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垃圾人,更要远离“全场叫好”的暴力情境
摘要:二货高管的抱摔动作很刺眼,不过我觉得比这更刺眼的是,在演员被狠狠摔在舞台上疼得起不来时,竟然全场一片喝彩声,这“全场拍手叫好”的狂欢氛围真让人毛骨悚然。在视频中,公众看得见的暴力是那个二货高管的凶狠抱摔行为,看不见的暴力是全场的狂欢。人性中最野蛮的一面,很多疯狂的暴力,往往是这种“暴力情境”刺激和生产出来的。
男高管年会上抱摔反串演员致其骨折,台下一片喝彩――那段视频激怒了很多人,新闻是这么报道的:山东滕州某公司年会上,一名男高管当场抱起反串演员然后重摔在台上,然后还高兴地鼓掌,全场也拍手叫好。事后,据知情人透露,演员趴在台上三分钟未起来,被摔成骨折。
舆论怒火集中指向那个自以为抱摔动作很潇洒还高兴鼓掌的二货高管,义愤填膺的网友这次倒显得很克制,没有人肉出这二货供舆论吊打。二货高管的抱摔动作很刺眼,不过我觉得比这更刺眼的是,在演员被狠狠摔在舞台上疼得起不来时,竟然全场一片喝彩声,这“全场拍手叫好”的狂欢氛围真让人毛骨悚然。在视频中,公众看得见的暴力是那个二货高管的凶狠抱摔行为,看不见的暴力是全场的狂欢。人性中最野蛮的一面,很多疯狂的暴力,往往是这种“暴力情境”刺激和生产出来的。
远离垃圾人,更要远离这种“全场叫好”的垃圾环境,防止自己在这种暴力情境中诱发出人性中的禽兽一面。想起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在《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中提到的观点:没有暴力的个体,只有暴力的环境。他在书中以扎实的论据证明了这个观点:正是那些暴力情境塑造了深处其中的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他强调,尽管“年轻男性最有可能成为各种暴力行为的施加者,但却并非所有年轻男性都是暴力的。在合适的情境下,中年男性、儿童和女性也可能是暴力的”。相反,即使我们认为非常暴力的人群,如多次犯下凶杀、抢劫或者强奸的暴徒,他们也仅仅在特定的情境下才是暴力的。
确实如柯林斯所言,进入那种暴力情境后,谁都可能是暴力的,不管你是柔弱的妇女还是善良的老人。当年贵州某个群体性事件中,有两个场景很耐人寻味。烧砸警车的人群中有一个14岁的六年级小学生,后来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热闹,从来没有过的新鲜,从来没有过的冲动,我随大家冲进大楼,在掌声和加油声中成了烧车砸车的英雄,而且越烧越兴奋,越砸越勇敢。还有位年近80岁的老翁于某,平常待人温和,那天到县城看病,听信谣言后,他竟然参与掀翻了多辆警车,事后他的这一行径在闭路监控录像中曝光,被小孙子一眼认出,并瞪着无邪的眼睛大喊:这不是我爷爷吗?那种暴力情境,甚至能让小学生和老人变得那么暴力。
这个男高管平常就这么垃圾这么二,如此充满暴力吗?应该不是,可年会的狂欢氛围刺激着他的暴力倾向。我不知道在摔人之前发生了什么,之前现场是不是齐声高呼“摔下她、摔下她、摔下她”,是不是在亢奋情绪铺垫中已失去理性,我知道的是,不少公司的年会有极为低级委琐的一面,格调和老总的品味一样低,消费和煽动着人性的低劣一面,营造着低级的狂欢场景。现场扔钱、请艳星做低俗表演、以贬损尊严取乐,暴力情境就这样生产出来了。暴力环境刺激着暴力人性,暴力人性又进一步膨胀着暴力环境,一片欢呼声中,像凯旋归来的英雄一样,狠狠地把人摔到地下,根本不顾那人的惨叫和死活。伤害这个演员的绝不只是那个二货高管,还有欢呼的人群。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暴力情境,乌合之众,疯狂的集会,激情澎湃的人群,热血沸腾的大众。还记得当年西安反日流行中极其暴力的那一幕吗,至今想起仍让人不寒而栗。蔡洋在狂热的人群中用一把钢锁砸穿了一个日系车主的颅骨,后来的调查显示,蔡洋并非天性暴虐,甚至他的很多朋友都不相信,这个“跟谁都乐哈哈”的人会以那种暴力方式砸穿别人的颅骨。媒体报道都去反思蔡洋的成长经历,而忽略了游行的狂欢场景作为一种暴力情境对人性恶的激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1962年所做的“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也证明了情境能引发人性当中的恶,后来津巴多组织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进一步强化了这个结论: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压力会让好人做出可怕的事情。津巴多将这个实验所暴露出的人性转变称之为“路西法效应”: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了魔鬼撒旦。
暴力可怕,人群欢呼下的暴力,暴力情境所激发的暴力,尤其恐怖。我把这种“暴力情境”总结为:一群热血沸腾的亢奋围观者,一个正义凛然的粗暴口号,一个想像出的敌人,就制造了一个可怕的暴力环境,这种环境会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效应,将人带入到那种癫狂的状态。所以我在讲“媒介素养”课时常常提到,每个人都要警惕自己的网友身份,因为网络环境很容易制造一种暴力情境,将人骨子里阴暗一面激发出来。现实中你也许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你那些显在的身份有各种显在的规范约束,一个记者,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一个邻居,每种身份都有相应角色规范。可当你置于匿名且从众的网络场景时,就失去了天然的角色约束力,再温和的人也可能显出极其暴力的一面。开车有“路怒”,上网有“网怒”,航班延误后的人群中有砸柜台砸客服的“延误怒”。
不仅是“网友”身份,要警惕的是在一切“大众氛围”中的身份,避免将自己陷于失去个体理性的暴力情境中。“群体”总有一种拉低个体智商、泯灭个体理性的倾向,让人在从众的热血沸腾、热泪盈眶或义愤填膺中失去判断,在狂热的围观下以正义之名集体作恶。一个社会中最骇人听闻的暴力和罪恶,往往并非隐蔽情境下的个体所为,而是众目睽睽和正义凛然之下。
扫码打赏,鼓励原创
曹林时事评论作品集:《时评写作十讲》、《北大熏出来的评论》、《时评中国》、《不与流行为伍》、《快时代慢思考》、《拒绝伪正义》,欢迎在天猫“新华文轩”选购,享受多重优惠。读曹林时评,读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