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众美大观丨江苏美术馆馆际联盟馆藏精品赏析(三)

苏美传播 江苏省美术馆 2023-12-27


前  言

江苏美术馆馆际联盟自2017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构建全省美术馆互联互通、共享共建的交流合作平台。“众美大观——江苏美术馆馆际联盟馆藏精品赏析”活动已举办了四年,其间有六十余家成员单位参与,先后共推出馆藏作品182件(组),在业内乃至社会公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在“众美大观”项目的连续推动下,联盟各家美术馆对于各自馆藏的梳理、挖掘、展示与传播在不断拓展,找准定位、深入研究、树立特色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有效推进了全省美术馆的专业化建设。


今年的49幅(组)作品中,既可以观赏到近代大师名家深厚的笔墨功力,也可以看到中青年艺术家贴近时代、面向现实,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艺术类型上也比往年更加多元,在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等作品的基础上,新增了综合材料、雕塑和影像作品。这些艺术作品植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并不断萃取、继承和创新,带给大众以丰富的滋养。


典藏是美术馆的根基,是融合了美术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美术馆典藏的工作目标不是为了将各个时期的优秀艺术作品收入库房中,通过研究、展示让社会大众共享文化之美、艺术之美才是此项工作的最终意义。不久前,习总书记提出要“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这进一步为全省美术馆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记录和收藏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反映和讴歌新时代的艺术作品,大力促进藏品的研究、活化使用与传播,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丰富、更充盈、更高品质的精神生活。




德基艺术博物馆


▲《丁香》 吴冠中


1991年

布面油画

45.5cm×38.3cm

德基艺术博物馆藏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他是20世纪中国现代绘画的重要代表之一,更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吴冠中先生毕生不懈地探索着油画民族化和水墨现代化,并突破性地提出了“笔墨等于零”“内容不宜决定形式”,不断地推进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


1934年,15岁的吴冠中考入浙江大学附设工业学校电机科,受朱德群影响后,吴冠中投考并于1935年入学彼时作为中国现代艺术旗帜的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和吴大羽、雷圭元等教授们都是留法归来的年轻艺术家,他们在艺术上的自由表现和“中西融合”的思想给吴冠中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947年,吴冠中作为政府公派的“中法交换留学生”,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1949年,学有所得的吴冠中致信吴大羽:“踏破铁鞋无觅处,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工作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赶快回去,从头做起。”吴大羽曾在信中对吴冠中说:“前面有路走不尽”,这也正是吴冠中一生向前,不尽探索的写照。



《丁香》创作于吴冠中先生艺术生涯的巅峰时期。20世纪90年代,吴冠中的形式美学思想趋向成熟,声望响彻海内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1992年,大英博物馆为吴冠中举办了大型个人展《吴冠中——一位20世纪的中国画家》,并出版同名大型画册,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同名专题片。


正是在被授予勋章的这一年,面对重病妻子的吴冠中,画出了这幅怒放的丁香花。1991年春天,吴冠中的妻子朱碧琴重病住院,为此他忧心地暂停作画。直到看到妻子早年绘制的丁香花旧稿,他才又重新提起画笔。而丁香的花语,代表着忧愁、初恋和爱情。吴冠中借用绘画语言,诉说着他对妻子深切的情感,《丁香》就如一首情诗记录着他们相互扶持走过的近半个世纪。画面中的丁香花清香馥郁,焕发生机。吴冠中以清新怡人的用色、轻松的笔调勾勒出错落有致的色块和灵动的点与线,没有阴影刻画却赋予了这幅画丰富的空间感,平涂的背景就如水墨画中悠远的负空间,给人以无限想象。


花卉是吴冠中探索艺术的更加多元的形式语言的重要媒介。在吴冠中先生的一生中,创作了十件静物瓶花作品,唯此一件丁香题材。此件《丁香》也是吴冠中自认为最好的作品之一,被收录在1992年出版的《吴冠中自选画集》中。

(德基艺术博物馆)




芥墨艺术馆


▲《羽花蝶六条屏》 周京新


2015年

中国画(纸本水墨)

138cm×34cm×6

芥墨艺术馆藏


题识:京新写意。


钤印:京新写意、生肖印



周京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画作品《水浒组画》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扬州八怪》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西游记组画》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战洪图》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羽琳琅》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


《羽花蝶六条屏》是周京新先生2014年的纸本水墨创作,也是芥墨艺术馆的重要馆藏作品。



该组作品共计六件,是以飞鸟、花木、蜂蝶为主要的塑造对象,从左到右通过单件作品间的有效衔接,共同构成了张弛有度的画面整体关系,而浓淡交织的笔墨组合则分割出丰富变化的结构空间,进而将情态各异且灵动生趣的物象表现跃然纸上,仿若一首交错起伏的乐曲。作品开篇平稳自然,花叶自下而生,于墨色间流露出一股韧劲,精微的蜜蜂,震动双翅的同时四足微微蜷缩,与上方的飞鸟姿态统一,利落大方的笔墨肌理奠定了平静而温婉的画面基调。接着便进入了动静交替的瞬间,画面底部绚烂盛开的花瓣稳定了重心,视线便可寻着恣意生长的花枝向上,可见蝴蝶正落于花苞之上,享受着枝叶间流淌着的静谧时光。一只振翅的飞鸟瞬间“打破”了平静,翅与足的互相牵引,迸发着惊人的力量感,不禁令人联想出画外之景。与前两件相比,第三件作品在视觉上更加注重“虚”和“实”的表达,一笔而下的莲蓬茎梗分割出花叶间的实与虚,茎梗疏虚而不断,荷叶舒展且密实,花儿绽放其上,紧实的莲蓬支撑起鸟儿疾驰后的驻足,鸟儿嘴长而尖细,目光犀利,双翅于脊背处交汇,羽翼筋骨毕现,给人以凌厉之感,虚实之间使得画面更加轻松且平稳。其后三件,同样依循疏密有致的视觉原则,进行画面的铺陈。与前三件大刀阔斧式的面型语言不同,后三件更加注重细密的笔墨表现。团团簇簇的花蕊与枝芽,穿梭其间的蜂与蝶,与不同态势的飞鸟共同组成了这首生机盎然的交响乐,而画面中的每一个笔形、每一个墨迹元素都幻化为令节奏千回百折的音符,引人入胜。

(芥墨艺术馆)




养墨堂美术馆


(请横屏欣赏)

▲《西山春意图》 朱道平


2022年

中国画(纸本设色)

100cm×370cm

养墨堂美术馆藏


题识:春动百里,湖上花昔游,太湖西山得此意境。壬寅秋道平写并记于金陵石头清凉书屋。


钤印:道平



《西山春意图》为朱道平先生的作品,高1米,宽3.7米,是一幅横幅山水画卷,与2020年、2022年《众美大观》收录的《江南秀色图》和《南山秋意图》为同系列作品。是南京养墨堂美术馆的重要藏品之一。


朱道平,1949年5月15日生,浙江台州黄岩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山水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五、六、七、八届理事,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艺委会副主任。南京书画院名誉院长。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作品曾入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十届全国美展金奖,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南京市政府评为南京文化名人。



朱道平先生的此幅作品是写意太湖西山的春天景色。画面扑面而来的繁花一下子把人带入画中。春天的浪漫气息充盈在整个画面,让观者似乎能感受到处处芳香。小桥流水,丛林沟壑让人流连在山中,和茅亭中游玩的古人一起感受这太湖的美景,妙哉!


作品延续了朱道平先生的笔墨特点,以点成面。远看山色深浅有致、湖光潋滟、磅礴大气。近看细节变换丰富,线条有轻重缓急,仿佛有韵律一般。此幅太湖春意图细腻又不失大气,抒写了朱道平老师的胸中丘壑。

(养墨堂美术馆  印春梅)




格冠美术馆


▲《蹊山鸣泉图》 潘高鹏


2015年

中国画(纸本设色)

138cm×69cm

格冠美术馆藏


题识:蹊山鸣泉图,乙未春分潘高鹏写意于金陵。


钤印:潘高鹏(白文)、木匠世家(朱文) 

         得自于禅(朱文)、墨濡堂(朱文)



潘高鹏的《蹊山鸣泉图》以线条之密集,墨色之厚重,构成之新颖,气势之磅礴,使所描绘的崇山峻岭充满了整个画面,又以或勾勒或留白的奔腾山泉,时隐时现,跌宕起伏,贯穿于群山之中。一线鸣泉,激活群峰,使得作品在视觉上,整体大气,对比鲜明,意蕴深远。这是潘高鹏善于捕捉与发现大自然美的元素,经过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全局构思,诗意酝酿,终以其独特意象展现在观众面前。


潘高鹏绘画艺术所具有的鲜活生命力,植根于其个性化的创作模式。潘高鹏是一位感觉敏锐,特立独行,从事新闻事业的画家。他能将乘坐飞机巡天鸟瞰的视觉感受,移置于自己的创作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潘氏山水画视角与格局。


中国传统山水画透视法则有三,即“平远法”“高远法”“深远法”,古代的“三远法”是古人观察自然的实际产物。潘高鹏将其在万米高空的视角感受,成功运用于自己的绘画创造中,他将此称作“俯远法”,这是潘高鹏对中国山水画透视法则的拓展。 



传统的中国画都有“程式化”倾向。“程式化”方便于后学者,但也会带来“公式化”的问题。中国画存在“似曾相识,千人一面”的现象,这与“程式化”脱不开干系。而潘高鹏作品与旧时的“程式化”拉开了距离。他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形式语言。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程式,是从某家一树一石的具体描绘方式开始的,而潘高鹏却是始终注重对画面整体的把握,关注其画面点、线、面、黑、白、灰的构成,而不是拘泥于一树一石的描绘,这与从万米高空俯瞰大地时的眼中所见相吻合。潘高鹏作品的形式多样,又与其对生活的仔细观察有关。所以在其笔下,有浓墨式、有淡墨样,有简约式、有繁密样,有暖色调、有冷色调、水墨淡彩、浓墨重彩,变化莫测,多元统一。形成了其中国画创作的丰富形式美感。


潘高鹏的绘画虽然摒弃了传统的“程式化”,呈现出鲜明的现代性。但他的艺术创作从来没有背离“中国画六法”,还由于其艺术精神的博大精深,被艺术评论界誉之为“当代范宽”。  


潘高鹏在当今中国画转型问题上,牢牢抓住了中国和西方绘画各自的一些特色,并将其融为一炉,自成一体。中国画是线的艺术,根植于书法。潘高鹏的书法功力扎实,故其勾线写意,均力透纸背,意趣横生。西方现代绘画强调视觉的形式美感,并总结出一套形式美法则。潘高鹏运用中国书法线条,写意其在大自然中发现的形式美感,山水构成务求方,墨色布局必均衡,“物我同化”“心物合一”。


潘高鹏即时抓住每一个“当下”之感受,挥毫泼墨,写意心象,这是“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在其山水画艺术创作上的充分体现。像潘高鹏这样既不照搬古人,也不相似今人,融合中西,独树一帜的新山水画,已成为江苏山水画界一座新的高峰。

(格冠美术馆  孙元亮)





往期精彩回顾

🔗资讯丨“大美长江——孙晓云长江主题书法手稿特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

🔗VR展厅丨大美长江——孙晓云长江主题书法手稿特展

🔗征稿丨“大美长江 不止于美”主题摄影作品线上展征稿启事

🔗VR展厅丨书道中兴·清代书法演进之路

🔗众美大观丨江苏美术馆馆际联盟馆藏精品赏析(二)

🔗读书会丨现代艺术慢慢看——阅读·交流·分享江苏省美术馆第十四期读书会回顾

🔗征稿丨江苏省美术馆90华诞征文启事


供 稿:庄 芸、叶 涛、吴浩然


监 制:宗 洁

编 辑:陈星羽

 

| 开放时间 |

9:00 - 17:00 (16:3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注意事项 |

入馆时请您准备好:

※ 身份证

※ 参观预约记录

| 交通信息 |

南京市长江路333号

南京市长江路266号(陈列馆)

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因修缮需要

暂不对外开放。

| 官方微信 |

| 官方微博 |

| 官方网站 |

http://www.jsmsg.com

| 咨询电话 |

025-89610810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