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鲁迅逝世81周年 | 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鲁迅?

2017-10-19 广西师大出版社

今天是鲁迅逝世81周年。


当我们谈鲁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鲁迅,有人觉得他激进,有人说他有趣,而在林贤治的笔下,鲁迅是一个叛逆者、复仇的战士、举火把的人、无政府主义者、乡土诗人、守夜者、真正的知识分子,是“一个从无爱的人间走来的人,一个向坟的过客,一个背负了巨大的虚无,却执着地挑战死亡的人”。


他写下“一个人的鲁迅”系列四部曲,从鲁迅的出生,点点滴滴地一直谈到他的逝世。


回到标题,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鲁迅?今天这篇推送,分享给你《中华读书报》曾对林贤治做过的一场采访,里面有他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时也想问一句,那么,你的答案又是什么呢?




1881年鲁迅出生的年头,正好临近帝国的悬崖,是时间的断裂带。中国现代化,在民族的屈辱中蹒跚起步。鲁迅的大家庭过早败落,对应于古老中国的命运,很有点同构的意味。可以说,鲁迅来自传统中国的黑暗的深部,来自现代的源头,来自东西方文化冲突的第一波,来自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专制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型的摩擦面。



“一个人的鲁迅”系列(共四册),林贤治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林贤治以其独特的视角、激越且富于诗意的笔触,复原了一个丰富、完整、有血有肉的鲁迅及其一生;描摹作为思想家的而非文学家的鲁迅,如何用一生来履行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天然使命,及对知识分子价值体系的构建与申诉,展现了鲁迅思想的历史超越性;更重要的是,展现在国家、民族、时代的重大变革转型期,一位知识分子如何以笔为剑,以身为矛,真正能为中国的进步和底层大众的命运而奋斗不息。


林贤治


在无限追溯鲁迅的思想和情感变化的文字脉络中,有着林贤治深刻而强烈的个人体验与共鸣。他将鲁迅融入自己的生命境遇,带领读者潜入鲁迅的思想命题,在“阅读鲁迅”的过程中获取精神、勇气和力量。


中华读书报(以下简称“读书报”):您研究鲁迅,为何采用了杂文这一形式来呈现?


林贤治:对于鲁迅,我谈不上“研究”;或者从根本上说,我不喜欢“研究”这个字眼。鲁迅是一个人,不管如何伟大,也不是泥塑木雕的偶像,所以只能感受他。对于一具血肉之躯,具有丰富而活跃的思想的人物,只有通过内心感受才能体察生命的细部。所谓“学术性”是什么东西呢?无非一是事实性,这个考证那个考证其实也就是事实性;二是创造性,是指对一个人、一种事物或现象的阐释是否有独立的识见。不是要求具体的人适合普遍的所谓“规范”,而是无论何种“规范”都必须要求它适合具体的人。所谓具体,就是要求个性,人言言殊,一百部传记里有一百个鲁迅。至于哪一部传记或阐释性著作更接近鲁迅,到了读者那里,最后还得靠感受来判断。


我从来追求写作的自由。由于未曾经过学院式的“学术训练”,自觉有一个好处,就是养成了一个随意写作的习惯,保证了包括书写形式选择在内的相当程度的自由。对于鲁迅的阐释,连同传记,我都是基本上采用随笔式、散文化(你说是“杂文”也未尝不可)而不是经院式的形式,无非为了保持书写的自由而已。


读书报:在很多心目中,鲁迅是一个“符号化”的人物。而您在书中追溯鲁迅的生命历程、情感变化,使得鲁迅的形象血肉丰满,真实而立体。如果请您用简短的文字概括真实的鲁迅,您会如何说呢?


林贤治:几十年来,鲁迅被理解和想象为各种不同类型的形象:一是意识形态化。如把鲁迅说成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一名小兵”之类。有论客否定鲁迅,就拿鲁迅被利用(在文革时期尤甚)来说事,其实是两回事,不相干的。譬如今天要宣传爱国主义,就打造一个爱国主义者的鲁迅;明天有“文化热”,又打造一个代表东方文化的鲁迅,随着形势的需要而不断改写,这跟实际的鲁迅有什么关系呢?二是教科书化,鲁迅因此成了一个“标准人物”。三是学院化,概念化,枯燥乏味。四,专取一点,不及其余,片面化。比如放大鲁迅的孤独感和虚无感,津津乐道其“病态”;又如放大其风趣风度的一面,结果“好玩”而已;又如放大为“钢铁战士”,刀枪不入;又如放大其人性的方面,把鲁迅装扮成十足的好丈夫、好父亲、“五好家庭”家长,等等,结果正如鲁迅批评说的,把所有的枝叶都删夷干净,就得不到花果了。五是漫画化、丑化。最有代表性的是苏雪林,满纸诅咒谩骂,连胡适都看不过去。鲁迅太丰富,要用简短的文字概括他非常困难。总之,这是一个用了一生来追求自由的人,反专制、反强权,志在解放弱者,刚硬而深情,严肃而有趣。作为参考,我建议看萧红的《纪念鲁迅先生》,既简洁,又传神,让人感到不滿足的是有关鲁迅思想方面很少涉及;可以加看冯雪峰的《鲁迅回忆录》,他的《回忆鲁迅》(1952年原版本)有许多新内容,说到鲁迅与茅盾、周扬等人的关系,关于知识分子的谈话等等。只是后者同样夹杂了若干将鲁迅意识形态化的痕迹,值得警惕。


读书报:关于鲁迅,让您印象最深刻、感触最深的是?


林贤治:鲁迅感人的地方太多。举一个例子:他有一个姓杨的学生,一天假冒别人的名字,闯到鲁迅家里闹腾了好一阵。鲁迅以为他装疯,是有人派来捣乱的。事后,他把事情经过写成文章发表,用意在于暴露幕后的鬼祟。想不到有学生告诉他,说此人确是犯了精神病。他听了觉得很歉疚,立即在报上做了一个更正的声明,并希望病人早日康复。对于此事,他非常自责,说“自己感到太易于猜疑,太易于愤怒”。而且觉得公开发一个更正声明还不够,又特意写信给《语丝》杂志的编者,把刚刚收到的一封说明这位学生病情的信件转去,要求扩版发表,并说明为此增加的费用全由他本人负担。你想,一件发生在他和学生之间的小事,本来是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的,而鲁迅出于对事实负责,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自己的不满,认为必须这样做。他说是:“由我造出来的酸酒,当然应该由我自己来喝干。”像这样的事情,在那些仅知道鲁迅是“伟大的战士”者所不能想象的。


读书报:鲁迅其人、其精神、其文字……在当下社会有何价值?


林贤治:鲁迅作为一个具有革新意识、明察世界潮流而又深谙中国社会历史的思想家,其存在价值是永恒的,更不要说在当下社会。所以,我在《鲁迅的最后十年》中,开头便说:“鲁迅死于二十世纪而活在二十一世纪。”


说到鲁迅的价值,第一是他那种始终关注中国社会现实,坚持一种自由的、独立的、敢于批判的知识分子精神。他的任何一个思想切面,对于我们来说都具有启发的意义。就说改革,鲁迅有许多相关的论述,比如怎样看待中国的“特殊国情”、“东方文明”、传统习惯?怎样看待“国学”,看待“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怎样看待“拿来主义”?有没有适合人类的普遍的价值?等等。其实鲁迅早就回答了这样一些似乎至今仍然纠缠我们的问题。要知道,五四时期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伟大的转型时期,处在现代化的早期阶段,所以,鲁迅和我们所面对所遭遇的问题是有联系的,相似的,或是一致的。


至于文学,在鲁迅那里只是一个局部,而语言,更是局部的局部。仅仅看他的语言,深沉凝重,又通脱自然,那么富于色彩、气味、韵律感,那么有弹性,有力度,很难企及。


读书报:近年来,鲁迅的作品在中小学课本中逐渐减少,引起了教育界、文学界和很多读者的热议。对此您有何想法?


林贤治:我以为鲁迅作品在教科书中减少,或被逐出教科书是一种正常现象,毫不足奇。中国社会日渐商品化、娛乐化,教育界不会没有相应的变化。何况,这里还存在着一个是否符合当前意识形态并为它所需要的问题。不过,这种现象对鲁迅作品本身来说并不构成损害,一点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一个“本体论”者。






延伸阅读


一个人的爱与死

作者:林贤治




《一个人的爱与死·一个人的爱与死》节选


1 这个人


这是一个从无爱的人间走来的人,一个向坟的过客,一个背负了巨大的虚无,却执着地挑战死亡的人。


2 两间


精神分析学者认为,人类具有两种本能:一作爱欲,一作攻击;一作生存,一作死亡。两种本能冲突的结果,每每体现为单一的倾向,于是成就了世上的许多宗教家、艺术家、伟大的统帅、铁血宰相、强盗、刽子手、书报检查官、裁缝匠,各种类型的人。对他来说,两种本能冲动却都是同样的激烈,相生相克,缠斗不已。当此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他不能不呐喊且彷徨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间。


3 相关的世界


为他所爱的有限的几个人,已经渐次地归于陨亡,或竟自沉没,唯余无所可爱的茫漠的世界在身后。但他屹立着,一如从前般地抵挡迎面的刀箭。他总觉得这世界与他有关,毕竟这是所爱者曾经存活的世界——

复仇的战士!


4 摧毁性打击


无爱的婚姻,对他一生的打击是带摧毁性的。

结婚时,正值青春的盛期,他却感觉着突然衰老了。东京,北平,革命的浪潮起伏无已。然而,身外的青春固在,于被禁锢的生命又有什么关系?因此,无论杀人或自杀,他都可以毫无顾惜地一掷身中的迟暮。

在会馆的古槐的浓荫里,钻故纸,读佛经,抄古碑,无非借此从速消磨自己的生命。虽然,这也未尝不可看作政治高压之下的一种麻醉法,如刘伶们之食五石散,但是鳏居的日子显然给他整个的反抗哲学涂上了一层绝望的底色。即使后来投身于《新青年》,做小说,写杂感,一发而不可收,却也同样出于无爱的苦闷,就像当时他所翻译的一部颇具弗洛伊德主义色彩的文艺论集称指的那样:“苦闷的象征”。


5 苦闷与创造


《补天》的女娲,其伟大的创造,唯在无爱的大苦闷中进行。


6 遗产


他深爱着他的母亲。

正是他所深爱的人送给他一份无所可爱的礼物:朱安。命运的恶作剧。然而,这是不容违抗的,因为血脉是不容违抗的。或如他所说,她是一份“遗产”,那么在接受这份遗产之前,他已先行接受了另一笔更大的遗产——传统礼教——了。

说及战斗,他曾说自己从旧营垒中来,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对于家族意识的暴露,他是刻骨般的深入,这不能不归因于他所亲历的一份沉痛。

许寿裳丧偶后,他写信劝慰道:“子失母则强。”他之所以愈战愈强,莫不正是精神上丧母的缘故?自婚姻事件之后,大约已因深味这“亲子之爱”的恐怖而远离他的母亲了。


7 可怕的牺牲


他有一则随感录,记他读了一位不相识的少年所寄的一首题名“爱情”的诗的感想。

诗里说,他夫妻两个“也还和睦”,就是不曾“爱”过,仿佛两个牲口听着主人的命令:“咄,你们好好的住在一块儿罢!”他感同身受,当即发挥道:

爱情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中国的男女大抵一对或一群—— 一男一女——地住着,不知道有谁知道。

我们既然自觉着人类的道德,良心上不肯犯他们少的老的罪,又不能责备异性,也只好陪着做一世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

做一世牺牲,是万分可怕的事……

我们能够大叫……要叫出没有爱的悲哀,叫出无所可爱的悲哀……我们要叫到旧账勾销的时候。


8 两重性

观念的激进主义者,

行动的保守主义者。


9 觉醒


克尔凯郭尔说:“与整个十九世纪相违抗,我不能结婚。”存在主义哲学家以抽象的语言掩盖了关于丧失自我的未来的恐惧。

他成婚在20世纪初,正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刚刚发轫的时刻,个性解放的时刻,充满尝试与突破机会的时刻。这个“人国”乌托邦的建造者,深知自己犯下的“时代性错误”,但是,他无力纠正。所以,他说: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10  爱情与婚姻


爱情源于爱欲,是爱欲的升华。

爱情是敞开的,自由的,是心灵的契约。在本质上,它是蔑视世俗的,因而是无畏的。当它一旦被家庭转译为组织的语言,便变得颇多忌讳了。婚姻使爱情物质化,法律化,作为两性结合的形式,它是公设的关于爱欲的封闭系统。

爱情并不等同于性爱,由于灵魂的参与,从而具备了高出动物性的内容。它是关于人的本质的最完整的体现。

爱情只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富于良好的弹性。当它被婚姻实体性地置于一个固定的空间之内,便构成了某种现实环境。这样,婚姻得以以一种团体的性质改变爱情的个人性,成为个人的异化力量,从而失去了人性本真的广度。在婚姻中,爱情是隶属的,是被支配的团体所有物。可以说,婚姻是奴隶制在现代社会中的最后一处安稳的居所。




《一个人的鲁迅系列》

著者:林贤治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林贤治“一个人的鲁迅”系列,充满激情与力量的四重奏!《一个人的爱与死》《反抗者鲁迅》《鲁迅思想录》《鲁迅的最后十年》全新精装版, 精选鲁迅一生中的生活旧照、书影、手稿、信件。随书附赠:鲁迅手迹、手绘、书影特制书签。



往期精彩内容:


法国前总统43年未刊书信首度公开


自由女神怎么变绿了?


2017年9月书讯 | 一叶知秋,正是阅读的时节


今晚月色真美啊 |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台湾女硕士在陕北乡下写生的那三年


他们把230万字的《资本论》变成了200页漫画


把孩子送入东京大学的在日中国妈妈,写下了这本日本教育实践手记





-END-


编辑 | 麻酱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866次推送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 bbtstar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购买“一个人的鲁迅”系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