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环境王家樑:服务上海放眼全球,经历整合迎来蝶变

李艳茹 E20水网固废网 2021-04-17

12月13日,在“2018(第十二届)固废战略论坛”现场,王家樑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新形势下上海环境的“中国梦”。

来源:中国固废网 


在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家樑看来,美丽的中国梦应当包括城市发展的自身的愿景,其中,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环保发展是其自身发展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13日,在“2018(第十二届)固废战略论坛”现场,王家樑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新形势下上海环境的“中国梦”。


王家樑


以下内容根据嘉宾现场发言整理。

全球城市的环保愿景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后十五年,上海快速启动了自身的“全球化”进程,不仅与世界公认的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 “全球城市”,在经济、金融、航运、科创等方面全面对标,也在国际大都市的建设理念、城市规划、营商环境和管理服务上全面接轨。当前,上海的经济竞争指标大幅越升,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中央寄予厚望的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中心城市”之所以成其为中心,“排头兵、先行者”之所以能够带头先行,就是因为其能服务、善辐射,并在辐射服务中体现引领作用。


习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工作时,对上海提出的五方面要求,首要的是“更好地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在“为改革大局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推向纵深、深化治理创新、提高党建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2017年发布的上海2035城市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其中功能性建设包括“更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全面的环保治理体系”。



对应2035上海的全球城市的目标,其环境保护和治理明确了工作方针,就是坚持“底限思维、质量核心、改革深化、依法严管”,内涵上要求:“应用全球领先的环保技术,采用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实现源头防控和全过程监管”,机制上明确“推动全社会共治共享”。对此,王家樑表示:“上海环境集团作为从事环境治理的专业环保企业,深感倍受鼓舞、机遇难得,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固废综合治理的发展趋势


在环境环保领域,固废处理处置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由于技术、资金、体制、机制等各方面问题积聚和粗放式发展带来的后果,国内国外固处置处理并不不容乐观。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固废产生量持续增长,2017年大中型城市生活垃圾已经超过2亿吨、建筑垃圾18亿吨、工业危险废物4000万吨。作为环保产业的重要一环,与污水处理和大气处理相比,中国目前固废处理行业仍处于初步阶段,总体呈现出“产量大、种类复杂、环保风险高”等典型特征。


无论是上海还是其他城市,都存在固废处理的产能不足,有环境排放高、管理体系粗放、科研体系弱等问题,现状与固废处置的“多样化、产业化和智能化”的需求形成了突出矛盾。



王家樑分析:“基于现状,固废产业未来发展主要将呈现四方面趋势。第一,研发适配技术,以适应全过程减量化和资源化要求;第二,提升二次污染防控水平,使“邻避”矛盾向“邻利”效应转变;第三,发展智能管控技术,实现全程一体化管理;第四,推进科技实证平台建设,完善全产业链体系。”


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也对固废综合治理进行布局:健全固废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推进湿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分类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等体系建设,完成固废分类利用和处置设施建设,发展固废循环经济,形成静脉产业链条,最终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此外,上海对固废领域进行积极布局,在无害化处置和循环利用方面努力打造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初步完成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工业固废资源化、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成套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应用。



下一步,上海将重点构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以达到切实“提升源头分类质量,实现生活垃圾准确投放,杜绝“混装混运”,加快末端设施建设,强化政策标准引导,建成全程分类信息系统”效果,按成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目标完成。


上海环境的产业布局


上海环境集团是上海市唯一一家专业从事固废的国有企业,响应上海市政府的规划,对固废领域进行布局。随着全国固废行业的发展,公司产业布局也不断优化调整过程中。


2018年是上海环境集团分立上市的第二年,也是主营业务获得较快发展的二年。公司也正在经历“行业集中整合、全产业链深化和投融资能力提升”的蝶变,正在向环保综合化服务商方向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力争打造成为全国环保领域的“旗舰企业”。伴随着上市和新一轮的改制,上海环境集团的产业链在不断拓宽,积极谋求着“2+4”业务战略布局,即:以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水为两大核心主业,同时聚焦危废医废、土壤修复、固废资源化和市政污泥等,拓展 4 个新兴业务领域,实现“2+4”发展为“3+3”,并力争向“4+2”转型。



王家樑介绍,随着上市和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上海环境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截止到2018年,生活垃圾焚烧规模已达38500吨/天,市政污水处理规模200万吨/天,危废处理规模286000吨/年,业务遍布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山西、四川、河南等多个省市,建成多个示范性标杆项目。


在2018年,上海环境各业务领域均有发展:生活垃圾焚烧新增规模11150吨/天,危废处理新增规模256200吨/年,建筑垃圾和湿垃圾作为全国固废资源化新领域,分别获得3300吨和1060多吨每天的处理规模。 其中:与宜宾市高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宜宾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建设投资协议》,开启了上海环境集团走向了循环经济建设的新领域,内容包括宜宾全市的生活垃圾焚烧,餐厨,危废处置等固废一体化处置子项目,投资规模大、涉及项目多,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王家樑表示:“这一年的优良业绩,诠释了上海环境集团业务布局从“2+4”逐步向“3+3”和“4+2”转变的战略实践。”


科技创新的推进引领


在环保行业的政策发展和市场空间双重作用下,企业的转型拓展已经成为抵御外部环境变化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科技创新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打造旗舰企业的根本路径。


王家樑介绍,上海环境集团长年坚持以“科技引领发展”,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创新”,“应用集成创新”,自主技术研发”3种科研模式,在焚烧、渗滤液、建筑垃圾、湿垃圾、飞灰稳定化药剂等方面不断加强科研创新。公司致力于打造以大数据开发、实验研究、中试平台建设、科创孵化到工程应用的一套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从无到有、从引进到自主开发、从小市场到大领域的不断跨越。



在多项研发中,上海环境围绕固废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技术难题,聚焦5大技术研发重点,分别在垃圾分类、生活垃圾焚烧、湿垃圾、建筑垃圾的资源化不断进行开拓与创新。近3年来,公司面向行业重点关键技术、企业产业应用和技术储备方面等,承担了12项国家级科研项目,56项上海市科委、国资委等市级项目,23项城投集团系统研究项目,以及35项上海环境集团自主科研项目。公司持续推进自主创新,形成产、研、用的循环链条,引领企业自身发展和助力推动行业的发展。


2018年,公司积极竞争国家“固废资源化”重点研发计划的申报,申报的4个项目全部获得科技部立项,其中:1项为项目牵头单位,2项课题牵头单位,1项为任务参与单位,涉及国家固废领域多方面的关键技术。



王家樑表示,公司将紧密联合相关产学研单位,形成良性互动和合作,立足服务于国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努力形成应用工程示范,这也将为“加强技术储备、追求国内领先技术、服务全国固废行业”的长远科研发展目标。


此外,上海环境持续助推上海老港科创中心的建设。老港作为上海市技术创新基地,在固废领域、资源利用、环保科创、科普教育的定位中发挥静脉产业园的优势。


在科研方面的持续努力,使得上海环境集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年中,上海环境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20余项,获得核心专利15项,编制国家和行业标18项,正继续着力向一流的技术平台迈进。“未来,上海环境集团将持续聚焦 “2+4”产业发展战略,励精图治,致力于为打造环保综合旗舰企业而奋进。”    


 


改革开放40年,看物换星移,栉风沐雨;

垃圾焚烧走过30载,见冬去春来,岁月如歌;

改革大潮推动固废产业的不断革新之路,

有那么一群人,为产业奉献与专研,

有那么一批企业,书写着产业最美的乐曲和篇章,

此刻,请静静地观看下面这段视频

感受历史沉甸甸的脚步……

在产业罗盘中,寻找“你”“我”的故事

这是回忆、是记录,更是展望


以上视频由E20视频中心制作,欢迎观看


更多论坛报道持续进行中,欢迎关注本公众号,或中国固废网论坛专题。


编辑 | 李艳茹、李丹

统筹 | 谷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