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美大观丨江苏美术馆馆际联盟馆藏精品赏析(十四)
前 言
“众美大观——江苏美术馆馆际联盟馆藏精品赏析”活动在联盟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进入第三个年头。通过精心筹备,今年将近五十家美术馆的典藏作品,涵盖国画、油画、水彩、版画、书法、连环画等,继续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以飨公众。
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加强藏品研究,提升学术厚度,广泛传播经典作品中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是几年来我们坚持开展“众美大观——江苏美术馆馆际联盟馆藏精品赏析”活动的中心目标。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发现,全省各美术馆坚持立足江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地域特色,通过深入梳理地域美术,传承弘扬江苏文化。其中既包括在江苏生活、工作过的大师名家,也有中青年艺术家;既有对经典作品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解读,对艺术传统的根脉追寻,更多的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探索与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江苏美术的多样风格和斐然成就。
好的美术作品,呈现的是线条之美、颜色之美、光影之美的视觉画面,更应是表达当下、讴歌光荣、绘就时代的艺术记录。我们期冀通过“众美大观——江苏美术馆馆际联盟馆藏精品赏析”活动的持续开展,凝聚合力,不断推进全省美术馆的藏品保护、研究阐释、陈列展览、社会美育、交流合作,让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以艺术之美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滋养心灵。
❖
盐城市美术馆
李敦甫《对联书法》 1979年
书法对联
138cm×34cm×2
盐城市美术馆藏
此对联是已故盐城滨海籍著名书法家李敦甫(1916—2000)用他极为擅长的隶书所写的董必武同志的两句诗。
毛泽东曾致函陈毅云:“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董老即董必武。在读了陆游《卜算子·咏梅》后,董必武写了《咏梅》五绝二首。此幅对联所书即是一句:“腊报春将到,冲寒早放梅”,书于“一九七九年夏”。
这个时期,甫经改革开放的神州大地到处春光烂漫,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当时,李敦甫创作颇丰,书作被国家有关部门选送日本参展,饮誉寰中。此后,他的作品赴日参展共有六七次之多。他的斋号已由过去的“双榴馆”变成“霜留馆”,大有劫后重生的感慨,也颇有些春风得意的劲头。
管峻在怀念李敦甫时曾说:“李敦甫先生书法成就最高的应是其风格独特的篆书和隶书。其篆书上承秦汉,下接明清,拙厚古质又不乏灵动。其隶书则博采众长,早年遍临汉碑,《曹全》《礼器》《史晨》《乙瑛》《张迁》《华山》《西狭》《石门》无不悉心追求,在汉碑基础上他又吸收清人,尤其是邓石如雄浑古朴的风格,融会贯通,作品厚重而茂密。”无疑,李敦甫的此幅对联是心手双畅的典范之作。
晚年,李敦甫蛰居滨海,笔耕不辍,时常热情指导晚辈后生。据盐城市书协名誉主席凌震三先生回忆,每当李老出场时,众人总会迎上去将其团团围住,一番勖勉以后,便是挥毫作书,写罢径自离去,端的一代宗师风范。
(盐城市美术馆)
扬州市美术馆
(请横屏欣赏)
赵 震 《荒古幽泉》2019年
中国画(纸本设色)
34cm×138cm
扬州市美术馆藏
题识:荒古幽泉。乙亥年秋于金陵名釜书。
钤印:赵震画印(白文)、赵震
赵震,又名赵名釜,现为江苏省现代美术馆馆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文化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出版有《赵名釜作品集》《赵名釜水墨世界》,作品曾在国家级和省市各级展览中获奖及入选,同时赴美国、法国、俄罗斯、奥地利、韩国、日本等国交流展出。
赵震,是一位具有历史感和责任感的青年画家。面对突破与变化的困扰,他能兼收并蓄,迎难而上,尤喜画高山大水,笔墨奔放,物象高远,将古雅沉雄的传统格调与东方水墨所特有的神秘色彩,在现实与传统的基调中融入超脱的绘画意境,彰显出灵动雄奇的艺术品格。
《荒古幽泉》以树木、泉石为主题,与其一贯沉稳踏实、成果斐然的作品创作相一致,沉积着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尤为扎实的专业功底。其山水构图在境界上有传统意蕴,气息醇厚;图式上有现代精神,结构叠展;笔墨上有个性展现,灵动持正;色彩上有造化大象,意写缤纷;画面艺术风格与其为人一样,宽厚平和,舒展而厚重,灵变而端庄,热烈而沉静,有着极高的艺术语言表现力。
(扬州市美术馆 安玉民)
镇江市美术馆
宋文治《千里江陵一日还》 1981年
中国画(纸本水墨)
68cm×44.5cm
镇江市美术馆藏
题识:千里江陵一日还。镇江国画馆存教。文治于京口。
钤印:文治(白文)、宋灏之印(白文)、八十年代(朱文)
宋文治(1919—1999),笔名宋灏,江苏太仓人。早年从张石园学习山水,后得陆俨少指授并拜吴湖帆为师。1951 年入江苏省国画院,受傅抱石影响,致力于山水画创新。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等职。
由于生活的环境和时代的背景,宋文治的艺术道路十分丰富。他刻苦学习传统文人笔墨,又在苏州美专学习西洋水彩和透视,后又在傅抱石、钱松喦等人引领下,逐渐形成了清雅、隽秀的画风。中年时,他参加了“江苏国画院组织的二万三千里的旅行写生,纵横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六省”,观览祖国壮丽山河,深入感受生活,变法传统笔墨,拓展形成了豪放劲健的“粗宋”面目,“多绘写峡江险势、黄山奇观、云壑飞流,往往借鉴北派笔法,融入南派水墨韵味,意境浑莽,气势磅礴”。
《千里江陵一日还》,是宋文治在 1981 年夏天同亚明、秦岭云、许麟庐、黄苗子一行来到当时的镇江国画馆(镇江书画院的前身),并挥毫现场留下的画作。此画虽尺幅不是很大,但纯用水墨的表现技法,浓淡相间、水墨淋漓地表现了长江三峡奇险和磅礴的气势。画面中描绘高耸入云的群山错落有致、连绵不绝、气势雄伟,山谷间一条弯弯细细的瀑布湾流而入江中,作者有意留出一条空白的弧线表现长江的流向,似乎不用划桨小舟就能急速地漂流而下,产生一种动感。表现山石云气的变化时,用笔时而沉着时而奔放,而表现瀑布与小舟时,却细心收拾,精致入微,在表现手法上产生了对比;画面前部的岩石和后边的峭壁都用浓重的墨色写出,中间留出江水的空白从而产生对比,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同时,无论是在表现山石还是瀑布还是小舟都运用了笔墨的浓淡变化,表现出一种画面的虚实关系,使画面更加富有节奏的变化。
宋文治山水画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山水画的革新,从传统中走来,同时又有独特的个性特点。“变法”是他一生的追求。中年时,宋文治尝试山水画的变法,画作笔墨劲健,意境空阔,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晚年,宋文治再次思变,否定自我,借鉴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和西洋山水彩的画法,从前人的“泼墨泼彩”中得到启发,探究中国画创新之路,以没骨泼彩山水画新风貌显现于近代画坛。
(镇江市美术馆 谈 鹏)
台湾小镇美术馆
黄文栋《兰屿风情》 2013年
复合媒材
197cm×333cm
台湾小镇美术馆藏
凝视、静观……所画之物内在之声,方从遥远深处响起……
以空灵之心在山水中领悟到生命的浮华与无常;一个好的艺术家,通常也是一个好的思想家,让绘画具备了更深的思想,与情感的意境,提供观者从各个面向观看创作者的视界,在挥洒的笔触中,露出极富诗意的自然气息,蕴藏着视觉活力和生命意识,及极致细腻的视觉,呈现创作者在与物体、光线、色彩和时间的磨合相处中显现的诗意空间和凝视深处幻化的心灵时空……
将心灵神会随着形象概括、简略和虚化,直到物质的本音涌现,正如《庄子外物》所言“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艺术家描绘现实的同时,仿佛在他内心世界已存有一个,他在寻找感知和渴望看见的玄妙之物。观者,可藉由创作者之眼,重新认识寻常风物的不凡之美。以色彩、线条、空间、光线和笔触细微调整,创作出“源于现实生活,却又独立其外的清澈视觉和宁静客体”呈现一个无法以语言文字阐释的空间,带有一种超越感知的深沉宁静,显现创作者宁谧超逸的内心世界。
《兰屿风情》所描画的为中国台湾省兰屿,位居台湾省东南方西太平洋上,是由火山熔岩喷发形成的火山岛,岛上四周被隆起的珊瑚礁围绕,岛上因为盛产兰花故名为兰屿。岛上的原住民原称为“雅美族”现在则统称为高山族。岛上人口仅约四千余人,是原住民人数最少,却唯一有海洋文化之原住民族。这一支高山族是一个未受文明洗涤单纯热情的民族,族人仍用传统祖先遗留下来,造型独特、远近驰名的独木舟(拼板舟)作为捕鱼及交通工具,是他们将生活与艺术融合为一的艺术杰作,也是他们最富盛名的精神象征标志。
创作的纯粹性,展现出对描绘对象和环境的尊重与诚意,给予观者的是沉默、观察和对视觉本身的享受,让视觉与诠释脱离,回归其纯粹观看,无须对观看内容过多地阅读与思考,细细地品味“静谧”“无念”的思维世界。
(台湾小镇美术馆 黄文栋)
往期精彩回顾
🔗资讯丨版画艺术盛宴——“江苏·版画艺术展览月”在江苏省美术馆拉开帷幕
🔗展讯丨“实相风致——全国水印木刻版画邀请展”正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
🔗江苏·版画艺术展览月
🔗资讯丨江苏省美术馆正式启动 “砥砺初心·奋楫潮头——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江苏篇”艺术家采风写生活动
🔗众美大观丨江苏美术馆馆际联盟馆藏精品赏析(十三)
供 稿:庄 芸
监 制:宗 洁
编 辑:陈星羽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注意事项 |
入馆时请您准备好:
※ 身份证
※ 参观预约记录
| 交通信息 |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因修缮需要,暂不对外开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