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至22日,苏州芭蕾舞团带着原创舞剧《唐寅》来到北京国家大剧院,以“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用芭蕾讲述“苏州故事”。这是继《罗密欧与朱丽叶》、《西施》之后,苏芭第三次带着原创作品走进国家大剧院。
苏芭第三次走进国家大剧院,这次是带着“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
对于一个文艺团体而言
能进国家大剧院表演
是莫大的荣誉与信任
而如果能连续几次
在这里表演
更是无上的荣光
苏州芭蕾舞团
第三次舞进了国家大剧院
虽然正好遇到气温骤降
却依然挡不住人们欣赏艺术的热情
对此,苏芭艺术总监李莹表示
作为地方性的文艺团体,苏芭在最近六年间三度带着作品在国家级的专业剧院演出,这体现了国家大剧院对我们舞团和作品的信任。
苏芭不是十年磨一剑,而是对每一部作品投入最大的热情。我们通过持续的创新,希望让每一部作品都能很好地接受市场的检验,并且能够持续地演出下去。
苏芭自建团以来
就确立了“小舞团、大舞剧”的发展格局
以市场导向为创作基准
创作完成了《罗密欧与朱丽叶》、
《胡桃夹子》、《卡门》、《灰姑娘》、
《唐寅》等不同风格的原创舞剧
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三进国家大剧院
写意创新成就独特的《唐寅》
作为苏芭的第七部原创舞剧,《唐寅》于去年九月在苏州完成首演,并很快在太仓、杭州、海安、湖州展开了首轮巡演。今年,《唐寅》国内第二轮巡演又陆续走进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宿迁宿豫大剧院、北京国家大剧院。
李莹表示
从建团以来新剧巡演的状况来看,《唐寅》是最早和最快走向市场巡演的,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唐寅》是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就目前的巡演而言,无论对普通观众还是专业领域,《唐寅》的影响力逐渐显露,北京的演出更是吸引了许多中国当代诗书画大家前来观演。
舞剧《唐寅》是苏芭为舞团成立十周年“量身打造”。作品取材于苏州本土题材,无论从创作手法还是舞台表现,其创新之处都让它对外界充满了吸引力。
在舞剧中
借助“红袍”、“墨”、“桃花”等意向元素
一个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唐寅被还原了出来
芭蕾讲述“苏州故事”
用艺术实现文化的输出
舞剧《唐寅》从考场舞弊案起笔,通过主人公起起落落的人生境遇,从其对于功名与自由的两难抉择中来挖掘人性的复杂,主人公内心的挣扎是舞剧的最大看点之一。
舞剧中,唐寅临画《韩熙载夜宴图》的一场戏别具深意,以红袍作为仕途隐喻的想法亦由此而来。
《唐寅》是一部特别的作品。它不是传统的芭蕾,又有别于民族舞剧,它呈现出一种当代的审美视觉,并通过一些意向化的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唐寅就像是苏州的一个文化符号,很多人知道他,但并不真正了解他。作为建团十年的剧目,我们选择了这一题材,以舞剧的表达还原出更真实的唐寅。同时,也通过全国的巡演,将苏州的文化传递出去。
在演出开始前,观众对于舞团的关注以及舞剧的了解传递出他们的期待。已是花甲之年的范先生专程买了票并从天津赶来观看演出,只为探寻中西文化如何在一场演出中实现融合。
创新是不变的宗旨
艺术创作需要引领市场
首场演出结束后,中国舞蹈家协会举办了关于《唐寅》的专家研讨会,对舞剧展开热烈的讨论。在专家们看来,舞剧《唐寅》呈现出一种精致唯美的审美追求,作品营造的静雅氛围恰与舞剧试图表现的文人风骨相吻合。大家肯定了苏芭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同时建议其创作更加尊重剧场的力量,加强与观众的契合。
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斌表示,研讨会的举办旨在助推苏州芭蕾舞团的影响力,同时集合业界专家,对舞团发展给予建设性的意见。“苏芭成立十年,创作了七部原创舞剧,拥有很多对行业具有启发性的做法。舞团的两位艺术总监拥有国际芭蕾舞的视野和思考,同时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融入到创作中,这种当代意识值得关注。”
不墨守成规,而是鼓励更多的变通与创新,唐寅的扮演者邢伟对此深有感触。从广州芭蕾舞团到苏州芭蕾舞团,邢伟感受最深刻的是苏芭自由的环境和创作氛围。“有别于其他的舞团,苏芭的作品风格偏于现代,并且会给演员很大的自我发挥空间。编导经常启发我们进行二次创作,鼓励我们在动作、情绪等方面的处理上,找到最能突出自己优点的方式。”虽然参加过苏芭在国家大剧院的每一次演出,但邢伟依然充满期待。“北京拥有全国最好的舞蹈院校以及业界专家,这对演员是非常正面的鼓励。《唐寅》是一部内心戏很多的舞剧,需要靠演员的感染力去让观众理解,我希望在演出中表现最好的一面。”
十年成长,苏芭在不断的摸索中找到了最适合的发展之路。虽然舞团的每一次创作都会考虑市场的需求,但苏芭从不迎合市场,而是积极地引领市场。
作为艺术的创作者,我们有责任去培养周边的观众。譬如《唐寅》,我们并非按照他的人生平铺直叙,而是加入了很多需要观众去感受、想象、思考的东西。无论对创作者还是观众,都有所挑战。除了给予艺术的审美,我们还希望传递更多,这也是我们创作的初衷所在。
-END-
大咖芭蕾直播,练就优雅气质
《芭蕾世界》近期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