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每个故乡都有一家解忧店铺

2018-03-04 帅泉 南方电网报



忘忧的故乡

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坡索村新年纪事

村民覃尚权介绍自家做的熏肉。 冯亮 摄


横贯千里的南岭群山

其西端一山名为凤凰山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

花香乡坡索村就坐落在凤凰山下

千年以前的“岭南应不好”

千年之后又是另一番模样

对于居住于此的人们来说

岭南故乡始终是心安忘忧处

——尤其在过年的时候


年味

村民覃丽梅在自家做玉米酒。 梁敏 摄


东兰县花香乡,腊月一开始,年味便渐渐弥漫开来。


路边的杂货店挂起了鲜红的春联和福字;菜市场里猪肉摊位围满了人,毕竟在村里,吃年猪才叫过年嘛;马路上的机动车也多了起来,看车牌,“粤”字开头的占了很大一部分……


在浩浩荡荡的返乡大潮中,覃杰是其中一员。在广东东莞打工的他,没有开车回家,也没有订上火车票。他着急地买了一张长途汽车票,枯坐了10个小时返乡。


两个小朋友新南网援建好的球场玩耍。 梁敏 摄


这一切源自于,在一周前他接到村屯的一个电话。“新广场竣工了,快回来喝酒吧,整个屯的人都来!”隔着电波,覃杰从屯长黄大谋特有的大嗓门中,不自觉脑补起这个中年男子虽不高大伟岸,却踏实质朴的模样。


村里的每一次聚会,黄大谋都会在广场上拿着那只充斥着杂音的喇叭喊应人群聚集,无论清晨还是傍晚。


这一次聚会,对于屯里来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盛典。30张大方桌整齐摆放在平整的广场上,上面堆满了各家各户“土厨子”烧的拿手菜。舞台上,无论年轻人的嘻哈潮,抑或老太太们的广场舞,都让坐在底下的人们开怀大笑。


覃杰看着台上一张张熟悉而陌生的面孔,品尝着久违的家乡菜,内心慢慢变得安静而悠然。务工的元器件加工厂订单骤减的窘况,原本让他对来年的柴米油盐感到一丝心忧。这种忡忡然,在故乡户外的觥筹交错间烟消云散。恍惚中,已到午夜,他举首仰望天际,月明星朗,这是城市里不曾见到的景象。


南方电网公司驻坡索村扶贫第一书记周晨也参加了这场盛典。扶贫两年,周晨走到哪儿,都是村里的“大红人”。每到饭点,热情的乡亲们都会用家常菜招待他。


“公司领导有一次问我,村民请到家里吃饭的时候多不多?我回答说挺多的。领导立马说好,这表明你扶贫工作有群众基础了。”周晨很自然地讲起这件往事,其背后蕴藏着乡土中国的至理,质朴的人民,懂得知恩图报。


村民覃尚权就常念着周晨的好。家中虽贫,供养多个子女的读书开销成为他心头之患,但扶贫带来的变化确是实实在在的,这不,年前家里还忙起装修来,说明日子慢慢有了起色。每当周晨走访经过,热情的覃尚权总爱留他吃饭。说到吃,他自感“还是有些品味的”。


吃年猪肉是村里的传统

覃尚权家门口就挂着熏肉

十几条,包含猪身上各种部位

猪头肉、腰花、猪脚等


肉下方是柴火,24小时不间断,至少熏上10—15天。火一定要小,用热量把肉里的水分彻底熏干,如果火大了,外面黑了,里面其实没熏干,就不好吃了。


年方日久,村民们总结出一些熏肉的土法子:熏的时候坐在旁边一边烤火一边吃甘蔗,甘蔗渣吐到火里,熏出来的肉带一丝丝蔗甜味;熏制好的猪肉,食用前要清洗,最佳的清洗工具是丝瓜瓤,比任何买来的清洁用品都要好,洗个三四次,肉表层的炭黑除去恢复艳色了。


以前,几乎村里家家户户都杀两头年猪,熏肉可以吃上大半年。农忙时不用买菜,回家就把肉放到锅里与米饭一起蒸,特别香。正月十五到了,年过得差不多了,这一天一定要炖猪脚汤喝喝,汤里放上姜、葱,那叫一个鲜。


好客的村民,走家串户的吃饭也是不少的。熏肉的吃法有很多,无论蒸、煮还是炒。从门前的菜地里揪一把青菜心,就着熏肉一起炒都能香飘四溢,村上很火的一家餐馆,熏肉炒菜心已经成为这里的招牌菜。而一旦吃起猪头肉,就表明家里这一年的熏肉基本吃完了。“因为它做起来不方便啊。”覃尚权哈哈一笑,约定俗成的法则竟然也是“懒虫作祟”的结果。


过年总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不管你这一年经历了什么不为人知的喜忧,在家里、在村里,喜悦可与人分享,忧愁可逐渐淡忘,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新年已经到来。



变化

覃丽梅在查看电力服务热线给她发送的电力信息。 梁敏 摄


覃东宁在南宁上大学已经两年了。回乡的时候,他用积攒的零花钱给家人带了一大包礼物。


“要搁几年前,我肯定是不会带东西的。路没通啊!”20岁的小伙子站在家门前,踏着脚下的硬化马路说。以前,这条从屯里通往花香乡的小道一到雨天就满是泥泞,这位长得有些瘦弱的书生,没负重的情况下得走两小时,背着包就更加步履维艰了。现在通过扶贫,路修好了,他可以搭乘村口的面包车,一路驶到家门口。


扶贫对于村里基础设施的改造规模巨大。党支部书记覃培绍从水电路三方面做了简要总结:生锈的水管换了新的,户户通自来水;以前动力电只有两三户,农网改造升级后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水泥路也基本覆盖全村29个屯了。“花香乡全部11个村,我们村是唯一在2016年就脱了贫的。”他越说越激动。


单纯依靠种植水稻、玉米为生的农村经济,想要实现脱贫极为艰难。外出务工成为许多年轻人必然选择,覃培绍的儿子也在广东打工,每年回村感受到明显变化,“这是两三年前完全无法想象的”。


而在村里

产业的支撑成为脱贫的关键因素

如今的山苞上

不光只有层层林木覆盖

和烧荒后种植的农作物

还有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

熠熠闪光的光伏板

75千瓦装机容量

投资近70万元

发电寿命期25年

南方电网公司为村集体带来的收入

预计前3年每年大约6万元


此外,依靠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发展农产品种植养殖也是脱贫的重要手段。土壤富含硒元素,村民们种植的原生态富硒大米、大蒜通过便捷的交通物流运送至贵州、湖南等全国各地;不使用激素,自然生长的鸡鸭猪等禽畜也能卖出好价钱。


日子越来越好了,村里的新房都建了起来。六内屯进屯的硬化路面沿线,3层高的小民房数不胜数。覃秀梅在新房前“玩起了把戏”:柴火堆上起一口大锅,热气升腾,一根小管从锅里伸出,插入旁边的大壶嘴中。


这是在干嘛?覃秀梅嘿嘿一笑,摇了摇水壶,从中倒出一小杯晶莹透亮的液体,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酒香。


这是农家人酿玉米酒的土法子。她掀开大锅,里面满是金黄的玉米粒,在热水中浸泡翻腾。就着热锅,将炒熟的凉板栗置入其中回温。路过的街坊四邻闻到了香味都赶了过来,板栗就着美酒,这就是过年的味道。


与覃秀梅家毗邻的房子,看起来建得更漂亮。但翻出旧房子照片,不禁令人有些吃惊。那是一间完完全全用黄土垒砌的矮屋,天长日久,风霜雨雪之下,早已残破不堪。而在若干年以前,这样的土屋几乎是村里的标配。


建房需要优质电。“最重要的是电力搅拌机,现在总不能指望人力吧。”覃秀梅指了指路旁高耸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农网改造升级做得好啊,以前电压低,很多用电器都带不动,现在好了,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建房搅拌机带起来没问题,碾米什么的也都没问题。”


东兰供电公司长乐供电所李伟是负责村屯的电工。对于农网改造升级和村民用电情况,他都烂熟于胸。坡索村自2016年完成农网改造升级后,掀起了建房的热潮。为此还刺激了产业发展。全村开了5家砖厂,还曾一度出现砖块脱销的情况,原因是邻村也闻风建房抢买砖块来。


以前春节的时候,李伟就没睡过安稳觉,线路超负荷运载,即便没事故发生,躺在床上也很心忧。但去年、今年连续两个春节,他很少出门工作了。


少数的出门维修故障,也是一些关于开关质量的小问题,基本不超过半小时就能解决。“农网改造升级后,我们自己工作量减少了,村民们也满意了,双赢!”李伟笑道。


而在春节保供电的日常巡线过程中,他还感受到来自村民的尊重与爱戴、质朴与善良。73岁的覃必强拉着他到家里,说自己家与邻居家电表用户名和编号弄反了,希望帮忙换过来。“我家用电比较多,搞反了邻居得吃亏啊!”老人说。李伟看了看,记录下情况,请老人放心,他随后回单位就在系统上做修改。时间临近中午,老人请他到家吃饭,他婉言谢绝了,老人又赶忙从家里倒茶递给他,又是一阵感谢,这才离开。


村民向东兰供电公司花香供电所工作人员李伟咨询用电问题。 梁敏 摄


物质生活有了改观后,村民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过年前夕,覃妙英就着手张罗起村屯“春节大联欢”的事儿。各家各户凑份子钱,你50我100,不到半天就筹集了1500块。“我的目标是一万哩。”她信心满满,“有几个‘大老板’说好了要给的。”


她还真就办成了。大年夜的“农家春晚”里,载歌载舞;大年初一,请来村里德高望重的“艺术家”,用年代久远的铜鼓奏响了喜庆的旋律;节日里连续几天的运动会,也办得风生水起,篮球赛、羽毛球赛、拔河……吸引到邻村人都前来露一手。


从村里走出的大学生覃慧宁更有想法,她利用放寒假的时间,年前年后忙着联系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和工会等部门,为一整年的文化娱乐活动争取资金支持。

    

变化已经发生

但村民们并不满足

每个人

都有向着更好生活迈进的憧憬和努力

这个年

过得温暖舒心



坚守与融合

东兰供电公司花香供电所员工给村民检查线路。 梁敏 摄


覃金瑛是热爱坡索村的。但若是身无半亩地,对故乡的这份爱或许也只能让渡于千山外的终日奔波。


覃金瑛想过离开。前年,她养的鸡闹病死了2000多只,只能含泪买柴油把死鸡烧掉,赔了不少本钱。忧愁之中,在新疆做生意的老乡去年初介绍她去那边捡棉花,收入虽不算高却也能勉强糊口。


犹豫时,周晨等几位村干部来到家中做思想工作:村里有一些产业可以做的,用不着去那么远的地方打工。“周晨书记跟我说,鸡群闹病不是我的错,他还介绍村里的养殖基地给我打理,收入一个月在3000元左右。”丈夫也给她打气说,困难都是暂时的,生活总会好起来。


随后又有了新机遇。农村淘宝要在村里开店铺,平时就热衷网购的覃金瑛从全县700多人的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坡索村唯一的淘宝“店小二”。


店铺在5月份开了张,但刚开始没什么生意,村民们担心网购商品的质量没有保障。转机出现在一名年轻村民身上。年轻的女儿从网上给母亲买了一个电饭煲,300多块,同款实体店要400多元。到货后,覃金瑛晚上10点送去远在山上的母亲家中。一时间,附近村民们都围过来看,心想“怎么网购还有这么晚送货上门的,服务不错啊”。过了一段时间,电饭煲“用得很好”的口碑传开了,立马卖出15台。


“做生意主要是以诚待人,没什么技巧。”谈起生意经,覃金瑛轻描淡写。她店里所有的商品都是通过天猫直营店进货,质量相对有保障。对于卖过的商品种类,她会仔细比较性价比,偶尔碰到质量问题商品,直接帮村民们退货,“邮费我自己出,我记得有件商品最多一次退了5次货。”


诚信经营换来了忠实客户。有一阵她因故出远门,73岁的村民覃必强想买台割草机,足足等了她五天。拿到割草机后,老人还到其他村民家里,比比看谁的机器性能好,“真是为我的店子做足了宣传。”


新兴的购物方式,逐渐融入传统的乡村,其中的过程却充满了口口相传的乡土式传播。


覃金瑛的店铺门前,经常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村民聚在那里,唠家常聊琐碎。覃金瑛觉得,村里无一个不是好人。回首没有背井离乡的抉择,她现在坚定地认为“决定做对了”。


但覃建华、张焕终究还是要离乡。


这对22岁的同龄新人,在2月1日举办了婚礼。当天,亲朋好友从四面八方赶来,尤其父母一辈的很多人,甚至专程请假回来。


依照当地传统,但凡大事要算一算。今年元旦,双方父母见面定亲后,请人确定了婚期,不仅精确到几月几日,还算准吉时,婚礼那天新娘张焕12:00出门,13:00准时进门,提早到了得在屋外候着。


根据习俗,喜宴是要办两场的,婚礼前一天女方家得办一场,当天男方家办。婚礼当天,建华的母亲覃秋平从凌晨3点就开始准备喜宴。堂屋同时最多摆6张饭桌,那天总共有40多桌,流水席,从上午10点一直吃到晚上。


唱山歌是必须的。迎亲时,拜堂时,敬酒时……不同时段唱不同的曲目,6人轮换间断性唱到次日凌晨四五点。虽是方言唱的,但新人完全听不懂,想必是年代特别久远,传承下来的歌曲了。其实,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传统习俗并没有严格遵循。例如迎亲,现在几乎都开婚车,而在5年前还有用“八抬大轿”的。毕竟,对于传统,年轻人有自己的认知。


建华的父母忆起结婚往事:那是在30年前,村里还没通电呢,婚礼当晚点着煤油灯,3年后通电,但很长一段时间内供电可靠性不高,下雨天木质电杆会倾倒,烤火只能靠烧柴。而现在,他们可以和儿子儿媳端坐在功率达2000瓦的电烤炉旁,安心地回顾过去,谈想未来。


聊天中,覃秋平始终面带笑靥,此前一直担心儿子的婚姻问题,毕竟农村人成家普遍偏早,现在喜事已办,心头忧闷尽消,这个年过得舒心。而对于建华、张焕来说,正月十五闹过元宵后,他们也将离乡远行。未来工作上可能的烦心事,在此时此地,均不必挂怀。


南网报记者 帅泉 通讯员 梁敏 冯亮 毛雨贤 陈钦荣


每个故乡都有一家解忧店铺


正如日本小说作家东野圭吾笔下的那间杂货店一样,覃金瑛的店铺也可以解忧。


几乎无时无刻总有村民们会聚在店里,妇女们会为了一卷菜心卖两块三还是两块五而喋喋不休;老人们会千叮咛万嘱咐即将外出远行的儿女保重身体;孩童们会在玩跳房子的游戏过程因有人耍赖而争吵……


人们的忧虑可大可小,甚至有时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忧,但不管怎样,人们都愿意呆在这儿。有心事的话,覃金瑛愿意倾听,给予建议;没事的时候,她就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覃金瑛自认很了解村民。上至八十下至八岁,她都能聊得来,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有人气,生意自然不会差。


有时候,生意是无意间做成的。夜色降临,店门口的灯亮了起来。那是盏太阳能灯,她从网上淘的,100多块。平时没人觉得这盏灯有什么不同,有一天晚上停电了,村民们发现它还亮着,就都聚拢过来问她怎么回事,听她解释完,就都一窝蜂地喊着也要买一盏回家安上。


店铺立在桥头,进村马路的拐弯处,村委旁边,绝对的黄金地段了。迎来送往,店子就像古时候的长亭,默默地记录着离合与悲欢、愉快与忧愁。无论是覃杰这样常年在外的打工者,还是覃东宁、覃慧宁这样赴远方求学的学子,返乡的情怯、离乡的不舍……所有的情绪都凝聚于此。


情感相通,血脉相融,这是故乡之所以称之为故乡的缘由。而故乡的店铺,太理解故乡人的情感,因而太能解故乡人的忧愁。


每个故乡都有一家解忧店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家解忧店铺。


南网报记者 帅泉

3月2日焦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