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提升94】参加第132期全国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心得体会
第132期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心得体会
广东财经大学 张健民
一、培训概括
2015年12月8日至12月12日,第132期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在幸福之城——珠海举行,受学校学工部的委派,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由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华南师范大学)承办,培训的主题是“学生事务管理”,来自境内外8位在学生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作了报告,报告共分为八讲,具体如下:
序 号 | 姓 名 | 职 务 | 报告主题 |
1 | 蒲清平 |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 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
2. | 王鹏 | 华南师范大学辅导员、副教授 | 粤港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比较研究 |
3. | 许国彬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 | 中外学生事务工作对比研究 |
4. | 周伟立 | 香港大学学生事务处处长、教授 | 学生事务工作在教与学的角色 |
5 | 梁汝照 | 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事务处处长、香港学生事物协会主席、教授 | 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及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要义 |
6 | 余小明 | 澳门大学学生事务处处长、教授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述、澳门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 |
7 | 张治国 | 北师大珠海分校学生处处长 | 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体验育人模式 |
8 | 贲国栋 | 南京师范大学学工部部长、教授 | 法治思维下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
二、培训内容
1.蒲清平——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蒲清平教授作为从一线辅导员工作成长的学生事务管理专家,对辅导员的专业发展有着极深刻的见解。他以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对辅导员个人职业能力的要求以及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大量一线辅导员工作案例,描述和揭示了当前辅导员在专业化发展中存在“情感失落”、“工作失效”、“机制失灵”的困境。面对这样的困境,辅导员应提高自身素养与知识能力,培养“三知”与“三观”,即要有科学的对象认知——知时代、知工作、知学生,要有科学的工作观念——人才观、培养观、工作观。同时,他指明了辅导员应进一步坚定职业化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科学化工作探索不松懈、坚决专家化发展导向不停步,才能全面获得价值感、效能感和幸福感。
2.王鹏——粤港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比较研究
王鹏老师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互动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生活多元化的发展,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日趋复合化,集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同时凭借其自身的多样性、自主性、开放性,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活动先锋,成为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
王鹏老师围绕其博士毕业论文,对比广东高校与香港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历史、类型、活动、特征、社团产生、经费来源、管理模式等,理清21世纪以来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从宏观领导的角度提出了高校应加快转变学生社团的管理理念、重视社团干部自身素质建设、做好社团后勤保障机制及社团的创新管理工作。同时,他呼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只有虚心学习,才能做到殊途同归。
3.许国彬——中外学生事务工作对比研究
当今世界,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比较发达,大学生工作的经验比较丰富。许国彬教授结合其留学及访学经历,以美、英、德、法、日等国家的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为例,系统全面地讲述了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内容与功能、总体特征以及管理体制与模式。他倡导国内高校应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学生事务管理经验,创新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应做到:(1)提高重视程度,更新学生工作理念;(2)调整学生工作关系;(3)转变学生工作目标;(4)创新学生工作手段;(5)完善学生工作机制;(6)加强学生事务工作改革创新。
许国彬教授认为作为主体的、从事学生工作的一线辅导员,也应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的工作理念,提升工作能力与创新工作方法,真正做到思想教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引导、就业指导,通过“五导”,培养学生“五信”,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服;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4.周伟立——学生事务工作在教与学的角色
周伟立教授的讲座互动性很强,学员参与度也非常高。他首先解读了当下全球一体化与知识型经济背景下香港的高等教育改革,如高校学生人数快速增加、学生背景国际化、多元化、教育体制及课程改革、科技快速发展、社会及政治问题等,面对知识更新迅捷、毕业生转业频繁、扁平及充满弹性的组织结构、即时传递的特点,以香港大学为例,阐述了香港大学学生事务处是如何顺应改革浪潮,在学生事务工作中实现教与学角色的转变。
周伟立教授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来自课内与课外,学生事务工作可以透过各种方案,协助学生发展与学习,以服务、辅导、活动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反思经验、扩展视野。学生事务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及学习,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因此,学生事务角色要从服从与行政变成学习的一部分,打破与学术部门之间的隔阂,积极与院系合作,参与及推动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而作为学生事务工作者更应主动积极学习,提高个人素养及内涵,实现由“管理——服务——育人”的转变。
5.梁汝照——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及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要义
梁汝照教授主要从“香港高等教育的发展”、“香港高校的全人教育:形式教育与非形式教育”、“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的发展历程”、“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形成”、“香港高校学生组织”和“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持续发展”六个方面进行阐述。报告中,他就中文大学大学生全人教育过程(如图一)和全方位学生支援(如图二)的实施及运作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指出,在高等教育独立化、国际化、多元化、实用化、全面化、体验化的背景下,大学需重新定位学生事务工作,要由管理功能转向教育功能,实现由“家长管理模式——学生服务模式——学生发展模式——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梁汝照教授还就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的形成、书院的使命、定位及书院与学生事务处的分工作了进一步的解读。
图一:大学生全人教育过程
图二:全方位学生支援
6.余小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述、澳门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
余小明教授有着丰富的留学经历,硕士和博士皆毕业于欧美高校,对国外学生事务管理有较深的了解和认知。他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历程出发,结合其博士毕业学校——美国佛吉尼亚大学,就美国学生事务的理论基础及当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深度的讲解,提出了当下学生事务管理不仅是工作分工,而且要形成自己的专业理论,即全面科学地认识、教育学生,以拓展其个性,要形成活动多元化、管理法制化、教育人性化、工作理论化、人员专业化的目标。
作为澳门大学学生事务处处长,余小明教授就学员关心的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澳大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如压缩了专业课程,增加了通识课程(30%),推行“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即专业、通识、研习和社群教育、建立了8个住宿式书院;2.澳大的使命与愿景——为支持大学教学、科研及服务的核心使命,学生事务部致力于服务学生,帮助学生个人成长,使他们在大学期间以及未来取得成功;3.学生事务部的架构及目标。
7.张治国——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体验育人模式
张治国处长以“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定位、学生工作的改革探索”三个问题为导向,以北师大珠海分校为例,指明了该校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定位:一是直接承担教学计划内的课程任务,二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实践、支撑和深化。围绕这两个定位,他主要探讨了国际化背景下BNUZ学生工作中的体验教育和BNUZ国际化学生工作特色。
张治国处长认为体验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强调、提倡体验学习、体验教育,就是尊重人的主体性,就是体现以人为本。通过建构体验育人模式,将学生活动与教学活动相结合,透过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利用他们的亲身体验,结合反思与学习,将经验转化成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把符合课程要求的学生活动转变为课程形式并予以学分认定,实现学生活动课程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8.贲国栋——法治思维下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贲国栋教授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梳理和概括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招生录取、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奖惩管理、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学生资助服务六大方面;2.法治思维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的完善:以生为本,尊重与保障学生权利;完善管理制度及程序设定,确保正当、公正;设立并完善在校学生的权利救济途径;3. 法治思维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过程中的困惑:情与法的矛盾、家校沟通的纠结、宿舍管理的对立、网络信息的限度、困境帮扶的“困境”。贲国栋教授指出,针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辅导员应当具备以下法律素养:遵章循律、诚实守信、公正评价、民主参与、维权扶正、依法办事。
三、培训感想
这次培训基地精心安排的8场学术报告紧紧围绕“学生事务管理”这一主题,内容充实,信息丰富,不仅有理论高度,更有实践深度,让我获益良多,主要感想如下:
1.辅导员要有法治思维,学会知法用法
辅导员工作的现代化不可避免要推动辅导员工作的法治化,辅导员工作的法治化又是学生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学习并掌握法律思维的人自然有一种宽容、平等、思辨、逻辑的和理性的思维方式,运用这种思维方式从事学生事务工作,有利于推动学生工作朝着一个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促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培养具有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有利于辅导员自信从容地开展工作。同时,缜密的法律思维还能够克服经验思维,抵制经验主义中的错误因子影响。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辅导员,必须带头学法用法,自觉运用法律思维,将法律思维寓于辅导员工作之中,才能教育学生养成知法守法的习惯。
2.辅导员要有国际视野,懂得拓宽民主渠道
时代的变迁,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化碰撞与一体化趋同,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有国际视野,要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的学生事务经验。当下,我们的教育对象出现了新的特征,学生事务所面对的都是一群思维活跃、权利意识极强的90后,简单的灌输式教育或单纯的依靠威权管理已然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而适当的拓宽民主渠道,放低管理者身段,有助于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得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感受到平等的观念和主人翁的地位,有助于实现学生事务的科学决策。同时,辅导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去体验、去感知,从而受到感化,践行体验式育人教育。当然,民主管理并非简单的放任不管,更不是赋予学生无限的自由,而是在建构和完善制度,从而实现管理上由“无序——有序——秩序”的自然发展。
3.辅导员要有广博学识,善于思考与反思
随着知识、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学生的知识面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扩大,这对辅导员的个人涵养及知识储备提出了新挑战。辅导员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优化知识结构,丰富学生工作的内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避免空洞说教,增强说服力。同时,辅导员要善于思考与反思,在实践中探求、感悟,懂得在反思中扬长,在审视中甄别,在前瞻中创新。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作者简介:张健民(1986-),男,汉族,广东梅州人,教育学硕士,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学院辅导员。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i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