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学院,让我成就更好的自己!
在刚过去的5月,吉利学子荣获2022“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Meritorious Winners(一等奖)2项,Honorable Mentions(二等奖)1项,Successful Participants(三等奖)10项。
人们不禁会问,一所普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他们为什么能从入校时的普通学生逆袭走上国际性学科大赛的获奖舞台,他们或她们在吉利学院到底经历了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获奖的几位同学。
王俊
学院:智能科技学院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此次获得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的王俊,从小“安静”“内向”“腼腆”。一时高考成绩的不理想,让她在很长一段时间像茫茫大海的一艘孤帆找不到人生方向。走进大学校园的王俊选择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王俊刚进校时的迷茫,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引起了智能科技学院李云雪老师的注意,李老师发现王俊的数学成绩不错,为了帮助王俊重拾信心,每次上课李老师总鼓励王俊坐前排,有项目带着王俊一起参与,还鼓励她参与各类数学竞赛。老师的鼓励和不放弃为让王俊渐渐走出阴霾。吉利学院是一片广阔、自由、包容的海洋,在这里,王俊日益变得自信、开朗,她明白,任何时候起步都不晚,只要找到热爱的方向。
在老师的鼓励下,王俊加入了数学建模社团。走进建模世界,感受数学带来的无限魅力,讨论、碰撞、分享、交流、吸收、融合、找到解决方案,王俊渐渐发现,数学不只是冗长的公式和枯燥的算法,用建模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备赛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组队、选题、建模、解题.......
熬夜奋战十几个小时,王俊乐在其中。与伙伴们一起追逐梦想的每一步,每一个挂满星辰之夜,王俊内心都是笃定快乐的!
在吉利学院的这片大海,王俊发现,生活并不是高考一时失利的黯淡,找到热爱、努力奔跑、也可以活成一束“耀眼的光”。
李唯
在市重点高中,李唯仿佛是个特例,偏科严重、成绩时常垫底,曾在同学们的嘲笑中走过高中三年。“能考进本科大学,简直超水平发挥,填报志愿时,我都不知道哪所大学会录取我。”谈到高考,李唯自嘲道。
吉利学院是一片沃土,每一位学生就是一粒种子,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校园氛围沐浴着学子们的成长。在吉利学院,李唯遇到了智能科技学院的张自忠老师。老师的鼓励指导让李唯从默默无闻到不断突破,从开始说话都不敢大声,站上讲台就哆嗦到后来竞选班委干部、组建社团、参加各类竞赛拿奖拿到手软。李唯的转变和逆袭成为年级的一段“佳话”。
这样的转变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最初李维认为大学就是“混文凭”的地方,经过两年学校厚德、博学、笃行的校风的熏陶浸润,身边的同学都在奋力奔跑,都在暗暗“较劲儿”。在这种氛围下,李唯开始意识到大学不是终点,是新赛道的起点。他开始拾起自己最喜爱的数学,早到抢第一排位置、上课不带手机不玩游戏、搞不懂的知识点追着老师问.......在吉利学院的校风滋养下,李唯潜在能量被激发出来,大学第一年,专业成绩获得年级第一。
二次学习觉醒后的李维,开始一路向前,先后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第十三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全国高等院校数学能力挑战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四川省二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从曾经的倒数到如今的年级第一,李唯用行动证明:人生没有定义,不要过早地给自己设限,只要努力奔跑,一切皆有可能。
对于未来,李唯的规划就是考研,继续深钻自己喜欢的编程专业。李唯说,在吉利学院,他收获了热爱、自信、目标,在这所大学,他被关注、被尊重、被包容,收获了友谊和梦想,争取了更好的人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付宇鸿
学院:智能科技学院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出生在泸州桂乡村的付宇鸿,幼时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她也像许多进城务工的“候鸟”孩子一样随着父母在城市之间辗转。
走进大学第一天,宁静又充满书卷气息的大学校园让付宇鸿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图书馆成了她最常去的地方,从东升到日落。
付宇鸿就读的专业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对于本身报读女生就稀少的专业,天天与数字和代码打交道,付宇鸿首先要建立的是对专业的认知与热爱。智能科技学院的李志远老师成为宇鸿专业路上的引路人。从国家战略到专业领先科技再到专业学习中的难点,编程中如何突破瓶颈问题,李老师带着付宇鸿走进了一个神秘的“数字”世界。
专业学习之外,付宇鸿还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吉利讲坛,听各领域大咖的讲座,聆听多元的选修课:网页制作、韩语、日语、英语思维、音乐、防身术,“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及趋势”“无人机技术”“畅谈艺术人生”智能科技、信息安全、物联网各领域知识,她都广泛涉猎。
付宇鸿说,在大学她最大的收获是自由思考、独立判断、遨游知识的海洋,确定未来的方向。提及获奖后下一步规划,付宇鸿笃定的说,备战军事院校研究生考试,主攻环境科学与工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