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西师大出版社:“文化种子”生根发芽的力量

2016-01-09 张莺 广西师大出版社

今天是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这我们为你准备的第257次推送






“文化种子”生根发芽的力量


文/ 新华社记者 张莺

本文刊于1月8日出版的《新华每日电讯》


从柴静的《看见》到林青霞的《云去云来》,从“理想国”“新民说”到“国富论”“魔法象”,地处西南一隅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几年如磁铁般吸引着作家和读者,好书一本接一本地出,成为我国出版界的名牌和广西的名片。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带着这样的疑问与敬意,记者近日来到位于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聆听出版人的答案。


偏远城市走出的出版重镇


在《新京报·书评周刊》刚刚发布的“2015年度图书120本入围名单”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书入选了9本。


回望2014,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更是占据了各大图书榜单。从北京、上海到广州、深圳,文化日新月异,读者日益挑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未曾被时代落下,而且历久弥坚。


“世界上有很多知名的大企业,总部都不一定是在繁华大都市,甚至可能在不起眼的小镇,但这不妨碍企业在大都市的发展。”说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缘何偏居祖国西南城市桂林,却在全国多地甚至海外图书市场打出了名声获得了认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张艺兵如此“解释”。


这家在2016年迎来30岁生日的高校出版社,当下的成绩离不开壮大过程中的次次革新。其中2000年成立于北京的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在出版社总编辑刘瑞琳女士的引领下,打造了“理想国”丛书品牌,以“想象另一种可能”为理念,获得出版业内高度好评。


现任出版社社长何林夏介绍,在“革新”思维引领下,出版社继“理想国”之后,于2013年推出“新民说”,远溯《大学》“作新民”之意;2015年初推出童书品牌“魔法象”,致力于儿童人文启蒙。每一个品牌的创造与维护,出版社都拿出了“手工艺品”的标准。


用做“手工艺品”的精神做书


为何花落总在师大社?或许我们可以从一本小书的出版前后窥得秘密。2013年5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惊艳亮相。这本小小的红色册子从内容到装帧,都带着一股清新温暖的文艺范儿,让喜好者爱不释手。


这,都在这本书责任编辑阴牧云的意料之中。阴牧云告诉记者,2012年,她在网上看到了柴静的一篇博客文章,讲述采访饶平如老先生的故事,当时她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做书的好选题”。


“看了这篇博客文章后我被饶老先生的故事深深打动了,赶紧跑到他家里,和老先生以及他的家人谈签书稿。前后去了好多次,也打了好多电话。”阴牧云说,当时已有好几家出版社看上了这个选题联系老先生,但不少出版社想赶当时刚播出的关于饶老先生的新闻节目热度,欲快速出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刘瑞琳曾说,编辑最大的难度不是面对书,而是面对人,人永远都比书重要,也永远都比书难。阴牧云用行动诠释着总编辑的理念。面对竞争,她没有着急,给老先生提供了策划案,除了编辑、发行、宣传事宜外,还对内容的重新建构提出了意见。“直觉告诉我,老先生当时的东西非常珍贵,这对一名图书编辑而言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同时他的材料虽丰富却也驳杂,就像一地的珠子,拎不起来,需要再串一串才能成为一条美丽的链子。”阴牧云说,她和饶老先生及家人沟通图书的切入点,出版社的取舍是什么。幸运的是她的想法和饶家人不谋而合。


“大部分人出书都是想让读者了解自己,但当时饶老先生的画作文字只在家族内部流传,让孩子们看,具有非常特殊的纯粹的味道。我们告诉老先生,这些作品离成型的图书还有距离,不能仓促出版,需要拎出主线重新来做。”阴牧云回想这段历程,仍充满愉悦。因为饶老先生是个纯粹的人,本能地摈弃过度市场化、商业化的模式,他也很放心地把书稿版权签给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饶老先生虽然80多岁了,但他非常热爱生活,精力充沛,顺利给画作配了文字。可喜的是他的文笔也很美,充满了民国味儿。”阴牧云说,书稿定了后他们又将装帧设计外包给知名设计师朱赢椿。带着对老人家浓浓的祝福,这本带着独特审美趣味的书籍诞生了,名字将饶老先生夫妇的名字嵌在一起,以“平如美棠”四个字作为书名,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历经半年的打磨,2013年这本书上市后受到广泛好评,获评当年“中国最美的书”,销量达到20几万本。“现在很多年轻人会选择买这本书作为结婚礼物赠送他人,我们也相信这本书今后会常销。”阴牧云说,目前《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已在2015年法兰克福书展上卖出了西班牙语、法语、韩文等多个版权,证实着“品质故事、品质图书”的世界属性。


如果说这本书求了“慢”,那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诗人余秀华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则是求了“快”。出版社相关负责人称,这本诗集从签下版权到出版上市只用了12天的时间,也一时“洛阳纸贵”,受到读者追捧。


做别人“不愿做”“做不来”的事


“这里记载的是我老家的事儿,就是这个镇……”来自福建漳州财贸学校的职教老师张伟博手捧一册《满铁调查报告》,随手翻阅,忽然看到了关于故乡的信息,分外激动。


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顶楼的陈列室里,一本本像《满铁调查报告》这样的大部头珍贵文献摆满了书架,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气息。这些出版自广西桂林小城、却囊括中外古今文明的书目读物,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骄傲。


执教于福建的满族人张伟博家在东北五常县,此次在桂林进修,特意抽空慕名来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参观拜访。2015年11月25日下午,桂林秋风萧瑟,走在中华路正欲问路,抬眼望见路边的一座四层小楼墙体上写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张伟博和同伴们不禁惊呼“就是这儿啊”。


的确,楼着实不大,但名自有光华。在一至四楼的办公区,张伟博和一同参观的同伴不敢高声,唯恐惊动了正在埋头工作的图书编辑。走到通向顶楼陈列室的楼梯,满墙的作者头像,似乎让人感觉触摸到了一家老牌出版社跳动的心脏。


“我以前在黑龙江工作。当地有很多满文档案,浩如烟海,但很多没能翻译出来,成为档案馆、图书馆的‘纸砖’。如果多一些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样针对古旧文献的抢救、影印工作,我们的历史学术资源就会更丰富。”张伟博抚摸着装帧厚实且精美的《满铁调查报告》,如是感慨。


事实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从1994年开始策划珍稀文献选题。“我们出版的关于满铁和731部队的研究资料只出版了60套,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讲是亏本的。但如果没人做这方面的选题,这方面的史料就会湮灭,那我们就对不起在抗战中牺牲的3500万同胞。”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何林夏看来,出这样的文献好书“天经地义”,且出了一套又一套。


有着红彤彤封面的大型图像志《汉画总录》,耗费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轻编辑罗文波、李琳的几年工夫。


李琳2006年从复旦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后成为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一名历史读物图书编辑,从2011年开始接触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的学术图书《汉画总录》项目。李琳说,那两年她多次被社里派往北京大学出差,与汉画研究所的朱青生教授团队核对书稿,罗文波更是和研究所的老师们一起到陕西等汉画出土地进行现场办公,包括拍照、拓片等。


“每一块石画的长宽高、出土信息等都有详细记录,这是基础学术工作,出了几卷后反响相当不错,如今还没出完。这类书出版周期很长,几套这样的书,都能让我干到退休啦。”李琳说,这套书已出的部分目前已经获得了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


在社里,像李琳这样的编辑有很多,他们淡泊宁静,安然做着书稿,并不会刻意追求“大卖”,因为出版社对他们实行“准年薪”管理制度,相对宽松的考核环境让员工有了舒适心境,做出的文化产品自然少了几分浮躁。


在多元传播时代做“文化种子”


大到一个品牌,小到一本图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团队都在践行这一理念,让出版社的这粒“文化种子”释放更大力量。


近期,这粒“文化的种子”还刮起了一股异国克罗地亚风。克罗地亚女画家安德烈娅即将开始“北京、唐山、长沙、武汉、深圳、桂林……”的中国之旅,推广她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作品《蓝色的天空》和《白鹳的旅行》——这也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的系列作品之一。


出版社的布展人之一小白说,第一次看到安德烈娅的书,他惊叹于怎么会有这样的图画书作家。“歪歪扭扭的房子,遗落的小孩和破碎的玩具,歪脖子的大树和失落的小鸟。看似简单却直戳人心,笔触力道精准,划破每一个还敏感着的心。那是我第一次开始理解那句话——浓得化不来的忧伤。曾经视为矫情的一句形容,却实实在在地用笔触和画面将我感动……”小白说,从克罗地亚到中国,出版社和作者都希望每一场巡展留给彼此的不是新书宣传的站台走场,而是一个千里奔波的相遇,处处有心的感动。


在负责公司品牌推广的小余看来,每一次布展与推广,演讲与沙龙,都是出版社将图书与作者的美好价值展现给更多人的过程,充满了“文化种子”生根发芽的力量。


而立之年,面对新媒体和阅读电子化、碎片化的冲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何去何从?传统出版行业何去何从?


有压力,就有突围和求变。在“总舵手”何林夏看来,中国的出版业还远未触及天花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也正在出版与数字技术融合、出版与资本融合、出版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方面试水,寻找出版社在平台、技术、资本等方面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END-

广西师大出版社 出品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

欢迎各类微信公号联络合作

合作请联系 微信号 bbtstar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