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技能大赛137】参加2017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第五赛区比赛的参赛经验与心得

江西财大 李临彧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 2021-12-05

作者简介

李临彧,女,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辅导员。2015年9月参加工作,现负责学院本科生共青团工作,江西省第五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第六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第五赛区二等奖。参与省级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题两项,曾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江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江西省高校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一等奖,教育部首届“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江西赛区优秀指导老师。 


   引   语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寄语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2016年,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同志在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的讲话中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即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在提高工作质量上下功夫,在提升职业能力上下功夫,成为学生思想问题的解惑者、专业学习的指导者、人生发展的导航者和生活心理的关怀者。专业化、职业化一直以来都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的方向,也是辅导员个体实现自我成长的必由之路。作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环,我认为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不仅是展现辅导员个人理论水平、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舞台,更是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平台。

如果说,工作两年来我最自豪的一件事情是什么,那一定就是参加了两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回首一路走来的比赛经历,每一次都令人难忘,尤其是2017年第六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历程,虽然最后止步片区赛二等奖,但回看从2016年年底的校赛到2017年3月的省赛和4月的片区赛,这大半年虽然忙忙碌碌,但着实硕果累累。对于我这个辅导员新兵来说,参赛的经历根本上改变了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的认知,也让我意识到要更好的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就必须沉下心来不断学习总结。以下只是我个人一些参赛、工作感悟。

一、初赛环节

1

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环节需要提前录制10分钟的班会视频,借以全面展示辅导员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短短的十分钟视频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准备,从主题确认、文稿撰写、学生组织、现场录制、后期剪辑,凡事都需要亲历亲为,而且我也建议参赛辅导员承担起自编自导自演的角色,不要假借他人之手。主题班会最关键就是选题,我建议参赛辅导员从学生生活的点滴入手,从自己最熟悉的工作内容入手,这样才能在剧本编写和现场录制中表现的足够游刃有余。2016年我拍摄了以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为主题的“新生活,心开始”班会视频,2017年我拍摄了以大学二年级职业、学业选择为主题的“我的二分之一大学”班会视频。经过对比省赛、片区赛的评委打分,我发现虽然我在语言表达和现场感染力上略有优势,但在主题选择上与一些较为优秀的班会作品还存在立意、新意等方面的差距。

2

基础知识。笔试环节共计两小时,满分为100分。其中基础知识测90分钟,网文写作30分钟。基础知识测试要求辅导员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较深的理论水平、较强的政策解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基础知识的复习可谓是备赛过程中最“艰苦卓绝”的一段,厚厚的复习资料,只能依靠不断地读、不断地抄、不断地背来加强理解,从而将其化于内心。按照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我们需要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当然我们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初次参赛的辅导员可以在参考过往省赛、片区赛甚至是国赛笔试真题的基础上摸清大概的复习思路,重点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及知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近一年来国内外重大时事四个方面进行复习。其实网上一搜已经有很多现成的基础知识材料,但我认为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辅导员亲自进行材料搜集还是相当有必要的,在这个过程中理清复习方向、划清记忆阶段,把材料读薄读透。

3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提前10分钟抽题,答题限时5分钟,主要考察辅导员分析问题、研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分析是关键。如何在10分钟内,读题、破题以及厘清回答脉络,是参赛辅导员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2016年备赛时,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我忙于背诵各种“套路”,比赛时看完题目就匆忙将之套在题中,反而导致答题空洞,效果不佳。比赛结束后,我认真总结了不足,并着重在日常工作中收集实际案例,及时进行分析和梳理,这些都成为我2017年再次参赛时的重要素材。这个环节在省赛和片区赛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省赛题目文字较多,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阅读,并且需要鉴别其中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人为设置的“陷阱”;片区赛题目文字简洁,无需花费很长时间阅读,但字里行间的有效信息都需要及时捕捉整合。在错综复杂的题目中找到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本质和主要矛盾后,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考虑可以逐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尽量做到不疏漏。当然解决完题目中的个例后,作为辅导员的我们还要考虑对同类人群的关注,对同类事件的预防。可以说案例分析是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与辅导员日常工作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环节之一,所以参赛辅导员更要注重日常工作的总结和积累,我们可以将日常工作中每一次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都当作“练兵”;同时,案例分析也是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最具有观赏性的环节。

二、复赛环节


1.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分为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命题演讲赛前一晚抽题,即兴演讲提前15分钟抽题,演讲时间均为5分钟。在我看来,主题演讲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哪怕是命题演讲,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就完成撰写演讲稿和将其熟记于心两个步骤。针对这一点,我将笔试中的网文写作和主题演讲进行了并行准备,从辅导员职业发展、辅导员立德树人以及辅导员工作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中国传统文化、长征精神与井冈山精神)三个维度共准备了六篇备选稿。省赛和片区赛时,我抽到的题都与大学生德育相关,于是也顺理成章的用上了这几篇备稿,在进行修改和整合后形成了完整的赛用稿,节省了不少时间。在这一环节,我遇到的问题主要是两个:首先是使用的故事占据了文稿近1/2篇幅,直接导致演讲的说理部分不充分,没有时间进行拔高;其次是演讲风格的瓶颈,演讲是“演”与“讲”的结合,而我在临场表现力上始终存在不足,不太容易展现出一些辅导员那种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的情绪起伏,所以这点在这一环节上是比较吃亏的。但我不建议参赛辅导员在比赛时临时改变自己的表达风格,这样很可能因为不自然或者与文稿内容不符合降低现场效果。


2.谈心谈话

谈心谈话提前10分钟抽题,答题限时6分钟。主要考察辅导员对政策条例、教育对象特征的把握以及临场发挥。谈心谈话其实就是对案例分析的拓展延伸,同样是解决每一位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会面对的各类案例,不同的是案例分析是辅导员一人的独角戏,而谈心谈话则是辅导员与学生的你来我往。这一环节的表现也是我在片区赛后反思最多的部分,省赛时抽到的是学生因家庭矛盾导致的心理和学业问题,得分小组排名第三;片区赛抽题则为学生退学问题,得分全场下游。我认为,除开出场顺序、学生表现等客观因素,分数的落差主要原因还是没能在6分钟之内谈出新意、谈出特点,整个过程显得比较平淡。



“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研”是举办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宗旨,而作为连续两年参与其中的一名普通辅导员,我也的确感受到了自身的成长和仍存在的不足。备赛的过程就像是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场演练,虽留遗憾但依旧酣畅淋漓。感谢饶先发老师给予我这次机会,让我得以完整的回顾并记录从校赛到片区赛的三轮参赛经历,并记录下来希望能给参赛辅导员,尤其是赛场新人们一些值得参考的意见。



一、多阅读。

阅读文件,与辅导员工作息息相关的各类文件都需要全面了解,除了16号文、24号令、31号令这类核心文件外,尤其要注意两类文件:第一是近两年来新颁布的文件,如2017年3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第二是近两年来颁布的以往文件的修订版,如2016年12月颁布的新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尤其要比较它与05年版本的改动之处,通过比较巩固记忆;阅读时事,要随时随地关注国内外时政要闻,并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集合,分析由于工作条件的变化带来的工作对象的变化,及时的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思考如何利用新的方法和新的角度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意识形态斗争中用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武装学生的头脑,这样可以帮助辅导员在笔试、主题演讲等环节标新立异、脱颖而出;阅读社评,社评是对当前社会中的某一现象进行评论,一般称为“社会时评”,参加工作后我每天会花至少半小时时间浏览一下环球网、新华网、人民网的评论员文章,一是了解在一些时政要闻上官方立场和主流观点,二是积累丰富的素材用于网文写作和主题演讲的内容拔高;阅读公众号,作为一名基层院系的辅导员,日常工作非常繁忙,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学习成为了我备赛的重要一环。“学习小组”言简意赅地介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髓,“南航徐川”、“烨火”则启发了我在撰写网文和演讲稿是独特的思维切入点,“饶先发”、“萌哥有话说”让我有机会学习优秀辅导员前辈的工作和参赛经验,使自己的学习和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思考。

善于思考,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着力点。2017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给予青年人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要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在我看来,这三个结合同样适用于辅导员的能力提高。备战辅导员大赛的整个过程不仅仅只是“备赛”,更像是我们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突击战,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全面的拔高我们的能力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在掌握完善知识体系和较高学术科研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办法、新途径、新思路。



三、多表达。

在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的五个环节中,除笔试外的四个环节其实都在检查辅导员到了有声语音表达能力。何为有声语言表达能力?这其中包括辅导员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辅导员语言的亲切感和自然感;辅导员语言的倾向性和鼓动性。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娇娇老师在《职业能力大赛视角下辅导员有声语言表达技巧探析》一文中指出“在主题班会、案例分析、主题演讲、谈心谈话中,辅导员应该做到以真动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智化人”。其实,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并没有很多机会能像在赛场上一般在公开场合做较为正式的发言,但可以从掌握理论知识和政治话语、增强语言表达感染力和挖掘自身表达特色等方向提升自己的有声语言表达能力。多表达,多有内容的表达,多有技巧的表达,因为这不仅辅导员参赛的能力需要,也是辅导员在实际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硕士研究生阶段,我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说是与高校辅导员最为对口的一个专业。但参加工作后,我每每都会意识到书本上的理论与实际的工作有着多大的不同。感谢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日以继夜的备赛经历,让我的综合素养和抗压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各路高手过招的赛场比拼,让我意识到在这个职业上原来还有这么一群人数十年如一日的辛苦耕耘。这是一份再平凡不过的工作,但这也是一份再幸福不过的工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们一起去迎接这个职业的美好明天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