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素质提升56】自媒体时代辅导员网络媒体的三种形态特点,你会几种?

西南大学刘汭雪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 2021-12-05

自媒体时代辅导员网络媒体三种形态特点

西南大学刘汭雪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

作为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应该主动认识理解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承担重任,主动思考创新。与时俱进,掌握话语权,占领网络宣传教育的新阵地。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不必赘述。但如何去做?从哪里入手?选择什么方式?学生是否接受?这些问题还需要摸索研究。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准确把握师生思想状况,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因此,我们必须学习、研究网络媒体发展现状和特点,把握规律,大胆实践。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自”越来越多进入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自媒体(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7月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简单说来,自媒体指的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媒体平台目前包括:博客、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平台、贴吧、/BBS

公民,特别是高校学生对自媒体的热情和投入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博客、微博、微信才会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更替着。人人都可以掌握媒体发言权,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观点,这对青年学生来说诱惑力极强,适应力也很快。因此,可以说在高校学生中,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而作为迫切需要在媒体中掌握话语权,占领宣传阵地的辅导员,网络媒体形象必然需要重视和研究。无论是从自身发展和工作需要,还是从维护高校、社会和谐稳定考虑,辅导员都必须大胆尝试创新,努力提升媒介素养,重视媒体形象建设,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自身的号召力。

随着网络的日常化,辅导员的形象开始从相对平面的管理型、保姆型、说教型转为更为立体的生活化、交心化、深度化。因此,辅导员的媒体形象建设提上日程。在网络越发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组成部分的时候,在自媒体越发渗入高校学生方方面面的时候,辅导员的媒体形象呈现出了几种不同的形态和特点:碎片化与整体性的统一,真实性与虚拟性的共存,展示性与交互性的结合。

1、碎片化与整体性的统一。

碎片化指辅导员的媒体形象并不是单一集中在某时某地出现的,而是广泛分布于微博、微信、QQ、博客、BBS等各个网络媒体平台之中,渗透在学习生活工作的时时刻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与开年级会、参与活动和进宿舍等传统途径相比,更加灵活也更加零散。整体性则是指学生能自发通过这些各类媒体的碎片,拼出一张辅导员的整体形象图,从而在心目中建构起辅导员的媒体形象,例如,辅导员在QQ签名中表达的情感、在微信中发布的图片、在微博上传达的观点,以及各类关注和转发,每一点讯息都会显露出辅导员的性格和态度,都能让学生根据这些讯息碎片去揣摩和建构整体形象。网络的信息碎片化特性,使辅导员的媒体形象能在对立的碎片化和整体性中得以统一。

2、真实性与虚拟化的共存。

真实性指因为网络的无处不在,辅导员在媒体平台中所显露出来的形象,必然是带有一定真实性的。学生这种对网络的认知定位,也会使得辅导员的媒体形象更容易显得真实可信,更有亲切感。比如平时严肃认真的辅导员,在微信上转发休闲娱乐的生活类信息,学生顿时就会觉得老师更加真实更加平易近人。辅导员的媒体形象因此凸显出更丰满多元和接地气的一面。然而众所周知网络也是虚拟的空间,任何人在网络上的行为都是有一定非真实性的。很多人在生活中比较稳重内敛,但在网络的掩饰下会变得活跃奔放。网络中可匿名发言的功能更使得这种虚拟化显得堂而皇之。真实与虚拟的辅导员形象,并不是那么界限清晰的。但这种共存,如果平衡有度,也是网络媒体形象的一种和谐状态。

3、展示性与交互化的结合。

展示性指的是辅导员在网络媒介中可以比较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展示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不论是辅导员博客还是微博微信,都是一种自由度更高效果更明显的展示平台。年级会上没时间深谈的话题,谈心谈话时不便触及的话题,都可以在网络媒体中做深入具体的表达。而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非常强,使得辅导员在媒体中的表达能快速得到回应和交流,完全不同于年级会班会长期以来的单向传输模式。这样的特性,造成辅导员形象的互动影响明显比较强。例如点赞量的多少、评论回复的内容,都能对辅导员在网络展示的用语、力道和深度等方面起到一定影响作用。反过来,辅导员对学生微信微博的回复和评论,也在点滴中塑造自己的媒体形象。这种较强的交互性是线下接触中较难达到的。

作者简介: 刘汭雪,西南大学法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教育学博士在读,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和注册心理咨询师。从事辅导员工作十年,2014年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片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2013年重庆市优秀辅导员,2012年西南大学辅导员年度人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