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与这座城 l 《上海张爱玲文学地图》的诞生

TJUPress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1-06-01



    一座城市能有多么丰富?


    上海是什么样的?

    上海和我是什么关系?


    城市的美,

    依靠每个人的眼睛和脚步去发现






7月13日,“城市行走”书系的第十三位成员——《上海张爱玲文学地图》终于与大家见面了。新书的主创团队来到位于上海北外滩的建投书局,与百余名读者分享了创作过程中的种种故事。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回顾一本“小书”是如何诞生的



提示:感谢各位小伙伴对“城市行走”书系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准备了特别福利,请留意文末哟!


淳子笑王桢栋笑冯宏笑营光学社笑著

须勤笑译笑Bivash Mukherjee笑校译


策任编划:江笑岱

责任编辑:朱笑黎

特约编辑:周希冉

书籍设计:孙晓悦



淳子:一座城市,是由时间、历史构成的。从第一本《张爱玲地图》的出版,一直到今天我和同济大学出版社、同济大学师生合作出版的,现在我们手上都有的这本小书,正好是18年,暗合张爱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十八春》。


我特地让我的助理找出了18年前我在张爱玲的母校——圣玛利亚女校小教堂的顶楼拍的这张照片。我们知道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女校实现了文学的初衷,现在圣玛利亚女校部分已经被拆掉了。为什么今天一定要把这张18年前的老照片找出来?我偏爱这张照片,因为我觉得这张照片里的爬藤虎不只是我们这个城市的标志,这一绿的爬藤虎还包裹了张爱玲的少女时代,包裹了张爱玲文学的最初年代,也包裹了我追逐张爱玲的最初的年代。



2007年的时候,我和一些专家学者,包括同济大学的阮仪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子善教授、皇冠的作家琼瑶,我们共同和静安区政府开研讨会,非常热烈、诚恳而又专业化的,希望常德公寓下面有一个咖啡馆,最后这个愿望也实现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书写张爱玲,书写张爱玲和我们这座城市的关系。张爱玲是一口很深的、很丰厚的井,无论你怎么打捞,它总是可以让你再舀起一瓢水。诗人聂鲁达说:“当我们在井里打捞的时候,我们会打捞起一片光明。”当我们在张爱玲的这一口文学的生命的井里打捞时,我们不仅打捞她的才华、她的岁月、她的生命,更是打捞起她生命的底色和她文学的底色。



王桢栋:接着淳子老师刚刚的话题,来聊聊我们怎么从张爱玲的文学底色中得到能够温暖今天上海城市的这样一个“地图”。


这个地图始于我们2016年和凯德地产的一个研究生联合设计课程。在双方做教学研讨选择基地时,凯德给了我们非常多的选择。但当他们说到长宁来福士这块基地的时候,我们一下子被打动了,马上决定选择这个地块作为课程基地。长宁来福士所在的旧址是圣玛利亚女校的旧址,与张爱玲有非常多的关联,也是张爱玲创作的开端。张爱玲也为当时校园里的钟楼等建筑留下了非常多的文字内容。



从1923年往后,圣玛利亚女校经历了非常复杂的历史变迁过程,甚至在2005年的时候校园面临拆除,亏得当时很多圣玛利亚女校的老校友自发向政府申诉,才将部分历史建筑保留了下来。作为商业开发的用地,政府要求未来的开发商要将学校的历史建筑妥善保留下来。这为商业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一段时间都没有开发商愿意开发这块黄金地段。直到凯德地产看到了这块地的潜力,并抱着为上海这座城市贡献一份力量的情怀和魄力最终将这块地开发成了如今的长宁来福士城。


这样一段历史,也让我们意识到虽然今天的圣玛利亚女校旧址和商业地产的结合中,并没有获得最好的保存效果,但是作为一个商业开发项目而言,他们已经是尽力而为。凯德地产修缮了钟楼,对原来的校园核心草坪空间做了一些复刻和梳理工作,把一些历史建筑做了转移,来适应现在的商业功能需求。同时仔细比对历史照片,把一些原有校园环境中的要素做了尽可能的保留,并把商业开发作为背景。



这个项目对我触动特别大,因为当时我正在主持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所研究的内容就是如何让商业力量、社会力量和政府一起结合起来,能够为我们的城市,为我们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一些贡献,提供一些场所。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的团队就在想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在未来能够把政府、凯德地产、作家协会,通过我们的一些工作串联起来,在长宁来福士广场的历史建筑中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


这个时候,淳子老师就进入我们的视野了。当时就是看着淳子老师的《张爱玲地图》这本书,带着营光学社的孩子们开始了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开始尝试,能不能基于淳子老师的文字记述,从城市空间研究者的角度来看看怎么梳理淳子老师的研究成果。我们将圣玛利亚女校作为一个起点,自西向东对上海这个城市开始了挖掘,看看张爱玲跟我们城市的空间关联到底有哪些。


我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结果:张爱玲最重要的生活、学习场所,按时间自西向东,沿着地铁2号线的中山公园站、江苏路站、静安寺站、南京西路站、人民广场站逐一展开,正好是五个节点,每个站点都有一个张爱玲曾经居住和生活过的建筑,分别是圣玛利亚女校、开纳公寓、爱丁顿公寓、重华公寓和卡尔顿公寓。同时,我们发现张爱玲真的很会选地方,她的住所周围步行可达范围内都有非常多的历史遗迹和当时非常顶尖的文化场所,这是特别好的资源,我们就在想怎么能把这些资源串联起来。



这时营光学社的同学们开始绘图工作了,建筑学有一个习惯,就是画出来看。我们把淳子老师的文字在空间上做了定位,然后开始整理、画出来,看看这些空间、节点,跟我们现在的交通体系,跟我们现在的城市结构,跟我们现在的城市空间是什么样的关联。从一开始非常简单的,到相对复杂点的,再到现在已经跟最终结果有点像的图。


地图绘制的多次尝试


这张地图作为暑期实践的一个成果,我们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希望大家以后能用来作为阅读上海的新视角,理解上海的新线索,重构上海的新方法。我们知道许多人很有心想了解张爱玲,很喜欢张爱玲的文字,也想引导大家有线索的、系统性地体验张爱玲跟上海城市空间的关系,引起人们对上海文化历史资源价值的重视,这是我们的初衷。


最初我们只是想把地图印成一个传单,后来在同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城市行走”书系策划人江岱老师的建议下,尝试让这个地图成为一本书,希望它对上海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经冯宏老师牵线,我们终于和淳子老师见面了。向淳子老师讲述了前因后果之后,她表示,与其说因为喜欢张爱玲而写张爱玲,不如说特意选择了她。淳子老师因为喜欢上海,想解读上海,而张爱玲是触发了这个过程的重要媒介,这一点正好跟我们不谋而合,淳子老师当天就答应参与我们这项工作。


接着我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陆续做了一些实地的走访、考察、论证。很有幸,我们得到了席子老师在摄影方面的指导。我在团队中承担了摄影的工作,和学生们一起,开始一个个点去拍摄、寻访、考证。


比如在开纳公寓的时候,我跟学生前前后后去了好多次。印象很深的是,在我第三次去的时候,在楼下拍照,当时住103房间的老先生给我开的门,他已经90多岁了。我说想拍张爱玲的照片。他问你哪来的?我说我是同济大学来的。他说同济大学我知道,我也是老大学生,搞机械的,就跟我聊开了。聊到后来,他就告诉我,实际上他是现在开纳公寓里面最老的住户之一。他当时搬进来的时候,张爱玲他们刚刚搬走。我就问他张爱玲当时到底住在哪个房间。老先生跟我讲,也不能说百分之百,当年他住进来时询问过邻居,他们说她是住在303室的。


我一直想上天台,但是去了几次都因为门锁着上不去,有一次很巧,看到一个阿姨上去晾衣服,我就跟着她,后来那阿姨说你是不是上去拍照?我说对的,她说你拍吧,拍完了,把门留着,我晚些上来关门就行。我拍了很多照片再下去,想和她再打声招呼,但是敲门一直没有回答,可能是休息了,我都没有机会再跟她说一声谢谢,只好记住门牌,回头找机会把书送到他们手里。



又比如我们在走访和拍摄爱丁顿公寓的时候,很难进去,好不容易才有机会拍几张照片。当时有一位Tina女士在Airbnb上面出租一个房间,说可以感受张爱玲的生活。我们就联系她,想租住一个晚上。但当她得知我们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专门带着我们参观了一个下午,从上到下,包括这个布置了张爱玲照片的房间,据说是很难租到的。



在卡尔登公寓,也就是现在的长江公寓,这个楼管理相对比较宽松一些,也是唯一一个可以自由进入的。我要拍长江公寓不同时间的照片,前后去了好多次,有一次拍日景的时候,有一位跟我母亲差不多年纪的女士站在我边上,也不说话,拍完了她说先生我看你拍得挺好的,你能不能帮我拍一张,我原来住在这边,后来家搬到浦东很远的地方去了,正好今天回到这边,想再来看看,拍个照留念。后来给她拍完,她也给我讲了很多这个地方的变迁和故事。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基本的构架,我们是怎么编排的。这本书其实体现了我们对城市空间的理解和解读,与“城市行走”书系其他的小书略有区别的是,第一它拥有一张真正可以在城市中使用的地图,第二我们在编排这些内容的时候,跟地图有直接的关联,大家可以找到对应点。它不仅是一本口袋书,同时也是一本上海城市空间的导览,是给读者在城市行走的过程中,在走访和体验这些建筑时读的。


书 + 大地图


我们在书中梳理出刚刚说的五个核心节点,一条主线,同时还有三段副线,我们也串联了其他25个地点,一共选择了30个张爱玲相关的地点。通过地铁、公交、骑行或者步行等,或者大家各自喜欢的组合方式,大家可以在城市里,在合适的时候,以大家喜欢的方式走这个线路。



在地图上还有另外一个图层,这是同学们和老师们一起亲身走过、亲眼看过,觉得比较合适行走,且比较有意思的路线。


(图片可横屏浏览)



书和地图是一体的,内容的组织也是这样,我们通过5个节点,把上海25个地点分成了ABCD四个区域,大家在这四个区域可以找到非常多的关于张爱玲的介绍、经历以及区域的背景。三条副线可以分别被称为是劫难爱情、父母隔阂、家族旧事,主线是创作人生。



书中每个地点的介绍首先是从建筑的基本信息开始,然后是张爱玲相关作品中的文字,再加上当时的背景环境介绍和一些渊源故事,还附上了一些简要的参观指南和提示。同时,我们也非常细致地描绘了张爱玲人生五个阶段的插画,绘制过程中我们尝试了很多的可能性,最终选择白描的方式,是希望大家如果喜欢,可以按自己的理解上色,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独特的一本书。



书里大量的实景照片,我们在拍摄时花了很多心思展现这些历史建筑在城市当中的状态,它的现貌、历史的状况,尝试捕捉今天的上海城市空间中历史和现代的交融状况。比如我们在长宁来福士的拍摄选择,当时正好是春天樱花盛开之时,暗合了张爱玲的创作起点。



同时我们还做了很多的图解,我们选了六边形,采用了以前的马赛克特别经典的形式,可以在平面和立体之间便捷转换,作为一个基本的肌理,描绘了相关路线的索引,张爱玲人生中与重要人物的交汇,便于读者解读张爱玲的作品。我们的目录也非常有特点,将5个重要节点和一些其他的节点清晰地组合在一张图上。最后是一个大地图,里面有很多“彩蛋”,我们留了很多空间,有待大家在城市探访的过程当中一点点填补进去。



通过这本书,我们希望这首文学与空间的协奏曲能为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推进社会多方合作提供一个契机。在这两年的发现之旅中,我们和营光学社的孩子们一起,完成了对上海这座城的认知蜕变。我们为老一辈上海人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折服,我们也为上海近代历史和海派文化的绚烂多姿而吸引,并开始思考如何为上海城市历史空间描绘更好的蓝图,希望这本书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有请冯宏老师来讲一下成书过程中的一些故事。



冯宏:王老师已经把这本书的来龙去脉给大家介绍了,我分享一下在整个过程中印象比较深的小故事。


大概在2017年初,我们通过作家孔明珠老师牵线请淳子老师指导我们学生的暑期实践,直到2017年的10月12日那天,我们团队跟淳子老师第一次见面。那天淳子老师从外地回来,拖着一个拉杆箱,约我们在新天地的咖啡馆碰面,跟我们侃侃而谈她自己研究张爱玲的心路历程,然后我们学生给她汇报了暑期实践的成果。我记得那天临走的时候,淳子老师仿佛是自言自语说了一句,“我想把这条地图路线命名为‘茉莉’”。然后在6月茉莉花开的季节,这本书就印刷出来了,真的是很有意思。


我们在整个书籍编写的过程中,也得到了社会各界方方面面人士的帮助。比方说长宁来福士,原先是圣玛利亚女校,我们查找资料发现,现在教堂钟楼的层高和老照片上的层高不一样的,原先是三层,现在变成四层了。我们走访了当年圣玛利亚女校的毕业生、80多岁的朱亚新老师,也曾是我们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教师。圣玛利亚女校后来与中西女中合并,成了现在的市三女中,朱老师也是市三女中校史文章的编撰人之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线索,我们可以从当年圣玛利亚女校亲历者的口中能够得到关于地图、方位的证实,同时她又是一位建筑人,对我们描述这些图纸有很大帮助。



书中这些实景,王桢栋老师也花了很多时间,在取景、拍摄过程中,我们可爱的学生们对他要求非常高,有的景,比如圣母大堂,她们一定要求王老师在下雨天去拍,还不能有叶子,我们就等啊等,好像是等到去年,春天快要来的时候,终于让我们等到了,那天还是下雨天,王老师说“我们去拍吧”。于是,在圣母大堂对面的屋顶拍到了这张照片。



还有开纳公寓,因为我住的离这个地方很近,几乎每天出门就要看到开纳公寓。我跟王老师说,快要到晚上的时候光色特别好看,而且必须在明月新邨的这一侧拍,所以王老师把照相机挪到了那边。我们这个团队都有点强迫症,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希望把这本书做成非常精致的小册子。



开纳公寓304,张爱玲对面的那家住户,也是一位非常优雅的老太太,106岁还在弹钢琴,可能年纪大了一直在休息,也没能听到她亲口说什么。看到满室的阳光,想象当时张爱玲在她隔壁,同样的户型,对着前面花园的景色。


我们把自己渗透到这本书里面去体会这个过程,虽然我和王老师也是上海人,但我们不生在张爱玲那个年代。刚开始学生们对上海也并不是特别了解,在做这本书的过程中,使他们从一点点懵懂,慢慢对上海这座城市有深的理解和热爱。我和王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对上海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最后付印阶段,我们也有很多非常感人的故事。首先是对封面的颜色、式样,经过了好几轮的修改,很相近的颜色也是排了好几个版本。我们和出版社编辑们两次到嘉定的雅昌艺术中心,对这本书的印刷也是非常讲究,我们在印刷机前校对调色,最后才把这个颜色定下来。



说到这里,我还要感谢很多人,除了刚才说到过的孔明珠老师之外,鸣谢的人当中,有我们的郑时龄院士,他为我们写的序言,有陈子善、黄显功、薛理勇老师,特别是薛理勇老师,还为我们友情提供了书籍当中的一张插图。有凯德置地的几位老总,有我的同学周竞,他是一个张爱玲骨灰级粉丝,国内所有张爱玲中文版本的书,包括介绍张爱玲的书他都有,整理得非常齐全。当我们有一些问题去找他咨询,总能给我们满意的答复。当然也要感谢今天在场的喜欢这本书的读者们。




陈有菲(营光学社):大家看到书中有很多插图,我们想讲讲这些插图绘制的幕后故事,这是学社成员们的主要工作之一。


按照加入团体的顺序介绍一下我们的成员,我是陈有菲,作为我们六个人中的组织和协调人。接下来是上海小姑娘潘思雨,平常是蛮低调的女孩,但其实是宝藏少女,非常聪明,而且很靠谱。她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特别热爱。第三位是张音音,外表是小巧可爱、很文艺的少女,其实她内心是个技术流,知道很多黑科技,她在我们查找资料和搜索的过程中做出很大的贡献。第四位是夏亦然,外表看上去很酷,但她内心有个温暖的小太阳,在设计上是天赋型选手,交给她的设计都能非常高效、干脆的完成,并且效果远远超出想象。第五位是刘典傲,她是一个很精致又很洒脱的小姑娘,多才多艺,开设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一些平常记录生活的小漫画,还是个B站up主,会发一些跳舞的视频。最后一位是孙少白,她特别细腻,是一个非常执着,但是很柔和的完美主义者,我们很多抠细节的事情少不了她的贡献。


接下来说一说我们怎么样完成书中的一些插图。这本书是关于张爱玲的,张爱玲的时空跟我们有了很长的距离,所以我们是考古式画图。根据个人擅长的部分分工,要解决的问题是“要画什么”和“它怎么画”。我和思雨、音音主要负责研究我们到底有哪些东西是画笔可以表现出来,可以还原的。接下来设计的同学是亦然、典傲、少白,她们是负责怎么样把这些东西最后展现成一张张成品图纸。



每张图都不是一个人完成,而是六个人配合完成的。以我们书籍最后那张大地图来说,一开始是由我们研究三人组,首先负责踩点,整体规划一个适合大家行走的路线。然后亦然负责决定整个图的大结构和线稿应该长什么样子。再交给少白,她特别擅长添加一些细节和配色,尤其是图面信息的表达,所以她处理的就是细节、颜色、标注信息。


最后这张图大体成型了,但我们为了让这张图更生动一点,上面加了很多小人,关于这些小人,我们还编写了一个小故事剧本,大家看的时候可以猜猜画的是什么小故事。最后交给典傲,帮每个人设计了一个属于我们的小形象,相当于我们也是穿越时空,进入到这张图中,跟张爱玲有了对话。



我们画的第二类图纸,是一些信息的图解,比如张爱玲和她身边相关人物的时间交集图,我们也做了一些研究工作,由我和思雨负责一些生平以及时间线的梳理,最后交给亦然进行表达和设计。



第三类图是比较直观生动的场景插图,还原张爱玲当时生活的状态,以及小说中的细节。也是先由我和音音进行故事梳理,再由典傲进行形象还原,最后进行场景的校核,回归到张爱玲的原著,对照她写的词句,看看当时那些人是什么年龄,什么发型,他们应该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比如说张爱玲的蘑菇头,还有《封锁》中翠远拿的那把蓝白的格子伞。最后是由专门负责润色的少白进行整体的优化。



最后一类图纸比较符合我们专业,我们六个人都是同济建筑专业研究生,想对与张爱玲有关的建筑空间进行还原。先进行一些资料的收集,然后对照张爱玲的原著,看看她当时到底住在哪个房间,在那个房间里发生了什么故事,最后完成这样一张图。



须勤(左二)、Bivash Mukherjee(右二)


须勤:作为我们这一代人读张爱玲的文字,我原来觉得总是隔着一层的。最初对张爱玲感兴趣,是通过淳子老师的《花开》《花落》。这次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真的是“摘桃子”的过程。一边有团队老师们专业的建筑知识,一边有淳子老师的文学笔力在这里,我觉得大家在看的时候,不要错过这里面所有的张爱玲。一开始在圣玛利亚写的英文作品,一直到最后的《小团圆》。但凡有英文作品的,都是张爱玲自己翻译的,或由国外出版社翻译,我们进行节选和摘录,这个过程当中我是非常享受的。


这里举一个例子,张爱玲写过一本书大家有没有读过,叫《五四遗事》,这本书在海外谈得很多,这本书她自己翻译过来的英文名字“Stale  Mate”,我来解释一下,“mate”就是好朋友,大家都是mate。当你读书的时候,就是classmate,当你找到一个心灵伴侣的时候就叫soulmate,而两个人结婚了以后就变成roommate,结婚多年以后就变成stale  mate。张爱玲用了stale  mate,是她创造出来的名词。她对自己作品的翻译非常恰当的,所以“海派”是一个源于自身对文化充分理解,充分自然运用的一个演化出来的过程。


我是拉着我们的外教Bivash Mukherjee一起做的,开始的时候我们有很难的磨合过程,总是这个不懂,那个不懂。直到有一次,他看到有一段讲到百乐门的舞厅,他真的进去了,看了百乐门的弹簧跳舞厅,在那里面跳舞。就是从百乐门开始,后面一章一章,他每次都去相应的地点打卡。


Bivash Mukherjee(须勤翻译):我很愿意为这本书做润色的工作,我是学历史的。我在海外听过张爱玲的作品,了解张爱玲这个人,但是对张爱玲在上海的故事,在上海的场景不太了解,通过这本书,还原了当时二三十年代张爱玲所住的这座城市。


我是1999年到上海来的,作为一个老外,在上海很多地区,包括静安、闸北、普陀等都住过。这次通过这本小书,认识到这些区域里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南京西路重华公寓上面,张爱玲最后离开上海的时候,她曾经描述过,站在窗口看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沿着南京西路走过来,然后她在想自己的将来是怎么样。我也是到了这个公寓,走到这个地方,在那里足足站了一个小时,在想当年的上海是什么样子的,那一代人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迁,经历了战争,经历了磨难,他们对未来是带有一种怎样的勇气去生活下去,这也是海派文化特别强大的所在。



江岱:当我们把新书分享会的地点选在建投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地点特别有意思。因为你们往窗外看,那是新上海,而我们站到的位置是旧上海。一座城市能有多么丰富?这个问题的答案,靠的是每个人的眼睛和每个人的脚步。2012年“城市行走”推出了第一本书,也是我从事出版的第十年。我们在同济大学出版社,主要做城市建筑领域的专业图书,但也一直在思考,城市的美是不是除了专业人员以外更多的市民也会关注、会有兴趣?应该怎样把这么丰富的城市呈现给大家?我相信通过我们“城市行走”书系的一本本小书,大家最终所能收获发现的应该会远远超出书中的内容。


一方面我们希望从各个视角介绍城市,另外一方面,也希望更多的市民朋友们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只要你们对上海有一个特殊的观察,有一个视角,联系我们吧,相信你们当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行走的作者来参与到“发现上海之美”的大队伍当中。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书系:“石库门”(《上海里弄文化地图》)和“教堂”(《上海教堂建筑地图》),这是从建筑类型的角度给大家总结的线路。上海有哪些特别值得回味的石库门,上海有多少座教堂?教堂其实就有300多座。我想这个数字在梳理出来后,很多生活在上海人或许会感到惊讶的。我们再来看,还有“外滩”(《上海外滩建筑地图》),有“武康路”(《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这两本是另一种线索,是针对一个重点的地段或是一条道路来讲上海发展的故事。最下面左侧这一排四本书,你们应该能发现,这是松江专辑,其实上海有更丰厚的历史在松江。松江系列后面会有《松江建筑地图》和《松江宗教地图》,目前都在制作当中,今年一定会让大家看到。


再介绍下《上海高度》和《多彩城市》。《多彩城市》其实是一个读者群完成的,他们是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学生。他们在上海生活了以后有一个困惑,上海是什么样的?上海和我是什么关系?于是他们做了19栋建筑的涂色本,相信在涂色的过程中对理解城市、理解城市里的建筑和建筑背后的故事会有更深的体会。再看《上海高度》,作者说,希望这本书能让8~80岁的读者都看到,想要展现给更多人,看到上海这座城市是如何长高的。


最后介绍三本书,以人物为脉络的。一本是“王澍”(《王澍建筑地图》),一本是“邬达克”(《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这两本或许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再后面就是这本“张爱玲”,从我们拿到那张地图到现在,两年的时间,打磨出这本小册子,在书架里面它可能是最小的一本书,但实际上它所蕴含的内容,刚才几位老师都介绍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线条后面,都有深意等着你们去发现,去品味。


朱笑黎(右一)


朱笑黎: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加入到这本书的出版工作,也很幸运遇到各位。虽然不同的参与者可能是在不同的环节加入进来,但是其实都对这本小书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心力和关爱,想着能通过这本书把我们各自对于城市的这份热爱传递开来,把城市里面这些有意思,有故事的地点/空间分享推荐给更多的人。所以,朋友们如果有闲暇时间的话,不妨带着我们这本小书,或者任何一本合适的书,去这座城里面四处走走看看、逛逛玩玩,然后去创造自己的故事。如果有机会的话,期待能够再回到这里一起分享新的故事,谢谢大家。




现在就和我们一起

带上这本小书

开启城市探索之旅


福利来了



主创团队设计的主题贴纸

(1套含30种图样)


第一步:转发本文到朋友圈并截图发至后台;

第二步:在本文下方“留言”,说说你和张爱玲、你和城市行走的故事。


我们将根据“截图+留言获得的点赞数+留言质量”选出:


10位读者,每人将获赠限量主题贴纸1套;


5位读者,每人将获赠《上海张爱玲文学地图》新书1本+限量主题贴纸1套



留言截止时间:2019年8月2日


8月上旬开始陆续寄送



优惠套装(新书 + 主题贴纸)

限量99套

已上架

扫描二维码即可选购

也可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本期编辑

maski、xllli




知道你“在看”,快来留言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