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技能大赛114】2016年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团队备赛总结

陕西科技大学李萌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 2021-12-05

  今年,我和李鹏老师作为学校参加2016年全国、大区、全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备赛团队的负责人全程参与了张凯凯与杨婧两位老师的备赛,从寒风凛冽的冬天到夏意已浓的当下,我们一起走过了六个多月紧张、充实的备赛时光。在学工部主管领导,以及相关顾问团队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部分辅导员老师的鼎力支持下,我们备赛工作得以充分保持节奏,在有条不紊中循序渐进,也取得了一些实效,下面就对备赛过程中的几点典型做法进行总结。
一、主动升维,在研讨和反思中系统提升能力  辅导员工作中通常呈现出典型的“三缺三不缺”的现象,即不缺态度缺能力,不缺想法缺方法,不缺激情缺思考,不缺投入缺提升。我校组织辅导员参加职业能力大赛已经有三年,我们也一直在通过比赛反思总结日常工作,结合思考、研讨、总结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对于比赛各个环节的模式和见解。备赛模式和比赛技巧甚至成为了今天陕西其他高校争相学习的代表。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今年备赛团队没有墨守常规,停滞不前,而是与时俱进,对于比赛进行深入分析,主动升维,摸索中创新。比较有代表性的就在我们今年案例分析环节的备赛。寒假期间,在部分辅导员老师的配合下收集了220道案例分析题目,几乎囊括了我们可以掌握的所有代表性题目,并按照事务管理类、思想教育类、情感人际类、心理辅导类、指导服务类、突发个案类进行逐一分类,寻找共同规律,摸索答题思路。从最早的将解题思路以高度概括的四字词语进行凝练,将具体措施围绕接替思路进行两条拆解,最后形成“483”的解题模式,到后来按照首要、关键、措施、目标进行按轻重缓急的处理模式进行梳理,再到现在正在尝试的通过分析案例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抽丝剥茧,抓住问题核心的辩证解题法,团队和选手始终不是为了比赛而比赛,而是通过思维的训练系统提升辅导员的格局与素养,切实体现《职业能力标准》所要求的辅导员应该掌握的“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的要求。从有招到无招,虽然一直被省内的其他兄弟院校所模仿,但是仍未被超越。
二、以赛代练,在同学和共练中重新审视关系  潘书记在总结去年的职业能力大赛工作中曾经系统科学的讲解和分析了大赛与日常工作的关系。其中在“普及中提高”这一条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今年的备赛,我们依旧是邀请了10余名辅导员老师结合工作经验和特沉,积极参与到研讨和对练工作中来。既对选手形成了逻辑完备的解题思路,又使得团队成员加强了反思学习,反哺了实际工作,形成了工作和备赛的结合。比如今年在谈心谈话环节的训练中,在前期郑东老师的支持和组织下,在系统搜集近年来有代表性的谈话题目的基础上,每位团队负责老师实施训练专家化。即每人专攻其中3-4道谈话题目,有的专攻宗教问题,有的专研心理疏导,还有的专门应对突发状况。不但扮演学生,针对题目中可能涉及的难点进行针对性联系完全按照正式比赛的形式进行全真训练,还扮演教练,结合问题形成完备的解题思路,并通过录像分析破解到具体细节,使得选手能够迅速的掌握要义。这些针对性的摸索和训练,探究出一些以备赛为契机,深入推进日常学生工作和普遍提升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思考和做法。这些针对的备赛视频也成为了我们日后参赛、研讨工作、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的宝贵资料,再一次形成了全员参与、多级整合、同学共练、反哺提升的良好氛围。
三、分工明确,在备赛和实战中着力抓住关键  三年的备赛,我们逐渐形成了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与时俱进的的科学举措。三年的捶打与磨练,我们更形成了配置完整、特色鲜明、配合娴熟的备赛工作团队。以今年的班会制作和主题演讲的备赛训练为例。班会我们抓住时政热点和职业能力的契合点,结合选手特点分别从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宣传思想工作两个维度打造了两场班会。寒假中,先后近10位辅导员老师就结合自身的关注和重心上报了十余份选题方案,经过详细的统计分工,确定主攻方向。寒假回来,在学工部领导的组织下,崔楠老师、郑东老师、李晓老师、王松峰老师先后三次参加主题班会的方案讨论,确定了基本思路和框架,近10位辅导员老师就方案的问题和细节又先后三次提出修改意见,不断优化班会方案。最终形成了两个以问题为导向,注重转承设计,线上线下持续发酵的作品。  在演讲中,我们更是在注重在提升选手的思辨能力。迅速组织素材的能力以及台风气场的基础上依据选手特点形成了专门的写作团队。省赛晚上11点抽提,写作团队通宵未眠,凌晨5点形成完备的稿件,供选手迅速掌握背诵。大区赛同样是挑灯夜战,在题目较为抽象复杂的前提下,也是凌晨5点准时完成任务,保证了选手比赛环节的顺利进行。可以说,这样全部由备赛团队系统完成全部的演讲稿件的工作模式在整个大区赛、国赛的其他参与学校中并不多见,也体现了我校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四、敢于担当,在干事与创业中再度弘扬精神  今年的备赛,虽然由我和李鹏老师负责具体工作,但是整个备赛从设计到实施保障,后面倾注的是学工部领导和备赛顾问团与辅导员老师们的共同心血。崔楠老师、李晓老师都不是参赛辅导员的主管领导,面对着额外安排的工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基础知识复习和网文写作方面进行了精准的系列指导,郑东老师前期更是为我们搭建了谈心谈话一整套的体系,对于参加的辅导员进行了专门的指导,为我们后续谈心谈话环节的顺利复习奠定了基础。王松峰老师积极参加案例分析的训练内容,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指导与见解。更加突出了我们这支学生工作队伍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精气神”。在今年的基础知识复习中,我和李鹏老师与选手每天进行文件的跟读学习,逐一了解十八大以来重要的会议决议与文件,系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参与的辅导员老师在完成个人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始终坚持在备赛一线,跟读学到哪,他们就跟到哪。在比赛的进程中,学工部主管领导、思政科负责人以及每一位参与的老师都在尽心竭力,做好选手和团队的后勤与保障,彰显了这支有创新欲望和实干精神的团队风貌!
   今年的备赛,我也同样在系统提升的情况下,形成了一些新的体会与思考。  一、依靠组织才能发展  三年的备赛,能够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学校的顶层设计和大力支持,不如说是集体托举出的成绩,这在备赛和比赛的各个环节已经淋漓尽致的全面体现。正是学校十年来深耕精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了工作有活力、干事有平台、发展有保障、事业有追求的良好局面。在“人人参赛、人人受益、个人冲奖、多人辅导、传授提升”的良好氛围下,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这也充分说明了任何一个人,力量都是有限的,任何的成功也都无法逾越行业和阶段的限制,脱离了组织提供的平台和支持,绝对不可能取得成功。   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参与比赛的都是年轻人,在成绩和荣誉面前必须有清新的认识。取得成绩形成氛围,是学校从战略高度继续深入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需要,踏实工作,脚踏实地,用创新和实干赢得发展也是组织的需要。作为年轻人必须有荣辱不惊和宠辱不惊的气度,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长处、短处,始终不忘“抓基层、打基础、抓落实”的学生工作指导思想,始终不忘辅导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德树人的初心,方能换来个人持续的进步与成长。  三、落到实际终为根本 我记得李鹏老师在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职业能力大赛不是为了手头那本鲜红的获奖证书,而是亲手托起大学生成长的黄金时代。”职业能力大赛给选手和我们都提供了开阔视野,拓展格局的舞台,在备赛训练的教学相长中职业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无论职业能力得到什么样的提升,个人视野受到怎样的拓展,都必须结合自身所带学生的特点和工作的需求,有效的对接落地,始终步伐坚定,斗志昂扬!


 作者简介:李萌,男,汉族,山东烟台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陕西科技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助理(学生处处长助理、武装部部长助理)。曾荣获第七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第十四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陕西好人等荣誉,获得省级以上各类表彰20余项,主持教育部及陕西省各类学生工作项目3项。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萌哥有话说】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