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丨有了这样的土地,中华民族才能渐渐定居下来

2016-06-27 广西师大出版社

今天是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418次推送




《第一农业文明》一书,是文化学者陈绶祥有关中国文化的演讲录。该书从中国农业文明的诞生出发,结合耕种方式的演变、农业工具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变革、文字的诞生等,引申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征。而作为中华文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其起源和特征,也可以在农业文明中找到蛛丝马迹。如,陶器上的几何纹样,中国画中人物头重脚轻的奇怪比例,“六艺”“六法”等,均可在中国独特的农业文明中找到依据。将中国美术放在农业文明的宏观背景下分析,是为该书的一大亮点。


何处黄土不埋人


文丨陈绶祥

摘自《第一农业文明》一书


我一直认为,人们真正认识“生”,是从他们认识“死”开始的。正是了解整个生命不可重复、不可停顿、不可永恒、必须死亡的一切过程,人们才可能希望追求“生”不可以达到的一切欲望。这才成了生命本己自我实现的不同阶段期望与永恒追求。现代动物社会学的研究,已初步认识到某些社会性动物似乎有了同类死亡的伤痛或悲哀,也许有了类似掩埋尸骨这样的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文明最初必定会以原始的方式对待生命已消亡的同伴之尸身,并期望他们有更好、更长久的“再生”,也许这正是一切文明之出发点。这一点在中华文明中体现得最早、最长久与最永恒。这体现为以土葬为主要习俗,以孝为基本礼仪。所以,在感激老天爷赐予我们“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天时地利时,我们更应该感谢在最重要的这两条大河周围,皇天给我们安排了可供“生死依赖”的黄土。难道老天有眼,看到了中华先民们的黄皮肤,还是他们的皮肤被土地与河水这“水土”所染黄?而且,他们也就老死在这黄土中。在中国有句传颂得非常古老的话:“何处黄土不埋人。”正是如此,中国人借黄土期望了新生。我们也可以由此而得知,中国人生前就是依靠黄土的“掩埋”而生存的。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可以靠猎杀野生动物获取食物,狩猎成为生活在南北走向河流流域的民族的第一选择。居住在那里的民族有这样的谚语:“与其等著下雨,不如朝有雨的地方走去。”这正是反映了该民族生存环境的特点,即狩猎成为其生存的主要特征。然而在温带东西走向大河流域没有深山大林而只有黄土高原的原野上,人类就不可能依赖狩猎生存下去了。黄河流域不是迁徒动物的过冬之处,人们更不可能靠狩猎过严冬。因此,这样的做法在我们中国大地行不通。中国的河流大多是东西走向的,上下游的气候与季节相差不大,上游与下游水量相当。一旦你离开河流朝南北走,就会因为没有水源而没法生存。所以,这就促使中华民族更早地选择了定居作为生存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古代,凡是南北走的下场都不好,你看许多神话里头都说明了这样的情况,如夸父追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朝北走,渴死了。大家可以找找,还有很多这样的故:娥皇女英南巡,给水淹死了。你看,往南北走,不是渴死就是淹死。这些典故,我们不要轻易放过,要拿来认真研究,最后发现这些故事都能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农业文化特征。如果是往东西走,在冬天也没喝没吃。怎么办?所以,这样天设地造的自然环境迫使我们定居下来。


定居需要什么?需要食物、水与巢穴。这正是黄土高原给我们提供的。一般来讲,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属杂食性动物,现在类人猿与灵长类动物基本如是。早期人类种群因为生存方式不同,获取食物的方式当有所偏重,多以狩猎动物肉蛋或者采集植物籽实茎叶为主要食物来源。由于中华民族先民所处的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他们的生存方式只能以采集食物为主,以渔猎方式为辅,来适应黄土高原坡地为主的地理环境。必须注意的是:中华民族所在的黄土高原——这片土地是世界上唯一的黄土高原,它又有世界上最广大、最厚的土层,而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还不能完全解答出来黄土高原是如何形成的。它不是哪里刮来的,不是冲积而成的,也不是地壳运动带来的,更不是突然就有的。我们现在已经在河北发现了一处古人类的居住遗址。经过考古发掘,里面出土了古人类居住使用的一些遗物,已经有两百万年的历史。可见,中华先民们在这样厚的土层上生存、繁衍了那么长的时间。这深厚的土层也是老天爷给我们的。因为有了这样的土地,有了这样的河流,我们才能渐渐定居下来。


因为生存方式是以采集为主的,原始人类只能靠贮藏籽实的方式度过无草木采集也无猎可狩的冬季。他们只能像不少动物那样,将采集的食物埋藏在黄土中保存下来;同时,为了抵御寒冷,也可掘地而蜷缩起来蛰居。因为黄土土质比较疏松,他可以挖一个深坑把东西埋起来,事实恰恰证明是这样的。我们中国最早的房子就是挖个洞,我们看现在的很多汉字如“窖藏”的“窖”、“穴居”的“穴”字,不都是一个房顶底下有个坑吗?中国人最早就是掘地而居,地里面的温度可以保暖,同时埋藏的东西也不会腐烂。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地方会把根茎类食物,如土豆、红薯等,埋藏在地窖里以防腐烂。这就是中国人最早的生存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很少打野兽吃。野兽的肉容易腐烂,加上冬天你也找不到野兽,而种子食物能够保存下来,因而史前人类还是以种子食物为主。原始人的生存方式必定是以采集为主,把采集的东西收藏起来,度过寒冷的冬天。这种原始的采集方式,就形成了中国农业的特征——以自然生长的植物种子为主要食物,有采集收藏、贮存、等待的周期变化,他们尊重的是自然变化的规律。这就形成了中国史前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这也就是第一农业文明的基本生存方式,即由采集文明转换成农业生产社会。这个时候由采集、定居、生产所构成的生产方式被我们称为“第一农业的生产方式”,而全世界只有中华民族能这样进化。所以,我们把中华文明称为“第一农业文明”。“第一”,从数字来讲,它是指最先定居、最先完成农业生产、最先从采集种子变成培养种子的农业方式。为什么叫“第一”?这个“一”是横着的汉字“一”,而不是竖着的“1”。竖着的“1”是任何文字都可以用的,而这个横着的“一”却只能在汉字里头用,这里所讲的“第一”也就是指最初、最原始、最本质的生存状态。


中国人把土中的动物称为“虫”,故把虎称为“大虫”,把蛇叫“长虫”,连人也被称为“裸虫”了,可见中国人的黄土之情。因而,我们自然也可以说“何处黄土不埋人”了。这种非常厚的土层中间有沉寂的山石,整个这样的天时与地利,促使定居成为中华民族生存与繁衍的方式。地处北温带的长江、黄河与黄土高原有着同样的天时、同样的地利、同样的气候周期,这样的条件造就了我们的祖先,促使我们祖先尽可能早地定居。他们的定居方式是“穴地而居”。在南方,有水上搭架子、干欗式的居住形式。


根据现代考古的发现,我们定居的历史有八千年以上。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发现就能证明。出土的种子与各类陶器证明了我们的祖先早在八千年以前就已经定居了。



延伸阅读



《第一农业文明》

作者:陈绶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年3月版



相关阅读:

※ 他在北大开讲中国文化:改造中国画就是消灭中国画

※ 关于中华文化的随谈丨汉字是什么?为什么汉语是丰富的语言?






-END-

广西师大出版社 出品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

欢迎各类微信公号联络合作

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 bbtsta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