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一)

2018-04-10 杨道尔吉 鄂尔多斯发布


导语:

在鄂尔多斯草原南端,有一条蜿蜒的河流,它源于陕西西北定边县境内,流经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然后从巴图湾村东折流入陕北境内,与响水河汇合后向东南方向流入黄河的支流无定河。在地层松散的毛乌素沙漠上,冲刷出一条宽阔幽深的“U”字形河谷。这条河流就被称为萨拉乌苏河。

萨拉乌苏,蒙语的意思是黄色的水。就是在这条河流一带,曾经是古老而灿烂的鄂尔多斯文明的发祥地。

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至少有45种以上,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化石之乡”。这些萨拉乌苏文化遗物和共存的动物群表明,萨拉乌苏河一带,曾经有很多的淡水湖,那里水草和森林茂盛,成群的动物活跃其间。生活在河湖两岸的“河套人”就是在这样水草丰茂的地方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为人类的历史的发展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本土学者杨道尔吉长期致力于北方草原文化的研究及创作,他将通过系列文章来为我们释读关于萨拉乌苏河的科学研究史。



萨拉乌苏河,捧着读你

(一)

文/杨道尔吉


▲萨拉乌苏 春


早春时节,我前来拜谒萨拉乌苏河,这条深藏着秘密的河流。我想怀着虔敬的学习态度,在科学与神秘氛围间行走,用一定数量的小文章系列,来释读关于萨拉乌苏河的科学研究史。我祈望萨拉乌苏河能给我以加持。


▲万缕霞光 | 马脑日布 摄


春风含着湿冷,潜入河湾,抚撒在灰色的枯苇上,发出柔和的簌簌轻响。岸冰消融,一棱一棱地浸入流水中。岸壁高高的陡崖(剖面),仿佛通天的隔墙,暂时疏离了我们和纷繁世界的联系。我看到了崖壁背阴处,几条残雪勾出的白线。


几户人家稀疏地倚散在各个湾坡,没有喧嚣,异常地宁静。成群的百灵鸟和麻雀从树丛中飞来飞去,天宇在这些灵动的鸟儿的闪移中映现出神秘的云影光亮。忽然有两只白色大鸟舒缓而优美地飞滑。它们飞走了,又旋回,飞走了,又旋回……不知道它们留恋什么。


▲湖水荡漾,似箭飞翔 | 那仁朝格图 摄


我的萨拉乌苏河阅读就要从这春雪过后开始,这坚韧的拔苇,这晶莹的残冰,这高雅的寂廖,刚好可以幻出一道心智的彩虹。


我要捧着这河湾问:为什么会有数以千计的科学工作者(其中有许多是著名的科学家)来到这萨拉乌苏河的怀抱?他们来这里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找到了什么?


▲巴音青克勒 摄


哦,假如我们用人类的感受来衡量的话,那便是一个漫长地质年代的层层图景,是关于第四纪沉积物,环境,动物群;是关于黄土,沙漠,气候地层的图景追索,不仅仅只是古人类和旧石器探索!


▲河套人头骨化石


——虽然“河套人化石(the Ordos tooth)”的发现会让我们倍感兴奋和骄傲!因为1923年那个幼童门齿化石的惊现于世,曾经打破了寂静的亚洲,成为整个亚洲地区从地层中发现人类祖先的先声标志。


但是我们需要放宽视野,进一步索问:数万年来的萨拉乌苏地区及其周边,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是人类活动改变着周围的生物和环境?还是气候环境的更替促使人在变化?


这便是许多科学工作者们在萨拉乌苏河探索的另外的大问题之一。这些问题的提出、探索和解答,其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背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异彩纷呈。而他们进行这些问题探索的科学贡献(也是人类的福祉),其意义也要深远许多。


而我是浅陋的,无知的。唯有久久地凝望,认真地追寻。


〖待续〗


CCTV-9播出拍摄于鄂尔多斯的纪录片《秘境:萨拉乌苏》

观史|神奇的萨拉乌苏遗址

旅业︱我市萨拉乌苏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鄂尔多斯市新媒体中心

鄂尔多斯发布

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 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