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投资中过度自信心理会普遍存在?
过度自信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过度自信会导致人们高估自己的知识水平,低估风险并夸大自己掌控事件的能力。在投资行为中,过度自信心理往往表现得更为突出。
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举个例子,当人们在赌抛出一枚硬币会出现几次正面、几次背面时,大多数人在硬币被抛出之前,下的赌注会比较大;而在硬币已经抛完却还没公布结果时,下的赌注往往会小一些。人们的行为似乎是认为自己的参与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抛硬币的结果,实际上这种自己能够控制结果的感觉只是一种假象。
这种想法普遍存在于投资行为中,人们一般会认为自己持有的股票比自己没买的股票好。其实,拥有股票只是给了投资者一种自己能够控制结果的错觉。
过度自信会导致人们对信息的准确性产生误解,并高估自己分析信息的能力。人们会认为成功源于自己能力超群,而将失败归咎于运气不佳。投资者取得一些成功后,更可能做出过度自信的行为。
过度自信会造成投资者做出过度交易、冒险交易等错误决策,并最终导致投资组合受损。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观点过度自信,所以会增加交易量,同时他们更相信自己对股票的估值而较少被其他人的观点影响。
一般情况下,过度自信的投资者的交易量更大。如果投资者不具备超强的分析能力,又受到过度自信心理的影响,那么高周转率所带来的收益将不足以跑赢买入持有策略及覆盖交易成本。建立在过度自信上的交易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会使投资者频繁交易,导致较高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投资者买错股票,卖出表现较好的股票,而买入较差的股票。
理性的投资者倾向于在风险最小化的情况下让收益最大化。但是,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对风险做出误判,他们会自信地认为所选的股票会获得高收益,那么又怎么会看到风险呢?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往往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原因在于:第一,他们倾向于买入高风险股票,这类公司一般是规模较小和成立时间较短的公司;第二,他们倾向于持股较为集合的组合,拥有较高的贝塔系数。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往往认为他们的行为并不冒险,但事实并非如此。
过度自信心理的来源之一:知识错觉
过度自信心理从何而来呢?它一部分来自于投资者关于知识的幻觉,人们会倾向于认为自己对未来的预测会随着信息的丰富而更准确。人们会认为,信息的积累会加深一个人对于某件事的了解,进而提高他的决策水平。
但事实却并非总是如此。比如,当你抛出一个有6个面的骰子,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数字?你可以在1-6这6个数字中任选一个,答对的机会是1/6。但如果最近3次掷骰子,每次出现的都是数字4,那么第四次掷出,会出现哪个数字呢?其实,出现的结果仍然是这6个数字中的一个,猜对的概率仍然是1/6。你之前获知的前三次的结果,增加的信息并不会提高预测成功的概率。
然而,很多人会认为数字4再次出现的概率更大一些,也有人认为再次掷出4的可能性较小。其实,猜对的概率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新的信息也会让人们对自己的预测更自信。
接收更多更好的信息导致人们在做预测时自信爆棚,而实际上,信息最多只能有限地改善预测准确度。人们接受的信息越多,就会变得越自信,即便他们的预测准确度没有提高。
通过互联网,投资者可以获得海量的信息,但是大多数投资者缺乏专业投资培训和经验,对信息无法做出较为准确的解读。因为缺乏准确解读信息方面的培训,这些信息给予他们的知识并没有预期那么多。
未过滤的信息直接来自于信息源,如公司财务报告,过滤后的信息指那些原始数据经过专业人员解读后提供给一般投资者使用的信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好是使用过滤后的信息。经验较少的投资者依靠过滤后的信息,能够提高回报率。但一些网上聊天室、股吧、论坛里的信息,并不是出自真正的专家,往往是一些错误的解读,投资者需要对这些信息提高警惕,避免投资损失。
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更容易过度自信?在牛市获益、或者在个别股票上大赚一笔之后,往往个人投资者表现出的过度自信效应更加明显,更倾向于买卖高风险股票。个人投资者在赚钱之后表现出既频繁交易又敢于冒风险的情形,不仅交易行为更加激进,表现也会比机构投资者更糟糕。
过度自信心理的来源之二:控制错觉
造成过度自信心理的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是关于控制的错觉——人们常常相信自己对一些不可控事件的后果具有影响力。
第一、人们做出一项积极的选择,可能会引发控制错觉。比如,与随机抽取号码的彩民相比,自己选择彩票号码的人往往会自认为中奖的机会要大一些。
第二、结果发生的方式也会与控制错觉有很大关联。与早期出现消极的结果相比,早期积极的结果会给人更大的控制错觉。
第三、人们对任务的熟悉程度越高就越是会觉得自己能够控制它。投资者得到的信息越多,控制的错觉也越大。
第四、人们参与任务的程度越高,他觉得自己掌控着事态的感觉也会同比例增强。网上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参与程度高,这些投资者要收集并评估信息、做出交易决策并处理交易。
第五、过去的成功经历也会强化过度自信心理。如果过去某个决策是正确的,人们会将其归功于自己的技能超群。如果某个决策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人们会将其归因于时运不济。人们经历的成功越多,就越会将其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即便其中包含了很大的运气成分。因此,过度自信的行为往往在牛市比熊市发生得更多。随着牛市大幅上涨,个人投资者的成交量会比往常多一些,投资者在股票上的配置比例也随之上升,投资于较高风险的公司,甚至借钱进行杠杆投资。随着牛市消退,过度自信减弱,投资者行为逐渐逆转。在投资交易出现负面结果之后,过度自信心理仍然会存在一段时间,直到参与者经历多次糟糕业绩的打击,这种心理会逐渐消退。
参考资料:《行为金融与投资心理学》,【美】约翰R·诺夫辛格(著),郑磊、郑扬洋(译)
风险提示:
本材料中包含的内容仅供参考,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司对其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前瞻性陈述具有不确定性风险,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本公司不对任何依赖于该内容而采取的行为所导致的任何后果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