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察】从中医角度看水环境治理

涂强 E20水网固废网 2021-04-27

笔者认为,在“文化自信”的今天,在设计和实践层面,治理水环境也应该提倡“用老中医的办法”,不仅是要达到某些微观的水质指标,还要注意水体阴阳和虚实的调节,目的是让水体富有自然的生命力,做到有形有实,形魂并俱。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涂强


总书记对治水提出了中医化的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4月底,在湖南湖北考察,调研长江时曾这样说到:“(长江)病了,病得不轻了…… 治好长江之病还是用老中医的办法,追根溯源、分类施策。开展生态大普查,系统梳理隐患和风险,对母亲河做一个大体检。祛风驱寒、舒筋活血、通络经脉,既治已病,也治未病,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总书记一直对自然之水非常重视,2013年提出要全力落实“海绵城市”的理念,不仅是城市建设的模式,更重要的目的是让水体更自然的在天地间循环。“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此次在视察长江时提出的“中医疗法”,目的是让自然水体更富生命力,能够更好的滋养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的内涵,就是要恢复自然界的自主能力,使之和人类能够和谐地相处。


中医的相关医理分析



中医是通过调理生命体的大环境,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中医以生命整体是否阴阳平衡为健康标准,而不是仅从微观结构成分,去看几个数据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和西方医学有很大不同。


中医认为所有的生命体生于天地间,禀受天地之气。水体虽不像人体那么复杂,没有五脏六腑,没有四肢百脉,但把它看作天地之间的生命体,仍是可以通过中医的哲学去做定性的诊断。


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生命体的方式很多,讲求八纲辩症: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开方子前需要辨清这一系列的宏观因素。其中中草药是中医中很重要的疗法,用自然界的有药性的植物,去纠偏生命体的症状,从而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寒则温之,热则凉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


中医是从宏观环境入手,是从时间和空间看问题,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环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辩证而全面。总书记说的“追根溯源、分类施策”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水体之常见病:阴虚



从传统文化讲,天为阳,地为阴。水循环天地间,得天气亦得地气。天气得阴为雨则降。 地气得阳为雾则升。 在这一升一降中天地的能量就能得到平衡。


一旦地面的水体受到了外源的污染,大量无法消纳的污染物会沉淀在水底,严重阻断了水体和地气的接触。底泥中的微生物虽然会消化部分的有机物,但仍有大量的污染物会在水底瘀滞。


另外一类情况是河床底部硬质化,河底本应该有自然泥土的地方却被混凝土或防渗层所覆盖。此时天气降,而地气不能升;生命体只得天气而不得地气,会造成阴虚,体内阴的成分少,就无法制衡阳气,生命体会变得比较躁动,容易上火,阴阳失衡状态下必然会得病。


水体不单是生命体,也是整体环境,水体如果病了,水内的动植物都会因大环境的恶化而数量减少甚至灭种。污染物的直排和过于工程化的河道设计思路是导致水体“病的不轻”的重要原因。


不能富营养化,但也不能贫营养化,否则阴阳俱虚,治理标准不能走极端 



古语道:水至清则无鱼。水是不是越干净越好?越能体现生态性?!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在富营养化和贫营养化间要有个平衡度。因为水到自然界是要滋养生命的,没有了营养,没有了元气,如何滋养生命体?! 


现代水处理工艺中大量的添加化学药剂,去消灭水体中的污染物,目的就是达到几个漂亮的水质指标,这些方法实际都是在消耗水体的元气。这样的水体阴阳俱虚,有形而无实。恰如在经过化学疗法后的病人,虽然各项医学指标正常,但人却虚脱很多,出了医院还得进疗养院。


现代医学为了杀灭一些体内不合群的细菌,使用很多化学性的疗法,虽然达到了灭了菌目的,却破坏了免疫系统,副作用极大,杀敌八百,自损一千,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总书记提出的“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是把自然水体当成生命来看待,我们治水的方法也要更生态化,治理标准不能走极端,一定要在水中留存一些生命力。


中草药治水的可行性



依照目前比较流行的治水方法,往往是向水体中添加大量的生物菌剂,化学药剂,使用若干物理的工艺,光学的工艺等,目前治水的方法等于把西医的方法都用了个遍。


在“文化自信”的今天,笔者认为在设计和实践层面,治理水环境也应该提倡“用老中医的办法”,不仅是要达到某些微观的水质指标,还要注意水体阴阳和虚实的调节,目的是让水体富有自然的生命力,做到有形有实,形魂并俱。


众所周知,中医的中草药是中医最重要的治疗方式,相对于各类化学成分的西药来说副作用要小很多。“取之于自然,施之与自然”,中草药都是取自自然的植物,用在环境治理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2013年江苏常熟两个河道水净化工程,用中草药处理剂对河道水体进行原位处理,实践表明,中草药水处理剂对河道水的净化具有处理效果好、费用低、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可长效保持净化后的河道水体生态稳定性。


“生态文明”和“文化自信”需要相互结合



我们借鉴了太多西方的治理方式和标准,而往往忽略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就是让我们慢慢的将老祖宗的智慧拾起来,在新的时代,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依据我们东方人古老的智慧,探索和发现适合我们自己的方式方法,并对当下的一些极端的做法纠偏。


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对于现代医学有着很现实的指导意义。著名科学家屠呦呦成功研制出青蒿素就是依托于祖国传统医学的智慧。只是在现代科学流行的今天,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古老哲学总显得有些弱势。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更注重整体的平衡,允许不同的存在,讲求阴阳调和,求同而存异,虽然来的慢一些,但绵绵而持久。


中医是千年传承之法,治愈生命体有雄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习总书记此次提出的“用老中医的方法”、“治已病,也治未病”,就是给我们的生态文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新的思路。


新时代下,一定要将“文化自信”和“生态文明”相互结合,这样我们民族的心理状态和生存环境才能得到真正改善。



本文作者

姓名:涂强

微信名:涂涂抹抹

●从小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国古代哲学有着独到的理解

●生态修复工程师


【相关阅读】

史上最高规格环保大会召开,“美丽中国”确立时间表和路线图

习近平: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环保大数据观察:万余PPP项目揭秘落地困境与水环境业绩排名


编辑 | 李艳茹、徐冰冰

统筹 | 谷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