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的书,都是怎样诞生的?丨编辑说
当你手捧书籍阅读时,不知你是否曾好奇过:一本书是如何做出来的?
人们总是对作家及其创作过程充满想象、津津乐道,但却对出版知之甚少。
比如,
一本书的出版是源于编辑灵光一闪的想法还是深耕不辍的热爱?
从选题策划到顺利诞生,一共需要多久?需要几步?
出版编辑除了催稿和挑错别字,还做些什么?
......
人和书的相遇是一种奇妙的缘分,而一本书的诞生也充满着奇妙的机缘。
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一本书的诞生过程,我们特地邀请《大宋之变》的责任编辑张洁,为大家讲述一个灵光一闪的选题想法是怎么逐渐蜕变、成形为你手边的《大宋之变》一书的。
预告一下,在明天的推送中,编辑本人也将出镜,带领各位去到印厂,以视频的形式为大家详细讲解“做书”的印制流程,让大家更直观地看到一本本书是如何做出来的。
-
大家好,我是编辑张洁,今天过来值班啦。每每有人得知我在出版社做编辑的时候,都会问上一句“一本书是怎么做出来的?”,那么今天就为大家揭开“做书”全过程,看一看跟你心目中的“做书”有什么区别。
书是沟通思想的一座桥,编辑成就感的阈值,源自选题为读者创造的价值。开发一个好产品,在读者精神生活里留下一缕清新,是编辑工作中的小确幸。
《大宋之变,1063—1086》这个选题的发现,来源于我在网上对一篇采访稿的关注和阅读。
2019年4月的某天,我像往常一样在网上搜罗我感兴趣领域的学者动态,希望能在选题方面有所收获,在此之前我已多次尝试却无功而返。也许是形成了习惯,虽然一直在失败,但是依然越挫越勇,乐此不疲。
联系过的作者和选题(部分)
那天,我读到《读品周刊》中一篇对赵冬梅老师的采访——《宋朝复活,在她的声音中》。其中,作者谈到“想通过不同代际政治家的命运沉浮,呈现北宋政治文化的兴衰脉络”。读到这句话时,我一下被击中了,这正是我要寻找的选题方向:通过一个人物或者一段时间,由点及面反映一个朝代的发展轨迹。而且与我们编辑室准备推出的历史传记《王安石》相呼应,能产生足够的话题效应。当时有种直觉,这个选题属于我,我一定能够争取到。在请示领导后,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作者的微博,给她写了封约稿信,然后,进入忐忑的等待期。
所幸,只过了几个小时,就收到了作者的回信,得知目前已有两家出版社在谈:某家出版公司、商务印书馆。并且给的版税条件都很优厚。
在版税上,我们并不占优势,该如何说服作者,这是最关键的一环。
在争取选题的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是“情真意切”法,把我们的编辑营销实力列出来,列举成功的案例,并做了一个关于这部书稿编辑、营销推广计划的详细方案,表达了充分的诚意。印象很深的是,作者问到我们编辑在图书组稿中的经济回报问题,我即刻回了一封长信诚挚地跟她解释:在我们公司,编辑考核并不以策划或联系选题为主,组稿策划并没有特别的经济回报,多是源于对做书的理想和兴趣爱好。
事后,作者跟我说起,确实是我们的“做书梦”打动了她,使她在情感上倾向了从未谋面的广西师大出版社。而我们主任在与作者的沟通中,对选题的专业判断和分析说服了作者,最终使作者下定决心把书稿交给我们。
《读品周刊》对赵冬梅老师的介绍
也就是这样的缘分,确定了这本书的出版归属,让我的“做书梦”变得那么真实可触,梦起之后,面对的就是具体的做书挑战。
等稿的过程中,我一有空就琢磨书的形态、文案、推广等细节处理方案。那时正逢我休假,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准备。我在网上大量查找同类书的操作经验。当时,内心其实是很忐忑的,我以前并没有类似图书的操作经验。以前做得最多的就是补贴书,而且是成系列的补贴书,版式、印数都是定好的,选题申报、成本测算都有专人统筹,出版后也无需考虑推广发行的事情,我要做的,更多只是内文的编辑校对而已。
几年来,我一直期待能做一本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书,并且一直在不断尝试约稿。现在,机会终于到了,我反而紧张起来,最重要的,还是担心辜负了作者的信任和委托。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结合作者本身的影响力和人脉,我们将所有能用到的宣传资料整合分类,并制定了宣传推广简案。在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后,等待的过程心里也在具体工作的推进中,逐渐踏实起来。
约定交稿是12月,但是在8月份时,作者就将已经写好部分发给我们了。拿到书稿后,在领导的统筹下,我们对书稿的书名、目录、篇章等细节处给出了修改意见。
1.书名敲定
图书书名对于一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关系到能否打动读者让他们为这本书买单。我们根据现有的内容和作者提出的几个书名,罗列出几大方案并采取排除法确定书目:
《孤独领袖司马光,1063-1086》《司马光,1063-1086》:历史传记的书名,且前边一个情感色彩太强。司马光作为政治家历来褒贬不一,传记类图书的受众有限。故最先排除。
《历史的宽容:司马光1068—1086》:太抽象,涵盖的点太多,普通读者似乎一下没法看到期间的必然联系。
《宋变:司马光1068—1086》:“宋变”不是一个固定的词组,而且“宋变”属于事件,“司马光”属于人物,容易产生混淆,记不住书名。
最终确定书名为《大宋之变,1063—1086》。简洁明了,且具有了历史高度,从人物或者单个事件,上升到了朝代的转折史。
2.目录标题调整
目录是读者建立认知的重要窗口,标题设计细致与否、表达是否亲和、信息量是否丰富,决定了读者对书质量内容的初步判断,甚至能直接驱动下单。
作者的文风整体是非常典雅流畅的,有种娓娓道来的引导感,小标题凝练典雅,很好地提示了本节的内容,书稿质量非常好。我们只需要做些简单的调整、完善工作,比如,有些标题下的文字较短,用小标题显得碎片,影响阅读和整体感,或文意可括入前边的标题之下,可删除部分标题;有些标题可合并或者重拟。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且有悬疑、吸引力。
3.内文修改
在内文的修改上,我们建议作者增加前言、后记;在每章的后边加导语,简括本章的内容;同时将脚注改为尾注,放于每节之后,将史料依据、学术讨论放入注释,使内文语出有据,又流畅好读。
元丰改制前宋朝国家机构与政府组织示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大事纪年》《宋代官制表》的编辑制作,作为非历史专业读者,了解宋代官职、宋代历史大事具体进程,已实属不易,竟然还妄想为《大宋之变》编一个符合“赵氏风格”和非专业读者也能一目了然的大事纪年和官制表。
无知者无畏,我把各种参考资料都找了出来,还找到两位历史专业的博士求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做出了官制的基本框架,简单粗糙、问题不少,就这样发给赵老师,请她修改。赵老师真是一位循循善诱、谦虚平易的学者,她花了好几天时间帮我修改完善,还不忘肯定表扬我的“粗陋工作”。
就这样,在反复沟通、打磨中,这本书的内容渐趋完善、精美。编辑一本好书是一件幸福的事,看着它一点点成型,最后形成带有自己审美、意趣的形态,走入读者心中,那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无可比拟的。
两位博士帮忙绘制的官制图
4.封面设计
随着书名和内容的确定,书的主题和风格也已经基本明确了。接下来,就到了决定一本书形态的关键环节——设计封面。毕竟,想让一本书以最合适的方式与读者相遇,一个合适的图书形态无疑是重中之重。
在设计师给出第一版封面效果图时,大家都被打动了,在工作群里,引起了一阵沸腾,效果太惊艳了:宋代青瓷色的水墨画为背景图,“大宋之变,1083—1086”几个字延展铺满整个封面,突出书名,整个封面设计风格是淡雅却不乏冲击的和谐整体。所以,封面形态其实是精力花费相对较少的部分。
5.文案撰写
文案撰写真可谓愁肠百转、千锤百炼,收集了无数素材,最后删减舍取,化为简单的几句。在这个过程中,同事们一次次帮忙修改提意见,大到框架、逻辑,小到遣词用句。仅内容简介的改写,就有二十几稿之多,其他还有海报文案、一句话宣传、编辑推荐、图书卖点、微博文案,等等。
在编辑书稿的几个月中,我只要一有空闲时间,脑子里就开始高速运转。不是在“憋”文案,就是在“憋”文案的途中,怎么写出“抓住读者痛点”的文案成了我这段时间日思夜想的问题。手机备忘录、有道云笔记、电脑、本子上,都有随时记下的灵感;开会、吃饭、睡前,只要有一点想法,我马上要记下。仿佛魔怔了一般,我每天睡得时间非常少、压力也大,还有家庭生活的各种琐事,但是我那时候并不觉得累。无数次修改、否定,修改、否定,内心也是不断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我甚至每天晚上都要苦苦思索,然后内心捕捉着若有若无的一丝丝灵感,苦苦期待灵光乍现的一瞬间。
我一度以为我将是第一个被文案逼疯的编辑,但是同事说,她们有本《外婆的道歉信》,光文案就改了200稿。看来,好的文案都是从千锤百炼、反复修改、反复折磨中来的。再想想我这个,真算不了什么了。
写了十几个版本的内容简介方案
在某个清晨的早上,我仿佛突然开窍了,海报文案的结构逻辑突然在脑海里蹦出来。我马上拿出手机,记下梗概,然后就在同事们的帮助下一遍遍的完善,修改,最后成型。
神奇的是,那些曾经被我无数次否定的词语、句子,后边都很好地融入我的各种文案中,在营销推广中,那些历经痛苦憋出来的内容,就那样自然地化成合适的语言,潺潺地流诸笔端。我想,这或许算是一次涅槃!
6.面世前准备
万事俱备,进入了紧张的印制环节,5.23日下午内文的毛样出来,出版科打电话让我下去拿毛样。我是急切地跑下去的,急切地想看看图书内文形态。我们希望图书更显得柔软轻薄些,所以选择了70克竖条纹双胶纸,我有点担心印出来的成品效果。看到内文后,我悬着的心放下了,效果比想象中好,版式舒朗,纸张柔软,就是我想要的效果。
《大宋之变》内文锁线中
晚上请出版科同事开车送我去印厂盯封面调色,开了四十多分钟,九点多钟才到印厂,封面五色印刷加专金,调准封面颜色尤其关键。印厂师傅们对着下厂文件图一遍遍调色,护封底色是那种宋代青瓷的翠绿色,但又不能太跳脱、太清新。调第一遍,不太满意,颜色偏浅偏黄;第二遍还是偏黄偏旧,图片层次感没有出来;第三遍、第四遍……终于调出了比较满意的颜色。检查文件、签字、上机印刷……
《大宋之变》封面调色
正如每位怀揣“做书梦”的图书编辑一样,我们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个小小理想,并为之默默付出、辛勤努力。经过近四个月的打磨,《大宋之变》终于面世。回想做书这几个月来的点滴,心里再次感叹:做书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争,从选题的敲定,到内文、封面,再到图书出版、营销发行,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
记得在跟作者汇报进展时,收到她的一句“辛苦了”回复那一刻,我突然鼻子一酸,感动不已。作者、读者对图书的肯定,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编辑这个职业的最高肯定。
有一段电影的对白是这样说的:“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翻过了这座山,却看到了下一座在不远处等着我。”为了人与书的相遇,接下来,还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