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了,然后呢?| 一本颠覆刻板印象的童话

2017-07-18 广西师大出版社


其实早在做《大人心理童话》这场线上分享会的预告时,就有读者在新书分享群里提出了疑问:群里几乎都是成年人,一本童话书真的适合在这个群里讲吗?


主页君本也是有些忐忑的,但在翻阅了本书之后,忐忑消失殆尽,并认定这本童话是非常适合成人阅读的,因为它颠覆了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那样的童话给人的刻板印象,是一本真正献给成年人的童话——


我们通常看到的童话总是那么美好,这些童话总喜欢把结局设定为王子与公主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后就戛然而止。很少有童话会说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之后的故事:他们会不会有一天开始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矛盾、而争吵、而挣扎?这些都不曾被交代,童话是这样光鲜亮丽,而又脱离现实,难怪有人说:童话结束了,生活才刚刚开始。


而《大人心理童话》,是把以往童话里“在一起”接下来的后话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直击现实中在繁重的家庭和工作间疲于奔命的男男女女,呈现的是与自我怀疑、幻灭感、无力感苦苦角力的人们,而最终他们在这样的拉锯战中拨云见日,找到了人生的新意义。


主页君阅读后的感受是:曾陷入同样困惑的人应会对这本童话里的意象感同身受,并能从中收获一些消除困惑的通用解法——果不其然,7月13日晚这场新书分享会结束之后,很多读者在群里发表的看法印证了主页君的想法,这一期的确是值得做的,因为读者反馈中提到最多的是“这么多期分享会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期”、“没想到这本童话这么精彩”。是的,谁说童话是孩子的专利?谁说大人不可以有童话?谁说童话不能带给成年人启示?就如当晚分享嘉宾王健老师描述童话那样:童话可以连接作为象征的原型意象,从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原初的自己。


今晚想分享给你《大人心理童话》线上新书分享会的文字实录,这一期全文7000多字,主页君未做任何删减改动,因为想要完整地把它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样的篇幅对一篇微信推送或许有些长了,读下来大概需要花上十分钟的时间,而且里面提到心理学理论的地方可能还有点烧脑。但主页君想,如果你曾面临或正在面临前面提到的类似困惑,那么今天这十分钟的阅读时间对你来说会是值得的。



《大人心理童话》

线上新书发布实录


分享嘉宾丨王健(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副教授)

录音整理 编辑 丨麻酱


各位朋友,晚上好!我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王健,和大家一样,是一位阅读发烧友。现在,我是在旅行途中与各位书友共读《大人心理童话》。非常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能与各位一起来探讨这本书的作者、心理学家艾伦·知念通过阅读童话来“连接自己”和“认识自己”的智慧和方法。


之前在和我们广西师大出版社认真、可爱的编辑约定今天这个共读时间的时候,其实是有很多担心的,既包括对自己长途跋涉中身心状态的担心,也包括对出门在外直播条件的担心。但最后,是因为一个理由,也只是因为这个理由,压倒了这些担心,那就是我直播时的坐标,我现在所处的位置:西双版纳。


在路上搜索西双版纳,印证了我的直觉,因为很多旅游攻略的标题和内容,居然都含有这样的字眼:到某某某某地,遇见最美的自己,认识最真的自己。以前看到这样的标题,总难免会觉得那不过是个噱头,从而失去阅读正文的兴趣。但这次,把它和我们共读的主题“在童话中重新认识自己”联系起来,我突然觉得至少有这样两个问题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为什么人们会觉得在旅行中而不是在常规生活中更容易遇见自己和认识自己?它和广西师大出版社发起的“在童话中重新认识自己”的主题阅读活动在道理上是相通的吗?


这两个问题现在转换成了我正在分享的题目:在童话中认识自己:是否可能,如何可能?


童话关乎“生命之树”和原初自己


现在,我先对“是否可能”作出肯定回答,理由就写在《大人心理童话》中《生命之泉》这篇针对印度的犹太童话《黄金树》的心理分析里。知念引述了《圣经》中“生命之树”和“知识之树”的故事,来说明“生命之树”和“知识之树”其实是我们每个文明社会的个体必须面对的两个原型意象:“生命之树”象征混沌未开的原始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的来处,也是“自已”最终的根源所在;“知识之树”则象征文明教化的现代社会,让我们获得并形成有理性智慧、能辨别善恶的自我,却从此失乐园,坠人间。同时失去的,还有原初自己。因此,现代人要重新认识和获得完整的自己,就要不断返回原始自然,去遭遇在文明教化的过程中可能被遗忘被压抑,甚至被污辱被损害的那个来自“生命之树”的原初自己。


因此,以奔向西双版纳为意象的各种重返原始自然的旅行,应该是可以冠以“遇见自己,认识自己”等宏大主题的。


那么阅读童话呢,童话也关乎“生命之树”和原初自己吗?回答同样是肯定的。童话,特别那些以童话形态流传经年的各国民间故事,看似“知识之树”上结出的果实,实则是在通过文本背后隐藏的原型意象,不断把读者从“知识之树”引向“生命之树”。因此,阅读童话和奔向西双版纳一样,都是一种把我们从“知识之树”引向“生命之树”,连接仅作为象征的原型意象,在其中遇见和认识原初自己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知念在这里区分了自我和自己,前者对应的英文是Ego,对应的原型意象是“知识之树”,指有主体意识、被文明教化的主体人格,后者对应的英文是Self,对应的原型意象是“生命之树”,指无主体意识的原始混沌的个体人格。当然,对应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应,而是存在着比简单对应更为复杂的情形。只是,这样的区分,使得对“什么是自我?”“什么是自己?”以及“什么是认识自己”等问题的探讨变得更复杂但也更清晰了。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以是多角度的,但因为作者知念是荣格学派的心理学家,所以我们就试着从荣格的角度、结合《大人心理童话》的文本来回答一下上述问题。


从荣格学派角度看《大人心理童话》


“认识自己”,最早只是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里的一句箴言,借苏格拉底之口一度成为了哲学的最高命题,也形成了一个“内在自己”的概念,意即“认识自己”指的是认识“内在自己”,因为“外在自己”如同外在自然,只需要直观就可以了。苏格拉底之前,哲学就是以直观外在自然为特征的,可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之后,哲学开始转向探索“内在自已”,从自然转向了心灵,并一直试图回答“什么是内在自己”以及“如何认识内在自己”等问题,也一直试图提出相关的概念和路径。


应该说,心灵哲学的这些探讨是很有价值的,为心理学的预设了多种逻辑可能,但确实也存在着抽象论证和神秘演绎的缺陷。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脱胎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其人格结构理论和发展心理学理论本质上和哲学一样,也是形而上的,但因为荣氏和弗氏都是杰出的临床心理医生,所以,荣格分析心理学抽象的理论形态里,也包含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内容,而且较之以往心灵哲学,也确实提供了更为清晰的“内在自已”概念和更为有效的“认识内在自己”方法。


具体而言,荣格是把整体人格划分为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结构。意识对应着自我(ego),是我们可以意识到的人格部分,也大致对应着哲学上的“外在自己”,显然并非这里所讲的需要去认识的对象。个体无意识由情结构成,是“内在自己”的第一个层面,也是“内在自己”的表层。集体无意识是荣格独创的概念,由原型构成,是比个体无意识更加固化、更加深层的“无意识自己”,是“内在自己”的第二个层面,也是最深的层面。因此,“认识自己”,在荣格看来,就可以转换成认识在一般情况下无法或很难意识到的无意识自己,特别是那些隐匿在最深层的集体无意识原型。


集体无意识原型主要有内在小孩、人格面具、本我、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和智慧老人等多种意象和内容,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人们起作用的原型意象和作用机理并不相同,因此,人生在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这四个不同阶段面临的心理学任务也并不相同,这又构成了荣格基于原型理论的发展心理学。


中年男女的原型作用机理及面临的心理学任务


《大人心理童话》讨论的是中年童话,知念特别明确了中年和青年的年龄界限,女性是35岁,男性是40岁。那么,中年男女的原型作用机理以及中年面临的心理学任务主要是什么呢?


知念的写作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我们逐个作简单讨论,先看看PART1。


作者为PART1拟的标题是《安定的生活》,包括《精灵与鞋匠》《神奇的钱袋》《渔夫与美人鱼》三篇童话和《消失的魔力》《中年人的年少梦想》《保住魔力》三篇心理分析。我认为主要涉及的原型有三个:内在小孩,人格面具和本我。其中,核心原型是内在小孩。心理学任务是:治愈受伤的内在小孩,用本我来整合内在小孩和人格面具,形成兼具成人自我和内在小孩的中年人格。


我们先讨论一下什么是内在小孩(英文是inner child)。出生之初,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小孩,既是内在小孩,也是外在小孩。在童年后期,这个小孩会产生自我和他者这样一个二分的自我意识。从童年后期到青年期,这个小孩要长成大人,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要成为社会共同体接纳的成员,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养成既为社会价值观所认可也为自我所认同的人格,这是一个外在小孩逐渐被替代,只留下压抑、退缩的内在小孩的过程。


也因为这个社会化的自我不是原初的自己,有一定表演的成分,所以仿佛戴上了一个人格面具(英文是Persona)。这样,人格面具与内在小孩在中年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对有冲突的原型。必须说明的是,内在小孩和人格面具在这里都是中性词,既非褒义,亦非贬义,其结果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消失的魔力》是知念针对PART1也是全书的第一篇童话《精灵与鞋匠》的心理分析,知念认为这篇德国童话讲述的是一个人到中年魔力消失、被精灵唤醒进而成功调整自己的故事。知念没有用内在小孩这个原型意象来分析,但他描述的动感、活力、泛灵论和创造性等积极特性,以及任性、自我中心和不负责任的消极特性,正是内在小孩所具备的。在这对中年男女并不成功的人生里,内在小孩处在一个受伤、退缩和脆弱的无意识状态,精灵的到来,唤醒了内在小孩。精灵的离去,又使中年男女意识到一定程度上失去内在小孩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勤奋工作则是必须担起的责任。


与此相反,威尔士童话《渔夫与美人鱼》则讲述了一个过度放纵和保护内在小孩的故事。童话中的渔夫与美人鱼是一对随性的夫妇,他们从相识、相爱到组建家庭的过程,充满着美好和浪漫色彩。但这对夫妇的家庭生活,没有被一句“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笔划过,而是不幸的。因为他们过于保护和放纵了自己的内在小孩,而没能发展出有责任感的父母这样社会化的人格面具,其家庭生活最终是悲剧性的。


因此,中年面临的心理学任务的具体内容,既包括治愈受伤的内在小孩和抑制膨胀的人格面具,也包括抑制放纵的内在小孩和稳固弱小的人格面具。荣格在这里设定了有一个被称之为本我(英文是Self,开头字母大写,一般译为自性,本书译为本我)的原型,它具有完整性和整合性,有着整合冲突原型的功能,在这里,就是具有整合人格面具和内在小孩的功能。荣格把这个过程称为自性化或个性化(individuation),自性化可以理解为自适应为一个理想完整的本我的过程。


我们现在可以并且也需要来讨论一下原型这个概念了。简单地讲,原型就是我们先天的“种族记忆”,是在我们的大脑沟回、神经系统里遗传下来的来自先祖的原始经验。形象地说,就是荣格认为,个体在出生之初就不是白板一块,在每个个体的内心深处,早已住进了一位200万岁的老人。这位200万岁的老人是多种不同原型意象的合体,并没有具体内容(否则就成宿命论了),只是一种先天的可能和趋势。而具体的内容,或说具体的人生细节,则由每个个体在其包含着具体情形的生命历程中去填充。也就是说,人生其实是由多个不同的原型所规定或约束,由具体的生命细节和材料在具体的情形中去填充的经历或过程。


在荣格看来,人格面具原型是从众求同原型,体现了人的外化过程,是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结果。这个过程是个体成长所必须的,其结果是形成稳固的自我,获得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但同时必须付出压抑内在自己的代价。


如果说中年之前人的发展是外向的,那么中年之后,人必须转向内向,重新寻找、发现和认识被压抑的无意识自已,找到自己与自我的整合之路。


我们也可以用这个观点,来看PATR2。


作者为PART2拟的标题为《人生的转折》,包括《犟妻倔夫》《妻子成为国王》《鲁特琴手》三篇童话和分别针对它们的《角色互换》《中年妇女的解放》《过渡》三篇心理分析,叙述的都是男女内外角色互换的故事,心理分析用的则主要是阿尼玛、阿尼姆斯、人格面具和自性四个原型。其中,核心原型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心理学任务是:整合女性性别面具与男性特质阿尼姆斯,或男性性别面具与女性特质阿尼玛,解放被压抑的异性特质,形成兼具社会性别和内在性别的中年人格。


大家或许知道,在希腊神话里,原始人是完整的圆形,四只手,四只脚,一个脑袋上有两张一模一样的脸。原始人力大无穷,因而触怒了众神,宙斯把人劈成两半,从此,原始人的一半总是寻觅着从前与自己连成一体的另一半,因此,爱情不过是人类对自身完整的原始状态的回忆。荣格借用了这个寻找另一半的原型意象,但寻找另一半却是在自己内部进行的。我们出生之初原本就是完整的,雌雄同体,但表现为单一性征,这个显性性征的异性特质是隐性的。


阿尼玛(Anima)是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分为夏娃型、海伦型、圣母型和索菲亚型四种类型和阶段。阿尼姆斯(Animus)是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分为力量型、行动型、语言型和智慧型四种类型和阶段。


男性在成长过程中为家庭和社会的男性价值所期待,长成男子汉的愿望压抑了心灵中的女性特质阿尼玛。在这里,男子汉是一个社会认可的人格面具,发展不足则无法担当男人的家庭和社会角色,过度膨胀则会造成对内在阿尼玛的压抑和伤害。


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同样为家庭和社会的女性价值所期待,长成好女人的愿望压抑了心灵中的男性特质阿尼姆斯。好女人是一个社会认可的人格面具,发展不足则无法担当女人的家庭和社会角色,过度膨胀则会造成对阿尼姆斯的压抑和伤害。在男权社会,对阿尼姆斯的压抑是女性受压迫的一个重要心理来源。因此阿尼姆斯是一个具有妇女解放意义的原型。


在波斯童话《犟妻倔夫》中,男性中心的传统家庭模式因中年妻子的主动出走而发生改变,最终完成了两人社会性别的互换。在中国维吾尔族童话《妻子成为国王》中,妻子更是不断整合作为阿尼姆斯化身的邪恶国王、秃头杀手、猎人和赌鬼等,最终颠覆了男权社会的根基,成为一个大国的国王。俄罗斯童话《鲁特琴手》进一步延续妻子救夫的社会性别互换故事,试图说明的是:女性必须增加自己的韧性,男性必须增加自己的柔性,才能更好应对中年生活的种种挑战。而一个温柔、体帖、细心的男子汉是一个更完美的男人,正如一个坚强、冒险、开阔的女性是一个更完美的女人一样。中年男女在本我的原型作用下,可以整合女性性别与男性阿尼姆斯,或者男性性别与阿尼玛,发现和形成一个新的自己。


作者为PART3拟的标题为《共同的危机》,包括《会死的国王》《不想死的男人》《命运》《天定姻缘》共四篇和分别针对它们的《中年之死》《死亡与内在旅程》《命运与中年》《智慧与命运》共四篇心理分析,叙述的都是对面对死亡和命运的中故事,心理分析主要运用了本我、阴影和智慧老人三个原型。其中,本我是核心原型。心理学任务是:直面死亡,用传承替代长生不老的愿望;接受命运,用坦然替代战胜和超越的愿望,实现生命与死亡、权力与命运的整合。


死亡在弗氏那里是作为本能来看待的,死本能是爱本能的阴面。死亡意识并非人到中年才会出现,但惟有人到中年,死亡才开始作为生命阴影出现在生命事实中。童年期和青年期的死亡意识大多是精神性的,因而死亡多是象征性的。只有人到中年,死亡作为事实才那么迫近。人不得不死,是在长生不老的愿望破灭之后的无奈之选。因此,人生变成向死而生。与此相关,疾病是健康的阴面。绝对健康也是中年必须放弃的愿望,带病延年和向死而生一样,才是中年以后人生的常态。在中国童话《会死的国王》和日本童话《不想死的男人》中,无忧的主人公在中年以后意识到死亡,从试图战胜死亡到以传承作为不死的替代方案,完成的正是生命与其阴影的自我整合。


如同死亡是生命的阴影一样,命运也是权力的阴影。童年期和青年期战胜命运的万丈豪情,逐渐湮灭在对命运的不可抗拒和不可控制的感叹和无奈中。接受命运的安排,对命运导致的结果安之若素逐渐成为中年男女的人生哲学。在接受命运的前提下寻求尽可以好的结果,体现的正是生命权力与其阴影的自我整合。


作者为PART4拟的标题为《和解与重生》,包括《聪明的答案》《所罗门的忠告》《泄密之洞》《众怒难平》《正骨师》《黄金树》共六篇童话和分别针对它们的《实用的智慧》《邪恶的挑战》《见识与幽默》《受难与治疗》《新生与冥界》《生命之泉》共六篇心理分析。叙述的都是中年男女面对邪恶的故事,心理分析用的则主要是本我、阴影和智慧老人三个原型。其中,核心原型是本我和阴影。心理学任务是:直面内在的邪恶,在唯美主义与实用主义、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之间保持张力,完成自我和内在邪恶的整合,重建人格面具,形成独特的自已。


我们在招募读者期间,曾遇到多位年轻女性书友公开表示,她们喜欢童话,但仅限于安徒生童话。理由都是:那是一个内心纯净、温暖的人用童话营造的美好世界。而对于成人童话,她们却是排斥的,因为相比安徒生童话,成人童话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污”。在这些年轻女性书友的童话心理里,至少有两个深藏的原型是可以分析的:一个是人格面具,一个是阴影。


通俗地讲,就是这些年轻女性书友在成长的过程中,为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纯净、温暖等公共价值观所规定,逐渐形成了以安徒生为符号,以纯洁、温柔、善良和隐忍为特征的女性性别认同,这个人格认同是社会化的结果,因此也是一尊人格面具。这尊人格面具是年轻女性在成长过程中良好社会适应性的前提,但也因此压抑了自己内在的邪恶成分,比如“污”(通常对应着性和暴力),其表现是“污”作为无意识自己向外投射到一个否定性的“污”的对象上。“污”对应着荣格的阴影原型,是我们人格中与生俱来却又为社会价值观所“羞耻”的部分。如果说一位女性在童年和青年期戴上安徒生面具让她能更好地融入公共生活并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那么,人到中年女性若仍然沉湎于这一角色,则这个人格面具就有可能成为她的人格障碍。


童话的力量就在于“对某一原型意象的无意识的激活”


中年男女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在与邪恶的正面冲突中如何面对邪恶,特别是当这个邪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在自己的时候。在俄罗斯童话《聪明的答案》中,主人公完成了从唯美主义向实用主义、绝对主义向相对主义的哲学转变。但在意大利童话《所罗门的智慧》中,主人公仍然要借助智慧老人的化身——所罗门来完成从逃避邪恶向直面邪恶的转变。在日本童话《正骨师》中,中年夫妇已能与邪恶和解,并把邪恶力量的治疗作用引导到一个积极正面的结果。


中年男女与邪恶的和解,在青年童话里是不可能看到的,青年人的道德绝对主义立场在面对邪恶时只可能采取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态度。只有人到中年才可能认识到:1)邪恶是不可能消除的,除恶务尽其实是幼稚的想法,不仅难以实现,而且除恶本身也可能是邪恶的;2)邪恶不止存在于我们之外,更存在于我们之内,我们之外的邪恶常常不过是我们内在邪恶的投射;3)邪恶具有两面性,邪恶既可导致恶的结果,亦可阻止恶的结果;4)关于邪恶的智慧,往往并不存在于对邪恶的根除中,而是存在于阻止恶的结果和导向善的结果的思想和行动中。


如同开头所讲,知念在《生命之泉》中引述了圣经故事,他同时告诫中年男女,在从“知识之树”重返“生命之树”时,欲望会喷薄而出。如果自我不够稳固,则被唤醒的原初自己会冲垮“知识之树”的文明围堤。但中年童话假定童年期和青年期的心理任务已经完成,所以已具备稳固自我的中年男女,足以在“生命之树”和“知识之树”之间实现动态平衡,从而在本我的整合作用下形成自已并重建人格面具。


总之,在荣格或知念看来,童话的力量就在于“对某一原型意象的无意识的激活”,我们之所以会被童话所打动,是因为在童话文本背后深藏着原型意象,帮我们链接到原初自己。童话因此“道出了1000个人的声音,可以使人心醉神迷,为之倾倒”。但必须同时指出的是,仅仅链接到它们,离认识它们还隔着万壑千山。因为阅读童话的倾倒和心醉神迷,是在感性直观的层面上发生的,它只是表明你触碰到了那个“内在自己”或“无意识自己”而已。而只有“把握住这些意象,把它们无意识的深渊中发掘出来,赋以意识的价值”,“认识自己”才算完成。


因为,认识指的是意识到,即“认识自己”最终应该是在理性层面上发生的。“认识自己”意味着要在理性层面与无意识自己沟通,并最终意识到那些一般情形下难以意识的无意识自己,尤其是那些最深层的集体无意识原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也可称为原型心理学,它提供的就是一套通过把握原型意象来“认识自已”的概念和方法。透过荣格提供的概念和方法,“在童话中重新认识自己”是完全可能的,而知念的《大人心理童话》一书,展示的正是一个“在童话中重新认识自己”的杰出而有效的范例。




《大人心理童话》

著者: (美)艾伦·B.知念 

译者:郭菀玲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它们的情节都如出一辙:年轻的男女主人公坠入爱河,战胜强敌,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本书的内容则和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有关,中年童话故事中的男男女女在家庭和工作的繁重需要之间疲于奔命,同自我怀疑和幻灭感苦苦角力,最终拨云见日,发现人生深层的新意义。《大人心理童话》中所收录的中年童话以及作者精妙的解析,为身处种种矛盾和怀疑之中的人们带来了充满睿智和希望的启示。



作者简介


艾伦·B.知念(Allan B.Chinen):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心理学科普作家。他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阐释世界各地的童话,创作了大量有关成人发展和老年学的研究著作,开拓了童话学研究的新领域。代表作有“童话与心理学”四部曲:《从此以后——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童话中的男性进化史》《大人心理童话》《拯救王子的公主——唤醒世界的女性童话故事》。



往期精彩内容




-END-

编辑丨麻酱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776次推送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 bbtstar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购买本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