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万达怎么了?

2017-06-23 对话老板

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即可免费收阅对话老板,和大成者对话!

文:叶檀财经、东方财富网|编辑:Angela

对话老板  

万达、复星们的大跌不是境外“一小撮坏蛋”造成的,正像浑水不可能砸辉山乳业的价格。中国几家大企业股债双杀,想必是由大机构造成的,而大机构的资讯想必比普通投资者发达得多。在这些K线的后面,隐藏着极度的恐慌。

6月22日,是市场极度诡异的一天。

万达系列债突然暴跌,同时万达系股票暴跌,随后复星系债券和股票上演同样的剧情。投资者的小心脏啊,扑腾扑腾的。

 

在昨日下午举行的投资者电话交流会上,万达集团财务总监高晓军“请投资者放心”,称万达上半年经营正常,目标全部达成,房地产销售情况比预期的要好。这两年万达有息债务增量少,偿债能力强。

 

而复星医药也同样于22日晚间公告,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不存在影响本公司股票价格的重大事项,亦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简而言之,就是复星一切正常,请勿担心。

 

但真的没事吗?


早已被监管层盯上

 

虽然昨日午间万达集团发布声明否认一切,但当天万达债券出现多笔大额卖出的情况却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债券圈流传的消息,近期有包括建行、工行等在内的银行资管部门要求管理人在近几天陆续清仓万达相关债券,并逐渐引发市场异动,直至发生昨日的多只债券价格大跌。

 

一债券投资人士表示,尽管市场传言,但从公司的基本面看,债券并不存在太大的兑付压力,昨日多只债券遭大规模抛售或另有其他原因,有可能是恐慌情绪传染导致投资人的风险偏好下降所致。

 

不过,据媒体此前报道,银监会本月中旬要求部分银行提供本行对海航集团、安邦集团、万达集团、复星集团、浙江罗森内里投资公司的境内外融资支持情况及风险分析。工行总部还要求境外分支机构重点关注上述集团所涉及的并购贷款、内保外贷等跨境业务风险情况。

 

这些被排查的公司有两大特点:一是负债率比较高,二是海外投资急先锋。


万达们的负债率究竟有多高?

 

2015年1月,《新财富》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万达还能走多远》,指出5040亿元的总资产中超过3900亿元是负债。去年12月,王健林亲自出面澄清,称此负债是出现在万达商业的财报上,并非整个万达集团。

 

并且,房地产公司的负债跟其他公司不同,“房地产的预售,即房子的销售收入也算负债。只有等到房子竣工,拿到竣工证才能转化为收入。所以几家大型房地产企业都会有一千多亿元算到负债里”。另外,据数据,万达商业地产租金收入迅猛。从2011 年至2013 年,万达商业地产租金收入年增速高达55%。

 

所以,实际情况是万达的负债没有那么多,但杠杆率不低。

 

今年1月20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曾下调过大连万达评级。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中,只有惠誉仍然维持万达美元债的投资等级评级。

 

所以万达、复星们的大跌不是境外“一小撮坏蛋”造成的,正像浑水不可能砸辉山乳业的价格。中国几家大企业股债双杀,想必是由大机构造成的,而大机构的资讯想必比普通投资者发达得多。在这些K线的后面,隐藏着极度的恐慌。


海外投资急先锋

 

据胡润研究院今年6月发布的《2017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特别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去年海外投资并购交易金额大幅增长150%,海航、安邦、万达和洛阳钼业成为最活跃的并购企业。

 

以万达和复星为例:

 

王健林曾于2016年初透露,从2012年到2015年底三年多时间,万达在全球十多个国家投资,投资额超过150亿美元,其中在美国一个国家就投了100亿美元。万达是全球第三大院线系统。

 

据财新网2015年12月11日报道,自2008年开始向海外发展至2015年6月,复星集团在中国境外共计投资36个项目、共计98亿美元。复星的资产从西班牙的保险公司、美国的医疗项目、俄罗斯的商业地产,甚至美国德州的马戏团。


监管层的用意


银监会此次对个别企业的授信风险排查,其实是直接表明了监管层乃至更高层的意志——加杠杆把风险给银行、把资产给自己的事不能再做了。

 

实际上,去年年底,多个部门就已关注到火热海外并购背后的非理性投资,甚至是假借海外并购实则转移资产的情况。

 

去年12月,发改委、商务部、央行、外汇局联合发布声明称,密切关注近期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的倾向,以及大额非主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对外投资、“母小子大”、“快设快出”等类型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

 

值得玩味的是,中国企业“出海”并购的火热之际,也恰是我国资本外流严重之时,外汇储备从峰值的近4万亿美元一度跌破3万亿美元大关。统计显示,2015年中资公司海外并购规模1005亿美元,2016年更是达到2266亿美元。

 

“一些企业因为有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所以会大规模的从事跨境套利。虽然现在外管局已经严格管控本外币资金的流出,但这主要对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约束性,而那些大型集团,由于其自身海外布局广泛,仍可假借境内公司购买境外公司产品和服务等名义,将资金转移出境进行投资。”一国有大行贸易金融部人士称。

 

根据外汇局公布的部分企业外汇违规案例显示,不少逃汇企业通过勾结境外公司,虚构转口贸易合同,并订立高于市场价数十倍的交易价格,向境外非法转移资金;或通过虚构进口贸易,重复使用合同和发票,以“预付货款”名义对外支付大额资金。

 

如果人民币处在贬值通道,对企业来说,资产外币化的配置对企业确实有利可图,但从宏观经济金融稳定的角度看,大规模的海外并购的确在人民币有贬值压力的时候不利于市场稳定。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实在是不确定的,存在大规模的货币错配就意味着企业承担汇率风险。

 

据了解,在前两年海外并购火热之际,部分企业为大量投资海外资产,甚至在境内银行借人民币贷款,将人民币资金转移至境外后再汇兑成美元做投资,加剧货币错配风险。

 

所以,6月22号的诡异,绝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长期震荡后,几座活火山同时爆发。

 

市场的反应起码可以说明以下几点:

一、严厉去杠杆,用社会的钱发自己的财被严厉监管;

二、控制投资风险,尤其是境外投资风险,你买个马戏团,太炫富了;

三、企业必须为中国经济长期服务,才有长期的发展,海外投资应该集中在国家所需的高端技术、金融等方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