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素质提升75】一位辅导员赴浙江大学挂职的体会

井冈山大学黄秀兰 高校辅导员工作室 2021-12-05

成长的路上,邂逅浙大与井大的力量

日子总是悄然而逝,在不经意间,挂职学习的时间要结束了,但是留下来的欢乐、收获的感动却永记于心。今天,我想借此机会感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为我们辅导员提供这样的学习平台,让我们辅导员有出去看看世界的机会;感谢浙江大学学生工作部接收我这个平凡“年轻”又不起眼的辅导员来学习,让我有这样一个学习成长的机会;感谢井冈山大学学生工作处的领导们和井冈山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领导同事们给予我此次学习的机会;特别感谢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工作办公室每一位伙伴们,给我带来无数的感动和震撼。

2009年,在中央16号文件下发5周年之际,教育部思政司指导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会组织开展了首期辅导员国内高校交流活动;2014年12月,经过申请、选拔到名额最终公布,我幸运地成为第十一期辅导员国内高校交流活动的参与者之一,并安排到浙江大学医学院挂职锻炼。下面我写下我半年回忆录:

2015年3月6日晚上七点,我离开吉安、挥别井冈山大学熟悉的一切,踏上了去浙江大学交流学习的征途。犹记阳春三月,新绿悄绽之时,我兴致万分地启程杭州,马不停蹄地开始了“风雨兼程”的学习之旅。


初识浙大

3月7日早上七点抵达杭州,在杭州东站辗转了半个小时,终于让我找到了公交车搭乘之地。一路带着好奇心观望着沿途风景,悄然地就到了浙大。我拖着行李箱和疲惫的身体走向了社区式的“丹阳”宿舍。清晰地记得在那寒冷的冬天——周末休息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各位老师发来嘘寒问暖的问候,让我感受到的不是远离家乡的失落、感受到的也不是冰冷的空气,感受到的是那无形的温暖。

第二天,正好是周日,淅淅沥沥下着小雨,但是这雨并不能阻挡我认识这个学校的热情。撑着一把小伞,带着好奇心参观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深观浙大

浙大,有五个校区(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所以一天肯定是走不完校园的。第二天,我就正式走上了岗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团委书记陈超和浙江大学医学院办公室主任王黎芳老师的带领下,我见了浙江大学学生工作处的各位领导,和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党委书记等。在这里我也是严格遵守坐班制度的,上午8:30-12:00,下午1:00-5:30,这里的工作节奏都是比较紧凑的,来到这里,我才明白,原来在学校的加班都不算加班。来到的第二天我便进入了紧张的加班工作状态中,因为在我看来,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里的工作才会更加全面的了解这所学府的精神奥义。

随后我就去办理了属于自己的浙大一卡通,在浙大,只要您拥有此卡,去哪里都方便,吃住行都没有问题。

在浙大你就会发现在井大看不到的镜头。

1:在浙大你能感受到很强的信息化都市气息。在宿舍社区门口,你随处可以看到各种各式的诚信驿站。


2:在浙大,他们没有晨读晨练,但是你在学校各个角落都能看到拿着书本狂读狂背的身影,也能够看到运动场上各种运动的健影。

3:在浙大,学生的作息时间是多么的紧凑。上午8:00-12:15,下午从1:20开始上课,晚上从6:30开始上课。而且他们是按照春夏秋冬来分学期的,每个学期都有期末考试。

4:在浙大,你还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一个班的同学,一个在上课,一个却在宿舍,一个在上张三的课,一个却在上李四的课,不要怀疑,他们上的课程是一样的哦……在浙大,他们学生可以自主选课(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也就是课程选的是一样,但是上课的老师可以不一样,所以就会出现一个班的同学,上课地点和时间不一样。

5:他们这里大一、大二不分很详细的专业,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只有等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到3年级的时候才开始分专业,基本上都是按照成绩和自己的志愿来分的,成绩差的同学很有可能被分到冷门专业。特别是有些八年制的学生,他们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考察,一旦发现绩点分数低于3,会进行答辩,答辩不过就要降为五年制的学生。

6:浙大学生有一个第二课堂学分。所有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修满第二课堂学分才能顺利毕业。他们这边的学生都很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中来,他们的活动是很多的,而且他们有很多活动都是在晚上九点之后进行排练、准备,甚至开展。

7:浙江大学学生工作部是每一个月进行一次辅导员论坛,每两周进行一次“辅导员沙龙”,而且还有辅导员课程(工作坊)超市,浙江大学医学院室每两周进行一次学生工作例会和行政管理人员培训。

8:在浙里,每一位辅导员都是无怨地加班着,自觉的加班。每一位同事都是充满激情和热情

我与浙医

浙江大学医学院在读医学生约5000人(其中本科生约2500人,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博士研究生1200余人,留学生500余人)。

目前有专职辅导员7名,班主任49名,研究生德育导师45名,兼职辅导员17名,各附属医院、系分管书记8人,科教科办公室兼职管理人员8人,形成了一个覆盖面广,知识结构合理的思政线工作团队。

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幸运,来到浙大也不例外。刚到学校,正好碰上了浙江大学承办“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分区赛”。我就投身至志愿者的招募、志愿者培训及比赛中的协助工作。

很感谢浙江大学医学院的领导及各位同事的信任,让我负责培养第七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成员。主要的工作有规划培养方案,组织各项青马的活动(清明扫墓、日常读书分享、热点讨论、红色文化活动及医学生礼仪风采大赛)。

一件事情应该就是负责浙江大学医学生学生党支部书记赴井冈山的活动。这个活动让我彻底明白,两校之间的交流能给学生带来的很大成长、组织学生出游是需要多大的精力和前期的准备。

洋洋洒洒地说了那么多,感觉都是流水账似得,文笔不好的我总是不善于去总结,不善于言辞。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一下自己为期四个月交流的心得体会。

一、组织信任,摆正位置——做好挂职学习工作的前提

这一次能够来浙江大学医学院挂职学习,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为我提供了一次了解外面、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锻炼机会。到了杭州浙江大学后,浙江大学医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工作、生活、思想等给予了很多的关心,使得我有一个很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我虽独身一人在外,工作、生活环境陌生,但是他们的关心让我很感动,让我消除了外来客的思想,消除了“挂职”是“过客”的观念,全身心地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中,融入新的共岗位,融入新的工作集体中,及时转换工作角色,自觉服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领导安排的工作,保持谦虚谨慎地态度,团结同事,始终保持“井大人”形象,弘扬井冈山精神。

二、拓宽思路,增强观念——学习的路上,处处是楷模

一群有爱的辅导员们,每天都在医学生们奔波忙碌,无怨无悔,他们中没有一个学医的,却一心“治病救人”,一心在为未来医生们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王黎芳——办公室主任,一位被同事和学生们亲切地称为“主任君”的辅导员,在学生工作领域10年如一日的坚守着,她走访了多少经济困难生呢?为多少生病学生奔波操劳呢?送了多少位正在救死扶伤的医生毕业呢?陈超——团委书记,一位被同事和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超姐”的辅导员,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有激情,有干劲,对待学生有爱心、有责任。她被多少医学生评价为“五年的超姐,永远的超姐”呢?杜悦,一位药学专业毕业的博士生,对待八年制的医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开心”一样,没有怨言,无微不至,被医学生和同事们称之为悦姐;熊思尘,一位和我一样来自江西的一位老表,去年刚加入辅导员行列,却带着一批医学研究生,每天两个校区来回地跑,工作细致的开心派,天天被同事们称之为小熊;侯百谦,一个广东来的“吃货”,一个“2+2”模式即将要结束的90后辅导员,虽然年龄小,做事却细致,细心,而且有想法,天天我们要吃什么的时候,动不动就问:百谦,有什么好吃的推荐啊;贾红蕾,一个“2+2”模式即将要上岗的小姑娘,还是一名大四光电的学生,看着就是一位小姑娘,却带着一帮大二的医学生,被学生称为AA姐的一位有爱的漂亮的90后辅导员,一位和下属走的那么近、一直在一线的叶大大,还有一位和我一样出去交流学习、偶尔周末聚聚的行长。还有即将退休退居二线的张书记。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优秀团队和前辈,让我这短暂的交流学习感触颇深。他们是此次交流学习收获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浙江大学四个月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经历的,是我对学生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未来学生工作有了更宽阔的思路。

三、主动学习,提高技能——成长的路上,处处是教育

我十分珍惜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把自身融入到他们中间,使自己适应环境,不仅仅是学习他们的思路方法,更要直接参与到工作中直接学习。一是搜寻资料主动学。刚到浙江大学的前面两天,我花了两天学习他们的办公室职责分工、2014年学生工作总结以及各个工作的新闻报道等。了解他们开展工作理念、思路和方式,为自己接手工作更快上手,更好地开展。二是参与工作直接学习。不管是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东分区赛,还是第四届辅导员技能大赛(第五赛区),我都主动参与其中,在工作中,向领导、同事学习,注意观察,积极主动咨询,坚持多做,多学,多看,多思考,学习他们开展工作的思路、方法。三是参观观摩直接学习。浙江大学每月一次的辅导员论坛、每两周一次的辅导员“午间沙龙”及每个学期的辅导员工作坊我都尽力去出席。去聆听名师的讲座,去感受主题的讨论,去选择适合的课程商品,通过这些近距离学习,让我既取得了真经,又交流了感情。四是思想交流中学习。我与医学院的领导们、辅导员们及学校的学生们主动交流,通过交流,使我深深体会到他们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对学生活动形式及开展的重视,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注重。他们为了更好开展工作,从学校层面到学院层面建立了微信群,微信平台等,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单独为学生开设了“礼仪培训营”、“领导力训练营”等这样的课程活动,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还定期征集辅导员工作案例。通过交流学习,让我直观地、真切地体验到了自身视野的开阔,自身见识的增长;同时,让我学会了从宏观层面思考学生工作、从微观方面转换学生角色的工作模式。

四、踏实工作,注重实践——邂逅浙大与井大的力量

很感谢浙江大学医学院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信任,让我不仅仅学习,还让我分管了青马班、青年志愿者及社会实践的工作。正是这样的工作,让我有机会策划了医学院学生党总支及第七期青马赴井冈山学习的活动。不管是活动内容的敲定,还是来回车票的购买,都让我感受颇深。看到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归来那满意的赞许,看到井冈山大学红色励志班和青马班同学们参与交流的欣喜,让我感受到了浙江大学和井冈山大学的力量。也是这样的一次活动,增进了两校师生友谊,为了以后两校学生合作创造了条件。

五、不断思考,明确方向——成长的路上,学习无止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在交流学习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和浙江大学学生工作部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每个月定期给我们发一些书籍,如《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学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别处生活》等。我利用空闲时间广泛地接触这些书籍和杂志,从理论水平上提高了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扩大了自己的阅读面。经过多次的辅导员论坛、辅导员午间沙龙等,让我更加喜欢辅导员工作。我相信,随着自己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通过不断总结和学习,开阔自己的工作思路,继续在辅导员工作路上探索,和自己的学生们一起成长。

每天忙碌在美丽的大学校园里,从事辅导员工作两年,与其说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工作,还不如说辅导员工作是我的生活乐趣,我经常和朋友们说我很喜欢辅导员身份,我真的很庆幸我是辅导员。参加此次挂职交流活动,让我更加庆幸自己是一名辅导员。

在四个月交流学习的经历,让我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学生烦恼的垃圾桶、学生困难的智能囊,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玩耍的朋友,学生生活的亲人,我想做学生眼中“永远的兰姐”。

作者简介:黄秀兰,女,井冈山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曾获井冈山大学优秀辅导员。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