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这本虫子的物语,也是设计师朱赢椿的创作心曲

2017-11-14 广西师大出版社

10月12日下午,在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中心,广西师大出版社国际出版品牌“艺术之桥(Arts Bridge)”的独立展位出现在2017法兰克福书展,上面陈列着朱赢椿老师的《虫子书》。这大概是第一次,法兰克福书展上对某一个展台只展出了一本书。


《虫子书》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受到了热烈欢迎,今天我们想向你分享更多关于《虫子书》的幕后创作故事:本篇推送,选自《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围绕朱赢椿老师的《虫子书》创作心曲,带你走进《虫子书》背后的故事。


虫子记,设计师朱赢椿的创作心曲 

                                     

本文转自《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4年前,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就在一次电话采访中,语音认识了设计师朱赢椿,但真正谋面认识他,是在2017年10月份的法兰克福书展上。


这时的朱赢椿,依旧像4年前照片中显露的一头长发;这时的他,开口闭口间,总会说出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句话。



这次法兰克福书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特意在欧美展区辟出“艺术之桥”展位,重点为朱赢椿的《虫子书》作宣传推广。



10月12日下午,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中心人流如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有限公司在5.1馆国际展区,围绕《虫子书》的创作和出版,为朱赢椿举办了一场个人演讲活动。



开半亩田,种五年菜,邀百种虫,集千行文,成一本无字“天书”。


朱赢椿演讲的“虫子”故事,如同形态学的探究,他的执着和付出,他的期待和憧憬,在秋天的美茵河畔,令人们翻飞生命的想象,感悟自然的神奇。


朱赢椿的工作室设在一个很小的平房里,这里成了他“虫子”生长的地方。



有一天,朱赢椿突然发现竹篱上出现一个小洞,原来是一种喜欢啃木头的蜜蜂,为筑巢“搭建”的。


朱赢椿从小就喜欢观察虫子的生活习性,他想给来这里生活的虫子们安一个家,他想与虫子们共同生活,以便更好地观察,享受虫子们的生活乐趣。


这里有白墙,有青砖,但缺少虫子们喜爱的青草和蔬菜。从2010年秋天开始,朱赢椿自己种菜——他在过冬之前,把油菜种下,待到春天开始返青。


香香的油菜花开了,蜜蜂、蝴蝶都被吸引过来。


有一小片花朵不大,紫白相间的二月兰,长得非常美丽,非常有生命力;还有栽种的西红柿、黄瓜……全部长出来了;这里还铺上了从河滩里捡回来的鹅卵石,形成特别丰富的景致,为虫子们的生活环境增添了更多的馨香和自然。


蚂蚁开始搬家,虫子们赶着迁来。


朱赢椿担心旁人来这里,无意中破坏了虫子们的和谐生活。为了保护在这里享受着安逸生活的虫子们,朱赢椿特意标出一个大大的“慢”字,提醒大家在这里必须行走小心,尊重虫子们的生命和习性。


朱赢椿从事书籍设计和美术编辑,工作之余,他通过细心观察虫子,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蜗牛慢吞吞》就是朱赢椿在种菜之余,时常带着蜗牛散步,时常在城市的街道上,看到有的蜗牛被行人脚踩受伤,情感受到了触动而创作出来的一本书。



虫子多了,蔬菜就不好长了。


茄子的叶子上被咬了很多的洞,种的花生从叶子上看长得很好,但根部的花生米却被虫子吃了。本来长势较好的油菜,突然生病,叶子上出现斑斑点点被咬过的痕迹。


朱赢椿有些沮丧,他开始寻找根源。无意中,他捡到一小根一头粗一头细的东西,就放在手上观察,以为是植物的枝干。没想到这个东西还能动,朱赢椿被吓了一跳。其实,这是一条尺蠖,也叫一寸虫,走路时像丈量尺寸一样。


尺蠖在朱赢椿的手上,腰一躬一躬地走了。而此时的朱赢椿,脑海里想到的虫子,只是知道自然地生活,只是天然地知道吃蔬菜叶子。从此,朱赢椿怀着一种神圣的感觉去观察虫子的生活。


斑潜蝇在幼虫时非常小,总在蔬菜叶子的上下表皮之间啃食,形成 “坑道”。太阳晒后,叶绿素被破坏,“坑道” 就变成了白色。


朱赢椿非常兴奋,深感自己有事做了。他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到菜地里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寻找被虫子咬过的叶子。有些叶子刚开始被咬,他就慢慢等,他把这些被咬过的叶子摘下来,拿回工作室进行清洗、压平、扫描,再榷底,就变成一件件作品。


这些靠虫子啃食出的作品,图案非常像汉字,起笔、落笔、收笔,形神兼备。


“大自然的力量太无穷了,令我们对美的东西都怀有好奇心,都会被美丽的画面而感动。”从此,朱赢椿开始记录虫子们的创作。


有一天,一只斑衣蜡蝉突然掉进朱赢椿用来写生的盛有水墨的调色盘里,转而在宣纸上很有规律地爬行,留下一串很美很美的足迹。


从此,朱赢椿用有深颜色的蔬菜汁磨制成水墨,让各种虫子粘染后,在放有食物吸引的宣纸上,随心爬行,形成不同形状的曲线。


“虫子爬过后,我担心受到伤害,又将虫子吹干,放到最新鲜的蔬菜中,放归自然。”朱赢椿说。


5年的时间过去了,朱赢椿收集1万片虫子咬过的蔬菜叶子,变成了虫子的文字;收集的100余种虫子爬行的痕迹,则变成了虫子的绘画。


5年的时间里,朱赢椿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十分爱护,从不清除,以至于他的工作室的门都被杂草缠绕着。


5年里,朱赢椿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他养过的虫子,变成了虫蛹,变成了美丽的蝴蝶。


经过5年的努力,朱赢椿的《虫子书》诞生了。



《虫子书》英文版


《虫子书》中文版


朱赢椿说:“这本书我做了5年,其间有孤独,有不理解的非议。但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书,需要有童心的人去看,能测试一颗好奇心,一种审美趣味,一个有爱心的情境。”


记者在现场感受到,《虫子书》虽然缺乏文字语言,但从大家喜爱的眼神里,读懂了人们对美、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





延伸阅读


《虫子书》中文版


朱赢椿 著

朱赢椿  皇甫珊珊 设计



【世界最美的书 颁奖词】


这部外语作品在形态学领域做了开拓性的工作,它展示出科学方法的所有特征:“半亩田地,五年时间,邀请百种昆虫,搜集千类足迹,最终,我们拥有了一本书。”


形态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是生物学上的意义:通过清晰的图像处理把不同昆虫形形色色的足迹展现在世人眼前,这一做法或许前无古人;而且这些足迹似乎本身就显示出巨大的书法特性。另一方面则是语言学上的意义:各种足迹既像潇洒自如的毛笔字,又像史前石刻的残片,也像欧洲的墨迹联想图(Klecksographie),图片经过处理,散发出强烈的美学启示,这些足迹足以被当作异域的、陌生的文字语言。


一张张图片变成了文本,变成了文字组成的神秘字符。这些新发现的、独一无二的字体有着鬼斧神工之妙,对它们的编排蕴含着教学法的意味,又将种种现象和观察充分地融合在了一起。


这种图片展示的处理手法,对于理解各种自然科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制成栩栩如生的图片,从而显示出成象后的现实性。这些图片让人难以察觉,这其实只是一种展示意义的处理方式。正是这样一种矛盾性,在这本寻找足迹的作品中以绝妙的方式被揭示出来。最终这项极具艺术意味的研究成功地展现了某种充满哲理的隐喻:世界就是一部书写自身之作。







-END-


本文转自《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890次推送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 bbtstar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购买《虫子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