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观点 | 记忆中的元宵节

2018-02-28 鄂尔多斯发布


记忆中小时候的年味儿非常浓,民间有种说法,过了十五才算是过完年,正月十五这天最热闹的就是看秧歌。“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隆冬咚咚锵......”听到锣鼓声起身出屋,秧歌队已经舞进大院里了,打头的少女是同学的小姨,扎了特别好看的麻花辫,脸上精致的妆容,飘逸的花裙子随风起舞,潇洒的甩起腰间系着的绿绸带,后面跟着摇头晃脑的“大头娃娃”、男扮女装的“老太太”、“骑毛驴”的大爷、划旱船的阿姨、踩着高跷的娃娃们......最吸引我的还是最前面扭一部退半步身姿妖娆的少女。


儿时的正月十五,监狱干部家属组织的秧歌队就会在村里马路上、大院里舞一整天,马路两旁站满了乡亲,孩子们跟在秧歌队后面玩儿一整天,学戴面具的“大头娃娃”摇头晃脑,冲骑毛驴的大爷滑稽的做鬼脸,我跟在队伍后面,盼望着能捡到一朵旱船上掉下来的漂亮大纸花。夜晚逛九曲黄河阵也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在刚入口的时候还能慢悠悠的闲聊着家常往事,再往里走靠近中心位置的时候人流拥挤,大人都得看紧小孩,人们施功德抱老桩的壮观景象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天一黑就点亮大门口的红灯笼,晚饭前,姥姥一定要在灶前、天地、大门口和各个屋子外上香磕头,嘴里小声祈福。小时候正月十五是不兴吃汤圆的,有回舅舅买了两袋汤圆回来,大家都没吃过也不会煮,觉得硬邦邦的一定很耐煮吧,之后姥姥便端了一盆软绵绵不成形的汤圆上来,大家哈哈大笑后分食了这美味。晚饭后,趴在窗前观赏各家燃放的烟花,看着远近升起的璀璨耀眼的烟花,亲人们格外高兴。哥哥和弟弟则在院子里点鞭炮玩儿,他俩把鞭炮从中间掰断在地上摆一圈,点着一个一圈跟着都着了,呲出明亮的火花,门口的水泥岩台上便留下一圈火药烧过的黑色印记,第二天准少不了长辈们一顿碎碎念,嫌弃的说半大小子们真是调皮。


随着时代的变迁,元宵节风俗也有了改变,城乡之间没了多大差异,观花灯,放烟花,踩高跷,耍龙舞狮子,扭秧歌等习俗也普遍了。一普遍,感觉上就显得淡了许多,也越发对小时候在家乡过元宵节的热闹场景的深深怀念。在发扬传统文化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丢,在我们这一代,我们的下一代,也要发扬光大下去。 


我的观点 | 夜空下的坚守 只为佳节的平安

我的观点 | 家风随教潜入心

我的观点 | 新时代更需好家风


来源:康巴什区委宣传部 杨晓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