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能力大赛202】基础知识学习中的那些“思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信仰行路人 Author 沈阳医学院刘刚

作者简介:

刘刚,沈阳医学院,信仰行路人辅导员工作室成员

基础知识学习中的那些“思维”

得基础知识者得大赛,相信很多参赛辅导员都知道这个道理,狭义的讲,基础知识作为比赛中的重要一环,分数的高低决定着能否进入决赛,同时也影响着进入决赛的排名。特别是从今年的赛制来看,复赛两个环节,基础知识已经占了半边天。广义的讲,基础知识贯穿整个比赛的环节,没有基础知识做支撑,案例分析、谈心谈话就会少了灵魂,难免就事论事,难以升华。同样,没有基础知识做支撑,理论宣讲就会变成无本之木,难以成章。

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过程,没有谁能够参加一次比赛或者突击两个月就能在比赛中取得高分。突击学习和为了备赛而学习违背了办赛初衷,也不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成长。所以,建议参赛辅导员首先要转变心态,抱着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素质能力的心态准备基础知识,厚积而薄发。

下面,我结合自己4年备赛、2年参赛(两次省赛基础知识成绩排名分别为第5名和第4名)的经历,谈一谈基础知识学习中的那些“思维”。

一、稳扎稳打,聚沙成塔

在基础知识复习的第一阶段要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首先,学什么?第七届辽宁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方案的笔试项目中提到,基础知识测试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党和国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重要文件等。对比第六届省赛方案不难发现,今年要看的核心文件是5+1,即31号文、43号令、能力标准、思政会议、质量提升工程+19大报告。核心文件中关于辅导员工作职责、岗位要求的内容其实就是在解决我们怎么做的问题,但是做什么?则需要扩展外延文件和讲话内容(大家如果没明白我这里的表述,请回看我在《基础知识中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思路》中提出的是什么?怎么做?做什么?的解题思维)。当然,只看核心文件对于大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扩大学习范围,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重要文件为基础,以十九大报告和习总书记讲话为重点,以马列和思政类书籍为拔高,把学习基础知识当做日常读书一样,随看随学,随学随记,随记随思。以我个人为例,四年备赛中学习过的文件、讲话、法律法规、书籍等90余个,堆积起来有台式电脑显示屏那么高。

其次,怎么学?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只要高效都不失为好的方法。就大赛而言,我建议大家带着“问题思维”去学习,即学习的过程中将文件分块儿,哪些是选择题的考查内容,哪些是改错题和简答题的考查内容,哪些可以作为论述题的考查内容,将文件分解,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学习。有些参赛者往往只学习文件中的标题和条条框框的内容,这是万万不可的,条条框框下面内容掌握的好坏才是决定成绩高低的重要因素。条条框框下面的内容不仅对论述题有帮助,从近两年的省赛试题来看,也往往会成为选择题和改错题青睐的考点。例如,第六届辽宁省大赛中的简答题,如何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想教育?该题出自31号文件中二级小标题,答案即为该二级标题下的内容。由此可见,条条框框下面内容的重要性。

二、融会贯通,形成体系

 完成了第一阶段单个文件的学习之后,想必大家会有一个感受,即文件太多太杂,在做测试题时对知识点记不牢、记不清、认不准,甚至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时就需要大家将所学文件形成知识网,融会贯通。大家可以按照能力标准中9大功能将知识点分类,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类、党团和班级建设类……。还可按照以核心文件为中心,以围绕核心文件出台的其他文件和讲话为外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无论以什么方式形成知识体系,最终的目的都是将所学文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素质能力,进而作用于平时的工作。

就大赛而言, 知识体系一旦形成,在作答简答题和论述题时就会如鱼得水,取得高分也就不足为奇。但是对于第一次参加比赛或者理论基础不扎实的参赛者来说,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是前提,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慢慢摸索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研究命题,把握趋势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有把握命题的思路和方向才会在基础知识考试中事半功倍。当然,命题的思路和方向会随着办赛学校的改变而改变,会随着出题人的改变而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方方面面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挑战和问题而需要的理论和方式方法。例如意识形态问题,十八大之后出台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文件达到40余件,可见意识形态问题的严峻性和重要性。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因此,考题中出现意识形态问题就可想而知。

有比赛就会有命题,有命题就会有命题趋势,参赛者如何准确把握趋势,做到有针对的复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就自身近些年的备赛和平时的学习,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考查重点。

1.关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引领。当前国际国内形式复杂严峻,大学生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引导青年学生的“三观”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考查过的题目包括“西方分化问题”、 “普世价值与共同价值问题”、 “宗教意识形态渗透问题”、“九种大学生意识形态问题”、“马克思主义边缘化问题”等等。

2.注重专业化职业化思考。从“会做”到“会思”,是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仔细观察第七届辽宁省大赛方案,将“思考问题”写在了案例分析的要求中,“思考问题”不仅要体现在案例分析中,更要体现在基础知识的测试中。例如“辅导员角色定位与职业素养的关系问题”、“协同育人问题”、“专业化职业化面临的困难和应对措施问题”都是考过的内容。

3.深化对职业能力标准的理解。职业能力标准中规定了九大职业功能,每个功能后面都明确给出了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要求,理解和记忆九大职业功能不仅有助于提高基础知识测试成绩,更有助于案例分析、谈心谈话环节的开展。

4.重视党建和创新创业。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党建问题和创新创业问题自然会成为辅导员素质能力要求的一部分。“如何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原则”、“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党的四种危险和四种考验”等考题已出现在省赛和国赛的试卷中。

5.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大学生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思政工作者着重考虑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方向。从第六届全国总决赛的基础知识考查中足见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基础知识测试是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考查的最基础而又最重要的部分,辅导员对基础知识全面而深刻的掌握,既是素质能力大赛对辅导员的要求,又是党和国家对辅导员素质能力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对辅导员基本素养的要求。大赛是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辅导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以赛促学,以赛促建,进而将所学运用到平时的工作当中,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大学生。

本文转载

自微信公众号:

信仰行路人

信仰行路人

是来自沈阳高校一线的辅导员。

他们有坚定的信仰

他们用独特的视角解析一线的声音

用详实的图文分享生涯成长历程

长按 ↑ 二维码关注“信仰行路人

长按 ↓ 二维码关注  “饶先发

饶先发

这个平台分享

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发布全国最前沿的学工资讯

介绍全国优秀的学生工作经验

为全国高校学生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

本期编辑:

梁涓湘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挂职江西理工大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