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易中天:我反对励志,反对培优,反对望子成龙!

2017-05-22 易中天 王育琨频道


在未来世界,吃得开的将是有想法和细腻感觉的手艺人。机器人毕竟是机器人,无法提供需要偶然性和人情味的服务和产品。那时,人们会更加看重亲情和人性,希望饭菜里有妈妈的味道,衣服上有情侣的体温,就连餐具和洁具都有个性的表达。哪怕写得一笔好字,都是会大受欢迎的。

我对基础教育的主张:

健康快乐的童年,真实善良,再加一技之长。


易中天,出生于1947年2月8日,湖南长沙人,历史学家、作家和学者。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育琨记



原文:易中天:我反对励志,反对培优,反对望子成龙!

来源:九点四刻


导 读


现在的教育很变态。



本文为易中天2017年5月12日广东中山基础教育论坛演讲实录。


各位老师,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掌声)

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讨论基础教育问题,但我恐怕卑之无甚高论,只是觉得小学老师不好当。至少,我是当不了的。

为什么?

现在的孩子不好对付。

我们知道,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就连清明节扫墓都扫二维码了。95后和00后,是这个时代的原住民。70后到95前,是移民。60后,是难民。像我这样的,是弃民。(笑)

结果是什么呢?

我的外孙女小妞四岁的时候就嫌我笨。(笑)

她说:外公呀外公,你实在是太笨了,可是我非常爱你!

你看这智商和情商!(掌声)

她爸也对付不了她。

六岁的时候,她爸问:《西游记》里面扛着钉耙的那个人叫什么名字啊?

小妞懒得回答这种低智商的问题,就说不知道。

她爸又问:扛着金箍棒的呢?

小妞又说不知道。

她爸说: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你看的什么《西游记》?

小妞:那我问个问题,你知道吗?

她爸想,你还能考住我?随便问。

小妞问:花果山上的猴子,都叫什么名字啊?

她爸就傻眼了。(爆笑)

现在的孩子,是不是不好对付?(掌声)

其实家长也有问题。

有个民办教育集团的董事长对我说,我们很难。因为家长明确要求,我们家的孩子在你这里毕业以后,要既能考得上清华北大,又能考上哈佛耶鲁。反正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结果是什么呢?

教育很变态。(掌声)

有个民办小学的入学考试题是这样的:




请问,这四个图形哪一个是与众不同的?

四个图形都是正方形里面两条线,只有第一个是交岔的,只有第二个都是竖线,只有第三个都是横线,只有第四个都是斜线,是不是都与众不同?

标准答案是四,因为只有第四个分割的面积不同。

这也太坑爹了吧?

小学入学考试,有必要这么难吗?

学校说:没办法。不难,我这里挤破头。

家长说:必须的。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

那么,上了好大学又如何?

某次,领导到某重点大学视察。


领导问学生会主席:阿房宫是谁烧的?

学生会主席马上说:不是我烧的。

校领导补充说:我用人格和党籍保证,确实不是他烧的。


倒不是说一定要知道阿房宫是谁烧的。知道又怎么样?也不怎么样。但是问题回答成这样,至少说明全国重点大学也未必就怎么样。

但,为什么都把考大学那么当回事呢?

因为我们的教育和教育理念都出了问题。

什么问题?

有一次,我跟某领导辩论教育问题。


领导说:我认为中国教育很成功,获得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

那时莫言和屠呦呦都还没有获奖,事实证明那位领导有先见之明。不过我不同意他的观点。

我说:


我也认为获得诺奖指日可待,但是请问,教育的目的难道就是诺奖吗?

毛主席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由此可见,体育的目的是全民的体质,不是金牌。同样,教育的目的也不应该是诺奖,而是全民的素质。

拿诺奖作为标准,这种成王败寇的思想,本身就说明教育出了问题。


所以,我坚决反对望子成龙。(热烈掌声)

那要怎样?

望子成人,成为真正的人。

有标准吗?

有。

真实,善良,健康,快乐,再加一技之长。

下面就一条条说。


真实就是不唱高调 

有一所小学举行作文竞赛,题目是《我的妈妈》。家长们都来了,坐在台下听孩子们朗读自己的作品。孩子们很可爱,也很努力。可惜那些作文千篇一律都是歌功颂德:我的妈妈最伟大了,她和蔼可亲,美丽动人,勤俭持家,相夫教子等等,全是大话、套话、空话,陈词滥调,家长们一个个昏昏欲睡。

这时,一个小女孩走上台,开口就说:我的妈妈是个傻瓜。

台下听众从迷糊中醒来,听她怎么讲。

小女孩说:


我的妈妈是个傻瓜。有一次她煮牛奶,突然想起洗干净的衣服还没有晾,就去晾衣服。走到院子里,又想起炉子上有牛奶,扔下衣服就跑回厨房。结果呢?衣服也赃了,牛奶也潽了。

你们说,我的妈妈是不是傻瓜?

其实,我的爸爸也是傻瓜。有一天,他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拎着公文包匆匆忙忙从卧室里冲出来,一边跑一边说:我要迟到了。妈妈在厨房里弄早饭,理都不理他。过了一会,爸爸回来了,不好意思地说:我忘了今天是双休日。

我的爸爸,是不是也是傻瓜?

这样的爸爸妈妈,当然也生不出聪明的孩子,所以我和弟弟也是傻瓜。可是,我真的好爱好爱我的爸爸、妈妈和弟弟。我长大了,也要嫁一个爸爸那样的傻瓜男人,也生一个傻瓜姐姐和傻瓜弟弟,一家人开开心心生活在一起。


小女孩念完作文,鞠了一躬。

全场鸦雀无声。片刻之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雷鸣般的掌声)

没有鼓掌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小女孩的妈妈,她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这就是真实的力量。

请问,这很难吗?一点都不难。

那又为什么做不到?

因为习惯了唱高调。

很早以前,我们写作文,就追求所谓思想意义。如果还有华丽的辞藻,便会被视为好作文。其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意义?小孩子又哪有那么多思想?就算有吧,也是朴实的。但是不行,必须唱高调,动不动就是宏伟目标和远大理想。久而久之,就不会说人话了。人话都不会说,还能写出好作文?

那才是怪事。(热烈掌声) 

善良就是不忍伤人 

孟子讲过一个故事。

故事是齐宣王的,说齐宣王要举行祭祀仪式,但看到用来祭祀的牛哆哆嗦嗦留着眼泪,于心不忍,于是决定换一只羊来祭祀。

讲完故事,孟子问:有这事吗?

齐宣王:有。

孟子:老百姓都认为大王小气吧?

齐宣王:可不是嘛!不过齐国再小,寡人也不至于连一头牛都舍不得。实在是不忍心看着它哆哆嗦嗦地无罪而死,这才换成了羊。

孟子:老百姓这样讲,并不奇怪,毕竟是用个头小价钱低的,换了个头大的。何况要说“无罪而就死地”什么的,牛和羊又有何区别?

齐宣王笑了。

他说:寡人自己也讲不清是怎么回事,看来也只好让老百姓说寡人吝啬。

孟子:没关系。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大王只看见了牛,没看见羊。看见了羊,同样也会于心不忍的。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啊!

接下来他说: 

“是心足以王矣!”


——《孟子·梁惠王上》


意思很清楚:一个人,只要有爱心,甚至只要在伤害无辜时能够于心不忍,那他就是善良的人,有道德的人,值得尊敬的人。一个领导如果有爱心,就会得到拥护,享有威望,甚至成为普天之下的人民领袖,世界之王。(热烈的掌声)

善良,也不难。 

一技之长是未来的生存之道 

健康和快乐就不用多说了,谁都懂。

需要说明的是,健康有两种:生理的和心理的,而心理健康更重要。事实上,只有健康的人才快乐,也只有快乐的人才健康。一个人可以没有名,没有多高的地位,太多的钱,但不能没有快乐,没有健康。(掌声)

那么,我们的孩子快乐吗?

苦中求乐倒是会的。

看张图吧!



这说明什么呢?(大笑)

快乐是人的天性。

因此我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课堂上多一点笑声,课堂下少一点作业,那才真是功德无量。

但,家长肯定反对。

他们会说,现在不拼命学习,将来有饭吃吗?

哈,那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学得越好,死得越早。(掌声)

为什么呀?

理念不对。

小学的情况我不太了解,可能还好吧。中学和大学文科,很多课程都是大而无当的东西,好像每个孩子将来都要当科学院院士或者国家主席。其实,不管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是艺术家,这个家那个家,永远都是极少数,不能作为培养目标,生存之道才是最重要的。(热烈的掌声)

那么,我们教的东西,能够用来谋生吗?

不能。

更何况时代变了,人类已经进入工业4.0即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必将取代普通劳动者。不改变现在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将来肯定会有大量的人找不到工作。这很残酷,但我们只能面对现实。

这么说,未来世界,人没用了?

不,有用。

但,具有存在意义的工作,只有两种:

创造性劳动、个性化服务。(掌声)

实际上在未来世界,吃得开的将是有想法和细腻感觉的手艺人。机器人毕竟是机器人,无法提供需要偶然性和人情味的服务和产品。那时,人们会更加看重亲情和人性,希望饭菜里有妈妈的味道,衣服上有情侣的体温,就连餐具和洁具都有个性的表达。哪怕写得一笔好字,都是会大受欢迎的。

所以,小学一定要开手工劳动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声)

作文就更是不能写得像机器人。(笑)

这就是我对基础教育的主张:

健康快乐的童年,真实善良,再加一技之长。(雷鸣般的掌声)




易中天:没有信仰的中国人




易中天


来源:时代书屋(ID:shidaishuwu)


作者:易中天,出生于1947年2月8日,湖南长沙人,历史学家、作家和学者。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4月7日易中天在厦门大学95周年校庆讲座内容。


一、再过两天就是中国情人节


各位校友,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退休之后重返厦大参加校庆。我觉得厦大校庆的日子真是好。两天前,是清明节。请问诸位,清明是什么节?


中国感恩节。


清明这一天,要扫墓,实际上就是感谢我们的祖先,也教育我们的后代要有感恩之心。所以,我有一首小诗是写清明的:




感谢了父母祖先的养育之恩,紧接着回到母校,感谢母校和老师的教育之恩,大家说是不是很好?(鼓掌)


那么,再过两天是什么节?三月三,上巳节。


上巳是什么节?中国情人节。


不对吧?中国情人节不是七月七吗?错!这是没文化的人在误导群众。其实牛郎织女的故事,主题不是爱情,而是男耕女织。因此在这天要进行劳动技能的竞赛,叫乞巧节。再说了,七月七,热死人,哪有心思谈恋爱?(笑)


三月三就不一样。暮春时节,植物发芽,动物发情。所以周代规定,这一天男男女女可以到河边踏青,合法地自由恋爱,私定终身。读一读《诗经》中的《溱洧》就知道,女孩子看中哪个男孩,就会邀请他一起到河边去玩。如果两人情投意合,还会相互赠送芍药花。这可真是东周版的《花儿与少年》。




显然,三月三是情人节,七月七是劳动节。


所以,参加完校庆,诸位就去谈情说爱吧!厦大有个地方叫情人谷,虽然没有芍药花,风景还是不错的。我祝大家快乐!(鼓掌,笑)


现在言归正传,进入今天的话题:文明与信仰。


二、文明是一个历史概念


首先还是要正名。这里说的文明,不是文明礼貌的意思,而是一个历史概念。人类诞生之后,先经过了漫长的野蛮时代,然后才进入文明时代。


这两个历史阶段,分别叫做史前史和文明史:


史前史:有文化无文明;


文明史:有文化也有文明。


那么,文明史与史前史的分界点在哪里呢?


国家。


也就是说,一个民族只要建立了国家,就进入了文明史。


这又必须再追问:建立国家的标准是什么?


城市。




城市之前的居住区叫什么呢?


聚落。


比如我们福建的土楼。




聚落—城市—国家—文明。这就是路线图。


因此,人类文明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从原始社会过渡而来的,叫第一代文明,也叫古代文明。第一代文明有六种:




在第一代文明基础上建立的叫第二代文明,也叫古典文明,它们是:




以上五个都建立在公元前。


公元后主要有四个:




另外,西方学术界认为还有第三代:西方现代文明。




这个观点,仅供参考。


当然,文明可以有三代,只不过现代文明不该只有西方一家。


纵观三代文明,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三个唯一:


1、第一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


2、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唯一没有信仰的;


3、没有信仰的文明中唯一具有世界性的。


对于上述结论的证明是:


苏美尔、古埃及、印度河、克里特、奥尔梅克五种古代文明都湮灭了;玛雅、希腊、波斯、罗马等古典文明也湮灭了;印度、日本和俄罗斯文明延续至今,但没有世界性;阿拉伯文明发展为伊斯兰文明,有世界性,也有信仰。




因此,既延续至今又具有世界性还没有信仰的,只有中华文明。


请注意:这是陈述事实,不是价值判断。没有信仰,不含贬义。


那么,什么是信仰?


三、信仰一定是唯一的和超功利的


先给信仰下一个定义:


严格地说,信仰就是对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坚定不移的相信。


不符合这个定义的,只能叫“准信仰”或者“类信仰”。为什么要这么严格?这就要弄清楚信仰为什么会产生。


因为人类把握世界有四种方式。




如果这三种方式都不能完整和终极地把握世界,就只能信仰。


比方说,宇宙的性质。



宇宙的性质是有限而无边。因为如果无限,那么,就会有无限的引力和无限的光,宇宙将不存在。如果有边,那么请问外面是什么?因此,宇宙只能是一个三维的球面,既有限,又无边。这是厦门大学物理系卢炬甫教授告诉我的。可见即便是这样的问题,也仍在人类认识能力的范围之内。


但,这个“有限而无边”的宇宙是谁创造的呢?创造这样一个宇宙的目的和意义又何在呢?诸如此类,就不能靠科学,只能靠信仰。因为信仰的对象既超自然又超世俗。所以,科学、实践和艺术不能解决的问题,它都能回答。有人问一个信基督教的科学家:你是相信上帝,还是相信科学?科学家说:都相信。因为上帝创造了一切,也创造了科学和科学家。信科学和信上帝,并不矛盾。


由此可见,信仰是用来解决终极问题的。


因此,信仰一定是唯一的和超功利的。


这种严格意义上的信仰,汉民族没有。汉民族也不是什么都不信。我们也相信一些东西,比如信神信佛信风水,但是有三大特点。


第一、没有定准。农村的神龛里,往往供着各路神仙,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妈祖,关公,土地神,灶王爷,还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远远不止四套班子。今天信这个,明天信那个,一视同仁地行礼如仪,其实是谁都信,也谁都不信。因为多中心即无中心,多信仰即无信仰。这叫“仰而不信”。


第二、实用主义。中国有句老话,叫“信则灵”。其实翻译过来,就是“灵则信”。有个广东人拜文昌菩萨,交了功德钱又嘀嘀咕咕。因为他拜菩萨,是为了儿子考大学。但,他儿子要上斯坦福,文昌菩萨懂英语吗?要他去拜圣母玛丽亚,他又怕这洋菩萨听不懂广东话。如此功利,也好意思叫信仰?相反,只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是不在乎改换门庭的。这叫“信而不仰”。


第三、容易动摇。五胡十六国的时候,有个胡僧叫佛图澄,可能是龟兹人,也可能是印度人,被后赵皇帝石勒尊为“大和尚”。




但是有一天,石勒的继承人石虎发脾气了。他说,我天天拜佛供僧,还是打败仗,佛有什么用?佛图澄回答说:陛下如果不是前世供养了六十个阿罗汉,今生怎么能够做中华皇帝?石虎这才转怒为喜。可见信与不信,全看有没有用。


这就是中国人的所谓信仰。


请问,这是信仰吗?


四、我们民族为什么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信仰


因为中华文明有三大精神。


第一是人本精神。请大家看看看甲骨文和金文的天,那分明就是一个“人”字,是人头顶上的那一部分。




既然连“天”都是人,当然也没有什么超自然、超世俗的存在。所以,中国只有祖宗崇拜和圣人崇拜,没有宗教信仰。外来宗教最吃得开的是佛教,也因为佛是人,不是神。甚至就连释迦牟尼被称为“佛祖”都具有中国特色,因为我们讲究的是叶落归根和认祖归宗。


第二是现实精神。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观音菩萨?因为观音菩萨不但大慈大悲,而且千手千眼,能够实实在在地救苦救难。生不出孩子找她,孩子生多了养不活也找她,相当于计划生育委员会加联合国难民署。所以,观音菩萨的大悲殿香火最旺,佛祖的大雄宝殿反倒冷清些。这就像明清两代的官员送红包,并不完全看级别,给顶头上司的往往最多。读书、听讲座也一样,要看有没有用。今天我讲了这么多没用的,大家还没走,实在是要说“阿弥陀佛”了。(笑)


第三是艺术精神。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禅宗说: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莫非般若。这都是把艺术看作最高境界。实际上在中华文明的语境中,艺术并不单单只是艺术,也是生活方式,甚至看起来像是半个信仰。只不过,方向恰好相反:信仰是对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坚定不移的相信,艺术则是对自然界和世俗生活全心全意的体验和投入。


所以佛教进入中国以后,一定会产生出禅宗。禅宗完全是人本的、现实的和艺术的。六祖惠能说:




这是人本。




这是现实。


至于艺术,我们可以来看一首禅诗:



这可真是大彻大悟。诸位听完今天的讲座,如果有人问你有什么收获,你能回答“满船空载月明归”,那就恭喜你了。


这样的文化土壤,产生不了严格意义上的信仰。


但这只是陈述事实,不是价值判断。实际上我并不认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信仰就有多么可怕和多么不得了。谓予不信,请听降央卓玛所唱仓央嘉措的《那一天》。(音乐响)不为超度也不为来世,只为有你喜乐平安,不也是很高的境界吗?(鼓掌)


人本、现实和艺术三大精神,是西周建立的。与中国东周同一时期的希腊文明,也不乏相似之处。正如黑格尔所说,希腊人的宗教其实是艺术。也正如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说,希腊的神就是人,只不过更高大、健康和漂亮,而且不会死。




但,与西周的现实精神不同,希腊有一种超越精神,由此产生了纯粹的哲学和科学。




所以,当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在罗马相遇时,就产生了基督教。在三大世界宗教和三大一神教中,基督教是最早的有信仰的世界性宗教。这也是东西方文明的区别。




五、如何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


必须强调,我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信仰。相反,我们必须承认,信仰自有信仰的好处。真正有信仰的人,一般都不会干坏事。因为他相信“人在做,天在看”,不可以胡作非为。当然,严格地说,这样看问题也不对。因为信仰是超功利的,不能用“有好处”这三个字来评论。


问题是,没有信仰的人,该何以自处和处世?


我的建议是八个字:


守住底线,不唱高调。


事实上,中华文明虽然不讲信仰,但讲信念,讲底线。比如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相信人皆可为尧舜,就是信念。当然,孔子也好,孟子也罢,都知道人人变成尧舜,是不可能的。因此,基本要求是守住底线。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孔子说,你拿德去报答怨了,请问又用什么报答德?因此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什么叫“以直报怨”?学术界众说纷纭。我理解,至少是不要“防卫过当”吧,却也犯不着逆来顺受,忍气吞声。这就是“不唱高调”。


为什么不能唱高调?因为唱高调的结果是批量生产伪君子。你以为投放使用三聚氰胺和地沟油是没有信仰?那也太抬举了他们!实话告诉你,他们是没有底线。所以我的观点是:可以没有信仰,不能没有底线。


那么,底线是什么?


这其实是因人而异也因事而异的。有些人底线高些,有些人低些;有些事底线要高些,有些事可以低些。但有两条,应该是共通的原则,一个是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个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你也许帮不了别人,但至少不要害人,不要将连自己都不愿意的强加于人。这两条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而且,只要做到这两条,天下也就太平。


如果想做得更好一些呢?


也有八个字的建议:


利人利己,互利双赢。


这跟前面所说是一致的。毫不利己,是唱高调;损人利己,是没底线。通过利人来利己,是“聪明的自私”,也是“中庸之道”。


但更重要的,是这样八个字:独立人格,自由意志。(鼓掌)


事实上,只有人格独立,才能相互平等。依附关系是不平等的。不平等,就谈不上互利双赢。同样,只有意志自由,才能利人利己。其实一个人,活得明白并不难,就是记住这八个字。人格独立,就知道自己是人,别人也是。自己不愿意的,也不会强加于人。意志自由,就能对自己负责,从而“不怨天,不尤人”。因为自由就是“我选择,我负责”。你“自由地”选择了犯罪,那就请你服刑以示负责。你“自由地”选择了接受帮助,使用了别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那就要付费,至少要答谢。广东人说的“埋单”,就是认账负责的意思。(笑)


不过这也不容易。除了要有责任能力,也得有自知之明。有一次,一个帅哥帮一个女孩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女孩说:帅哥哥,谢谢你帮了这么大的忙。小女子无以回报,只好以身相许。帅哥语重心长地对那女孩说:姑娘,长得漂亮才叫以身相许。像你这样的,只能叫恩将仇报。(笑)


我希望今天的讲座,不要被看作“恩将仇报”就好。(热烈鼓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