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骄傲!青岛人郝平接任北大校长!他44中的班主任这样说…


今年120周岁的北京大学

在昨天迎来新校长


原党委书记郝平接任北大校长

大家可能不知道

这位新校长是咱青岛人


(北京大学新任校长郝平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官网)


北大新校长郝平简历



郝平,男,汉族,1959年9月生,山东青岛人,1982年6月入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


1978年至1982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生。

1982年至1986年,在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等校机关工作。

1986年至1991年,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

1991年至1992年,美国东西方中心访问学者。

1992年至1995年,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1995年至2001年,北京大学外事处处长、校长助理(1997.04)、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1998.09)、党委常委(1999.02)(其间:1995-1999年在职攻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1年至2005年,北京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其间:2004-2005年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

2005年至200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2009年,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

2016年12月,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大学西校门,新华网


其实新任校长郝平

不仅是咱青岛老乡

还是青岛四十四中校友

2015年

母校建校五十周年之际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郝平

还为母校献上了一篇文章

(滑动查看内容)


     我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开会期间,接到了我的母校——青岛第四十四中学张青涛校长的电话,亲切而熟悉的乡音从话筒中传来,才使我意识到,今年是母校——青岛第四十四中学建校50周年。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五十年的历史不算久长,即便是在青岛市,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学也有好几所。但是在我们校友眼里,四十四中是最美的,她给予我们的慈母般无私的关爱,时隔多年仍温热如昔。


母校的魅力首先在于她的艰苦创业精神。四十四中创建于1965年,物资匮乏、条件艰苦可想而知。而许多人也许不知道,这所学校是劈山而建的,是前辈们凭着一腔对教育的渴求与执著,从荒山野岭中开凿出了一方知识的绿茵。来到这样一所学校执教的年轻老师们,也自然而然地秉承了这种艰苦奋斗的品格。


当年来这里教书的老师,大多是山东师范学院、山东工学院和曲阜师范学院等院校的毕业生,三十出头,朝气蓬勃,满怀热情。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我的高中班主任宋伟和一些青年教师住在学校东南角一排低矮的平房里,房间局促家具简陋自然不用说了,生火做饭洗衣晾晒都在家门口,批改作业备课加班也都挤在这十几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当时,全校只有两部电话,一部在传达室,一部在校长的办公室。许多老师家在外地,与家人联系就靠传达室那部电话,接电话的梁大爷是个大嗓门,哪位老师家里来电话了,喊得整个校园都能听得到。


老师们虽然生活清苦,但是,艰苦的环境并没有影响他们孜孜不倦地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带给我们的总是灿烂的笑容和亲切真诚的关爱。


还记得1973年我进入四十四中学读初中时,和街坊邻里的小伙伴们一起欢天喜地的情景。那是一种简单质朴的快乐。我们与母校“血浓于水”的深情,正缘于这是一所建立在邻里百家中的“社区中学”。她既不靠山又不临海,没有漂亮的景观。然而,植根于居民社区,服务于周边百姓是她的鲜明特色。


四十四中被围在一些国营企业和海军家属宿舍之中,学校的那座4层教学楼就成了这一带靓丽的风景。和许多家庭一样,我的两个姐姐也在这所学校学习,潜移默化中,四十四中学已经成为了我心目中的向往和必然的选择。虽然她不像青岛一中、二中、九中和三十九中那样赫赫有名,但当时的我们,没人会过多地关注学校里有多少位特级教师,没人会担忧进入这样一所普通中学究竟能学到多少知识,更没人会因为没有进“名校”而苦恼。


那时大家的想法简单而纯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只要爱学习,在哪都一样,更何况是在家门口的近水楼台。


也许正因为四十四中学是这样一所“社区中学”,来自同一片社区的同学们从小一起长大,彼此熟悉,很容易形成和睦互助的良好氛围与友谊。四十四中学名副其实地承担起了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教育功能。让这个社区的孩子们在实现受教育这个基本权利的同时,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从初中到高中的五年时光,我除了每日三餐和睡觉在家之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对于我们,不仅仅是一个上课学习的场所,还是我们共同的快乐家园。五年的欢笑与泪水、梦想与憧憬,编织出细密温柔的回忆,至今校园的一草一木,都能让我触景生情。


每当回忆起母校,脑海里最先浮现出的总是那些老师们。我时常有种冲动,想用“最可爱的人”来形容他们。因为年轻的他们,在四十四中这样一所年轻的学校里,无私而快乐地奉献出了完整的青春,塑造了今天的学校和今天的我们。


当时,四十四中学是初中高中一贯制的学校。也就是说,许多老师是亲眼看着我们从豆蔻年华走过花季雨季,走向十八岁的成熟与担当。因为对自己学生的了解,因为熟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心理、情感上的变化,老师总会在适当的时候给我们恰到好处的指点和帮助,虽然都是平凡小事,但对一个人的成长,却常常至关重要。


多年后同学聚会,大家的感慨常常是如果当时没有某某老师的点拨,就不会有今天的自己。有了一定成就的校友李永健每每回忆起老师送给他的一支笔和一个本子,总是记忆犹新。的确,岁月回首,我们都会看到校园里那个青涩的自己,不远处总有老师默默关爱的目光,像夜空中的星,像迷雾中的灯,抚平了在成长路上跌撞的淤青,托起了渐渐展翅的梦想。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决定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后,师生们欢欣鼓舞。在王长佐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开始了高考的复习准备。当时没有所谓课外补习班的概念,但我们在课余任何时间,只要有问题想找老师请教,老师都会乐此不疲地给你解答,直到把问题讲明白、讲透彻、讲放心为止。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如果有哪个学生说想要考大学,老师会比学生本人更热情澎湃地铺开教材,竭尽全力地给予辅导,师生连心,没有比这更真切的了。老师们对学生的关心和耐心,真比我们的家长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在学校里的手把手教学,老师们还经常家访,那不是形式主义的花哨套路,是实实在在的走家串户。走到哪儿就交流到哪儿,有时赶上个饭点儿,就像“自家人”一样,拉个小饭凳,和学生家长一起啃馒头、吃咸鱼、就咸菜。可以说,没有一个学生是老师不了解的,没有一个学生的家庭是老师不熟悉的,既然要“因材施教”,如果不清楚“材”之禀赋性情,如何能教之有方?老师给我们的教育,不是生硬的居高临下的知识灌输,而是亲切感人的爱的教育。而我们这些学生,包括当时常常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的学生,后来都成了老师的好朋友,“忘年交”。


就是这样,四十四中的教师们,用串串脚印、不倦口舌、一腔诚意,只有付出、不求回报,践行了中国教育者的大爱情怀。

四十四中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正是出于这种教育理念,学校从来都不是一个“唯有读书高”的“应试培训基地”,而是给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课程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我们每年都有盛大的文艺汇演,在音乐教师刘志芳的指导下,大家自己排练节目,从吹拉弹唱到话剧舞剧,一切都出自学生自己的灵感与想象力。教学楼前那个普普通通、水泥剥落的舞台让学生有机会展示天赋与才华。


我们学校的排球队、篮球队、田径队都是青岛市最好的,由宋元桐老师带领的、曲世荣为队长的校男排还曾与国家青年女排打过对抗赛,而且场面非常激烈,胜负难分。我当时就为自己个子不够高、跑得不够快没有能加入篮球队和田径队而耿耿于怀,抱憾多年。每年的学校运动会都是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运动员也好,拉拉队也好,所有的人都乐于参与,乐在其中。记得一次运动会上,教导主任王洪顺拿着相机给我们拍照,我们对着镜头兴奋欢呼雀跃,只听到相机 “咔嚓”、“咔嚓”的响——后来才知道,其实里面并没有胶卷。但这点美丽的遗憾成为大家每次聚会的快乐回忆。


这些充沛的体育锻炼和艺术修养不仅没有影响我们的学习成绩,反而,激发了同学们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亲身经历让我觉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绝不能只是一句空话,而要在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中扎根,要融入到一个学校的灵魂与风格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身心健全的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


五十年来,母校默默地将成千上万的毕业生送入了高等学府和各行各业。1977年,马伟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著名的青岛医学院,成为四十四中校史中第一位考入大学的学生,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从1978年以后,许多同学从这里考入了北大、中国科大、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医学院、山工、山师和曲师等等名校;还有的进入军校学习。但无论同学们是否考上大学,还是从事哪种行业,只要相聚在一起,就是那样的亲切如初;只要谈起母校,都会滔滔不绝,无不为之自豪骄傲。


虽然我们离开学校37年了,但心里始终珍藏着老师的慈爱和音容笑貌。同学们如数家珍,一口气能说出一连串校长、老师的名字:王长佐、宋伟、鲍瑞梅、曲连勋、于大钧、王言吉、钟玉麟、生显训、贾鸿基、林立、王常卿、贾淑珍、李长伦、孙春香、徐子杰和徐志超等等。虽然他们中有的已到耄耋之年,但我们脑海里浮现的总是那些潇洒讲台的记忆,还有教课时浓浓的烟台口音。我们也没有忘记那些已经逝世的老师们:刘树庄、杨平官、张富治、宋之民、徐诚宽、刘可读、杨广哲……


时光飞逝,母校已度过了50个春秋,我们也一转眼“奔六”。无论我们走得多远,身上都有着抹不掉的母校印记;无论我们年长几何,身上总流淌着这所中学的“血液”和传承着她所固有的“基因”。


两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短文,缅怀刘树庄书记,他在朦胧晨色中用扫帚打扫校园的“唰、唰、唰”之声,刻骨铭心。这就是我们四十四中的人,这就是母校留给我们的回忆。


在我心中,四十四中就像一位五十而知天命的母亲,深受同学们的爱戴。在我心中,四十四中有着独特的魅力,是一座永远的精神丰碑。“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我愿用这片初心,用这份挚情,衷心祝福青岛第四十四中学这所普普通通的学校,弘扬和延续其不凡的办学传统和精神魅力,继续为莘莘学子谱写如歌的青春。


(作者郝平,1978年高中毕业生,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主席)


End



校长在咱青岛时

高中是怎样度过的

一起来听听

班主任怎么说

↓↓

在青岛44中度过中学生活


     “郝平从小就跟别的学生不一样,热心肠、领导能力强,算是我们班级的副班主任。”今年76岁的宋伟是郝平的高中班主任,谈起自己的这名“得意门生”,宋伟的语气里满是骄傲。


     1973年,家住国棉六厂宿舍的郝平,升入了与自己家一墙之隔的第四十四中学读书,3年后,直升四十四中的高中部,在宋伟的班级里度过了两年的高中时光。


    “在高中时期,他就表现出了极强的领导力。”宋伟说当时很多学生还处于不敢说话的阶段,但是郝平却敢于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言论。“当时我就格外留意这个孩子,觉得他不简单。”


(青岛四十四中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正因为如此,后来在郝平决定人生方向的时候,宋伟也起到了关键作用。“郝平的妈妈在国棉六厂上班,高考前正值郝平妈妈快要退休的时候,郝平可以接班。他妈妈不同意郝平参加高考,因为在当时的年代,有工人这个铁饭碗是很令人羡慕的。”但是在宋伟看来,郝平当工人太可惜了,“于是,我专门去郝平家里做他父母的工作,希望他们支持郝平读大学,没想到这孩子果然没令人失望。”


等到郝平考取北京大学,甚至工作了之后,他都一直跟宋伟保持联系。“我每一年生日,只要他有空都会来看我,过年过节也一直没断了联系。”在采访中,宋老师反复提及自己的60岁生日,那是她做老师这么多年最荣耀的一刻。当时,工作忙碌的郝平专门从北京飞回青岛,带着一群同学朋友,到黄海饭店给老师祝寿。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看望母校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2005年,青岛四十四中40年校庆,郝平也是专门赶来参加。“在校友发言里,他不仅感谢学校、老师,甚至还提到了当年看门的老师傅,让人特别感动。


”在原青岛四十四中校长马鹏业的印象中,荣誉校友郝平特别平易近人。2011年,青岛四十四中原校长刘树庄去世时,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郝平还专门写了2000多字的文章,缅怀在刘校长庇佑下,他在青岛度过的中学时光。

(文章来源:半岛+)

北大历史上还有一位青岛籍校长


其实在北大120年历史上

还有一位青岛籍校长

北京大学第8任校长柯劭愍

是青岛胶州人

↓↓


北京大学第8任校长柯劭愍


北大官网显示:其字凤孙,山东胶州人。清光绪进士。1910年9月至1911年11月署理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综合百度百科显示:柯劭愍(柯劭忞),字仲勉,又作凤孙、凤荪、凤笙、奉生等,号蓼园,室名岁寒阁,山东胶州市胶城镇东关姜行街人。民国初年国学家、史学家。曾任辅仁大学(北京)董事会董事。1910年9月—1911年11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相当于现在北京大学校长)。


而在北大历史上,加上郝平和柯劭愍,共有山东籍校长3位,刚卸任校长的林建华是山东高密人。



四十四中的朋友在哪里?

还不赶紧为校友打call!

◆据北京大学官网、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半岛、青岛日报

◆编辑:陈小小

猜你喜欢

青岛一女孩喝下剧毒农药,症状和百草枯一模一样!更可怕的是,这种要命的东西轻松就能买到…

重磅!山东头旧村改造规划出炉,最值钱城中村厉害了!

星标置顶半岛都市报


首先找到我们

然后点击右上角的三个小点,

设为星标

↓↓

这样你就可以在众多公众号里

快速找到半岛君了!


听说颜值在线的人,都给美女小编点过赞~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