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05-31

  

核心提示

  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迫切需要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不计较个人功名,常念百姓冷暖,以获得人民群众的好口碑为政绩追求。本报今日推出一批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事迹报道,看他们如何着眼长远、甘于奉献,持之以恒为人民群众解困难、谋福祉、创实绩。


卫生计生干部唐益东

全心全意守护三峡库区百姓健康

  

  3月27日这天,唐益东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上午到万州区五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分级诊疗推进情况,下午在单位和区级医疗机构负责人商议创建三甲医院相关问题,晚上还得赶赴重庆主城区,参加第二天的国家卫计委“走进西部”卫生人才培训项目。

  

  自2007年走上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岗位以来,唐益东基本保持着如此紧凑的工作节奏。按他自己的话说:“我的职位既不管钱又不管人,但却比管钱管人更重要——人命大于天,我管的可是命。如何提高全区医疗服务水平、守护好三峡库区老百姓的健康,才是我最重要的事儿。”

  

创新开展“小医联体”建设

医患满意度超过98%

  五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左希兰说,唐益东经常到基层医疗机构走访调查,还主推了许多创新举措,“比如在偏远山区建立‘小医联体’,既增强了基层诊疗力量,又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就近就医的便利。”

  

  所谓“小医联体”,实际是对分级诊疗的深化。万州确定了7家二级以上医院分别和16家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紧密型小医联体。通过以强带弱、取长补短,有效优化整体医疗实力,扭转了“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

  

  以区第五人民医院与五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的紧密型小医联体为例,运行近3个月以来,门诊人次、住院人次都同比显著增长。左希兰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在服务中心得到了充分体现。

  

  与此同时,唐益东还统筹协调全区9家公立医院顺利实施改革,牵头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120急救网络全覆盖等工作。据第三方抽样调查显示,全区2017年医患满意度分别达98.1%和98.4%。

  

为全区因病致贫建卡贫困户

建“健康档案”


  因病致贫一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一大痛点,唐益东对此十分关注,一直在思考如何破解难题。

  

  “凡事必须弄清底数,才能明确举措。”唐益东说,去年初,区卫生计生委发动医疗卫生系统一线力量,进村入户收集“因病致贫”建卡贫困户的相关信息,最终完成这个群体的健康档案:共确诊贫困患者1.31万人,其中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需集中救治的9种大病患者345人,需住院治疗的重病患者4059人,慢病患者7323人。

  

  去年7月,万州区卫生计生委牵头出台《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健康扶贫惠民政策,为因病致贫群众保障兜底——深入开展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管理、重病兜底保障等“三个一批”计划;创新实施“两减三免”医疗救助政策;对前期医疗救助政策执行遗漏的患者经确认属实立即退补。

  

  经过不懈努力,2017年全区救助贫困患者3.28万人次、减免费用共计435.8万元,平均自付比例仅为17.19%。唐益东感慨:“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宏伟蓝图中,卫生健康工作任重而道远。只要业内每位同志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多积尺寸之功,全民健康的美好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大学生村官张雪

“在村头”放飞乡村振兴梦

  

  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党总支书记张雪,是一名“80后”大学生村官。2009年大学毕业后,张雪放弃银行工作来到荣昌区鹿子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这个皮肤白皙、娇小文静的城市姑娘,骨子里却充满激情:“我想在广阔农村找到自己的真正价值!”

  

  扎根基层9年来,张雪致力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她牵头创建“在村头”农业电商孵化平台,仅去年就帮助上千农户卖出2200多万元的农产品,被老百姓亲切称为“张村头”。

  

创建“在村头”

一年卖出2200余万元农产品

  在鹿子村任职期间,张雪把自己的10万元嫁妆钱拿出来,带头建养鸡场,联合区内大学生村官成立了全市首个大学生村官专业合作社,统一包装销售“桑园土鸡”“吴家蔬菜”等特色农产品。2011年底,24岁的张雪高票当选所在村村委会主任。

  

  2013年8月,张雪调任安富街道通安村党总支书记。通安村产业基础条件较好,但村里盛产的花椒、土鸡蛋等却难卖出好价钱。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方学习,张雪于2014年底牵头创建了“在村头”农业电商孵化平台。

  

  “在村头”为农户提供3项服务——代售农产品,解决农产品收集、包装、品控及中转等方面的问题;提供金融、订票、政策咨询及技术培训等定制化服务;代购物品,让农户享受物美价廉的消费品。

  

  张雪联合其他大学生村官,在荣昌城区及各镇、村逐步增设电商服务网点,并采取“四个一”运营模式——确定一名大学生村官负责经营,建立一个线下体验店,建立一个线上微店,整合一支“田坎物流队”,由此实现了“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的双向流动。每到周末,张雪还组织专家免费开展“在村头”大讲堂,向村民和有志回乡创业的本土人才传授电商知识、电商创业技能。

  

  如今,“在村头”电商平台已覆盖荣昌区所有行政村,在全国共有600多个站点,仅2017年就帮助1300多农户卖出2200余万元农产品。其中为近800户贫困农户代销400余万元的农产品,每年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2500元左右,最高超过1万元。

  

今年再办3件事

促进集体经济大增收


  4月1日这个周末,长期加班的张雪仍然没有休息,一早就和村委会主任林君到通安村大石坝提灌站查看抽水情况,以确保大春生产期间供水用水畅通。随后,她又赶到通安村的民宿试点建设现场进行查看。

  

  这个民宿点用村里原有的知青点房屋和果园改建而成,占地近100亩,兼具民宿、亲子体验、采摘观光、电商销售等多项功能,共涉及46户村民的土地流转,也是通安村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三产融合工作中的“重头戏”。目前已改良果树近80亩,房屋改造也基本竣工,预计五一节就能开门迎客。

  

  张雪笑着表示,改造特色民宿点是今年村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3件大事之一,此外还要将村里原本废弃的大石坝酒厂改造成伴手礼工坊,把毗邻通安村的陶宝古街3个破旧店面打造成农资合作社,“根据测算,这3件大事都顺利完成的话,年底将增加集体经济约20万元。到时候,我们离实现乡村振兴梦就又近了一步。”



首席技师刘太钟

发扬工匠精神做新时代技术工人

  

  在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刘太钟显得有些不同。和大多数同事拥有高学历不一样,刘太钟起初只是个中专生。“都说一个中专生很难在技术部门‘出头’,但我偏不信。”今年38岁的刘太钟,用18年不懈奋斗,从一个普通操作工蜕变为公司技术科长,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谓“匠人匠心”。

  

不甘平庸 自学成才

  2000年,刘太钟中专毕业,进入秋田公司成了一名车工。或许是骨子里那股冲劲,他并不甘于当一名操作工,而是希望实现最初的梦想——成为一名工程师。

  

  此后,刘太钟走上了自学之路:白天在厂里工作,晚上回家加量做题;任务多的时候,他就减少休息,挤时间自学,甚至连出差也随身带本专业书。终于,刘太钟通过自考获得了本科学历,但这并不是他梦想的终点,他的奋斗之路远远还没结束。

  

  在秋田公司工作的18年里,他从操作工人干起,先后担任过技术主管、项目主管、技术科长。虽然职务在不断变化,但是一颗踏实好学的心却从来没有改变过。在不同的阶段,他都为自己设定了不同的目标,一步一步去实现。2013年,以他名字命名的“刘太钟首席技师工作室”被评为重庆市第二批企业首席技师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不断攻坚克难,攻克了公司重点开发产品在业务实践中急需的关键技术,在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锻造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立足岗位 勇于创新

  作为一名党员和公司的技术骨干,刘太钟深知“学以致用”的重要性。这些年来,他紧紧围绕生产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开展技术攻关、革新和技术成果的转化。

  

  在刘太钟众多技术攻关中,至今仍被津津乐道的是他优化“悬挂式镦粗聚料模具结构”的事。“悬挂式镦粗聚料模具主要用于汽车和摩托车轴杆镦粗成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具。”刘太钟说,当时该模具存在一定缺陷,导致加工效率低、生产周期长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刘太钟和同事在工作室整整“泡了”一年,在经历了无数次实验、测算后,终于成功优化了该模具。仅此一项,就为公司年节约200多万元,原材料消耗节约20%。

  

  为了给公司培养更多优秀技术工人,刘太钟以创新工作室为依托,想方设法为职工的“金点子”提供实践机会,并亲自参与教学互动。“活到老,学到老。”刘太钟常常这样告诫自己,“作为一名技术工人,要珍惜企业提供的平台,发挥好工匠精神,将个人所学所长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带领团队为公司提质增效添砖加瓦。”



特教校长周娟

照亮残疾孩子的成长路

  

  “今年9月我们就能搬去新校区了,教学和住宿条件都将大为改善。”3月30日,梁平县有关负责人来调研学校整体搬迁事宜,这让梁平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娟备受鼓舞。

  

  3年前,周娟以梁平县党代表身份,在会上呼吁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环境。此后,她又奔走于各个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知名企业,争取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如今,曾经的理想通过努力即将成为现实,周娟把喜悦都写在了脸上。 

坚守岗位患上不可逆耳聋

  从2008年至今,周娟已在梁平县特殊教育学校任教十年,从一名普通特教老师成长为该校校长、党支部书记。十年来,周娟一直坚守教学一线,手把手教出的残疾学生已超过百名,还成功帮助几十名残疾学生实现就业。

  

  现在,学校的孩子都亲切地称周娟为“周妈妈”。但许多孩子不知道的是,周娟曾是一名正常小学的老师。

  

  1994年,18岁的周娟成为梁平县明达镇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她热爱教师工作,对孩子们格外上心——她总会在学校备上一些干净的衣服,递给走了山路、满身泥浆的学生;有孩子上学路上扭伤了脚,她干脆背着娃娃上下学。几年工作干下来,周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1998年光荣入党。

  

  2004年5月中旬,周娟突然感到耳鸣。正临近期末考试,周娟不愿耽误给学生复习的时间,一直不肯请假去医院。直到放暑假,她才来到西南医院就诊,却被告知患上双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且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造成了不可逆耳聋。

  

  为了坚守岗位,周娟自费一万多元购买了助听器。但苦撑4年后,周娟发现自己的听力持续下降,最为明显的就是曾经普通话十分标准的她,已经开始平翘舌不分。

  

  “我是教语文的,再这样下去会害了学生。”2008年,周娟选择了离开,她调到梁平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始担任特教老师。

  

残疾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让她欣慰

  为了尽快得到残疾学生的信任,她每天很早就到学校,和孩子们一起洗脸刷牙,手把手教孩子们用筷子,甚至在卫生间协助个别孩子大小便。

  

  教聋哑孩子发音,往往一个音节要重复教数十上百遍,有的孩子前一天学会,第二天就忘记。有一次,她教孩子们说“喝水”,一个学生学着学着,突然走出教室,打开水龙头,捧着一窝水,递到周娟嘴边,清晰地说出“喝水”二字。“那一刻,我把脸埋在孩子的小手里,激动得哭出声来。”回忆起残疾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周娟露出欣慰的笑容。

  

  “现在,受场地限制,学校只有96个学生,但今年9月学校搬迁后,我们的招生量就能扩大了。”说起未来,周娟信心十足,“特教老师很难拥有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但让残缺的生命焕发光彩,也足以令人欣慰。”

  

  周娟说,特教老师的价值,就是在特殊的角落里,燃起一束微小的烛光。为让烛光照亮更多残疾孩子成长的道路,她甘愿燃尽一生。



民警夏茂强

刚柔并济打造安全文明交通环境

  

  一身警服、一把哨子、一个对讲机、一双白色手套……这些标准的警用装备,陪伴了南川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城区交通勤务大队大队长夏茂强20年。

  

  从警20年来,夏茂强在群众危难时冲锋在前,在日常指挥交通的平凡工作中兢兢业业,用忠诚和坚守打造出南川安全文明交通环境。

  

正义凛然铮铮铁汉

  与持刀歹徒殊死搏斗、不顾自身安危开枪制止驾车横冲直撞的罪犯……这些电视里经常出现的桥段,却在夏茂强的从警路上真实上演。

  

  2015年2月12日傍晚,夏茂强在外出检查返回单位的途中,从对讲机中得知南川城区半溪口路段发生一起恶性案件,嫌疑人持刀故意伤人后,驾车冲撞正常行驶的车辆,故意危害公共安全。

  

  来不及多想,夏茂强迅即驱车赶到现场,并冲到嫌疑人那辆黑色轿车的正前方,用自己的私家车挡住该车去路。疯狂的嫌疑人不顾一切连续加大油门反复撞击夏茂强所驾车辆,在不能撞开一条通道的情况下,又往后倒车撞击。

  

  夏茂强被撞得头部眩晕,他来不及调整,当机立断下车开枪击爆嫌疑人的车轮胎,当场抓获嫌疑人,未造成人员伤亡,避免了严重后果。

  

  据了解,2016年以来,他带领大队全体民警24小时开展城区巡逻防控,接处警9442件,同比下降20%;破案81件,打击76人,抓获逃犯3人,有力维护了南川城区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柔情执法提升驾驶员素质

  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夏茂强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很快成为交通管理骨干、交通手势标兵。20年如一日的艰苦磨练,使他逐渐成为道路交通管理的行家里手。工作中,他带领民警开展城区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预防等工作,参与办理危险驾驶案件200余件,2016年来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7137起,辖区未发生较大交通事故。

  

  然而,夏茂强认为处罚不是目的,教育才是根本,只有罚教结合才能标本兼治。除了定期检查走访、开会分析等“规定动作”外,他针对不同类型的驾驶员,量身定做了谈话表,把典型的交通事故案例写进表内,让驾驶员自己分析原因、吸取教训。

  

  为此,他设计制作了驾驶员温馨提示,要求民警路面执法时,将罚单与温馨提示一并张贴。近年来,他带头参与走访客货运企业、中小学、社区等,制作公益宣传标语7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驾驶员温馨提示3万份,“一对一”开展驾驶员谈话5000余人次,受教育人数达数万人,为打造安全、文明、畅通的交通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驻村干部向海兰

脱贫要“下沉”到基层扎实干

  

  向海兰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扶贫办副主任。这几天,她正按照全县“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要求,一直忙着下乡走访。这不,刚从西沱镇调研回来,随身揣着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她在贫困村走访时发现的问题。她说:“目前石柱已发起了脱贫攻坚‘冲锋战’,要确保如期脱贫摘帽,要进一步在住房保障、结对帮扶、内生动力激发等方面下功夫。”

  

脱贫不是光喊口号

  向海兰认为,脱贫不是光喊口号,而是要“下沉”到基层扎实干。有着8年扶贫工作经历的她,说这样的话是有感而发。

  

  2015年,向海兰主动报名参加县里进村蹲点工作,来到大歇镇龙王村担任驻村干部。去之前,她了解到龙王村属于典型的山区村,全村有贫困户65户241人,村民一直靠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为生,这样的传统产业收入很低。

  

  于是,向海兰与村干部共同商定脱贫计划,与贫困群众一起想脱贫办法,确立了“基础立村、产业兴村、文化亮村”的发展思路,并积极与县里的相关部门衔接,为帮助龙王村脱贫“牵线搭桥”。

  

  向海兰为龙王村引进天泉农业专业合作社,采用“五统一分三满意”模式,让村民种植金荞麦、养殖生猪。她向重庆日报记者解释,“五统”即种植业统一配送种子、统一配送肥料、统一配送农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护价回收,养殖业统一配送生猪、统一配送饲料、统一参加保险、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护价回收;“一分”即年底按交易价格分红;“三满意”即群众满意、政府满意、企业满意。

  

  通过新发展360亩金荞麦和饲养105头生猪,向海兰带动全村户均每月增收800元以上。

  

提振贫困群众的精气神

  除了发展产业,如何提振贫困群众的精气神也是她一开始就在思索的问题。

  

  在多次深入基层走访后,向海兰提出了开展精神扶贫“六大行动”,包括流动文化进村、广播“村村响”“扶贫夜校”“院坝话扶贫”“巡回宣传”等扶贫行动,她说,这样的精神扶贫能增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帮助他们树立脱贫信心,也能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如今的龙王村已实现整村脱贫,不仅村民增收致富了,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向海兰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在她驻村的一年多里,龙王村稳定增收难、出行便捷难等贫困群众“八难”问题得到解决,有一个特色主导产业、有一条硬化公路等贫困村“八有”目标如期实现。她也希望自己能继续深入其他贫困村担任驻村干部,“这些经验一定能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助力。”


短评

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罗静雯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干事创业要“功成不必在我”,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这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标准。

  

  毋庸置疑,有什么样的政绩观,直接影响到党员干部的选择和作为。政绩观正不正,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通过积极作为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

  

  反观孙政才、薄熙来的所作所为,与正确政绩观显然背道而驰。他们把重庆的事业当作个人谋官晋爵的工具,其发展观、政绩观严重扭曲,成为重庆政治生态的污染源。

  

  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全市广大党员必须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不计较一时之得失和个人之得失,不为个人一时政绩而急功近利。要切实把精力用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在真抓实干中努力修好政德,多积尺寸之功,坚持做利长远、惠民生的事,多为老百姓谋福祉,为发展添动力。



来源:重庆日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