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我国危废行业的发展探索——蓝海•红海•沙漠之花
6月24日,E20环境平台国际发展部负责人潘功博士在2017固废热点系列论坛——首届危废论坛上,对中国危废行业的现状、痛点、发展趋势做了分享,对比美国三十年危废发展历程(蓝海、红海、沙漠之花),探讨中国危废行业如何驰骋蓝海。
来源:中国固废网 作者:刘琪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51882rcne&width=500&height=375&auto=0
据估计,“十三五”期间,中国危废处理行业约有2000亿市场空间,我国危废行业正徜徉在一片蓝海之上。6月24日,E20环境平台国际发展部负责人潘功博士在2017固废热点系列论坛——首届危废论坛上,对中国危废行业的现状、痛点、发展趋势做了分享,对比美国三十年危废发展历程(蓝海、红海、沙漠之花),探讨中国危废行业如何驰骋蓝海。
E20环境平台国际发展部负责人,高级行业分析师:潘功博士
以下为嘉宾现场发言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蓝海、红海、沙漠之花”代表了一个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行业形势。众所周知,目前的危废处理行业未知市场空间很大,预计“十三五”期间市场空间将达2000亿。我国危废行业正徜徉在一片蓝海之上。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薛涛曾提出“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时代。
在E20固体废物分类图中可以看到,危险废弃物主要来自于工业垃圾中的工业危废,城市垃圾中的医疗危废,以及生活垃圾中的其他危废,其主要存在于工业领域及城市生活圈。
E20环境产业九宫格将环境产业从服务对象维度分为了工业、市政、环境三大板块,从污染介质维度分为了水、固、气三个板块。危险废物处于四个板块的交叉处,危险废物既有液态也有固态,其主要来源于工业,又同时具备政府管控的市政特许经营属性。危废行业的多元化,使其不隶属于某一特定行业领域,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行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行业。
从产业链来说,在危险废物产生后,要求在源头对危险废物进行分类,并在识别鉴定后进行收集与运输。危险废物处理环节包括了暂存、预处理、资源化利用以及处置(焚烧、填埋等)。对于无法处理的危险废物要进行贮存并待以后重新进入处理环节。被资源化利用的部分则会进入需求产废方再次循环。由此可以看出,危废处理行业的上下游相互贯穿,充分体现出危废处理行业的循环经济特征。
危废处理行业是一个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型行业。纵观世界各国危废处理行业的发展史,环保法规越健全、环境标准与环境执法越严格的国家,危废处理行业也就越发达。政策法规的加速改革往往都伴随着沉重的代价。如93年发生的深圳危险品仓库爆炸,03年的非典爆发,都对于我国危废政策的加速完善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无独有偶,在美国,同样存在着像汤姆斯河事件一样的政策法规的重大拐点。
总体来说,中国在危废领域的立法不超过10年,最近5年开始趋严,近几年的两高司法解释及新环保法的颁布,成为行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法规日趋健全、环境犯罪执法加严与环境标准的提高,促使危废处理量价齐升。
从我国危险废物的产生量来看,环保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企业申报,而通过亿元GDP产废量及危废占固废比例估计,我国危废实际产量可高达8000万吨到一亿吨。而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危险废物鉴别的进一步系统化,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提高。
从我国危废产量的分布来看,华东及西北地区的危废产量占到全国危废总产量的60%以上,危废产量最高的华东地区,经济发达,是我国工业及制造业的发达地区,而矿产丰富的西北地区,经济欠发达,传统制造业技术相对落后。其中,青海、新疆等省份的危废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就处理量来看,目前我国核准经营规模为5263万吨,略高于环保部危废总产量的统计数据,许可证数量超过2000份,但实际经营规模仅1536万吨。如果按一亿吨的危废实际总产量计算,目前我国有效危废处理能力仅达15%左右,危废处置能力严重不足,行业急需快速提升处置能力。
从另一组数据可以看到,申报危废中,超过60%的危废得不到妥善处置,实际处理能力缺口巨大。至于被妥善处理的危废,其中综合利用的危废超过一半,妥善贮存的危废约有20%。无害化处置中,实际焚烧量大于填埋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填埋的审批总量是大于焚烧的审批总量的。
从全国处理能力缺口的分布来看,我国危废处理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这一区域经济发达,危废产生量也较大,东部区域集中了我国大部分具有危废资质的企业,但即使在这一地区供需也未达平衡。根据环保部统计数据,江苏省尚有50万吨危险废物堆存,浙江省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缺口超过50万吨。西北地区由于经济交通欠发达,青海、贵州等省份尚无集中填埋设施,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全国处理能力缺口较小,供需基本平衡的区域是京津冀地区。总体而言,目前,虽然经营单位数量增加,但结构性不足问题仍很突出。
下图的波特“五力”模型展示了危废处理行业的行业格局。总体来说,由于危废处理行业监管力度大,碍于资质、资金、技术、管理等壁垒,危废处理行业很难被替代。对于供给方而言,由于相关危废设备的可替代性较弱,危废企业对上游设备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对于需求方而言,危废处理是产废企业应尽的义务,由于法律法规日益趋严,违法成本较高,危废处理行业对产废企业客户的议价能力较强。就行业内部来说,竞争者数量众多,行业增长率较高,市场需求量大,但竞争强度仍不断增强。同时由于生产设备成本高,且技术含量较高,专用性强,行业退出壁垒较高。而对于潜在进入者而言,虽然危废处理行业进入壁垒较高,但由于受到政府政策的重视、环保产业整体的快速发展,以及,近几年危废处理行业较高利润所带来的诱惑等等,行业吸引力较强,许多企业跃跃欲试,新进入者对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以美国危废行业发展的30年历史作为借鉴,我国危废行业也将经历“蓝海—红海—沙漠之花”的历程。
相对于中国而言,美国危废处理行业起步较早。美国危废产业的三十年发展史经历了从蓝海到红海再到沙漠之花的过程。
第一阶段、蓝海阶段(1980年代-1990年代初)十年大繁荣
化工工业是美国危废产生的主要行业,在十年大繁荣时期,危废产业和与之紧密相关的化工工业同处于上升期,危废产量逐年增加。同一时期,有技术优势的大型企业占据了市场先机,大化工企业自行处理量占有绝对优势,专业化危废处置公司占据市场规模较小,但开始逐步崛起。在此阶段,美国政府大力鼓励危废处理产业,但同时政府监管力度逐步加强,政府对行业直接产生行政影响。
第二阶段、红海阶段(1990年代-2002年)十年萧条、调整期
一方面由于政府政策转向,确立了以预防污染取代末端治理的污染控制政策,危废减量。另一方面经济衰退,危废产量进一步下滑。法律监管也日益趋严,原有设备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进行投资升级。市场空间的缩小带来的产能过剩引发行业内部激烈竞争和价格战。
在此期间,行业间不断并购、整合、集中,危废处理设施数量不断减少,代之而出现的是更大型的危废处理设施,部分传统巨头企业经历了急转直下的萧条,受冲击较小的中小企业反而通过合理并购,形成了新的市场格局和巨头。个人认为,这段时期美国的危废行业并非实质性的萧条,被称为整合调整期更为确切。
第三阶段、沙漠之花(2002年至今)新黄金时期
新黄金时期的危废产量和处理量都相对稳定,经济增长,危废产量随之增加,但同时源头控制力度加大,危废进一步减量化。相关法律法规也趋于成熟。
在此期间,专业化危废处置公司占比增大,行业进一步集中,大中型危废处理设施增多,形成寡头格局。行业巨头以综合型全链条处理模式为主,具备全套咨询、清理、收运、处置能力,并承担环境修复、突发危机处理等社会责任。在经历了红海之后,行业再次整合,形成的行业翘楚即称之为沙漠之花。
我国危废行业正徜徉在蓝海之上:
危废产生量逐年高速增加,治理需求不断释放,市场空间达近2000亿。
国家政府政策高度重视危废处理,简整放权、政策利好不断,迎来黄金发展机遇。
信息公开力度加大,执法力度趋严,完善的行业规则正在逐步建立。
行业利润可观,吸引力强,跨界资本、技术纷纷涌入。
和美国的危废产业十年大繁荣不同的是,我国专业危废处置企业占据市场绝对比例,危废处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危废处理行业不过于倚靠单一行业,法律法规亦日趋完善。
然而,对于我国危废行业发展的未来而言,类似于美国危废行业发展中的红海阵痛仍在所难免。原因主要有:
以预防污染取代末端治理是国际普遍认同的环境保护政策,危废减量化将是必然的趋势;
政府监管日益趋严,现有设施排放达标要求提高,但设备改造难度较大,需要新一轮资金投入;
我国目前处置行业前十名仅占市场份额6.8%,行业呈现散、小、弱的特点;
众多跨界资本强势进入,大型企业进行跨地域收购,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行业竞争激烈,高利润率呈下降趋势。
但我们认为,只要危废行业进行合理规划,警惕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加快行业整合集中,平稳过渡,将能有效缩短阵痛期。
类似于美国危废行业,我国危废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会有如下特点:
行业高度集中,形成区域性垄断,巨头企业占据绝对市场份额;
细分技术企业在细分领域各领风骚,与综合型企业技术互补,协同发展;
随着市场的高度集中,危废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整合发展,技术越发成熟,安全标准将会逐步提高,有效控制二次排放;政府监管也将更加高效,由监管转入服务支持的角色;
由于危废处理设施的规模化、集中化,将形成全国范围的专业危险废物收集转运体系;
行业巨头会形成综合型危废全面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全过程处理能力;并将责无旁贷的承担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社会责任。
2016-2017年度中国危废企业评选榜单
下图为E20环境平台出品的“百废俱兴图”,图中包含了E20关注到的危废领域的不同类型企业。综合服务型企业和细分技术型企业形成了良好的行业生态。综合服务型企业在不断完善产业链、业务覆盖度的情况下,主要寻求的是地域上的扩张;而细分技术型企业,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的专业技术,在业务扩张层面主要是寻求一定程度上的产业链的完善,或是与自身技术紧密相关的技术层面上的业务扩张,而更多倾向于某单一技术在不同区域市场上的运用,从而和综合服务型企业产生良好的合作关系。
2016年度危险废物许可处理规模业绩排名,排名如下:
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中滔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威立雅中国
首创环境控股有限公司
湖南金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嘉兴泽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
新宇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雪浪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市兴蓉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备注:1)本排名依照危险废弃物经营许可证年经营规模予以统计;2)部分企业如首创环境,借助走出去,在国外也有一定的业绩,本次排名未包含该部分业绩;3)危险废弃物包含:工业危险废弃物、医疗危险废弃物;4)相关业绩数据来自E20数据中心实际调研和企业自行申报;5)上市公司类业绩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相关信息为最终参考;6)数据截至2016年底。
2016年度危险废物实际处理规模业绩排名,排名如下:
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威立雅中国
中滔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嘉兴泽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
新中天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雪浪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宇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市兴蓉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金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备注:1)本排名依照危险废弃物实际处理量予以统计;2)危险废弃物包含:工业危险废弃物、医疗危险废弃物;3)相关业绩数据来自E20数据中心实际调研和企业自行申报;4)上市公司类业绩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相关信息为最终参考;5)数据截至2016年底。
感谢所有参加评选的企业。
潘功博士简介:
潘功博士,E20环境平台国际发展部负责人,高级行业分析师。英国莱斯特大学环境生态学博士,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环境生态学硕士,研究领域涵盖全球气候变化、碳通量、土壤生态学、水文地理学及生态评价。目前专注于环境产业市场趋势、国际动态、技术发展、商业模式等相关领域的行业分析,曾参与南水北调等多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主持世界银行IFC危险废弃物市场调查项目、英国环境食物及农村事务部欧盟联合科技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