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人民日报两个整版聚焦安徽


《人民日报》(2022年07月22日 第09版)


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


本报记者 吴焰 韩俊杰 游仪


巍巍大别山,传承红色基因;滚滚江淮水,激荡发展脉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安徽考察,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10年间,江淮大地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1年,安徽生产总值首次站上4万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全省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十三位上升到第十一位,人均生产总值从第二十一位上升到第十三位,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迈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


今日安徽,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努力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


抓住机遇,推进高质量发展


盛夏时节,昌景黄高速铁路安徽段建设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高铁将于今年底通车,届时黄山市的祁门县、黟县将通上高铁,皖南地区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12年,安徽高铁运营里程仅为726公里。2019年12月1日,京港高铁商丘至合肥段、郑州至阜阳高铁开通运营,安徽实现“市市通高铁”。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高铁运营里程已达2432公里,居全国前列。


高铁之变,是过去10年间安徽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


“经济总量居中,人均GDP靠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这样概括安徽在全国的位置。2012年,安徽生产总值位列各省份第十三位,人均生产总值则比较落后,居第二十一位。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为安徽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科技攻关取得新突破。安徽不断深化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锚定创新共同体,加快参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


绿色共保取得新进展。安徽在省际毗邻地区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与沪苏浙两省一市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联合做好长江“十年禁渔”合作备忘录》。2021年,安徽境内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92.7%,新安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


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马钢集团与中国宝武集团实施战略重组;整合组建省港航集团并纳入上海组合港;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经验,推出包括212项赋权事项的安徽自贸试验区清单;合肥、芜湖、蚌埠片区与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金华片区开展战略合作。


2021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4167个,实际到位资金超过9000亿元,同比增长22.6%。牵头成立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加快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长三角高附加值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在不断壮大自身的同时,安徽以“有为”争取“有位”,积极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3月底,为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马鞍山市工业企业用地亩均效益评价实施办法正式出台。此前,当地已累计开展3轮亩均效益评价,2021年工业企业亩均税收16.73万元,同比增长29.29%。


2021年11月,安徽省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意见》,全省推进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改革。“与10年前相比,我们对高质量发展有了全新认识。”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牛弩韬说,亩均效益评价改革将有力推动全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新旧动能转换。


创新驱动,打造产业新高地


从谈判到签约23天,从签约到开工42天……6月30日,比亚迪合肥基地整车下线活动在长丰县下塘镇举行,写下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的一页。2021年7月,比亚迪与合肥市达成协议,项目一期总投资150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0亿元以上。


10年前,很多人印象中的安徽,还只是一个农业大省,制造业也停留在洗衣机、电冰箱等传统白色家电。


现在,安徽在牢牢扛稳全国粮食主产区责任的同时,全省产业结构迎来巨大变化,正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集聚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2021年,安徽制造业增加值超万亿元,全国排名第十位。“家电之都”“新能源汽车之都”……安徽成为制造强省赛道上的“新晋种子选手”。


“这是安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实践取得的成果。”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天培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要求“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持续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合肥的后来居上,是一个有力例证。从生产总值千亿元量级到2020年迈上万亿元台阶,合肥仅用了14年。


在合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入列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肥智能语音入列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落户合肥;新型显示实现“从一粒沙子到一台整机”的全链布局,成为世界重要的显示产业基地;集成电路集聚产业链企业300余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头部企业大众、蔚来、比亚迪接连落户。


放眼全省,创新正成为安徽新的标识。


安徽省级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建成32家,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崛起,一批传统钢铁企业升级换代,农业在科技赋能中提速增效,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增加值均超万亿元,以“芯屏器合”(芯片、显示屏、装备制造及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为标识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是关键。从2013年开始,安徽持续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招引计划,10年来仅省级就累计扶持274个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安徽利维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2018年落户滁州,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先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解决重大技术难题,2021年跻身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


2021年,安徽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500多家,总数超过1.1万家。“量的跨越和质的提升背后,科技创新是关键一招。”安徽省统计局局长陈军表示。


10年间,安徽“制造”正向“智造”升级,并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努力建设工业互联网高地。


2021年9月,由安徽省经信厅与科大讯飞共同打造的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截至今年6月底,该平台集聚企业近6万家、科研人员近3000人、高校院所145家。安徽省已重点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130家,连接300万台设备、3215个工业APP、3114个工业模型,服务企业13826家。


共享成果,办好民生实事


大山深处,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里,村民陈泽申起了个大早,将货架上的土特产摆放整齐。2017年,陈泽申脱了贫,现在住上了两层楼。“卖土特产收入5000元,产业奖补2000元,公益性岗位每月620元……”算起家里的收入账,陈泽申对未来更有信心。


在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光明社区67岁的居民张晓健不再为吃饭发愁,“社区新建了老年食堂,方便又实惠,还能送餐上门。”


过去10年,安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大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力度,在补发展短板,增民生福祉,提高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下功夫,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2020年底,安徽4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今年7月,《安徽省促进大别山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条例》正式实施,建立健全革命老区精准帮扶机制,提升革命老区劳动者技能素质,加强对革命老区民生工程的投入等。


10年间,安徽累计投入200亿元,解决2000多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8000多个美丽乡村中心村提档升级;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5倍。


10年间,安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马鞍山、安庆、铜陵、蚌埠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省累计建成公共图书馆131个、文化馆123个、博物馆232个,村级综合文化中心覆盖率提高到98%。


10年间,安徽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1年多,三级医疗机构数量增长近3倍,人均预期寿命提高2岁多。今年,安徽拿出150亿元,实施优化公共交通、解决停车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大15分钟健身圈建设等10项暖民心行动。


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图景,正一步步加快变成现实。


(数据来源: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 安徽省统计局)




《人民日报》(2022年07月22日 第10版)


奋楫争先,江淮大地气象新


创新驱动 结出硕果


本报记者 徐靖


安徽省合肥市有条云飞路,被称作“量子大道”。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仪器……百余米长的路上,分布着2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地标”。


位于云飞路上的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今年4月发布首个量子芯片设计工业软件“本源坤元”,为未来实现量子芯片自主研发及产业化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安徽省和合肥市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公司总经理张辉表示。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近年来,诸多有关量子科技的创新成果在合肥诞生。


以“量子大道”为核心区域,2021年,合肥已拥有量子企业41家,其中量子核心业务企业15家,营业收入6.6亿元,较2020年增长53%,产值规模近10亿元。


今年1月,科技部发文支持安徽省建设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成果转化先行区。此前,合肥已建起了“中国声谷”等成果转化集聚地,“创新之花”不断结出“产业之果”。


2021年,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5.7%,比2012年增长10.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分别较2012年增长2.74倍、2.43倍,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机械耕作 高效种粮


本报记者 游仪


一大早,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种粮大户徐淙祥直奔田里。玉米苗间,农机穿梭,均匀的雾滴喷洒叶面。“如今用上了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除草,机动灵活效率高,一天能喷300亩地。”徐淙祥感慨。


耕作用机器,种粮更省力。徐淙祥的合作社拉起一支农机专业服务队,从旋耕机、打捆机到大型收割机、自走式喷灌机,10台(套)农机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


实验室里,徐淙祥的孙子徐旭东忙着对玉米植株进行取样、记录苗情,与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开展试验管理。大学一毕业,徐旭东就回到家乡投身农业,成为一名新型农民。26岁的他会开拖拉机、飞无人机,高精度电子秤、叶绿素测量仪等仪器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打开手机,轻触几下,土壤墒情、虫情病害一目了然。“田里有个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站,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等设备一应俱全。”徐旭东说,过去摸索农作物生长规律,爷爷拿着放大镜一点一点看,如今有了新技术,自己能根据数据及时防治病虫害。


有了科技支撑,加之全程机械化耕作,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生产成本则在下降。“试验田去年亩产达到1400斤左右,今年夏收冲上了1600斤。”徐淙祥说,“咱这个老把式,如今挑上了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


2021年,安徽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选任数千名科技特派员,编制装备需求和研制清单,组建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广联盟。10年间,现代化农业机械正逐渐成为安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低碳生活 绿色发展


本报记者 田先进


山水环抱间,成排的光伏电板在阳光下闪耀;道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可以自行发电、储电,并根据周边环境调节亮度;民宿配备的全电化设备智能、安全……走进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大湾村,不时可见低碳、零碳排放的环保元素。


大湾村位于大别山腹地,几年前还是深度贫困村。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大湾村通过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脱贫致富,也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以前村民烧水、做饭,多靠砍柴生火。新的居民安置点里,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新建、改造输电线路,配电容量大幅提升。村民用上了电水壶、电饭煲,生活更便利,对环境的影响也更小。


过去村民用柴火炒制茶叶,如今“柴改电”后,全村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近4万吨。


村里有座“光充一体5G智能充电站”很受欢迎。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余静告诉记者,随着驾驶新能源汽车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供电部门特意帮村里建了新能源车充电桩,“现在不少村民也买了新能源汽车呢。”


2021年底,安徽省首个乡村“电力驿站”暨全省首个“零碳乡村”示范点在大湾村落成投用。“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将积极打造‘零碳乡村’,实现大湾村的绿色发展。”余静说。


大湾村的变化,是安徽推进“双碳”工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安徽通过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运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并布局建设了一批光伏、风力发电等项目。2021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较2011年下降33.7%;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3%。


小区改造 居民共享


本报记者 李俊杰


晚饭过后,沿着林荫小道,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翠庭园社区党委书记李志朋走进翠庭园小区,只见道路平坦干净,外墙面焕然一新,花草树木错落有致。


过去,翠庭园小区老、住户多,私搭乱建较为常见。时间一长,小区环境变得脏乱差,不少住户陆续搬走。“那会儿,居民诉求最多的就是小区环境整治问题。”李志朋说。2017年2月,蜀山区将翠庭园小区纳入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随着改造工程推进,220处私搭乱建被拆除,绿化带恢复,断头路打通,水泥路变成沥青路。紧接着,小区有了围墙,新增425个停车位,物业公司入驻,车辆进出实现智能化管理。改造后的翠庭园小区旧貌换新颜,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街道、社区还对东门的农贸市场实施了改造升级,可辐射周边20多个小区近10万人口。“以前的菜市场又脏又乱,摆摊随意,气味难闻。”居民洪秀说,如今农贸市场干净敞亮、摊位齐整,大伙儿买菜舒心多了。


为丰富居民日常文化生活,2019年2月,社区建起了“图书馆+书店”模式的阅读空间,居民在家门口有了读书学习的好去处。


“2012年以来,我们累计投资近90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65个,惠及136.79万余居民。”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二级调研员苏奎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882个,涉及28万多户、超86万居民。


清了江水 富了茶农


本报记者 游仪


揣着干粮,扛起锄头,早上7点,张建成就往山上茶园走,“茶树周边长了不少杂草,得抓紧除掉。”


2012年,在当地有机茶种植大户方国强带动下,张建成种起了有机茶。


张建成家所在的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右龙村,地处新安江源头。“过去种茶,灭虫用农药,丰产靠化肥。茶叶品质下降不说,残留农药还会流进江里。”张建成说。


1998年,过去做伐木生意的村民方国强,流转茶园种起了有机茶,不打农药、人工除草,垃圾分类、有机堆肥。他还帮助村民种植茶树,承诺只要是有机种植,就以高出市场的价格收购鲜叶。在方国强带动下,村民们纷纷种上了有机茶。


2012年,全国首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流域拉开,茶园绿色防控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从源头减少对河流的污染。漫山茶园,随处可见茶农挥锄除草。试点开展以来,流域总体水质为优并稳定向好,跨省界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


眼下,在新安江源头产茶区,方国强建立了10多个植保服务站,为茶农提供技术支持。当地茶叶鲜叶收购价格从每斤30多元提高到100多元。“种有机茶,不仅绿了山野、清了江水,还让村民们一起增收致富。”方国强说。


近年来,安徽进一步加强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新安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不断深化,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深入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果,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快实施。2021年,安徽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3.5%,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靠双手奋斗,绘写新时代最美的画卷


路宁怀


先天弱视,13岁失去光明,今年喜获盲人声乐硕士文凭。“我要回到安庆特教学校,将心中的光传递给更多视障学生!”这是励志姑娘张晨的音乐人生。


肩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在量子领域自主研发多个“中国首款”“世界首台”。“我们生逢其时,这是科技创新的最好时代!”这是90后物理博士贺羽的创业传奇。


十年间,安徽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不同角度,有各种答案。但无疑,人的变化,是最根本的;人的故事,也最精彩。


这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十年。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安徽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百姓。484万贫困人口过上小康生活,7000万人的生活更有保障,城里乡下每三四户人家就有一辆私家车……一张张“民生成绩单”彰显安徽十年发展的落脚点。


这是更多普通人有了出彩人生的十年。人的全面发展,是更高境界的发展目标。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教育更加公平公正,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向深入,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一项项制度举措让更多人共享同时代一起进步的机会。


更可贵的积极变化,是人的精神面貌。


无论是大山里的村民,还是城市里的个体创业者,都长了幸福要靠自己双手奋斗的志气;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机关干部,都多了与先进比高低的拼劲与干劲。从拉高标杆自觉与苏浙沪找差距,到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改作风,从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到建设“三地一区”,7000万安徽干部群众正凝心聚气、攻坚克难,力争出新出彩,绘写新时代最美的画卷。


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留皖工作,越来越多的院士团队携成果入皖转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创业者喊出“到安徽去”,江淮大地,城的活力在竞相涌动,人的创造在尽情迸发。


有梦想就有方向,有奋斗才有未来,这是安徽过去十年历史性跨越的宝贵底色,也将是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新篇章的不竭动力。


来源:人民日报


推荐阅读:
上演“超级逆转”的少年,是他!
网友建议“从知名高校引进人才”,官方回复!
安徽一“80后”正处落马

值班编辑  徐文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