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徐海云与错误百出的世界

李艳茹 E20水网固废网 2021-04-27

有争议是因为损害了别人的利益,我说的观点本身是没有争议的。我很坦然。会不会软化语言?我自己认为我已经很含蓄了。  ——徐海云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  徐海云


从2006年开始写博客,算到现在,徐海云已坚持了11年。11年里,人群从博客迁徙到微博,又到微信公共号及新闻客户端,徐海云仍然写着博客,并被系统颁发“元老博主”勋章。他不考虑开公共号,认为“太占用时间精力”,更希望多些时间去阅读国外固废领域的专著。


徐海云在业内被称为“徐大炮”,鲜少掩饰自身喜恶,政府、企业、项目、媒体都曾是他炮火的靶心。他博客很有看点,是那种信息量丰富、直接利落的看点。非法倾倒案频发,他撰文质疑“法律准绳弹性是否太大”;不断有人提“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他写了篇“骗子是放错位置的演员”反驳。


尽管写了多年,“写文章”却从来不是徐海云的兴趣爱好,更像是不得已的手段。“我这个人比较固执,看到行业里出现的问题忍不住就想说。”他将写博客等同于记日记,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记录下来,期望经历时间的验证。


忧虑·导向


徐海云的言论通常带有观点鲜明的是非判断,言辞确凿,不用感叹号:技术造假、神仙数据、极端主义、忽悠、闭环忽悠,不难感受到他持续而强烈的“纠错”意向。这一点意向几乎渗透在他每一次露面、每一句质疑中,渐渐树起一个桀骜尖锐的形象来,有人喜欢他,有人害怕他。


“行业错误太多,很多错误是无法挽回的。我不断地说,说了这么多,也都是很表面的东西。”徐海云心中的纠错工程过于浩大,错与错相互掣肘,共同织就了一片僵局,时常让他感到忧虑:


行业流行论调有问题。台湾人均垃圾产量0.2kg/d,美国人均2kg/d,所以台湾垃圾减量做得好,美国很浪费。“都是人,产生的垃圾量怎么可能差十倍?明显是统计口径出了问题。”后来在去台湾的考察中,徐海云验证了推断:台湾只统计了居住区,办公楼、学校产生的垃圾都不计入。不同统计口径下的数据,对比结论毫无意义。但若不深入其中,上述逻辑似乎合情合理。这样的推导结论被多数人认可,被一篇篇论文引用,在不同的场合发挥着作用。


技术导向有问题。政策护航下,一项项未经市场检验的技术成为风向标,如此几轮后,垃圾处理技术百花齐放,垃圾问题却日渐严重。“一个技术能不能解决垃圾问题,只要看在相同情况下,它的排放情况和单位成本,就能马上见分晓。”而在行业市场化不充分的起步阶段,许多朴素的检验指标被视而不见,以种种社会成本为代价。


地方政府态度有问题。徐海云去往东部某省调研,听负责人宣扬当地垃圾减量成绩,不禁发问:“你们填埋场的垃圾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增加。”“填埋场垃圾还在增加,为什么说垃圾减量?”对地方政府的垃圾处理工作,徐海云的判断方式很简单,垃圾是藏也藏不住的问题,看整体数据变化,比渲染式讲解有用。


企业责任感有问题。“在一个标准下,电厂二噁英排放数据是0.5-0.6ng TEQ/Nm3,标准一改,厂里什么都没变,数据就成了0.05-0.06ng TEQ/Nm3,这个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呢?”而实际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还有不同形式的呈现:徐海云调研过的某地垃圾焚烧厂,全厂没有一台鼓风机,用铁钳子翻动燃烧,却有着权威机构的检测合格报告。


垃圾处理教育有问题。在大学环境工程的课本上,黑白分明地写着“垃圾焚烧不是一种好的解决办法”,专业课教学内容都是热解或气化。在某个宣称垃圾分类教得优异的小学,徐海云问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垃圾除了利用以外,还可以怎么处理?”“不知道。”在徐海云看来,大学课本脱离现实,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匹配度过低;小学教育倾向极端,孩子们认为垃圾只能利用,不能处理。


这些问题,是徐海云博客的主题,也是他认为的“行业问题”,但对于行业发展,他并不悲观。他认为,垃圾处理行业与基础设施密不可分,政策导向性质显著,因而欠缺新兴行业的活力,过早地老化了。“任何事物或者人,都是在犯错误中取得前进的,探索、失败、宽容是应该有的过程。但如果有错误,却不反思,甚至将错误说成正确,这样走下去一定是危险的。”徐海云担心的是这种危险,他在博客上的文章,也是“爱之深、恨之切”的表现。


争议·原则


徐海云在1991年进入城市建设研究院研究国内垃圾处理,自2005年起担任总工。二十余年的研究经验及行业地位,让不少地方的技术评审会愿意找他。常有新技术号称“世界先进”,徐海云对此下了句著名的定论:“在中国号称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都是假冒伪劣。”这句话颇具个人特色,也招致了不少争议。


相比于徐海云的锋锐言论,他针对垃圾处理的专业调研反而不被大众知晓。实际上,徐海云的多数时间、精力都花在了实地考察及数据研究中。他学德语、看文献,走访欧洲、台湾及内地多处垃圾处理厂,将行业标准、技术、项目、生态在脑海中融成一张图谱,用大量论据甚至理论体系来支撑观点。“尤其是新出来的技术,我肯定要实地看清楚才敢说。”


徐海云看项目看得很“讲究”:他想看的是实际运行情况,所以不能“组团”看,不能提前约时间去看,大多时候不用细看每个环节如果操作如何运转,只须看进出口垃圾量,真实的垃圾处理能力便一目了然。徐海云解释道:“垃圾处理想识别假象不难,要抓住本质,看进出量,毕竟这么多垃圾是藏不住的。


为了解实际运营情况,徐海云经常“突袭”垃圾处理厂。他自己坐飞机坐火车,落地后打车去往目的地。有时候,在门口就会被人拦下,徐海云便会佯装离开,往远处走走,等管理人员走后,再折返回来找机会进去。进门后,他先找到地磅房,向工作人员了解垃圾处理厂每天的整体进出量,遇到不告知的情况,徐海云还要央求对方开价卖他一份。


徐海云看项目的方式,让他更清楚地知晓了不同类型的项目被市场检验的结果。他目睹一些空有其表的技术起高楼再坍塌,看到一些项目声势浩大地建设后逐渐销声,对行业高额的试错成本痛心不已。看得多了,他对于行业里的各种技术有了更坚定的判断。他公开反对垃圾综合分选处理、反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反对得不留余地:一个垃圾处理项目请他去做评审组长,到了目的地后才告知是垃圾综合分选技术,他直接对邀请方说道:“你知道我是明确反对分选处理的,这个字我肯定签不了,但你们前面做了这么多工作,开评审会也是为了能通过,所以专家你就找别人吧。”交代完毕,徐海云自己坐火车返回了北京。


这些年来,被徐海云画叉的项目、技术层见迭出。相比于大部分行业专家,他是个较真且任性的评审。也有技术方用各种手段沟通,希望他签字,他不怒反笑:“我没这么大影响力。如果你这个技术很好,符合市场需求,我说不好也改变不了。如果我说不好,但你用得很成功,其实你们完全可以回过头来笑话我:这专家水平太差啦!


往事·论战


长期以来,徐海云都坚持认为焚烧是目前最符合国情的垃圾处理手段,他解释道:“我不是反对利用、只要求焚烧,我也主张将能利用的都利用,剩下的真正垃圾拿去焚烧,但现在街道垃圾桶中几乎找不到塑料瓶与易拉罐,垃圾回收利用率已经足够高,过度垃圾资源化的思想却仍在弥漫。”毫无疑问,支持焚烧的徐海云,与“禁烧派”、“回收派”之间有着激烈的对立。


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徐海云作为专家代表与聂永丰教授等人与当地群众交流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的必要性。这样的场合充满愤慨而情绪化的语言:“原来的填埋厂气味很大,改成焚烧厂后感受会更好。”民众代表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就愿意闻这个气味!我坚决反对焚烧!”


同样的激烈对抗还发生在了广州番禹。当时,从中国环科院湖泊环境与近海环境研究室退休、时任研究员的赵章元极力反对垃圾焚烧,他对媒体说道:“焚烧会把部分垃圾由固态转换成气态,大部分有毒有机物和重金属迟早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得到居民拥簇,成了“禁烧派”的急先锋。


僵持一阵后,当地几名网友联合媒体以“番禺华南板块居民”的名义,在网上发出关于垃圾焚烧公开辩论的邀请信,并给徐海云打电话:“你不是主张焚烧吗,敢不敢出来辩论?”徐海云在电话里积极回应:“可以啊!我现在是垃圾领域的在职人员,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仅对现在负责,而且对将来负责。所以我要求辩论一定要全过程公开,要纪录在案,最好能电视直播。


对方在电话里表示同意。但一个多星期过去,徐海云仍然没有收到消息。他将准备的材料写成一篇近万字的文章,回答网友提出的几点质疑;分析在垃圾焚烧问题上居民与政府激烈对立的原因;提出媒体甚至主流媒体上,有关垃圾处理的谎言四处传播的困惑。完稿后,他给几家报社打电话,希望公开发表,没有一家报社接下,他向电话里质问:“为什么谣言可以发表,批驳谣言反而不能发表?”报社无法给他答案。


最终,“徐海云关于垃圾焚烧发电的公开信”在中国固废网上发出,后来被转载到各大论坛、网站,在当时的固废圈引起轰动。


另一回,徐海云被邀请去自然之友的一场活动中做演讲。徐海云言毕,观众席中就有人发问:“垃圾中的有机物都是资源,你为什么主张焚烧?”徐海云向他解释道:“人类制造的垃圾中,有机物含量最高的就是粪便。粪便在农村确实是肥料,但从城市效率来讲,在城市就是废物,只能处理。”对方回应:“那我离开北京住到农村去。”徐海云答:“那你境界太高了,我很敬仰。但我考虑的是大家的问题,城市中除了你以外还有其他人,还有更多人正要从农村走到城里。你一个人回农村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这样的辩论数不胜数。零排放、资源化、回收利用等字眼受众广泛,“震惊!这个纽约女孩2年只丢了1罐垃圾”等微信爆款文章在朋友圈广为流传,徐海云形容其为“极端主义者”:“即使是真的,也不值得效仿,只能称得上一种癖好,让大众都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不太现实。”


在一些场合,徐海云被称作“有争议的专家”。对此,徐海云看得很开:“有争议是因为损害了别人的利益,我说的观点本身是没有争议的。我很坦然,这也是应该承受的。”事实上,他不太在乎所谓的争议:笔者某次整理徐海云讲话稿,对部分观点性语句是否保留不太确定,发其审阅,他只字未删,还扩充了表述、迅速返回。对于说出的话,他不惧质疑,不管登门还是电访,他从不回避。


在徐海云看来,自己只是个有些固执、生活单调的人,业余时间喜欢下棋、打牌,不喜文娱活动和热闹聚会。偶尔写写博客,对于文章引起的讨论和反对,他有空就看看,从不回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回聘)杭世珺对徐海云的印象是:“一定会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但不会坚持去说服别人。”作为行业专家,他认为,自己的观点只代表自己。


未来,徐海云博客大概还将长期更新下去,在这里,他依然关注产业风云变化,指出他认为的“问题”。对于是否会改变风格软化语言?徐海云表示:“我自己认为我已经很含蓄了。


本文作者

中国水网  编辑

李艳茹



2017(第三届)环境施治论坛将于5月25日在福州举办。在政策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破译政策信号,把握市场规律,探索商业模式?地方政府如何补足短板,扩大城乡建设领域有效投资,共建村镇绿水青山?政企如何联合资本共同打造生态宜居的生态农村?技术和模式创新如何双轮驱动村镇污水治理?本届论坛将深度解析村镇水环境治理问题,邀请行业权威专家,以及优秀环保企业进行产业发展思考和分享报名及更多论坛信息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感谢您的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