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厌恶了杠精,珍惜身边的小红书人格

博士老青年 吐槽青年博士 2023-08-07

摘要:生活的多样性,不是被谁定义和表述出来的,而是由各种各样的用户用属于自己的方式生长出来,人不是观点的存在,人首先是生活性的。这也是为什么“小红书故事”触动人心的地方:有在异乡感到孤独的网友,被当地陌生网友的一顿火锅邀请暖到想哭;有患病后感到绝望,被网友们的鼓励而重燃希望的人;还有宝宝新生,向有才华的小红薯们征名。每个人,尤其脆弱的我们需要仰仗他人的善意时,都希望获得这样的积极反馈和温暖陪伴!


   吐槽青年出品


记得那次是跟年轻人聊“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这个沉重的话题,朋友那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她是研究人类学的,引用了关于“人类学精神”的一段经典阐释:人类学就是不断地提醒我们,人类历史很长,人类活法很多,你要去了解不同的活法,不要认为你自己的活法最好,或者某种活法是惟一的。

生活的姿态太多了,为何非要卷和躺,怎么就不能趴、蹲、露营、骑行、俯卧撑呢?要看见不同的活法。

她有一个课题,把小红书当成研究“不同活法”的人类学田野,并创造了一个挺有意思的概念——小红书人格。她建议被卷得喘不过气来的年轻人,不妨经常与负面情绪环境做些切割,多逛逛小红书之类温暖社区,看见不同活法的分享与绽放,获得松弛感和积极情感反馈。

社会的戾气常常源于对抗性观念,自己过得不好,是那些过得比自己好的人造成的——撕裂、嫉妒、仇恨、攻击、杠精由此而生,而温暖的社区能竭力传递分享好生活,向更好的生活学习。这里积极、善意、包容的氛围,正是这种追求好生活观念的“小红书人格”带来的。

我也被这个朋友成功“种草”。她说“你一个研究媒介的,更应该去体验不同的媒介文化”。人使用媒介,媒介也在塑造着人格,我常跟媒体同行开玩笑说,要了解一个人的人格特质,看他最经常用的社交媒体就知道:像我这种从事观点表达工作的,受益于众声喧哗声音广场的,可能是“杠精人格”;经常发朋友圈自拍的,可能是美颜人格;短视频看多了,可能是戏精人格。还有妖精人格、滤镜人格、爹味人格、神经人格,看看自己对应着什么人格?

作为评论员,本以为自己是一个“杠精”人格,只是以研究者的旁观、过客心态走进小红书,这里一直被贴着某种标签:种草、女性、滤镜,自己肯定不会适应这里,没想到后来被这里友善、向上、多元的生活氛围所吸引。

跟几个“深度用户”聊过,她们谈了喜欢这里的原因,很有代表性:“在这里杠精很少,大家能够更加纯粹的展示自己,并敢于分享。”“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在社区里你可以收获真实的反馈和积极的评论,这也就鼓励了我们能够继续分享并以此为乐。”“无论你的爱好多么小众,总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当我把这些感受与那个朋友分享时,她说,没想到评论员心里也隐藏着一个小红书人格!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人的需求是多元的,人是多面的,人格并非单数而是复数,一个人身上可能包含着多重人格。一个成功的社交平台,不仅是在“人以群分”中吸引了一大部分人,更是下沉到人性深处抓住了一种人性基本需求。

微博抓住了公共表达欲,微信抓住了社交欲,淘宝锚定了消费欲,拼多多认准了省钱欲,知乎是求知欲,而小红书抓住的是什么?好生活的分享与追求,积极的情感交流。谁的内心深处没有一种对积极情感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呢?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小红书人格,正如每个人心里也都会有一个微博人格、知乎人格、拼多多人格。

许纪霖教授有段话很有意思,他说:你的三观不能太单一,太单一的话很容易崩盘。最好能有一种对冲,两种相反的气质你都兼有,这样的话你可以相对比较从容有余地面对人生不同的境遇。顺畅时,可以成为一个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到过不去的时刻,也不要和自己较劲,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时候庄子会给你一些智慧。——这说的也是人格的饱满多元,面对公共事务时勃发的是微博人格;回归生活日常,厌恶了喋喋不休的争论,渴望积极善意的反馈时,允许身上的小红书人格浮现出来。

不同的时代、环境和境遇下,人们身上不同的人格会交替占据上风。亲密而温暖的社区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与人们对多元生活方式的尊重、包容和追求密切相关,人们厌倦了在什么事情上都杠来杠去,厌倦了被负能量和毒鸡汤包围,期待积极情感的滋养。

我讲到“评论语感”时,常会跟学生讲这四个词所代表的情绪强度:选择、偏好、偏见、歧视。——一个多元且包容的社区,会时时让人感到,自己某种不一样的生活需求,被当成“选择”和“偏好”去对待,各美其美。而一个不友好的、封闭的圈层,则时时会让人担心,自己某种需求会受到“偏见”和“歧视”的压迫感,被排他和驱逐。这就是小红书这样的社区受到追捧的关键原因,远离“偏见”和“歧视”,尊重“选择”和“偏好”,海外何妨存异己,人生难得是知音,“搭子”社交在小红书很火,“穷搭子”、“蛋搭子”,只有想不到,没有“搭”不到,搭的就是偏好。每个人在某时候都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少数人”,各搭其搭,搭搭与共。

前段时间看到一家杂志写了个人物:29岁的小伙放弃工作,花光积蓄后露天搭帐篷住,一天只花十块钱——这个小伙被当成了“人,可以‘废物’到什么程度”的典型。很惭愧,当我看完这个故事时,内心也充满“恨其不努力”的批评欲,但看了评论区近百条温柔的评论后,内疚又感动:有人说看得鼻子酸酸的,好的世界是包容的。其实大部分人都预见了自己的平庸,但只有少数接受了自己的平庸。

也有人认为,他退出社会竞争机制以后,一直在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他对生活不敷衍,和好友有情感联系,他资助妹妹实现人生目标,他不是在躺平,他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求一份自定义的生活。还有人说,贫和苦是不同的,我们可以过着朴素物质不富足的生活,但是只要内心丰盈、能够感受自然之美、观察自己的情绪、安抚自己的痛苦,谁说这不是另外一种人生呢?

当我把这些评论分享在朋友圈时,好几个朋友留言说,这些评论“很小红书”。当下的媒介环境中最不缺的就是各种差评、恶评、毒评,各种居高临下的爹评,自以为是的“挑剔评”“理中评”,缺乏基于同情的理解、平等的尊重和包容的接纳之暖评。

生活的多样性,不是被谁定义和表述出来的,而是由各种各样的用户用属于自己的方式生长出来,人不是观点的存在,人首先是生活性的。这也是为什么“小红书故事”触动人心的地方:有在异乡感到孤独的网友,被当地陌生网友的一顿火锅邀请暖到想哭;有患病后感到绝望,被网友们的鼓励而重燃希望的人;还有宝宝新生,向有才华的小红薯们征名。暖得让人觉得像骗人的童话,可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这样的善良和链接吗?每个人,尤其脆弱的我们需要仰仗他人的善意时,都希望获得这样的积极反馈和温暖陪伴!

生活是美的,人心是善的,相互的观照、利他的分享才能带来积极情感的连接。我利他利我,我爱人爱我,我们才不会孤独。鲍曼说,共同体很温暖,但共同体又常常容易变成一种排他的、狭窄的、封闭的茧房。只有输出积极情感和乐于利他分享,才能让共同体成为一种温暖而不排它的友爱共同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