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双一流大学新鲜出炉,却有人不禁发问:上大学真的值得吗?

2017-09-21 广西师大出版社


今天,教育部通过官网下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对外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此次名单涉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双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5年8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通过,“双一流”建设成为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又一个以国字头命名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教育,人类自古就有的重要社会活动,在传播知识、启发民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古今中外,概莫如是。当然,对于高等教育及其学科建设的关注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如今的大学教育究竟能够给学生带来什么?


今天,“双一流”名单一出,主页君的朋友圈就被这条消息刷屏了。其中有一个自媒体账号底下的一条评论颇为显眼:“以后HR是否会说,双一流简历留下,其他倒垃圾桶……”这句话颇为夸张,却似乎说明了一个现实,从“211”、“985”,再到如今的“双一流”,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意味着能够获得更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也是一个求职就业的“敲门砖”。


可是,上大学就是找到好工作的关键吗?拿到大学学位就等于可以找到偿还助学贷款的好工作吗?追求热门的学位就等于毕业时能找到最热门的工作吗?学生及其家长如何了解大学所教知识正是职场上需要的技能?


如今的大学教育已不同往时。家长及学生作出是否上大学以及上哪所大学的决定,常常因信息相对匮乏以及对所承担的金融风险认识不足而受到影响。


最近,广西师大出版社新民说即将出版新书《上大学值得吗?一生最重要的经济决策指南》,作为人力资本和管理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该书作者卡佩利教授通过对美国大学教育多年的研究积累,结合丰富的实例数据,深入浅出地论述了高等教育中的众多热门和深度话题。他以充分有力的证据反驳了关于大学与就业的僵化观念,并帮助学生及其家长作出经济有效的选择。


卡佩利教授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家长与学生重新审视上大学这件事,以便更为理性全面地规划学生的大学生活,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当地就业市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实习经验,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上大学真的是找好工作的关键吗?


文丨[美] 彼得·卡佩利

节选自《上大学值得吗?》一书

广西师大出版社·新民说即出


上大学真的是找好工作的关键吗?对于年轻人和整个社会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对未来持乐观态度的集中体现。相较于生活的其他方面,大学相对来说属于一个由精英领导的团队。尤其在美国,学生几乎可以毫无限制地选择重新再来:可以中途退学然后重新就读;也可以从一所社区大学转到一所研究型大学;有必要的话,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你能拿到一堆各式各样的学历文凭。大学的成功经历当然与个人努力和能力相关,同时也越来越有可能通过付费获得由导师和援助系统提供特别帮助的方式获得成功。以需求为基础的财务补贴为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特别的支持和援助。如果学生在学习或大学生活的其他方面表现出色的话,他们就会接触到许多让生活更丰富更充实的有益事物,从而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


无数实例说明上大学能在许多方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比如更好的健康、更好的公民意识和个人成长等,而这些也有益于整个社会。


近年来,美国快速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规模。部分原因是大学对于社会和个人显而易见的益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一种政治诉求,即大学教育为公民的个人发展提供了一条基于价值的道路。市政当局和政治家都提高了认识,认为发展教育,特别是兴办更多的大学是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尽管近年来大家都不愿意作为纳税人为此买单。


与此同时,就业市场也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发现越来越难找到一份待遇好、特别是能够预测未来职业发展道路的稳定工作。提供长远职业规划的大型公司在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上没那么重要了,越来越少的公司愿意雇用有潜力的员工并且把他们培训成为终身职员,公司只希望新雇的员工已经掌握工作技能并且一上手就能为公司出力。大学的角色已经变成要说服学生相信大学教育能够为他们提供这些工作技能了。


这些情况累加起来对目前2100万的在校大学生尤为不利。近年来,各高校招生规模显著增长,但公共教育资金没有相应提高,学校只有把更多的教育成本平摊到学生及其家长身上。这可是一笔特殊的负担,因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超过50%新入学的学生不成比例地来自并不富裕的家庭,特别是自经济大衰退以来,这些学生家长一直为保求自身的工作稳定和支付能力而苦苦挣扎。对于这些家庭而言,送孩子上大学往往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与此同时,一个家庭很容易陷入经济危机,这是因为以房产做抵押或牺牲退休生活去借贷送孩子上大学,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家长常做的无奈之举。这些做法在几十年前是行不通的。


当这些家庭捉襟见肘地送孩子上大学,或这些贫困学生自己去借贷上大学时,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的压力就愈发紧迫了。这种压力的另一种来源是越来越高的教育成本和越来越低的支付能力,即助学贷款把教育成本转嫁到毕业生日后的前途上。越来越多的学生用助学贷款来支付上大学的费用,然而这种负担可能会严重损害学生将来的利益,因为助学贷款的利息高于住房抵押贷款利息并逐年累加,学生即使是身陷破产也必须偿还本息。如今,学生及其家长通常冒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去支付上大学的费用。


针对上述风险,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重要的方式作出回应。第一种是针对学生及家长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的顾虑,各所大学推出更多旨在瞄准毕业后找工作的新课程。新办的营利性大学几乎毫无例外地以学生毕业后找到工作为首要办学目标,并由此来确定学校的招生宣传策略。第二种就是学校以不同方式——下班后或校外的——为那些不得不全职工作以缴纳学费的学生颁发大学文凭。


这些新举措正以一些重要的方式改变着大学经历的本质。一个上了年纪的上班族下班后花八年的时间学完大学课程,与之相对,一个年轻人生活在大学校园里,花上紧张得多的四年时间学完所有大学课程,学校还有许多课外内容帮助他学习和成长;这两种大学教育的经历和效果当然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我们经常把两者相提并论。即使同在大学校园里,学习一门以职业为导向的融合教学与实习的房地产管理的课程和文学、历史、自然科学、数学等课程,其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没有理由相信新的做法会像传统大学教育那样给我们个人和社会带来相同的益处。客观地讲,许多大学已经做不到这一点了。当今大学教育的目标就是找一份好工作,一切的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都围绕着这一终极目标进行。


这些新做法对于学生及家长而言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做法所产生的回报。许多在校外取得的应用型学历真的能帮助学生找到好工作,然后去还清助学贷款或是父母以房产抵押借来的钱吗?这一点对于学生及其家长而言是巨大的经济赌注,而且现在的赌注充满了巨大的风险。大多数人进行这样的博弈是基于各所大学的招生宣传,还有就是社会普遍认同的观点:上大学是个人发展的必由之路,任何称职的父母都要作出巨大牺牲把孩子送去读大学。其实,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即使你不是一个要缴费上大学的学生或家长,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你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发展会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比如说改变未来劳动力的性质,培养社会公民以及塑造其教育背景,影响公共消费及税收等等。如今,高校助学贷款已经成为国家第二大债务来源,而处于未充分失业或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对于社会和家庭结构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包袱。


我们不知道现在上大学是否有回报,至于对将来上大学是否有回报也知之甚少,但我们确实了解很多,可以作出更好的决定。仅此而已。


《上大学值得吗?一生最重要的经济决策指南》

[美] 彼得·卡佩利 著

《上大学值得吗?》一本共有六章。


第一章提出问题:为什么受过更多教育的人会找到更好的工作。作者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指出大学教育在许多方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比如更好的健康、更好的公民意识和个人成长,而这些都有益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主要分析美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大学生是哪些人,大学的办学经费来源,大学教育的方向性变化,如何在大学里做得更好。


第三章是全书的高潮部分,重点分析了“上大学是否有回报?”这一敏感而复杂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作者认为“要视情况而定”。作者认为决定大学教育回报的因素有很多:上哪所大学,读什么专业,上学的费用以及能否按时毕业,还有不可预测的就业市场行情,等等。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在美国上大学的成本,如何申请财务补贴以及三种主要的财政援助(奖学金、勤工俭学、助学贷款),最后讨论了不申请助学金是否会增加被录取的机会这个问题。


第五章主要是讲大学毕业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分析了雇主想要招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讨论了毕业实习的问题以及如何获取工作经验,指出美国高等教育早期的“上大学=成功”模式正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大学与就业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六章是结论部分,作者概括和总结了决定大学教育投资回报的诸多因素。


最后,作者指出:“今天的大学教育和几十年前的大学教育大不一样了……我们现在还拥有了教育产业:学校通过宣传上大学必有丰厚的经济回报的理念来鼓励学生上大学,从而获取经济利益。


然而,建议人人都应上大学而不考虑他们该如何缴纳上大学的费用,这是一种轻率而不负责任的态度。对于学生及其家长而言,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本书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仅是这个话题的开始。”






-END-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840次推送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 bbtstar


全网独家预售中

点击链接即可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