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要对话而非对立,过分苛责是对新闻的伤害
摘要:媒体吃“人血馒头”的批判,忽视了遇难者家属和媒体的选择权,本质上形成了另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与傲慢,也是对家属与记者的不尊重、不信任。一方面,遇难者家属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他们有权选择接受或拒绝采访,他们需要有渠道倾诉苦痛。另一方面,不同媒体有权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为事件拼贴更完整的画面。本公号今日刊发林宇、马伊菲、李彤三位评论人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灾难报道和评论的责任与边界,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高见。
这几天,东航坠机的事故进展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有媒体公号反应迅速,发布了记录遇难者故事的报道。起先,这篇报道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热烈的转发与赞赏。可随后不久,风向一转,一篇由“肖一凉介”发布的《[人物]报道笔下的侵扰悲痛问题》再度刷屏,批判媒体太过匆忙,质疑灾难报道是否如此需要遇难者故事?
意见表达愈演愈烈,新闻业内人士与业外人士似乎也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阵营,业外人士责怪记者不守新闻伦理,吃“人血馒头”,业内记者为自己鸣不平,称行外人不懂新闻。不管是支持《人物》者,还是反对者,大家共享着同样的感受:愤怒与失望。而这次,我想替媒体说说话。
《人物》的报道固然不算完美,对于一些报道伦理的质疑,肖一凉介的文章有其合理性,或至少,他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读者的困惑。但在伦理困境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新闻业更大的困境,以及新闻操作本身的规律。事实上,在时空不断压缩的全媒体时代,报道的时间压力越来越大,媒体很不容易。
很多人质疑这样故事性的记叙发布的时机不对,却忽略了如今不同往昔、全景全息的社交媒体环境。2011年“7.23”动车事故,还原细节的特稿在事发4天后发布,成为纪念性报道的经典。如今相关公号在事发1天后写出报道,笔者认为,这与2011年的4天本质并无差别,缩短的3天,实属时空缩短以及全媒体呈现的速度意识。与对“某某事件无媒体”的舆论批评对比,当媒体错过公众关注的窗口期,不去发声时,没有新闻才是最大的谴责和悲哀。灾难报道的操作困境、时效性,本就注定了记者无法在细节上尽善尽美。事事苛责,记者不免感到寒心与无力。
此外,对媒体吃“人血馒头”的批判,忽视了遇难者家属和媒体的选择权,本质上形成了另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与傲慢,也是对家属与记者的不尊重、不信任。一方面,遇难者家属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他们有权选择接受或拒绝采访,一些家属乐于与媒体分享,他们需要有渠道倾诉苦痛,也希望自己爱的人留下故事,同时,他们亦有拒绝的权利。旁观者不应为他们先行做出决定,断定他们的脆弱,否定记者的采访。
另一方面,不同媒体有权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为事件拼贴更完整的画面。在《人物》记述故事的报道之外,诸多媒体持续跟踪现场、采访专家、采访周边民众、关注机组人员,这些均是满足大众关心与需求的部分。不管是关注事件,还是关注人,只要基于事实与真诚的客观,都应作为事件报道的一侧面被尊重。
其实针对《人物》报道伦理问题的质疑无可厚非,“肖一凉介”的文章应该成为讨论的起点,而非对立与骂战的起点。记者与读者并非是对立的两个阵营,基于《人物》报道的所有争吵,均出于对遇难者的关怀,以及对于好新闻的追求,本质上,大家的目的一致。我们并非分裂,而应该站在一起,支持努力发声、努力为公众呈现真相的记者,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批评与讨论。对灾难报道过分的苛责与情绪的宣泄,持续地对立而非对话,只会带来对新闻的伤害和沉默、单一的世界。
《时评中国3:用温和的坚定抗拒冷漠》来了!分享对话的思维方法,与时代对话,对舆论水温对话,与不同观点对话,与人心对话。这是一本以“批判性思维去驱动写作”的评论案例库,也是一本贯穿着写作方法的思想总结。以那些熟悉的时事去锻炼看问题的角度,去理解我们身处的社会,去驾驭写作,驱动我们作为写作人、应试人、公共人的表达欲。评论写作不只是用于考试提分,或者在辩论和讲理中处于优势,也是日常沟通和公民素养很重要的一部分。本书的签章版已在当当网优惠开售,送签名明信片。
在近20年的评论写作中,我积累了一些写作经验,在几大名校10年来的评论教学中,我把这些经验梳理和萃取出来,形成一些方法论层面的技巧,适合高考议论文、考研评论、申论写作、新闻评论的写作提升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欢迎进入千聊“评论员曹林的直播间”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