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灵史诗:克里希那穆提传记片

2016-11-13 网络 王育琨频道


克里希那穆提,

是我最敬仰的灵性大师,

也是我人生少有的几个幸遇之一。

14岁面带犹豫神情在印度海滩上徘徊,

被英国通神教护法发现了未来教主,

给了他最好的环境最好的教育。

可是他成年以后当上教主的第一个训示,

就是宣布解散通神教——

“自由是独立,不依附,不恐惧”。


解除所有捆绑,

让自性逍遥游!

自性如如不动,

妙动刻刻不停,

克里希那穆提传记片,

是我最喜欢的心灵史诗。


他从来都是直面恐惧,

直面人们至隐至微的恐惧,

从那里开始,

展开了他慈悲的灵性启迪。

忐忑躁动的心,

在他强大的磁场的温润下,

便会安住沉静下来,

灵然在纯粹安静中生发。


他的心是空灵的,

是一片浩大的虚空,

那里可以容纳排山倒海的巨浪,

可以让最微末的事物呈现出耀眼的价值!

那里,妙有,妙动,妙用,层出不穷,

那里有一种灵然的愉悦,

那里可以安住在每一个当下。


当下也注定要过去,

一刹那一刹那的死,

一刹那一刹那的生,

生死本就是一体!

生死淡然了,

恐惧消失了,

妙有妙用妙动就不停了,

这就是生生不息的生命,

这就是真空妙有,

这就是止于至善,

这就是归根复命!


——王育琨记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Jiddu Krishnamurti

1895年5月12日—1986年2月16日

克氏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在二十世纪一度对西方哲学和宗教领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信息的革命,其思想近年来才被中国大陆知识分子慢慢熟知,影响力也逐步慢慢扩大。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被印度的佛教徒肯定为“中观”与“禅”的导师,而印度教徒则承认他是彻悟的觉者。



The Challenge of Change

导演:Michael Mendizza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1984年




《The Challenge of Change》(中译:《转变的挑战》)讲述了二十世纪一位伟大灵性导师引人入胜的生平事迹,从1909年在童年时被发现,到他倾尽一生对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广大听众进行讲话,直到1986年去世。作为通神学会主席的安妮·贝赞特,收养了克里希那穆提和他的弟弟,并通过“通神学会”宣布克里希那穆提是学会历史性预言和期待的世界导师。当克里希那穆提解散围绕他设立的“世界明星社”时,他摒弃了所有特殊身份,宣称“真理是无路之国”,并否定宗教问题上存在任何权威。


这些非凡的事迹通过档案影片和照片得以讲述,是克里希那穆提生平及其教诲的珍贵介绍。影片中有他的多个讲话片段,以及为本片所做的访问。他并非以古鲁(在印度,大师领袖尊称为古鲁。表示一种尊敬,代表神圣和最高的智慧)、救世主或大师的身份进行讲话,而是作为一个人,呼唤着全人类智慧的觉醒。


The Challenge of Change

片长:77'24",建议在非流量计费连接下观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147nvdlkw&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克里希那穆提名言语录

 

1、自由是独立,不依附,不恐惧。

 

2、如果你说“这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我要去追求”,那么有些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如果你坚持下去,你会碰到一些事或一些人来帮助你。在过程中,你也许必须挨饿,挣扎过关,但是你终将是个有价值的人,而不只是个模仿者。如果你真的敢不同于流俗,你就是独立的人,生命就会如愿。

 

3、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

 

4、我们学习谋生,但我们从来没有生活过。谋生的能力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生命,我们几乎没时间做别的了。我们有时间闲聊、娱乐、游戏,但所有这些都不是生活。有一片叫做真实生活的巨大领域,它被完全忽视了。

 

5、你会痛苦,整个人类都会在不同的程度上痛苦;你是孤独的,整个人类都知道这种孤独。痛苦、嫉妒、羡慕和恐惧也都被所有人熟知。因此从心理上说,内在地说,你和别人是一样的。在生理上、生物学意义上或许存在差异——高或矮,等等——但是从根本上说,你就是整个人类的代表。

 

6、放下便是最高形式的热情,通过彻底的放下,那个被称为爱的东西就出现了。爱像谦卑一样是无法培养的。当所有的自欺欺人都停止以后,谦卑就出现了,可是那时你已经不知道谦卑是什么了,那些自认谦卑的人,其实是虚荣的。

 

7、努力变得品德高尚的人是麻木的,因为他生活在冲突之中。

 

8、人们都是被理想培养的,理想越是华丽,就越受推崇。但是,对于日常生活的理解远比理想重要得多。如果内心堆满了观念、理想之类的东西,你就永远不会去面对正在发生的事实,观念就成了障碍。当这一切都被清楚地理解(不是理智上、观念上的理解),那么至关重要的事情就是面对真相、事实、现在。

 

9、只有当你有余暇时,你才能够学习。但是,当大脑或者心灵被占据得满满的时候,你就没有余暇,所以你从未学到任何新东西。没有新鲜空气进来,所以压力对大脑造成的损害越来越严重。这是冥想的问题之一——意识能否摆脱所有压力,而那意味着要有一颗自由的心。

 

10、你是什么,世界就是什么。所以你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你和我才是问题,而不是世界,因为世界是我们自己的投射,而要了解世界我们就必须要了解我们自己。


11·我只教了一件事,那就是觀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後加以超越。

 

12·滔滔的恒河之水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汇聚而成。所有改变人类的重大运动都是从某个小我开始的。

 

13·从某个角度来看,知识是必须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知识就变成了障碍. 


14·你从那里来?又往何处去?生命是伟大的谜,了解生命本身,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莫名的焦灼与恐惧,盘踞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既不自由,也不快活.我们渴望爱,但内心却变得越来越冷漠.着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15·真正的生活需要极大的爱,需要对寂静有很深的感受,需要有很深的感受,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却又有保有赤子之心.

 

16·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能将过去的意念止息,我们的心就能保持清新,而不会腐败,或被黑暗的思绪所吞没. 


17·生命的实相就像河流一般,永无止境地继续往前流,它永远都在追寻,探索,推动,泛滥,穿透每一个裂缝.

 

18·了解心智如何运作,就是教育的基本目的.如果你不知道你的心智是如何反应的,如果你的心智对自己的活动不能觉察,你就永远不会弄清楚社会是什么. 


19·感受到美而不加入意见,是唯一真正对美的了悟. 


20·我们总是满足于他人的描绘,这表示我们其实是活在别人的言论中,活得既肤浅又空虚,因此我们充其量只是个“二手货”人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