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原创·图说 | 寻找工匠(之一)

2018-01-04 朱明飞 鄂尔多斯发布


寻找工匠之一 ——铁匠

朱明飞

早些时候,在我的老家,人们把行业里有点技术的人统称为“匠”,于是,做木工营生的叫木匠;做打铁营生的叫铁匠;能把羊、牛皮酵熟做皮衣的叫皮匠;能以画画养家的叫画匠;会用牛羊毛做毡子的叫毡匠;能把一种特别的石头凿刻成石磨和石碾的叫石匠;会做大瓮和瓷盆之类粗瓷的人叫瓷匠;还有的人把会敲锣打鼓、吹拉弹唱的人叫鼓匠… …。


我出身于“匠人”之家。我的三爷爷是当地方圆百里有名的石匠,我的爹爹是毡匠,而我的父亲集石匠、铁匠和瓷匠于一身。


或许是匠人之后的缘故,我的骨子里,对于这种民间匠人心存敬畏,感情至深。


2017年12月17日,影友邀我拍达旗树林召的一位铁匠。这是我心之所向,欣然去拍。


铁匠师傅姓贾,地地道道的达旗本地人,我们叫他师傅。


师傅话少,只是不停地干活。


其实 ,铁匠这个曾经熟悉的职业,如今几乎销声匿迹了,随着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远去。曾经学徒拉风箱、抡大锤,老师傅点小锤,叮当有秩犹如农家交响乐一般的打铁现场,现在很难找到。


度娘说,铁匠铺起源于古代,也称"铁匠炉"。而这里所谓"铺",只是一间破房子,屋子向东正中放个大火炉,即烘炉。以前炉边架一风箱,现在是电吹风。

因为时代的进步,古老的铁匠铺已渐进历史,出来学铁匠抡锤打铁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在没有学徒的情况下,老师傅就自己敲小锤了,大锤用更先进的气锤代替。原铁在进炉煅烧前,需要按要求进行切割。

如今铁匠炉边,电风机代替了古老的手拉风箱,听见的是火苗呼吸的声音。曾经的打铁真的好像一支交响曲。风箱拉起,曲子奏响。随着加热的需要,风箱会在平缓均称的节奏中加速,推拉出的节拍带着打铁人的满希望。那炉中的火苗,一起随风箱的节拍跳跃,在劲风的吹奏中升腾。一呼一吸,呼应成曲。

升腾的火龙,已然不是火,是师傅一生打铁的激情。

铁不是被烧红了就可以拿出来打,由红到白,是一个过程。什么时候拿出来打最好,只有师傅知道。师傅才知道所谓的“火候”。

要锻打的铁器先是在火炉中烧红,然后铁匠师傅再将烧红的铁器移到大铁墩上(方言称'砧子'),一般由打铁徒弟手握大锤进行锻打(现在科技发达了,一般都是用电气锤),铁匠师傅左手握铁钳翻动铁料,右手握小锤一边用特定的击打方式暗号指挥徒弟锻打,一边用小锤修改关键位置,坚硬的铁料,在师傅手中逐渐成型。

传统的打铁,锤声一轻一重,节奏强弱分明。声音重的是徒弟,一锤下去要的是力量;声音轻的是师傅,在重锤之后轻敲一下做补充或者修复,虽然锤轻,但却体现的是娴熟的技术。而当今的气锤,虽然更加进步有效率,出活儿快,但是那声音却显得单薄——因为没有了徒弟。

气锤的速度很快,走速匀称,每次打的过程也不过半儿把分,但师傅走的是心,专注的是每一锤的细节。只有做到锤与人的高度默契,才能一气呵成。

然有了先进的电气锤,但在细节上,师傅还是用小锤人工敲。自己想要的,必须自己敲打,也只有自己才能敲打出来。

一次敲打,很难成器,即便成器了,也不是精品。需要多次回炉,多次锤炼敲打,方能成为精品。有时需要,师傅会把铁器放入水槽内,随着"吱啦"一声,一阵白烟倏然飘起,淬火完成。其实,那淬火就是在升华,使原本发软的铁变得坚硬刚强。师傅把淬火和回火看的相当重要。

敲打成器了,还要进行切割打磨抛光,最后再用电焊焊上应有的装饰物件,师傅手下的器物就可以出世见人了。




作者简介

朱明飞


朱明飞,1975年生,中共党员,达旗敖包梁人,国际劳工组织SIYB培训师,国家企业培训师,国家创业咨询师,职业指导师。爱好摄影,现为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达旗摄影家协会理事。



《我的原创》栏目征稿启事


01

征集内容

鄂尔多斯本土作家、艺术家的原创作品,所有与鄂尔多斯有关的原创音视频、文章、摄影、摄像作品。

02

作品用途

经筛选后的作品将在“鄂尔多斯发布”微信公众号“我的原创”栏目登载,优秀作品不仅在鄂尔多斯市新媒体中心所有新媒体平台发布,还将进行全网推广。

03

作品要求

1.视频拍摄设备不限,格式为网络通用格式(mp4、mov、mpg等),时长在1分钟以上;

2.图片作品画面清晰,张数不限,多张图片请放在一个文件夹内压缩发送至邮箱;

3.音频格式为mp3、wmv等常用格式;

4.文章请用Word文档doc格式发送;

5.请务必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

6.作品投稿请附简要说明,包括作品名称、简介;

7.所有投稿作者必须保证作品不存在任何版权纠纷,若因所投作品引发法律纠纷,由作者承担全部责任。

04

投稿方式

邮箱:536265005@qq.com

联系方式:0477-8587110

我的原创·文说|甘孜,康定情歌唱响的地方

我的原创·听说|▶2018一首暖歌:我们“在这里”,在鄂尔多斯,挺好的

我的原创·听说|▶一首鄂尔多斯超温暖民谣陪你跨入新年


鄂尔多斯市新媒体中心

鄂尔多斯发布

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