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提升53】论高校辅导员工作视角的“传道、授业、解惑”
论高校辅导员工作视角的“传道、授业、解惑”
2014年3月27日,教育部以教思政〔2014〕2号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该《标准》分职业概况、基本要求、职业能力标准3部分。其中对辅导员的职业概念做了明确定义:“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职业身份的明确有利于社会和高校对辅导员工作在固有观念上得到新的认可,会促使辅导员群体以“师者”的姿态更加深入的开展学生的立德树人、处事立业、健康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中心工作。立德树人、处事立业、健康发展也是我认为的辅导员工作的“传道、授业和解惑”。
一、立德树人的“传道”观
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看来,“传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施加思维意识影响。韩愈将它置于首位,突出了传道的重要。传道,即是要给学生传授圣贤之道,将一切利于学生开启心智的道德、道理、道义以口授、身范和心传来滋养学生,使学生习承立世之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树人观,正是“师者”的育人观,立德树人就是教育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因此,对于一个辅导员来说,在传道的具体工作中,需要以高规格高要求来对待,在传道的思政工作中能做到正己而正人。
1.以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道德“传道”。辅导员工作在实际的事务处理和教育过程中程序性很严格、政策性很强,是个基础性工作,需要淡泊名利、踏实工作、默默奉献、不计回报的高尚品格。具备严谨待事、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是使传道能得以进行的个人素质条件。虽然辅导员的工作既有共同之处,又具有各自特点。但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可称其为教育当中的“万变不离其宗”,这是无形的教育,是力量最大的教育。在这样的人格魅力影响下,德可以立,道可以传。
2.以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深明道义“传道”。在日常的教育工程中,一些辅导员老师只是在空洞的说教,而不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去感染和教化学生,这就大大影响了教育成效。实际上,真心诚信待人和深明大义的感召,学生是可以感同身受的,一名优秀的辅导员的育人工作往往润物无声育于无形。这种育人一定是用身正示范,以正面为主,积极引导,认真耐心,多鼓励学生,使他们在此过程中得到启发,完善人格塑造,让学生心悦诚服。
二、“术业有专攻”的授业责任观
1.辅导员“授业”的机遇。“授业”会让人直接想到教师的授课,一般来说,辅导员几乎没有授课任务,所以长期以来辅导员师者授业的功能不能充分的体现和展示。但随着高校有关学生政治、心理、就业创业教育的专业化,使得辅导员走上讲台成为了现实,在政治课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就业创业培训课上都有了辅导员的加入,甚至成为了辅导员授课的阵地,这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辅导员自身职业中术业专攻的方向和责任。
2.“授业”带来的挑战。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授业”才能得以完成。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储备是高校辅导员提高创新意识的基石,也是素质教育对其知识素质的要求。大学生渴求知识,追求新知,思维活跃,善于独立思考,作为指导他们健康成长的辅导员要取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做好思想信息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就需要广博的人文和科学知识,这包括与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方法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法学等研究人的相关学科知识,这些都成为辅导员做学生工作的术业,因此,对一个大学辅导员来说,应该把“术业专攻”看作一种工作职责和光荣使命,在有关思想教育的专业教学甚至指导科研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三方面都尽到责任。想要做好这些,对传统的辅导员工作是带来了新的工作内容的,有些还一定会增加工作负担,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3.学术的思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这是我国传统《大学》以及现代大学都承载着的大学的根本特征。在我的眼中,学问就是学生的立身之本,四年大学教育熏陶,归结的成果如何能窥其一斑以见全貌呢,那就是学生的学术论文。而真正的学术论文,从中可以将一个人的学术态度、人格品性、道德观念和心胸境界一览无余。辅导员必须有高度的论文教育工作的意识,深刻懂得论文技术,明白论文背后的深层功能,引领在学术道德上重义轻利、绝不舞弊的风尚,教育学生论文可以质量不如别人,但必须保证是自己的论文。这对学生们在科研、治学上能够耐辛苦、重操守、讲诚信、知荣辱,慢慢地形成在生活和工作中其它方面的良好习惯,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打好底子,成功,处事立业,是至关重要的。
三、用厚德爱人、友善细心来帮助学生健康发展是为“解惑”
解惑是相对疑问和问题而言的,学生的成长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身安全、人际关系、求学态度、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恋爱等等都会在不同的阶段发展为不同的状态,出现了问题就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克服疑惑,走出困境。这样的职责让辅导员工作倍显人文与感情的关怀。“解惑”固然有专业领域之惑,但更多更重要的则事关人生选择、道德抉择和价值取向等思想层面“之惑”。
1.“解惑”最大程度体现了辅导员职业的“导”。韩愈在“传道授业”之后又提出“解惑”,老师的本职工作除了教授知识,更包含了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承担着教育和引导的责任,更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亲密朋友。在启发和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核心任务是“解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不能带领学生发现问题的老师是最有问题的。辅导员的责任是带领学生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走。带着问题来,是能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是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重新思考,有所创造。这体现了导向的重要性。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经济、技术、社会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心理素质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而问题出现以后的“惑”都来源于心理失衡。大学生的心理仍处于发展时期,自身成长还不成熟,社会经验不丰富,学业、人际交往、青春期烦恼、升学就业等问题使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如不能得到及时调适和引导,就会阻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流露,对于学生出现的思想、心理问题要及时疏导,努力成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者。
2.解惑的良方是爱心和细心。做到解惑,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就要细心观察一些学生的特殊行为、特殊问题,如学习压力大、人际交往困难、恋爱出现问题、与现实格格不入、家庭特殊的学生。一旦有学生行为失常,就应及时找本人谈话沟通,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在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会适得其反。要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其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理解每一个学生,善于与他们沟通,赢得他们的信任;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途径,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合理需要。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惑”就会迎刃而解。
来源:山西新闻网
作者简介:高振华,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管理学院辅导员,管理学院就业指导站站长,曾获得校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