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美国梦!美元霸权体系,中东土豪很郁闷,中国却...

2018-03-27 对话老板

对话老板300万精英阶层关心的财富先机

 

文:王亚宏  瞭望智库特约国际观察员   文:瞭望智库(zhczyj)

美国正在向中东出口石油

 


昨天,库叔看到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正式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线交易。最大亮点是,以人民币计价、可转换成黄金。


千呼万唤始出来。经过17年的探索,中国版原油期货终于上市。


库叔认为,中国此举能起到丰富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全球石油定价机制等等功用,也将会削弱美国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对美元在国际原油贸易结算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构成冲击。


虽然中国推出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全球原油期货市场的风向,但这将是从“石油美元”手中夺取市场定价权的第一步。


库叔同时也注意到,近五年来,国际原油市场风起云涌,美国的页岩油革命已经悄然改变了全球能源的格局。因为页岩油革命,美国原油产量激增,帮助美国从全球一号原油进口国转变为举足轻重的原油生产和出口国,同时也意味着未来全球资本流动规律或将颠覆。


眼下,页岩油这张牌,是美国巩固全球经济霸主地位战略部署的核心,美国战略部署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扶持美元千秋万代的国际货币体系。


中国版的原油期货上市之际,我们也要看看大洋彼岸的美国怎么把“石油美元”玩出了新花样。库叔今天就带你来了解下。


1月31日,悬挂着巴哈马国旗的“首尔精神”号邮轮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从美国的休斯顿抵达阿联酋阿布扎比的路瓦斯港。


这艘超过8.3万吨的油轮并非从中东装载原油,而是将美国的凝析油出口到阿联酋,供当地的炼厂使用。


近五年来,国际原油市场风起云涌,美国的页岩油革命已经悄然改变了全球能源的格局。


就像好莱坞超级英雄大片里的经典桥段:在经过练级和变装后,美国成了“页岩侠”,向中东地区出口油就是它的“超能力”。


1

超级英雄诞生之前的故事




好莱坞大片里,每个超级英雄诞生的背后都有故事,撼动全球原油市场的“页岩侠”同样如此。


上世纪70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和随之而来的石油危机,让严重依赖中东原油的美国感受到深刻的切肤之痛。


当时,美国超过1/3的石油进口依赖于中东,油价大涨导致美国经济进入了严重的“滞涨”期。


不过,美国自己也生产石油,得克萨斯州、阿拉斯加州、路易斯安纳州和加利福尼亚州都是美国的石油重镇。


为了保障能源安全,1973年,美国政府出台了《紧急石油分配法案》,原油第一次被加入《出口管理法案》的商品控制名单,开始被严格限制出口。


1975年,为了应对石油禁运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原油价格的上涨,美国出台《能源政策和节能法》,禁止原油出口。


在禁止本国石油出口的同时,美国并没有卯足劲扩大国内生产以实现进口替代,而是尽量多从国外买油,人为地降低本国的石油开采量,从而保护本国石油储备。


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石油危机,美国使出了两个大招:


第一招:打造国际能源署(IEA)。


这个由美、日、欧等原油进口国组成政府间组织,类似于消费者联盟,针对原油供应方欧佩克,致力于预防石油供给发生异动,同时提供国际石油市场及其他能源领域的统计情报。


此外,国际能源署还要求各成员国保持不低于其90天进口量的石油库存。


这一库存“蓄水池”能够在全球石油市场供给出现紧急状态下,保证成员国石油供应安全,甚至平抑油价的剧烈波动。


石油美元


第二招:打造石油美元。


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美国牢牢把持美元的定价权,使用美元作为石油的结算货币,给石油添加金融属性。


当自己印钞机里流出的纸币变成了一桶桶原油的时候,美国能源供应的后顾之忧就迎刃而解了。


上述两个办法已能在相当程度上保障美国从国际市场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


同时,美国原油产量从上世纪70年代日均1004万桶的峰值逐步下降,一直跌至2008年日均约500万桶的低点。

 

2

“页岩侠”出海力挽狂澜




就在美国内石油产量落到30多年的谷底之时,世界石油大亨们却在享受前所未有的狂欢。


2008年7月14日,WTI原油期货价格创下147.27美元/桶的历史高点,刺激大量的资金涌入这一领域。


充裕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技术进步,成为沉寂已久的页岩气实现爆发式发展的温床。


早在1914年,美国人就在阿巴拉契亚盆地泥盆系页岩中发现了世界第一个页岩气田。


页岩油属于轻质油,油质好。但是,受地质认识和技术手段的限制,人们并没有重视这类资源——不仅没有认识到它的巨大潜力,更没有想到它可以被大规模地开采利用。


直到近百年后,基础地质研究和水平井和水压致裂技术的进步,促使“页岩侠”破壳而出。


传统直井油田直接从油层抽取原油,页岩油开采用水平钻井和水压致裂技术从页岩层中获得,页岩油的开采成本也更高一些。


即便如此,在较高的国际油价面前,开采页岩油仍有利可图。


在过去的10年里,页岩油迅速发展,未来,这一趋势仍将继续。



目前,美国轻质致密油日产量超过600万桶,是2010年的13倍。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到2019年,美国原油产量会比2010年翻一番,日产量达1583万桶。


得益于页岩油的迅猛发展,美国石油增产后,对进口石油依存度从2010年的49.3%进一步降至2015年的25%,现在已经降到了20%以下。


2005年,美国曾创下平均每天进口1250万桶石油的纪录;如今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已经减至每天不足300万桶,是45年以来的最低值。


照此趋势,美国很有可能在2029年成为石油净出口国。


当下,美国多产出的油气不仅已经足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其轻质油供应已经过剩。


于是,2015年,美国国会投票通过了解除原油出口禁令的“HR-702号法案”,延续40年之久的原油出口禁令终于被放开了,为美国页岩油“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扫清了障碍。


美国页岩油的生产商就此扩大生产,涌向全球能源市场。


“页岩侠”出海两个月后,国际油价跌破每桶27美元关口,创下13年来的低点。

 

3

欧佩克对美国发起围剿




早在2012年,IEA就在《世界能源展望》中对美国页岩气做出了乐观估计,认为这一趋势足以改变世界能源格局:


“美国的能源发展意义深远,其影响将超越北美地区和能源行业。在开发轻质致密油和页岩气资源潜力的技术推动下,近几年来美国石油与天然气生产明显回升,正刺激着美国经济复苏,也改变着北美地区在全球能源贸易中的角色。”


IEA预测“ 2030年前后,北美地区成为石油净出口地区,这一发展趋势将推动国际石油贸易方向加速转向亚洲。”


石油博弈


页岩气革命撼动了旧有能源体系,中东运往美国的“黑金航线”重要性下降;


美国掌握主动优势成为“革命者”,而沙特等传统产油国则成为“被革命”的一方。


他们当然不愿接受这种改变,因此,2012年后,国际原油市场上演了一出围剿“页岩侠”的大戏。


沙特主导的欧佩克(OPEC)对全球原油市场价格走势拥有较强话语权,能够通过改变全球原油市场的供求态势影响原油市场。


面对美国页岩油企业的挑战,以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OPEC)国家放弃了限产保价的策略,选择增加原油供给来抢夺市场份额,意图通过价格手段将羽翼未丰的美国页岩油挤出市场。


于是,从2013年起,原油市场上一场波澜壮阔的“价格割喉战”拉开了帷幕。


在此过程中,油价从当时的每桶110美元左右,到了2016年初,降到了不足30美元/桶,跌幅超过70%!


当时,欧佩克推测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在每桶70美元左右,当油价低于这一水平,页岩油生产商只能亏本生产,直至停工破产。


因此,欧佩克(OPEC)想通过价格战毕其功于一役,将“页岩侠”打翻在地。


实际上,沙特等国的“低价挤出”战略本身并没什么错,问题就在于,他们高估了欧佩克(OPEC)伙伴的财政能力,低估了美国页岩油企业的坚韧度。


结果,石油价格战打了两年多,欧佩克(OPEC)没能将市场控制权拿到手,而且,这些传统产油国财政难以继续支撑价格战,被迫采取稳定市场和抬升油价的策略。


反观美国,在市场低迷时期,页岩油生产商勒紧腰带过日子,成本控制能力迅速提高。


页岩油不但没有被挤出市场,反而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由于价格传导的滞后效应,页岩油生产只是在油价低谷的2016年有所下降,其余年份都还在增加。


实际上,早在2012年,IEA就在《世界能源展望》中对美国页岩气做出了乐观估计,认为这一趋势足以改变世界能源格局:


“美国的能源发展意义深远,其影响将超越北美地区和能源行业。在开发轻质致密油和页岩气资源潜力的技术推动下,近几年来美国石油与天然气生产明显回升,正刺激着美国经济复苏,也改变着北美地区在全球能源贸易中的角色。”


IEA预测“ 2030年前后,北美地区成为石油净出口地区,这一发展趋势将推动国际石油贸易方向加速转向亚洲。”


4

未来世界,谁主沉浮?




“页岩侠”的抗打击能力出乎人们意料。


而且,价格战不仅没能打倒“页岩侠”,还使其更加坚韧。


由于技术的进步,单井产量大幅增加,加之采购和服务成本下降,美国页岩油生产效率越来越高:


井口盈亏成本由2014年的70至80美元/桶降至低于40美元/桶;


从钻井到完井的周期由2014年的平均6个月缩短为3个月;


单井生产效率提高50%至100%。


此外,美国成熟的资本市场也为页岩油生产商提供了廉价的资金和更多灵活性。


在这个情况下,传统能源生产商不得不承认页岩油的地位,2016年底,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原油大国达成了新的限产协议。


传统石油生产商的限产无法限制“页岩侠”,而限产带来的油价上涨(目前价格为60美元/桶左右),让后者搭上了“便车”。


“页岩侠”既打不死,又甩不掉,让沙特等国感到无可奈何。


迄今为止,在与传统石油生产商的“猫捉老鼠”游戏中,更加灵活的页岩油生产商一直占据优势——油价一涨,页岩油大量进入市场,这就导致油价下跌;而油价一下跌,页岩油生产商就会灵活减产,让欧佩克去收拾残局,然后油价就又上涨,进入下一个循环。


IEA在2012年描述的蓝图正在逐步成为现实。现在看来,当年的预测还略显保守,经过价格战锤炼的页岩侠成长速度比预计更快。


美国石油供应


美国自身对页岩油气的增长速度更加乐观。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表示:


去年11月美国石油日产量已经逼近1004万桶,超过了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


到今年年底,美国石油产量将超过每日1100万桶,将超过最大石油生产国俄罗斯。


美国生产出的页岩油已经大量流向国际市场。美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港口的原油出货量已经从2013年的每天10万桶,增长至今年年初的每天超过150万桶,出口目的地遍及欧亚。


当然,这一数字还没法和欧佩克(OPEC)每天2400万桶左右的出口量相比,但此消彼长间,足以让传统石油生产商感到如芒在背。


IEA估计,到2023年,美国原油产量将达到1210万桶/天,将超过当前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国俄罗斯。


未来的全球石油市场很可能出现多足鼎立的局面,油价也会由此进入波动期。


IEA称,占世界产油量1/3的欧佩克(OPEC)很难再对油价说一不二,因为日益壮大的页岩油生产商已经成为重要的缓冲力量。


站住:大侠,文章看完了,给大伙说点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