将老人们的这一手艺传承了下来。”孙竹青说,一个地方一个口味,一个人一个饮食习惯,他不可能满足每个食客的口味,“希望食客期望值低一点”


一个事实是,在胶东摔面上“舌尖3”之前,孙竹青的妻子每天下午都去幼儿园接4岁的小女儿,而现在只能托付给亲戚接送。当他们每天忙完晚上再去接孩子时,孩子都睡着了。


摔面视频欣赏一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635r9q9ii&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人成名以后,

实际上是被众人,

用想象力抛离了人群,

忽然想起了刘晓庆那句名言:

当名人难!

当名女人更难!

现在小编想加上一句:

当个成名的草根人物尤其难!


这事儿你怎么看?

留言说说呗~

◆半岛都市报微信(ID:bandaobao),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永端

◆编辑:金鱼

大家都看

大雨!8级风!气温直接乱套!青岛大学点了首《晴天》祈祷,被中国天气小编无情拒绝…

女子凌晨被紧急送医!呼吸困难,全身水肿!罪魁祸首,很多青岛人都爱吃…

快快关注半岛都市报官方微信,支持一下美女小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