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涛:各地“两山论”实践中存在的三大误区
“两山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式或将是未来趋势。实际上,在各地践行“两山论”的过程中,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认为,目前存在一些误区,值得行业关注探讨。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李艳茹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626yagn0p&width=500&height=375&auto=0
早在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谈起“两山论”;2013年,他明确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九大更是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报告和党章,“两山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式或将是未来趋势。在各地践行“两山论”的过程中,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长傅涛认为,目前存在一些误区,值得行业关注探讨。
E20首席合伙人 傅涛
1、环境保护就是绿色发展?
很多时候,环境保护被等同于绿色发展,甚至不少人认为,做环境保护就是做绿色发展。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概念。傅涛解释:“环境保护包括被动的保护和中性的预防,也包括主导的修复,核心是给粗放式发展、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的系统制约车。绿色发展以环保为前提,但做环保不等于做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本质是在环保的前提下,要有生产总值,实现绿色增长。”
绿色发展是新形势下党提出的更高发展理念。传统经济发展到了爬坡期转型期,这时候需要加上新的驱动力,需要从绿水青山里找到新的发动机。绿色发展的基础是环保,但是“发展”仍然是绿色发展是结果,最近习总说不搞长江大开发,并不是不开发,强调的是严格的环保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下的绿色发展。对于地方政府领导来说,环保做好了、经济下去了,同样有问题。其真正的目标是把经济做上去,同时做好环保。这为发展两山产业提供了时机。
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标准委员会、中国中科院等联合推出了“GEP”概念体系,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主要指标是生态供给价值、生态调节价值、生态文化价值和生态支持价值。中国首个GEP机制于2013年2月25日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实施,20年时间里,亿利集团让5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变成了绿洲,总投入达到了100多亿元,但用GEP来核算,包括大气调节、土地涵养等多种功能,其总价值达到了305.91亿元。该项目便是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有机结合。
2、两山论只是一个理念?
有人认为“绿色青山就是青山银山”是一种理想化概念,难以实现。傅涛指出:“两山论其实是一条将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相统一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为解决‘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钱从哪里来’提供了思路方法。”绿色发展之路是让环保和经济融合的路径,具体操作就是把绿水青山做成金山银山。这需要大量智慧的设计,从政策、金融、产业、市场、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更需要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E20研究院也一直在研究将绿水青山做成金山银山的方法与路径。要尽量少花用户的钱、不花用户的钱、甚至赚钱来做好绿水青山的保护与开放,这是两山论的核心,需要两山产业的支撑。围绕这一思想,E20环境平台做了一些尝试,在邯郸、黄山、湖州、东莞积极探索。以“两山论”、“绿色发展”、“绿色供应链”为切入点,受到各级政府以及环保部门的普遍认同。
3、绿色发展是负担不是机遇?
E20研究院调研发现,多数地方的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对立的,这就造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局部矛盾尖锐,地方政府及企业环保支付压力大等问题。傅涛表示:“环保与经济发展如果是对立面,环保会做不长久。如果环保不能与经济发展融合,就会不断反弹,就不是习总书记愿意看到的,也不是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所愿意看到的。”他认为, “两山论”所倡导的真正的环保是从成本走向价值。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环境治理和产业绿色转型的压力不是负担,而是一次行业大洗牌的重要抓手,是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在邯郸的实践中,很多有前瞻性的钢铁企业已经完成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转变,每轮去产能后,工业产业结构都会得到进一步优化,企业的支付能力得到保证;每一次转型成功的企业,都会出现新的跃迁与腾飞。因此,傅涛认为,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应当敏锐意识到这一时代机遇,借力绿色发展,实现变道超车。
本文作者
编辑 | 洪翩翩、刘影
统筹 | 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