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4,我不敢投了——一个环境产业投资者的独白

郝小军 E20水网固废网 2024-03-15

点击上方蓝字,进入主页,右上角设为星标,同时点击“赞”和“在看”哦



从业二十载,历经投资的“三重天”,“五看”环境产业现状“三不投”,2024,投,还是不投?

来源:E20赋能孵化中心、资本易见系列      者:郝小军 
相关阅读:



从资本视角另眼看博天

中基报:深夜突发!博天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傅涛:写给永不言败的企业家


再过两天就是甲辰龙年了,站在年根下回顾自己在环境产业从业的二十余载,有幸赶上环境产业发展的黄金期并在那个时代主导和参与了包括供水污水和垃圾焚烧多类型环境产业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建运,粗略估算有50+;近五年则更多聚焦在环境产业的股权投资项目的募投管退,有顺利上市的,也有不及预期在回购退出的,调研访谈过的有核心工艺的企业标的则更多,过百个吧,虽苦累但主基调还是在积极寻找有发展想法可以投资的伙伴。现在站在2024年的门槛上,回头五看自己为之付出二十载光阴,努力和情感的这个产业,我不敢投了。——看到生态环保板块有65家环境企业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五成预亏,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龙头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都成长乏力,2022年的情形也大致相仿,我不敢投了;——看到2023年仅有9家环境企业在A股IPO上市,IPO企业数量比2022年下降了35.7%,三分之一强,IPO募资净额合计60.04亿元,比2022年下降了52.8%,跌幅过半,想要通过主流IPO退出更难了,我不敢投了;

图1 2019~2023年环境企业A股IPO数量——看到2023年首发上市的环境企业次新股的破发比例高达77.78%,发行市盈率超过25倍的新股全部破发,次新股破发常态化,在资本市场的首发表现都不好,我不敢投了;——看到以工程项目为主业的环境企业在传统环境产业顶部下行大周期转型维艰,应收账款被拖欠导致入不敷出,创新性不足,持续盈利能力下降业绩增速放缓,我不敢投了;——看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估值价差进一步收窄,2023年二级市场估值重心不断下移,而一级市场里的老大们估值报价依然乐观坚挺,一级二级估值反差太大,我不敢投了。梳理这二十载的环境产业投资路,从认知的角度来总结和反思亲历的投资三重天 “见啥都挺好” 、 “见啥都是坑”、 “见好是好,见坑是坑”:1、见啥都挺好,都想投2002年入行,环境产业正兴,赶上了市政基础设施高速发展的好时代,彼时对社会资本尤其是外资非常欢迎。只要对环境项目的基本工艺有认知和项目的粗浅管理经验,项目的收益都不会差。那是一个跑马圈地的时代,投啥都赚钱,投什么都有好收益。在此期间虽然也遇到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行业整体是向上发展的态势,正可谓“时来天地皆同力”。2、见啥都是坑,都想躲随着产业的高速发展和资本的助力,尤其是PPP让环境产业发现了从未想到过的营收规模和没有天际的天花板,环境企业在主动和被动,主观和客观方面形成很多的坑,夸大项目实际规模的,虚增或提前确认收入、分包转移利润的,所谓核心技术和主营业务基本没有关联的,真实业绩和预期出入很大等等,投的越多经历的坑也多,见啥都是坑,要反复验证,多方打探。但在这个期间还是在积极地看项目,看的多投的少。3、见好是好,见坑是坑随着资本市场监管趋严,行业市场增量放缓,经过回溯调整后对环境产业的预判趋于理性,对环境企业的认知日益客观;拥有核心技术产品和竞争性壁垒的成长型环境企业,见好是好。能够事先辨识投资规模扩张模式传统路径依赖的投资风险,见坑是坑。回顾总结这些年在投资路上的经历,我划定了投资“三不原则”。一、“帮不上的不投”——业务上赋能,我要投你一定要能给你带来资源上的赋能、平台营销推广和业务上的帮助,期望做大业务增量分蛋糕;如果在业务上不能发挥助推价值,投资的意义就不大。二、“不认同的不投“——公司和个人是一样的,价值观的趋同以及对未来大势的判断必须要一致,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和赋能,“理念趋同”的合作才能长久,才会甘愿在事业上相互成就他人。三、”不做智能化的不投“——OpenAI GPT开启了智能新时代,生成式AI时代带动了对英伟达GPU的需求激增,英伟达最新市值达1.69万亿美元,智能驾驶将会让科幻照进现实。智能化是未来的必选项,工业级头部客户对智能化有很高的认知与需求,如果你在未来业务中没有智能化体现,那就意味着你与工业客户之间缺乏共同的语言,你的产品和服务就没有多大增值空间,有了智能未来才可期。

图2 英伟达公司最近1年股价涨幅达228.59%2024已来,我们在过去更多专注于市政领域的环境治理项目,其实环境产业还有更多更好的外延和伸展,“建设美丽中国”“资源再生利用”和“工业企业绿色转型”的深度服务需求也会促使环境产业大有可为。如果你
  • 真正有核心技术可以为客户创造明显差异价值,有推广需求的;
  • 真正有智能化认知和需求,在产品化道路上有需求的;
  • 真正愿意发展公司,对对接资本市场有着客观的认知和意愿。
那么来找我,我还愿意助力赋能,我还投。新年来临之前,祝愿初心不改,依然在环境产业里有新认知新追求的同仁龙行龘龖,我们共启新程!



作者简介

郝小军  环境产业从业逾二十余载,主导多个垃圾焚烧发电、市政污水、供水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具有丰富的环境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实务经历,并在环境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及上市公司资产并购重组等方面具有深度的理论认知和实际案例操作经验。




本期编辑:汪茵

统筹:李晓佳



END


“E20水网固废网”公号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若转载,请联系授权。违者视为侵权,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微信:Liu-T199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