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河南人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零陵,去宁远、道县、江华……

永州发布 2022-01-20

打卡时间:汉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至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期间打卡地点:零陵潇湘、宁远玉琯岩、道县含晖岩、江华秦岩等
蔡邕画像



公元133年,在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古村落尉氏蔡庄一个大户人家,出生了一名男婴。母亲袁氏抱着孩子,让在新蔡县当县长的父亲蔡棱起个名字。蔡棱抱起婴儿看了看,亲了亲,说:“你看咱们儿子眉清目秀,雍容大雅,就叫蔡邕吧,字伯喈。”袁氏听了,点头道:“你说了算!”


没想到,他们的这个儿子长大之后,成为东汉的儒学泰斗,也是东汉的文化磁场,更是东汉象征着博学的符号。


蔡邕一生爱读,他把赚来的钱大多用在购书上了,家里就像图书馆,在蔡伦改进的纸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居然藏有古书典籍4000多卷(竹简),这是他博学多才的原因。


蔡邕的画也不错。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灵帝诏邕画赤泉侯五代将相于省,兼命为赞及书。邕书、画与赞皆擅名于代,时称三美。”“有《讲学图》《小列女图》传于代。”由此可见,蔡邕擅长人物画,他的书、画、赞有“三美”之称,并因此受到灵帝的重用。


蔡文姬画像



蔡邕有两个女儿:一个叫蔡琰,字文姬,博学多才,通晓书、诗、乐,著《胡笳十八拍》,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后汉书·列女传》载:蔡琰“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她开始嫁给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到父亲身边。东汉末中原大乱诸侯割据,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为匈奴左贤王所掳,生育两个孩子。曹操统一北方后,花费重金把她赎回,嫁给自己的部下董祀。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 李清照、 卓文君、 上官婉儿

蔡邕的另一个女儿名字不详,嫁给泰山羊衜。《晋书》中有两处记载:《景献羊皇后传》说“景献羊皇后讳徽瑜,泰山南城人。父衜,上党太守。后母陈留蔡氏,汉左中郎将邕之女也。”《羊祜传》说:“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祖续,仕汉南阳太守。父衜,上党太守。祜,蔡邕外孙,景献皇后同产弟。”



蔡邕除了文章和绘画,还有两大绝技:书法、琴技。

这在当时,无与伦比。

蔡邕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早有定评,特别在讲究笔法传授的传统艺术思维定向中,更被推为书家授受之祖。蔡邕的书法理论著作如《篆势》《笔论》《九势》等,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蔡邕书法《熹平石经》

蔡邕善于观察,并把所闻所见运用到艺术创作之中。有一次蔡邕路过鸿都门,看见工匠们正在用扫帚刷墙,扫帚刷过的痕迹丝丝漏白,很受启发,回去便创造了“飞白书”。飞白体的特点是:每一笔中都丝丝漏白,仿佛使用枯笔书写一般。这种书法,后来深得历代书家的崇拜与临习。陆机的《平复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名帖,均有“飞白”痕迹。

蔡邕是一位音乐天才,他天生有一双音乐家的耳朵,对声音的感应特别灵敏;他天生有一颗音乐家的心,常常被音乐的溪水所浸润。他对制琴材料了如指掌,能从一块桐木燃烧的声音中判断出这是制琴的良材,并把它捡出来做成绝伦绝美的“焦尾琴”。他能从琴声中感受到战场的杀气和田园的宁静,抚慰自己逃亡的心。



蔡邕具有中国传统文人的思想,习惯把一切理想化,他把琴的大弦、小弦和人间的君臣建立起对应关系,把琴弦视为君臣和谐的象征,因而,骨子里流淌着一种清高。

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司徒乔玄发现蔡邕是个人才,于是征召他到府上任掾属,从此,蔡邕进入仕途。蔡邕因为他的举荐,出任河平县令,诏拜郎中,校书东观,升迁为议郎。

熹平六年(公元177年),灵帝下诏自责,并下令群臣各自陈说可行的治理国家大事的措施。

灵帝把蔡邕找去,单独询问近来灾异变故的发生,是什么罪咎引起的。蔡邕觉得这是灵帝的莫大信任,于是上《陈政要七事疏》,直言政事,说妇人(外戚)和宦官干预政事,是怪异发生的原因之一,并弹劾太尉张颢、光禄勋玮璋、长水校尉赵玹、屯骑校尉盖升等人贪赃枉法。又举荐廷尉郭禧、光禄大夫桥玄、前任太尉刘宠。

不料,这份奏章被泄密。蔡邕要弹劾的人,都非常恨他,企图打击报复。蔡邕被送入洛阳监狱。

九个月后,灵帝想起蔡邕的才高,正好赶上第二年大赦,于是赦免蔡邕。但是,蔡邕返京途中因得罪王智,便开始逃亡,游走各地,履痕潇湘。



据明万历《永州府志》、清光绪《湖南通志》等文献记载:蔡邕入永州后,凡名山胜迹,到处品题,彰显出一种行旅快意。遗憾的是,蔡邕来永州的具体时间无法确定。从他光和二年(公元179年)返京途中得罪王智、开始逃亡算起,到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去世,献帝即位,董卓任司空,征召蔡邕入阁为止,蔡邕打卡永州也就在此期间。

蔡邕主要是冲着泠道县(今宁远县)玉琯岩的舜帝陵来永州的。作为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一定读了司马迁的《史记》,对“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很感兴趣,很想像司马迁一样,亲临九嶷山进行实地考察。

从吴山到楚水,山高水远,但无法阻挡蔡邕坚定的脚步。他一路上跋山涉水,披风戴雨,溯流而上,抵达了这里。

从洞庭到潇湘,他一定听闻了许多关于舜帝南巡和二妃寻夫的故事;在零陵郡城,他一定听说了前任郡守龙伯高在零陵清廉为官的传说;或许,还有零陵城外鹞子岭战国时期的墓葬所尘封的前尘往事。

从零陵沿潇水溯流而上,可以直达营浦县(今道县,当时隶属零陵郡)、冯乘县(今江华县,当时隶属苍梧郡)。但从营浦县往泠道县只能走陆路,与水路相比,陆路更易迷路,行走更艰难。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来九嶷山时,还要沿途挂布条以标志,其艰辛可想而知。

徜徉在九嶷山的群峰之间,缅怀虞舜的丰功伟绩,蔡邕一定感慨万千。从舜帝的部落治理,到汉室江山社稷的维稳,带给蔡邕许多联想。或许,他在九嶷山地区待过数日,因而写下一篇《九疑山铭》:

岩岩九疑,峻极于天。

触石肤合,兴播建云。

时风嘉雨,浸润下民。

芒芒南土,实赖厥勋。

逮于虞舜,圣德光明。

克谐顽傲,以孝烝烝。

师锡帝世,尧而授徵。

受终文祖,璇玑是承。

太阶以平,人以有终。

遂葬九疑,解体而升。

登此崔嵬,托灵神仙。

据考证,这是最早的直接以永州风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是一篇迄今为止能够看到的最早的祭舜帝文。

从铭文内容来看,蔡邕一定登上了九嶷山的某座甚至是几座山峰,才能描写出九嶷山的奇异风光,表现出九嶷山的那种王者气象,并由此歌颂舜帝的不朽功勋。

后来,这篇铭文被收录在唐代欧阳询等人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编成的《艺文类聚》一书中。

也许,蔡邕当年苦于人生地不熟,条件有限,没有及时请人摩崖刻石。但是,到了南宋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江华县本地书法家李挺祖将它书写并补刻到玉琯岩,而且作了题跋:

九疑名昉,离骚祠庙古矣,乃无汉以来碑刻。阅欧阳询《艺文类聚》有蔡邕碑铭,然仅载铭词,而碑文不著,惜也!它所遗逸多矣。袭之即考新宫,遂属郡人李挺祖书于玉琯岩,以补千载之阙云。淳祐六年秋八月,潼川郡守李袭之题。



含晖岩“水天一色”石刻拓片

从营浦到冯乘,水路经过营浦城郊的含晖岩,蔡邕曾在此游览,并在绝壁上留下“水天一色”题刻。由于绝壁下临潇水,只有在船上才能看到。经过近两千年的风风雨雨,这方石刻至今存在,只是有些模糊难辨。

在冯乘县境内,蔡邕循迹来到一个岩洞前。听当地老百姓介绍,传说是300多年前秦兵过境时,附近村民曾集中在此避难。蔡邕听了,想起战乱对百姓带来的苦难,特别是眼前汉室的形势,于是挥笔写下“秦岩”二字,委托百姓找人刻在岩壁上。

江华秦岩

如果大家细心观摩,可以发现“水天一色”与“秦岩”笔法十分接近,似出自同一人之手,它们是永州保留至今的最早汉代石刻。

此外,民间传说现舜帝陵前那块“帝舜有虞氏之陵”古碑,也是蔡邕写的。是真是假,有待进一步考证。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去世,献帝即位,董卓任司空,专擅朝政,蔡邕因琴技高超而深得董卓欣赏,派人征召蔡邕入阁。到了洛阳,蔡邕被任命为代理祭酒,董卓对他十分尊重。不久,又被举为高第,历任侍御史、治书御史、尚书。

稍后,董卓又升他为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蔡邕被拜为左中郎将,跟随献帝迁都长安,被封为高阳乡侯。“蔡中郎”的称谓,由此而来。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被诛杀,朝廷上下无不称快。而蔡邕在掌权的司徒王允坐上跟他聊天时,说起董卓,居然为之叹息。

王允勃然大怒,呵斥他说:“董卓,是国家的大贼,差点倾覆了汉室。你作为臣子,应该一同愤恨,但你却想着自己受到的礼遇,忘记了操守!现在上天诛杀了有罪的人,你却反而为他感到伤痛,这难道不是和他一同作为逆贼吗?”因此下令将蔡邕关进大牢。

蔡邕认为王允是一时之气,于是在狱中递上辞表道歉,请求受到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想象司马迁一样,继续完成汉史。

不过,朝廷没有回复,蔡邕意志崩溃,最终死在监狱里。

蔡邕像一缕青烟,追随东汉消失在历史的长空,但他在永州留下的石刻和诗文,如同璀璨星辰,至今还在中国文学的星空上熠熠生辉。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洋中鱼

编辑:朱文秀

二审:于光林 三审:唐小莽

永州市国家4A景区增至12家,来看看你最喜欢哪几家?永州市教育局这部防溺水微电影,家长和孩子们一定要看!零陵区关于紧急寻找新冠肺炎复阳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公告请投他一票!全国政协“杰出”,永州唯一!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