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04-210)

苏美传播 江苏省美术馆 2022-07-30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美术馆典藏作品活化,深入挖掘和传播藏品的文化艺术价值,用名家名作来梳理和呈现江苏地域文脉的风采,由江苏省美术馆与“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联合打造的“云展厅”——《e观藏·每日一美》,依托江苏省美术馆馆藏精品资源,每日精选一幅名家书画精品,配以一篇精品赏析的美文,图文并茂,全年365天持续推送,美在每一天!让美的艺术形象、美的精彩瞬间、美的永恒精神来丰富和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让“强富美高”新江苏的人们从物质小康向精神小康不断迈进。


此音频与南京市朗诵协会联合制作

本期朗读:南京市朗诵协会  刘荣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04)

溥心畬冷涧疏林合危桥积雪深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邹佳睿


溥心畬

冷涧疏林合危桥积雪深


立轴  纸本设色

69.5×32cm

1948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冷涧疏林合 ,危桥积雪深。戊子湖上苦热作此。溥儒。


钤印

旧王孙(朱文)、溥儒(白文)、省心斋(朱文)



溥心畬(1896-1963),北京人。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畬,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其山水学北宗,受马远、夏圭影响较多,复灵活变通,有自家风范。意境雅淡致远,俊逸出尘,结构谨严,笔法挺劲,并喜绘于绢地,染色层次多而淡。


此幅作品作于1948年,所画为冬日积雪之山峦,近景处描绘有一人物手执篱仗穿行于桥上,是其在酷暑难耐之日聊以自娱的雪景之作。其作品用笔挺健劲秀,有铁划银钩之势,将北宗这一路刚劲的笔法表现特质阐发无余,并兼有一种秀丽典雅的风格,再现了古人的画意精神。整幅画面风格秀密清雅,体现了传统山水画法度严谨的基础上灵活变通的自家风范,营造出高雅洁静的人文特质和空灵超逸的境界,体现出其向往山林的隐逸之心,并将山水作为乱世之中特有的精神排遣和他心灵歇息的处所,使人充满对文人心灵、渔樵耕读与神趣世界的向往。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05)

方增先鲁迅先生像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刘鹏


方增先

鲁迅先生像


镜片  纸本设色

60x34.3cm

1979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鲁迅先生像,七九年秋增先画。

 

钤印

方(朱文)、方增先(白文)、增先作画(白文)


方增先(1931-2019),浙江浦江人。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画坛具有影响力的“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与推动者。1949年7月,考入浙江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术学院)。1955年留校任教于中国画系,为“新浙派人物画”开创者之一。代表作有《粒粒皆辛苦》《说红书》《孔乙己》等。著有《方增先人物画集》《方增先画集》,专著有《怎样画水墨人物画》《结构素描》《人物画的造型问题》《人物水墨写生教学笔记》等。2013年1月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2月获“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曾担任上海美术馆(今中华艺术宫)馆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院长等职。


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正值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浙派人物画”繁荣时期,李震坚《井冈山的斗争》《在风浪里成长》,方增先《粒粒皆辛苦》《说红书》《艳阳天》,周昌谷《草原的女儿》《荔枝熟了》,顾生岳《夏汛季节》《出海》《打靶去》《幸福泉》,宋忠元《矿工》等名作均创制于这一时期。


江苏省美术馆所藏的此幅《鲁迅先生》创作于1979年,此时的方增先正处于创作的高峰期。画家抓住了鲁迅先生手持香烟谈天的场景,用看似细碎的线条勾勒出鲁迅先生的长衫,将着力点留给手持香烟的手部和面部。我们看到的是鲁迅先生面部坚实的肌肉构造和体块面感,乃至在西方素描中出现的光影关系。细观之下,下颌骨、颧骨、鼻骨、眉弓乃至眼球的刻画均是十分精准的,这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在艺术语言上,“浙派人物画”从最初吸收西方写实造型方式拓展到鼓励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用的东西进行适于中国画笔墨精神的改造和应用。在方增先看来,人物画需要讲究造型,造型必须跟结构产生联系。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他塑造的鲁迅先生面部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此幅《鲁迅先生》既具深厚的中国画笔墨功夫,又有扎实的写实造型能力,堪称“新浙派人物画”典型作品。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06)

林散之《黄山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吴振


林散之

黄山


立轴  纸本设色

134cm×41.5cm

1972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黄山。天欲坠,赖以柱期间。七二年劳动节画,聋叟。


钤印

散之私印(白文)、半残老人(朱文)、长寿(朱文)



林散之(1898--1989),原名以霖,笔名散耳,祖籍安徽和县,生于江苏江浦,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南京市书画院名誉院长。


林散之先生被称之为诗、书、画三绝,曾自己评价为“诗第一,画第二,书第三”,可见其绘画造诣之高。林散之的山水画成熟期的面貌多以水墨为主,设色则淡雅明丽,具有朴素清新的格调。其主张“作画宜求骨力,宁骨胜肉,不能肉胜于骨,宜重宜辣,忌纤忌弱,更不宜模糊一片,此古人重勾勒也。”林散之的山水既重骨力,又重勾勒,他的画无论是宏幅巨制,还是短纸小札,无不雄健厚重,清雅可人。 “笔笔写上去,犹能笔笔拆下来,笔墨在蹊径之外。”


江苏省美术馆藏《黄山》颇为精彩,堪称林散之绘画佳品。此幅作品中,多用重墨,不以山峰之高来直接表达,而是巧妙地利用了虚实对比的方法。用笔与作书同,曲中求直,方圆相兼,浑厚华滋。水墨则竭尽干湿浓淡的交互变化,表现烟云气象的丰富意趣。奇峰险径,计白当黑,旷逸高古,书画交相辉映。整幅画作颇具黄宾虹浑厚华滋之境,林散之则似乎多了一些秀逸与清新。在面貌上,林散之并没有直接模仿黄宾虹,而是向宋元人学习。在刻画物象时,较黄宾虹更为具体,构图更为精心。黄宾虹喜画“阴面之山”或“夜山”,林散之则多画“阳面之山”。白云飞动、飞泉鸣玉,松涛声声,层峦叠嶂。房屋妙嵌于山林巨崖之间,汽车在山路上行驶,通幅激情洋溢、诗情画意。林散之将书法中转折曲直,方圆勾勒,以及枯润浓淡、焦积、虚实等笔墨方法极为生动而又自然地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山光水色直扑眉宇,妙不可言。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07)

罗中立《巴山情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秦蓁


 罗中立

 巴山情


板面油画

54x38cm

20世纪80年代

江苏省美术馆藏


罗中立,1948年生于重庆,重庆市璧山县人,1977年-1981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等。1997年被评为文化部百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199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以一副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一举成名,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此后,罗中立的画风从以《父亲》为代表的超级写实主义逐渐向粗犷雄劲的画风转变开来,《巴山情》亦属于罗中立第二时期的典型作品。


《巴山情》是罗中立在大巴山下乡写生所创造的主题作品,采用了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将大巴山深处的农民最日常和朴素的生活场景毫不掩饰、不加“美化”地直接表现出来。灰暗的画面中,穿着朴素、饱经风霜的农民正在推动磨盘,黝黑的皮肤、凌乱的衣服、杂乱的陈设,罗中立笔下的农民都有着一份真实的生活,造型语言粗重、笔触凌乱,甚至使用了一些灰暗、浓重的颜色,但就是这样一份真实和淳朴,使得画中的人物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这恰巧也是画中最原始、最富有感情之处。没有刻画田园风光的都市浪漫,取而代之的是贴近农民本身,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去表现这一份纯真与质朴,一份生命的欲望和力量,亦是《巴山情》带给观众最深的感动。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08)

王琦《重庆村景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李芹


王琦

重庆村景

木刻版画

20.5x16cm

1945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王琦(1918-2016),重庆人,1934至1937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1938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从事革命文艺工作,是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的主将。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美术》杂志、《版画》杂志主编等职,1991年荣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


重庆是王琦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抗战时期他主要工作战斗的地方。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结束后,他返回重庆,投入新兴木刻运动,当选为“中国木刻研究会”常务理事,主编《战斗美术》杂志,主编《新华日报》《新蜀报》等报纸的木刻副刊,筹办木刻展览。抗战时期是王琦木刻创作的一个重要时期,他创作了许多反映战时大后方人民生活与斗争、山城重庆景色的优秀作品,其黑白木刻语言日渐成熟,现实主义创作风格日趋鲜明。


《重庆村景》以作者故乡景色为题材,在描绘地域风貌中表现人物活动,具有风俗画的色彩,其中蕴含着时代主题,反映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政府黑暗统治下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画中一棵树木顶天立地,躯干虽然高大粗壮,树枝虽然虬动生姿,满树的叶子却凋零了;两侧的木屋简陋,弥散着生活败落的气息;路上走来了两个挑着沉甸甸货担的人,前面的戴着帽子低着头,后面的俯着身子弯着腰,他俩显得十分艰难吃力。近景式的取景构图匠心独运,房屋树木相互掩映,占据了大半幅画面,其后映衬着天空的留白,让画面有了透气的空间。作者以粗细疏密变化的刻线,表现大树枝干与房屋木板的纹路,暗处亦有刻线变化,呈现出黑白灰的层次。王琦以对家乡风土民情的熟悉与热爱,用简明严谨的写实手法,真实再现了重庆乡村的生活画卷。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09)

亚明《峡江云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叶海鹰


亚明

峡江云


镜片

93.3X233.5cm

1981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题识

峡江云辛酉冬月写于南京


钤印

沙砚居(白文) 八十年代(朱文) 亚明(朱文)


 亚明(1924--2002),安徽合肥人,为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画家之一。他幼时贫寒,少时从军,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上世纪50年代始,专事中国画研究和创作,成就卓著于人物画和山水画,又深研中国画理,提出“中国画有规律而无定法”。


亚明曾长期主持江苏美术界工作,负责筹建江苏省国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江苏省美术馆和江苏省书法篆刻研究会。他以杰出的艺术实践和理论建树,对"新金陵画派"历史地位的确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这个画派的重要代表,进而为中国传统山水画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作出了承前启后的重大贡献。


“峡江”是亚明先生山水创作的重要题材,从六十年代“二万三千里写生”所作的《三峡夜航》到晚年的《长江史诗》,峡江题材可以说贯彻其整个山水画创作历程。《峡江云》作于1981年,此时亚明先生正值壮年,全面主持江苏省美术工作,创作也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此作高 93.3cm,长233.5cm,笔墨虽仍可见傅抱石先生的影响,却已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语言。


画面以苍劲有力的笔线勾勒出山体结构,勾勒的过程中兼勾带皴,中侧峰兼用,前面的山石运用斧劈、刮铁等皴法,较为细致地刻画山石结构,后面的山体则大笔写出再稍为勾其大形,形成一种远近、前后、松紧的画面节奏。山上树木以散锋笔法草草点出,不作细致刻画,似树似苔,表现出一种郁郁葱葱的感觉。最后山体施以青绿,不同于传统的青绿山水的层层渲染,亚明先生直接用石青石绿,以意笔挥写,由于其下有墨气做底,颜色鲜明而不浮不艳。山体上方靠以墨色与留白挤出层层云气,点出画题“峡江云”,这也正是郭熙《林泉高致》所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云气缭绕中,山头峰峦层层叠叠,只留一道窄窄的天空,使整个画面如同铁壁巨嶂,形成一种扑面而来的气势。山下的江水以轻松的笔线细细勾勒,并以赭石淡淡罩染,几只航船错落有致点缀其中,使人观之大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


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210)

童大年节临 周虢季子白盘铭

文丨江苏省美术馆  李欣


童大年

节临 周虢季子白盘铭


纸本立轴

118x41cm

1936年

江苏省美术馆藏


释文

隹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作宝盘,丕显子白,壮武于戎工,经纬四方,搏伐猃狁于洛之阳,折首五百,执讯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献聝于王。

丙子首夏,节抚周虢季子白盘铭於雷锋片石庐,心龛童大年。


钤印

大年(朱文),心龛(白文)



童大年(1874-1955),上海崇明人,篆刻家、书法家。原名暠(音同“皓”),字醒盦(音同“庵”),又字心安,一作心龛(音同“刊”),号性涵、松君五子,又号金鳌十二峰松下第五童子,所居曰安居、依古庐、雪峰片石草庐。幼时开始学印,师从赵穆。精研六书,尤善篆隶。流寓杭州,后居上海,为西泠印社元老,平生刻印、墨迹较多,出版有《依古庐篆痕》《童子雕篆》等。另有未出版的流传本《瓦当印谱》《无双印谱》《抚古印谱》《古人名印存》《肖形图像印存》等。1904年西泠印社出版《现代篆刻》第八集《童心龛印存》为童大年所作,其时他刚过三十岁,足见其成名之早,影响之大。其书法四体皆能,篆书功力最深。


童大年是一位善于吸收和融会贯通的篆刻家、书法家,而且分寸感把握得很好,作品中亦有个性的表达,风格特点也比较突出。其篆刻刀法精熟,书法笔体丰富,作品精致,形式多样,刀笔俱佳。他篆刻中表现出较强的书法性,书法中亦表现出明显的篆刻意味,其作品耐人品读,具有韵味,并且当时文人所崇尚的雅致也是他作品的审美追求。由于童大年兼及绘画,所以他的印和书法都具有画法中的经营位置,章法意识很强。


此幅金文《节临周虢季子白盘铭》,是童大年62岁所作,正是其创作的鼎盛期。西周虢季子白盘铭文是传世体积最大的西周时代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述了虢季子白奉王命征伐西北猃狁族后于周庙受赏的情况,铭文111字,此盘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作品是以金文书写,临写了原铭文的55个字,用笔以中锋为主,字体结构匀称,既有赵之谦的挺健疏朗,又融吴昌硕的朴实自然,用笔坚实,书体中蕴含着篆刻的意味,整幅作品严谨端正,雅致和谐,间架平稳,笔画均匀划一,确是童大年先生的一件精品佳作。






往期精彩回顾

🔗资讯丨共享文化 共生美好 美的传递—— “长三角”美术馆文化创意作品交流展开展

🔗资讯 | 盛世春光——2021江苏省国画院新春献礼·贺岁大展开展

🔗预告丨纪念李剑晨先生诞辰120周年——江苏省美术馆藏李剑晨捐赠作品展

🔗资讯丨“可触摸的记忆——馆藏艺术档案文献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展出

🔗金牛来了——江苏省美术馆以“美”贺岁

🔗“岁朝图”里的中国年

🔗音频版丨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197-203)

🔗翛然物表,与古为徒 ——与宋玉麟谈艺术和传承

🔗志如初 人如菊——与画家高云不谈回归,谈出发

  🔗徐惠泉 疫情期间的绘画日记

🔗把传统经典当成一个“球体”,于是,我飞向它、撞击它


供 稿:王晓露


监 制:宗 洁

编 辑:李 丹、张天宇、陈星羽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注意事项 |

观众在场馆入口处出示“苏康码”、身份证

经测温、安检、取票后方能入内参观

请广大观众参观时戴好口罩

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避免人员聚集 文明观展

| 交通信息 |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公交:

总统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201路、202路、304路至总统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东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宫东站下车,步行15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1号出口步行300米可达。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公交:

南京图书馆站:乘坐公交31路、313路、80路、Y2路、3路内环至南京图书馆站,步行250米可到达。

大行宫北站:乘坐公交2路、304路、31路、313路、44路、65路、68路、80路、95路、3路内环至大行宫北,步行230米可到达。

地铁: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大行宫站,6号出口步行300米可到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