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提升23】一位辅导员的国内高校挂职交流记(一)
玉兰树下·荷花池边
——辅导员张永达赴南开大学挂职交流笔汇(一)
玉兰,大连理工大学校花,荷,南开大学校花,从玉兰树下到荷花池边要行多久?你要用多久才能读懂一座大学?以梦为马,来日方长。——题记
张永达,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辅导员,2015年3月-7月其通过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第十一期辅导员国内高校交流项目在天津南开大学学生工作部交流挂职。
3月9日,挥别母校熟悉的一切,我踏上了到南开大学交流的旅途,顶着初春的寒风,当我看到“我是爱南开的”总理真迹时,我知道我的新学期将在这里安家。南开、周总理、天津“范儿”,无数的印象在脑中闪回,又是一次从未造访的故地重游,百感交集、命中注定。
我在南开
初以为天津会比大连温暖许多,落地之后的寒风冽冽着实给我了个下马威。拎着大小的行李、拖着有些疲惫的身体,辗转到了南开校园,激动兴奋之余也确没有闲庭信步的心情。校园内到处可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伯苓先生亲提的南开校训,琢磨着其中的奥义,不知不觉便来到了我在南开的第一站、也是我日后工作奋战的地方——南开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大学生活动中心。
对于一个高校交流的同志来说,初到新环境总会用母校的思维来审视新识的一切。对于学生活动中心就是这样,就像是母校的“大服楼”(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服务楼),不过这座类似于钢琴的建筑显得内容要更加“丰富”一些。除了必不可少的音乐厅、排练厅、会议室和各种工作室,南开所有学生工作的相关部门(除了主管校长)基本都在此办公。提到南开的学生工作体系,我总会听到同事们骄傲地介绍学生工作“三驾马车”——学工、研工、团委。南开的学工系统依然是“大学工部”的思维,和母校相论,这里似乎没有学生处的概念。而学工部自然是“三驾马车”的头马,没有主从关系,三个部门三位一体、相得益彰。作为我的主管单位,学工部更多主管学校本科生的大事小情,理论上学工部是学生工作办公室和武装部合署办公的统称,而学生工作办公室(这个概念南开的同事也不常提及)是由招生办公室、就业指导中心、生活指导中心、综合事务办公室、教育宣传科、辅导员基地、学生事务管理科(也负责学生资助的相关事宜)、学生档案室、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艺术指导中心差不多10个科室组成。一个正处级领导、4个副处级领导,上下30多位同事构成了我的学工部大家庭。而我所工作的单位,就是设在南开的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
初到南开并没有什么仪式,当然我也没奢求,在这里我最亲密的同事就是基地的赵甘老师,在赵老师的接洽之后,我便开始安顿我自己的生活。一卡通、网端、注册、生活备品,我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安排好我的生活必须。学校给我安排在22宿,当地同事都称其“高培楼”,许多和我类似或者其他性质的访问学者都会住在这里。22宿的住客多样,2015届的毕业生占了绝大多数,也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最让我感觉新鲜的是我所在的单元有“夫妻间”,男女双方确定夫妻关系,只要有一方是本校博士就可以申请,人性化的政策安排也算南开至始至终给我的深深印象。身处学生宿舍,让我对于南开的宿舍建设也颇有思考。
和诸多高校一样,宿舍是学生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特护宿舍”、“文化长廊”、“宿舍工具间”、“夫妻宿舍”、“宿舍爱心接力”等品牌共同构成了南开大学的宿舍文化建设亮点,其《用心筑就“人文雅舍”》的专题工程也获评2013年教育部的“第七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南开大学学生宿舍的统一管理是归学工部的生活指导中心,其负责所有学生宿舍的房间分配、门禁、社区建设等,从职能分工上讲,对于宿舍的管理,南开比母校要“管得更宽”,但对于辅导员工作来说,从我的观察来看,南开的同仁们深入宿舍的次数没有母校的同仁们多,当然,学生们的宿舍的卫生情况也乏善可陈,而且,起初最不能让我理解的是对于南开所有的本科生宿舍来说,都没有独立卫生间,甚至将在9月全面启用的津南校区也只是公共盥洗室,以至于对有独立卫生间的我感觉受宠若惊。我窃理解这是南开的一种宿舍建设理念——“宿舍搞得太舒服,同学们会对宿舍更加依赖,走出宿舍将更难”。
当然,相比于宿舍,我也是更喜欢待在办公室里。在这里我也是严格遵守坐班制度的,上午8:00-12:00,下午2:00-6:00,直到工作多年后来到南开,才明白母校的机关上班时间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八小时工作制”(虽然我们长期处在加班状态)。这里的工作节奏普遍较缓,相比于加班,南开的同仁们更善于提高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而且时间的分配会更加从容,这使得在母校习惯了加班的我初来乍到并不适应。来到的第二天我便进入了紧张的加班工作状态中,因为在我看来,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里的工作才会更加全面的了解这所学府的精神奥义。
我观南开
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坚持“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作育英才,繁荣学术,强国兴邦,传承文明,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的校训,表达了南开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允”为文言语首助词,“既、又”的意思。“允公允能”意即“既有公德,又有能力”,以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日新月异”意即与时俱进,每天每月都要有所创新和发展。南开校训作为一种永久的精神力量、博大的精神力量、强烈的感召力量,启迪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南开人,鼓舞他们为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南开大学201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校长龚克首次提出“公”之志向、“公”之操守、“公”之襟怀,以及“能”学习、“能”吃苦、“能”合作的期望。在此基础上,学校对“公”和“能”的理解又都有着新的发展,最终将公之志向、公之操守、公之襟怀、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文化素养确定为南开大学学生培养目标。
关于学校的官方介绍,网络上已经俯拾即是,周恩来、张伯苓、严修、龚克、王立群等等南开的明星大咖也早使得南开大学成为大陆高校界的一面旗帜,那么,到底什么是南开精神呢?什么是南开人最引以为傲的内核呢?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在我看来无非二字——公能!
德之大者为公,才之大者为能,所以允公允能定是最高境界上的“德才兼备”。在南开的环境中,除了周恩来、张伯苓的高出镜率,最深入到每一位南开人骨髓的想必就是“公能精神”了。师者谓公能,生者习公能,管理者以公能为其所求,不知公能者,定不为南开人。在这里检验南开人的一个简单标准就是,打开电脑,用拼音输入“gong neng”,首选项为“公能”(而不是“功能”)者,就是资深南开人。最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校训的核心、作为南开精神的引领,“公能”不仅仅是喊在口号上,公能已经融入到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培养。
2011年龚克校长上任后更是给“公能”赋予了新时代的意义,2012年1月,南开大学颁布了《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2011-2015)》,作为“宪法”级别的文件,总纲的第一条学校就明确提出“实施‘公能’素质教育是南开办学的基本战略”。公能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勇于创新”。它强调以“公能”为主线,促进知行合一,德、智、体、美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它具有多层次性和系统性,包括在人本层面,要求全面发展,人格丰富健全;在专业层面,要求优良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知识深厚,具有突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发展层面,要求公能兼备,具有爱国爱群之公德、服务社会之能力。
在此精神的指引下,南开大学的学生工作也围绕“公能”发散开去。在这里引起我们最多思考和讨论的就是“公能辅学体系”,而作为体系的核心环节,学生“公能素质测评”无疑是南开大学学生工作的核心亮点。
2013年,南开大学开始实施的针对全体本科生进行360度公能素质综合素质评估。开展“公能”素质评估,旨在助于学生了解和认同南开育人理念,助于学生对自己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助于学校对学生素质状况作出发展性诊断,助于学生处理好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协调统一的关系。
“公能”素质评估原则上安排于夏季学期,评估环节由自评、互评和他评三部分组成。自评是鼓励学生在填答自评问卷的基础上(问卷设计为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对过去一学年的成长发展进行全面总结和展示,分析自身优点和不足;互评是同学间根据学生自评情况,实事求是地对其平时行为表现进行定性评定,促进学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他评是由辅导员、专业教师、班导师等组成评审委员会,结合学生班会展示、互动交流情况,对每名学生过去一年内在“公能”素质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进行打分评价。评估环节结束后,辅导员将及时将学生所得评估结果和同学建议,通过个别反馈的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并根据评估结果以个体约谈、团体辅导等形式协助学生制定符合其特点和需求的“立公增能”成长训练计划,并持续关注其计划实施情况。这是评估环节发挥作用的关键。同时,基于对学生素质评估结果的分析,学校将有针对性地设计辅学方案、提供辅学资源、搭建辅学平台,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放眼母校,我不禁想起了“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学业分析报告”和“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发展报告”,对于我们理工类大学,此类分析显得目标性更加明确,以学业为突破点的分析报告指导辅导员更有的放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相较于母校,南开的“功能素质测评”更加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和体验,如果说母校的报告更偏于客观的数据分析,那么南开的测评更倾向于主观的了解与认同。相信,此番思考对于母校的工作也会是大有裨益的。
测评的专题直到今天我也没有完全消化,相信众多同仁对于该测评也只是持认同且观望的态度,毕竟测评只是手段与工具,学生的成长成才才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归宿。说到这里,南开最让我仰止的就是学校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辅助计划,“闯先生”、“众创空间”,一项项品牌不仅仅是新闻和简报里代表政绩的名词,他们是切实存在的孵化学生梦想的摇篮。光是我在的几个月中,刘延东、黄兴国等中央、地方领导人就曾多次参观造访,“闯”与“创”的精神确实是南开大学一个最具时代性的名片。
南开大学将创新、创业工作纳入全校总体格局,结合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用于创新”的核心理念,明确提出“鼓励并大力支持学生参加科技项目研究以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将创新、创业工作作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课程列入全校公选课,开设创业班,立足分类辅导,进阶教育原则,将学生分为创业构思、创业计划、创业实践、创业加速等阶段,通过“课程库”、“讲座库”、“案例库”、“导师库”、“私董会”等模块为创业学生提供个性培养和创业实践方案。与此同时,学校发挥学科优势,借力社会资源,推动建设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实现创业梦想,力求打造面向校内、立足京津冀、覆盖全国的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实现服务带动实践、实践带动就业、就业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就业的全新模式。(线上:闯先生创业孵化平台;线下:南开大学众创空间——玑瑛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设立创业交流区、创业服务区、主题实践区、创意展示区)南开大学下一步准备打造创业街区。
南开-玑瑛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由南开大学和南开区科委共同建设,由南开大学校团委和南开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共同、管理、监督,旨在为学生打造全新的创业、就业服务和项目预孵化的实体平台,共分创业、就业交流区,创业项目展示平台,创意展示空间,创业、就业主题实践区四个区域和创业实践路演峰会、工作坊、创业体验营、创业比赛和流通工位五个主题项目。
闯先生创业空中孵化平台对接度过创业加速期的创业企业,通过服务团购、创业直通车、招聘汇、企业点评、国际直通车等路径接力服务,持续助力,构筑起以南开大学为主导,整合校内外资源的社会化创业服务体系,帮助创业项目进入孵化阶段,加速项目落地,实现企业实际运营,尽量避免创业中常见问题对企业发展产生干扰,提高种子项目创业成功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